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87937发布日期:2020-06-20 18:15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一种充气轮胎,其目的在于抑制花纹块花纹的噪音和提高耐不均匀磨耗。例如已知有一种充气轮胎,将周向主槽配置为锯齿状,锯齿配置为沿周向偏移(例如,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76658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上述的以往的充气轮胎改善了滚动阻力(rrc:rollingresistancecoefficient(滚动阻力系数)),并且在保持牵引性、耐不均匀磨耗性以及静音性能的平衡的基础上还存在改善的余地。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其能改善滚动阻力,并且能保持牵引性、耐不均匀磨耗性以及静音性能的平衡。

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达成目的,本发明的一种方案的充气轮胎具备:五条以上的周向主槽,沿轮胎周向延伸;以及多个环岸部,由所述周向主槽划分,所述多个环岸部由被横纹槽截断并沿轮胎周向排列的花纹块构成,所述花纹块的配置范围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长度与胎面展开宽度的比为0.55以上0.70以下的范围,与所述多个环岸部中的轮胎宽度方向最外侧的环岸部邻接的最外侧周向主槽以外的周向主槽的槽宽度与胎面展开宽度的比为0.007以上0.024以下,并且,与所述最外侧周向主槽的比为0.15以上0.45以下,所述最外侧周向主槽的槽宽度相对于胎面展开宽度的比为0.025以上0.055以下,所述横纹槽的槽宽度相对于胎面展开宽度的比为0.003以上0.016以下,在隔着轮胎赤道面的两侧的环岸部的各单侧的所有环岸部中,环岸部内的花纹块的轮胎周向长度的中点位置彼此的轮胎周向长度的差与环岸部内的花纹块的轮胎周向最大长度的比为0.90以上1.10以下,在隔着所述轮胎赤道面的两侧的环岸部中,一方的所述横纹槽沿轮胎周向所占的范围包含于另一方的所述花纹块沿轮胎周向所占的范围。

在所有的所述横纹槽中,其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端部可以比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更朝向轮胎旋转方向的一侧。

优选在隔着所述轮胎赤道面的两侧的环岸部中,在将从一方的环岸部的所述横纹槽沿轮胎周向所占的范围在轮胎周向上的中心线起至另一方的环岸部的所述花纹块沿轮胎周向所占的范围的各端部为止的距离设为d11、d12的情况下,

0.65≤d11/d12≤1.65。

在所述多个环岸部中的相同的环岸部中,所述横纹槽在轮胎周向上的长度与所述花纹块在轮胎周向上的长度的比优选为0.2以上0.6以下。

优选构成所述环岸部的花纹块的纵横比为1.05以上1.65以下。

优选所述横纹槽至少具有一个弯曲点,从所述花纹块的轮胎周向端部起至所述弯曲点为止的沿轮胎周向的长度与所述花纹块的轮胎周向长度的比为0.1以上0.4以下。

优选所述充气轮胎还具备:缺口部,设于所述花纹块的周向主槽侧的至少一边,所述缺口部在轮胎周向上的最大长度与所述花纹块在轮胎周向上的最大长度的比为0.015以上0.070以下,并且,所述缺口部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最大长度与所述花纹块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最大长度的比为0.007以上0.035以下。

优选所述花纹块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长度与胎面展开宽度的比为0.15以上0.2以下。

优选所述花纹块在轮胎周向上的排列间距长度与沿轮胎周向的轮胎外周长的比为0.010以上0.030以下。

优选所述充气轮胎还具备:胎肩环岸部,设于所述最外侧周向主槽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所述胎肩环岸部以外的环岸部的轮胎宽度方向长度与所述胎肩环岸部的轮胎宽度方向长度的比为0.70以上1.00以下。

优选所述胎肩环岸部的轮胎宽度方向长度与胎面部的接地面的轮胎周向长度的比为0.20以下。

优选在所述胎肩环岸部中,还具备:胎肩横纹槽,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所述胎肩横纹槽的槽深度与所述周向主槽的槽深度的比为0.03以上0.5以下。

优选所述胎肩横纹槽包括槽宽度互不相同的第一胎肩横纹槽和第二胎肩横纹槽,所述第一胎肩横纹槽和所述第二胎肩横纹槽为沿轮胎周向交替配置于所述胎肩环岸部。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充气轮胎能改善滚动阻力,并且能保持牵引性、耐不均匀磨耗性以及静音性能的平衡。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轮胎子午线方向的剖面图。

图2是表示充气轮胎的胎面花纹的展开图。

图3是放大表示在图2所示的胎面部中相对于轮胎赤道面为图中左侧的环岸部的一部分的图。

图4是放大表示在图2所示的胎面部中相对于轮胎赤道面为图中右侧的环岸部的一部分的图。

图5是放大表示在图2所示的胎面部中隔着轮胎赤道面的两侧的环岸部的一部分的图。

图6是放大表示将第一环岸部和第二环岸部截断为各花纹块的横纹槽的图。

图7是放大表示缺口部的附近的图。

图8是表示胎面部的其他的构成例的图。

图9是表示胎面部的其他的构成例的图。

图10是表示胎面部的其他的构成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在以下的各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对与其他实施方式相同或同等的构成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简略或省略其说明。本发明不由各实施方式所限定。此外,在各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中,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置换且容易置换的要素或者实质上相同的要素。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方式所述的多个变形例可以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范围内任意组合。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的轮胎子午线方向的剖视图。图1是表示充气轮胎1(以下,有时也简称为轮胎1)的轮胎径向的单侧区域的剖视图。图2是表示充气轮胎1的胎面图案的展开图。

在图1中,轮胎子午线方向的剖面是指,以包括轮胎旋转轴(省略图示)的平面切割轮胎时的剖面。此外,符号cl是轮胎赤道面,是指从轮胎旋转轴方向的轮胎的中心点穿过并与轮胎旋转轴垂直的平面。此外,轮胎宽度方向是指与轮胎旋转轴平行的方向,轮胎径向是指与轮胎旋转轴垂直的方向。

在图1中,充气轮胎1具备:一对胎圈芯11、11;胎体层13;带束层14;构成胎面部20的胎面橡胶15;构成左右的侧壁部的侧壁橡胶16、16;以及构成左右的胎圈部的轮辋缓冲橡胶17、17带束层14是层叠了多个带束帘布层的结构。在图1中,带束层14是层叠了高角度带束141、一对交叉带束帘布层142、143以及带束罩144的结构。也可以在胎圈芯11的轮胎径向外侧设置胎边芯。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轮胎内部结构表示充气轮胎的代表性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此。

[胎面部]

如图2所示,胎面部20具备:第一周向主槽21,在轮胎赤道面cl的位置沿轮胎周向延伸;一对第二周向主槽22,在轮胎赤道面cl的两侧,在第一周向主槽21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沿轮胎周向延伸;以及一对第三周向主槽23,在第二周向主槽22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沿轮胎周向延伸。

第一周向主槽21、第二周向主槽22以及第三周向主槽23是沿轮胎周向延伸的五条周向主槽。优选的是,第二周向主槽22和第三周向主槽23配置在以轮胎赤道面cl为中心的左右对称的位置。第一周向主槽21、第二周向主槽22以及第三周向主槽23的槽深度例如为13[mm]以上23[mm]以下。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周向主槽21、第二周向主槽22以及第三周向主槽23是在槽底具有jatma(日本汽车轮胎制造商协会)所规定的强制显示磨耗指示器的槽。

在此,将第一周向主槽21的槽宽度设为w1,将第二周向主槽22的槽宽度设为w2,将第三周向主槽23的槽宽度设为w3。相对于第一周向主槽21的槽宽度w1和第二周向主槽22的槽宽度w2,第三周向主槽23的槽宽度w3较大。槽宽度是槽的对置的壁面彼此的距离。

槽宽度w1以及槽宽度w2例如为1[mm]以上5[mm]以下。槽宽度w3例如为5[mm]以上15[mm]以下。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周向主槽21的槽宽度w1、第二周向主槽22的槽宽度w2以及第三周向主槽23的槽宽度w3不限定于上述范围。

胎面部20通过形成有第一周向主槽21、第二周向主槽22以及第三周向主槽23而被划分为多个环岸部。具体而言,在胎面部20中,第一周向主槽21与第二周向主槽22之间的环岸部成为沿轮胎周向延伸的第一环岸部31。第一环岸部31由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横纹槽24截断为多个花纹块31b。就是说,第一环岸部31由被横纹槽24截断并沿轮胎周向排列的多个花纹块31b构成。

在胎面部20中,第二周向主槽22与第三周向主槽23之间的环岸部成为沿轮胎周向延伸的第二环岸部32。第二环岸部32由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横纹槽24截断为多个花纹块32b。就是说,第二环岸部32由被横纹槽24截断并沿轮胎周向排列的多个花纹块32b构成。

在此,如图2所示,胎面部20的所有的横纹槽24具有以下的方向性图案:其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端部比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更朝向轮胎旋转方向的一侧。例如,在图2的上侧为轮胎旋转方向的踢出侧,图2的下侧为轮胎旋转方向的踏入侧的情况下,所有的横纹槽24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端部比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更朝向轮胎旋转方向的踏入侧。就是说,在隔着轮胎赤道面cl的两侧的环岸部31、32中,横纹槽24的倾斜方向以成为v字基调的方式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倾斜。在隔着轮胎赤道面cl的两侧的环岸部31、32中,通过使横纹槽24的倾斜成为v字基调来提高牵引性能。

在胎面部20中,花纹块31b和32b的配置范围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长度wh相对于胎面展开宽度tdw的比优选为0.55以上0.70以下的范围,更优选为0.60以上0.65以下。通过在该范围内配置大宽度的花纹块,能够提高胎面部20的刚性,降低滚动阻力。在此,在胎面部20中,将花纹块31b、32b的轮胎宽度方向的长度设为wa1、wa2。长度wh为包括除了胎肩部以外的所有的花纹块列的宽度,即wh=w1+2×wa1+2×w2+2×wa2。长度wa1、wa2相对于胎面展开宽度tdw的比wa1/tdw、wa2/tdw均优选为0.15以上0.20以下。比wa1/tdw、wa2/tdw越小,花纹块的刚性越减小。若比wa1/tdw、wa2/tdw在上述的范围内,则能够抑制滚动阻力,并且能提高排水性能。胎面展开宽度tdw是两个胎肩环岸部即第三环岸部33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两端的轮胎宽度方向的距离。胎面展开宽度tdw是指,在将轮胎1组装到规定轮辋并充填了规定内压的状态下,不施加载荷时的轮胎1的胎面部20的展开图的两端的直线距离。

此外,在胎面部20中,与多个环岸部中的轮胎宽度方向最外侧的环岸部邻接的最外侧的第三周向主槽23以外的第一周向主槽21和第二周向主槽22的槽宽度与胎面展开宽度tdw的比优选为0.007以上0.024以下,更优选为0.010以上0.020以下。在胎面部20中,最外侧的第三周向主槽23以外的第一周向主槽21的槽宽度w1和第二周向主槽22的槽宽度w2与最外侧的第三周向主槽23的槽宽度w3的比w1/w3和比w2/w3均优选为0.15以上0.45以下,更优选为0.30以上0.40以下。

像这样,胎面部20由槽宽度窄的第一周向主槽21和第二周向主槽22划分为第一环岸部31和第二环岸部32,由此,在接地时合第一周向主槽21和第二周向主槽22闭合,花纹块31b和32b作为大宽度的花纹块发挥作用。通过由花纹块31b和32b形成的大宽度的花纹块,能够降低滚动阻力。

而且,在胎面部20中,轮胎宽度方向最外侧的第三周向主槽23的槽宽度w3与胎面展开宽度tdw的比优选为0.025以上0.055以下,更优选为0.030以上0.050以下。在胎面部20中,横纹槽24的槽宽度与胎面展开宽度tdw的比优选为0.003以上0.016以下,更优选为0.007以上0.012以下。

在隔着轮胎赤道面cl的两侧的环岸部31、32的各单侧的所有环岸部31、32中,环岸部31、32内的花纹块31b、32b的轮胎周向长度的中点位置彼此的轮胎周向长度的差与环岸部31、32内的花纹块31b、32b的轮胎周向最大长度的比优选为0.90以上1.10以下。这意味着花纹块31b、32b在轮胎周向上的位置大致相同。参照图3、图4对此进行说明。

图3是放大表示在图2所示的胎面部20中相对于轮胎赤道面cl为图中左侧的环岸部31、32的一部分的图。参照图3,将隔着轮胎赤道面cl的左侧的环岸部31的花纹块31b的轮胎周向长度的中点位置设为mb1,将环岸部32的花纹块32b的轮胎周向长度的中点位置设为mb2。中点位置mb1与中点位置mb2在轮胎周向上的距离为轮胎周向长度的中点位置彼此的轮胎周向长度。优选环岸部31、32内的花纹块的轮胎周向长度的中点位置彼此的轮胎周向长度(mb1-mb2)与环岸部31、32内的花纹块的轮胎周向最大长度lb的比(mb1-mb2)/lb为0.90以上1.10以下。

图4是放大表示在图2所示的胎面部20中相对于轮胎赤道面cl为图中右侧的环岸部31、32的一部分的图。参照图4,将隔着轮胎赤道面cl的右侧的环岸部31的花纹块31b的轮胎周向长度的中点位置设为mb1,将环岸部32的花纹块32b的轮胎周向长度的中点位置设为mb2。中点位置mb1与中点位置mb2在轮胎周向上的距离为轮胎周向长度的中点位置彼此的轮胎周向长度。优选环岸部31、32内的花纹块的轮胎周向长度的中点位置彼此的轮胎周向长度(mb1-mb2)与环岸部31、32内的花纹块的轮胎周向最大长度lb的比(mb1-mb2)/lb为0.90以上1.10以下。

在隔着轮胎赤道面cl的两侧的环岸部31中,一方的横纹槽24沿轮胎周向所占的范围优选为包含于另一方的花纹块31b沿轮胎周向所占的范围。这意味着隔着轮胎赤道面cl的左右的环岸部彼此的轮胎周向的位置偏移。参照图5对此进行说明。

图5是放大表示在图2所示的胎面部20中隔着轮胎赤道面cl的两侧的环岸部31、31的一部分的图。参照图5,在最靠近轮胎赤道面cl的左右的环岸部31,31中,左侧的环岸部31的横纹槽24沿轮胎周向所占的范围c1优选为包含右侧的环岸部31的花纹块31b沿轮胎周向所占的范围d1。就是说,范围d1优选为完全包含范围c1。此外,在图5中,右侧的环岸部31的横纹槽24沿轮胎周向所占的范围c2优选为包含于左侧的环岸部31的花纹块31b沿轮胎周向所占的范围d2。就是说,范围d2优选为完全包含范围c2。像参照图5进行的说明那样,隔着轮胎赤道面cl的左右的环岸部31、31彼此的轮胎周向的位置偏移。通过轮胎周向的位置偏移,能够降低充气轮胎1接地时的噪音。

此外,在图5中,在隔着轮胎赤道面cl的、最靠近轮胎赤道面cl的左右两侧的环岸部31、31中,假定一方的环岸部的横纹槽24沿轮胎周向所占的范围c1。而且,假定距离该范围c1的端部在轮胎周向上的距离c11与c12相等的、轮胎周向的中心线c0。此外,将中心线c0沿轮胎宽度方向延长,假定从中心线c0至另一方的环岸部的花纹块31b沿轮胎周向所占的范围d1的各端部为止的距离d11、d12。在该情况下,距离d11与距离d12的比d11/d12优选为0.65≤d11/d12≤1.65,若距离d11与距离d12的比值在该范围内,则噪音降低效果较好。在距离d11与距离d12的比d11/d12为接近1.0的值的情况下,横纹槽24的中心线c0倾向于接近花纹块31b沿轮胎周向所占的范围d1的中心。因此,在比d11/d12为1.0的情况下,噪音降低效果更大。

而且,在图5中,将花纹块31b在轮胎周向上的范围d1的长度设为ld1,将横纹槽24在轮胎周向上的范围c1的长度设为lc1。在多个环岸部31、31中的相同的环岸部中,长度lc1与长度ld1的比lc1/ld1的值优选为0.2以上0.6以下。其他的环岸部32的花纹块32b和横纹槽24也相同。若比lc1/ld1的值为该范围的值,则牵引效果和耐不均匀磨耗效果较好。需要说明的是,范围c1、范围c2在轮胎周向上的长度lc1、lc2优选为10.0[mm]以下。

在比lc1/ld1=0的情况下,横纹槽24与轮胎宽度方向平行。反过来说,当比lc1/ld1的值增大时,横纹槽24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的角度变大,v字基调变强。

构成环岸部31的花纹块31b的纵向的长度与横向的长度的比即纵横比优选为1.05以上1.65以下,更优选为1.15以上1.50以下。其他的环岸部32的花纹块32b也相同。若纵横比为该范围的值,则滚动阻力抑制效果和耐不均匀磨耗效果较大。纵横比是花纹块31b的轮胎周向的范围d1、d2的长度ld1、ld2的最大值与花纹块31b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长度e1、e2的最大值的比。

花纹块31b在轮胎周向上的排列间距长度pb与沿轮胎周向的轮胎外周长的比值优选为0.010以上0.030以下。轮胎外周长能够通过充气轮胎1的直径乘圆周率π来计算出。充气轮胎1的直径是将充气轮胎1装接于规定轮辋并施加规定内压(例如900kpa)并且设为无负载状态来测定的。

在此,规定轮辋是指由jatma规定的“适用轮辋”、由tra规定的“designrim(设计轮辋)”或者由etrto规定的“measuringrim(测量轮辋)”。此外,规定内压是指,由jatma规定的“最高气压”、由tra规定的“tireloadlimitsatvariouscoldinflationpressures(各种冷充气压力下的轮胎负荷极限)”的最大值或者由etrto规定的“inflationpressures(充气压力)”。此外,规定载荷是指,由jatma规定的“最大负荷能力”、由tra规定的“tireloadlimitsatvariouscoldinflationpressures”的最大值、或者由etrto规定的“loadcapacity(负荷能力)”。不过,在jatma中,在轿车用轮胎的情况下,规定内压为气压180kpa,规定载荷为最大负荷能力的88%。

(横纹槽)

图6是放大表示将第一环岸部和第二环岸部截断为各花纹块的横纹槽的图。在图6所示的胎面部20中,本例的横纹槽24具有弯曲点k1、k2。弯曲点k1、k2是槽的延伸方向发生变化的点。在图6所示的情况下,各横纹槽24具有两个弯曲点k1、k2。不限于该情况,各横纹槽24具有至少一个弯曲点即可。

在图6中,本例的横纹槽24由槽241、槽242以及槽242构成。本例的横纹槽24在槽241与槽242之间具有弯曲点k1,在槽243与槽242之间具有弯曲点k2。在本例中,弯曲点k2是延长槽242的槽壁24b的假想线24c碰到槽243的槽壁的点。

槽241沿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呈规定角度的方向延伸,与以使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的角度增大的方式变化延伸方向的槽242的交界位置为弯曲点k1。同样地,槽243沿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呈规定角度的方向延伸,与以使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的角度增大的方式变化延伸方向的槽242的交界位置为弯曲点k2。

胎面部20在弯曲点k1的附近、在槽241的端部具有圆部24d。胎面部20在弯曲点k2的附近、在槽243的端部具有圆部24e。由圆部24d和圆部24e,通过使横纹槽24弯曲,能够防止容易产生的裂纹的产生。

在此,将花纹块32b的从轮胎周向端部起至弯曲点k1、k2为止的沿轮胎周向的长度设为lk1、lk2。长度lk1、lk2与花纹块32b的轮胎周向长度l的比lk1/l、lk2/l均优选为0.1以上0.4以下。若比lk1/l、lk2/l的值在该范围内,则弯曲点k1、k2成为适当的位置,通过花纹块彼此的支承,使胎面部20的刚性上升,滚动阻力降低,得到牵引效果。需要说明的是,横纹槽24的槽深度dl优选为5.0mm以上20.0mm以下。

(缺口部)

在图6中,胎面部20还具备:缺口部26,设于第二环岸部32的花纹块32b的周向主槽侧的至少一边。第一环岸部31的花纹块31b也相同。缺口部26具有提高花纹块32b的端部的耐不均匀磨耗性的功能。缺口部26会实现与多刀槽花纹相同的效果。在使用能降低滚动阻力的胎面橡胶15的情况下,若设置刀槽花纹,则在刀槽花纹中产生裂纹的可能性不小。因此,本例的胎面部20具有缺口部26来代替刀槽花纹。

图7是放大表示缺口部26的附近的图。在图6和图7中,缺口部26在轮胎周向上的最大长度l26与花纹块32b在轮胎周向上的最大长度lb的的比优选为0.015以上0.070以下,更优选为0.030以上0.055以下。而且,缺口部26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最大长度w26与花纹块32b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最大长度e的比优选为0.007以上0.035以下,更优选为0.015以上0.028以下。

(胎肩部)

返回图2,在胎面部20中,作为最外侧周向主槽的第三周向主槽23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环岸部成为第三环岸部33。第三环岸部33是在胎面部20中位于胎肩部的胎肩环岸部。第三环岸部33由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胎肩横纹槽25a和第二胎肩横纹槽25b截断为多个花纹块33b。因此,第三环岸部33成为被截断的多个花纹块33b沿轮胎周向排列的结构。

作为胎肩环岸部的第三环岸部33以外的环岸部的轮胎宽度方向长度与第三环岸部33的轮胎宽度方向长度的比优选为0.70以上1.00以下。若将作为第三环岸部33以外的环岸部的第一环岸部31的轮胎宽度方向长度设为wa1,将作为第三环岸部33以外的环岸部的第二环岸部32的轮胎宽度方向长度设为wa2,则第三环岸部33以外的环岸部的轮胎宽度方向长度与第三环岸部33的轮胎宽度方向长度wb的比wa1/wb、wa2/wb均优选为0.70以上1.00以下。

在此,将胎面部20的接地面的轮胎周向长度设为tl(省略图示)。作为胎肩环岸部的第三环岸部33的轮胎宽度方向长度wb与胎面部20的接地面的轮胎周向长度tl的比wb/tl优选为0.20以下。胎面部20的接地面的轮胎周向长度tl是将充气轮胎1装接于规定轮辋并施加规定内压并且设为无负载状态来测定的。

(胎肩横纹槽)

胎面部20具备:胎肩横纹槽25a、25b,截断作为胎肩环岸部的第三环岸部33。第一胎肩横纹槽25a与第二胎肩横纹槽25b的槽宽度互不相同。第一胎肩横纹槽25a与第二胎肩横纹槽25b沿轮胎周向交替配置于第三环岸部33。

在此,将第一周向主槽21、第二周向主槽22以及第三周向主槽23的槽深度设为gd。将第一胎肩横纹槽25a和第二胎肩横纹槽25b的槽深度设为dlo。槽深度dlo与槽深度gd的比dlo/gd优选为0.03以上0.5以下。第一胎肩横纹槽25a和第二胎肩横纹槽25b的槽宽度wo优选为0.5[mm]以上5.0[mm]以下。

返回图1,在充气轮胎1中,与轮胎赤道面cl平行的线cl1与胎肩环岸部即多个环岸部中的轮胎宽度方向最外侧的第三环岸部33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侧面所呈的角α为5[deg]以上20[deg]以下。

[胎面部的其他构成例]

如上所述,在隔着轮胎赤道面cl的两侧的环岸部31、32中,通过使横纹槽24的倾斜方向成为v字基调,来提高牵引性能。为了提高牵引性能,在胎面部20中,横纹槽24也可以不具备弯曲点。图8是表示胎面部的其他的构成例的图。如图8所示,胎面部20a具备横纹槽24a。横纹槽24a不具备弯曲点。在图8所示的胎面部20a的所有的横纹槽24a中,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端部比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更朝向轮胎旋转方向的一侧。因此,与图2的情况相同,在隔着轮胎赤道面cl的两侧的第一环岸部31、第二环岸部32中,横纹槽24a的倾斜方向以成为v字基调的方式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倾斜。在隔着轮胎赤道面cl的两侧的环岸部31、32中,通过使横纹槽24a的倾斜方向成为v字基调,来提高牵引性能。根据图8所示的胎面部20a,在隔着轮胎赤道面cl的单侧中,在构成第一环岸部31、第二环岸部32的各花纹块中的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相邻的花纹块在轮胎周向上配置于相同的位置,因此,能够使接地时施加的负载均匀化,能够改善胎踵胎趾不均匀磨耗。

此外,通过横纹槽24弯曲,能够使胎面部20的刚性上升,降低滚动阻力。为了使胎面部20的刚性上升,降低滚动阻力,在胎面部20中,横纹槽24的倾斜方向也可以不是v字基调。图9是表示胎面部的其他构成例的图。如图9所示,胎面部20b具备:横纹槽24,具有弯曲点。但是,与图2和图8的情况不同,在隔着轮胎赤道面cl的两侧的第一环岸部31、第二环岸部32中,横纹槽24的倾斜方向没有成为v字基调。然而,在横纹槽24中,若弯曲点k1、k2在适当的位置,则通过花纹块彼此的支承,也能使胎面部20b的刚性上升,降低滚动阻力,而得到牵引效果。根据图9所示的胎面部20b,在隔着轮胎赤道面cl的单侧,在构成第一环岸部31、第二环岸部32的各花纹块中的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相邻的花纹块在轮胎周向上配置于相同的位置,因此,能够使接地时施加的负载均匀化,能够改善胎踵胎趾不均匀磨耗。

再者,为了降低滚动阻力,由槽宽度较窄的第一周向主槽21和第二周向主槽22划分第一环岸部31和第二环岸部32,在接地时闭合第一周向主槽21和第二周向主槽22,使花纹块31b和32b作为大宽度的花纹块发挥作用即可。为了实现该作用,也可以不弯曲横纹槽24,不使横纹槽24的倾斜方向为v字基调。图10是表示胎面部的其他构成例的图。如图10所示,在胎面部20c中,横纹槽24a没有弯曲。此外,横纹槽24a的倾斜方向不是v字基调。即使在图10所示的情况下,也能够在接地时闭合第一周向主槽21和第二周向主槽22,使花纹块31b和32b作为大宽度的花纹块发挥作用,降低滚动阻力。根据图10所示的胎面部20c,在隔着轮胎赤道面cl的单侧中,在构成第一环岸部31和第二环岸部32的各花纹块中的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相邻的花纹块在轮胎周向上配置于相同的位置,因此,能够使接地时施加的负载均匀化,能够改善胎踵胎趾不均匀磨耗。

[总结]

根据本例的充气轮胎1,通过在接地时闭合槽而成为大宽度的肋花纹块,能够改善耐滚动阻力性能。此外,根据本例的充气轮胎1,通过设为方向性图案并设置v字基调的横纹槽,能够提高牵引性。而且,根据本例的充气轮胎1,通过将花纹块配置于相同的位置,能够使接地时施加的负载均匀化,能够改善胎踵胎趾不均匀磨耗。此外,根据本例的充气轮胎1,通过连通横纹槽,能够降低通过噪声。

[实施例]

表1至表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性能试验的结果的表。在该性能试验中,对多个种类的试验轮胎进行了涉及耐滚动阻力性能、牵引性能、通过噪声(pbn:pass-bynoise)性能以及耐不均匀磨耗性能的评价。用于评价的充气轮胎1的尺寸为315/70r22.5。用于评价的车辆为将拖车连接于6×4牵引器的车辆。

在耐滚动阻力性能的评价中,使用了室内转鼓试验机。在耐滚动阻力性能的评价中,向上述试验轮胎充填正规内压,测定载荷4kn以及速度50km/h时的阻力基于该测定结果,进行以比较例1为基准(100)的指数评价。该评价的指数越大,滚动阻力越小,表示耐滚动阻力性能越优异。

与牵引性能相关的评价通过测定湿地抓地力性能来进行。湿地抓地力性能的测定是在水深5mm的柏油路面进行制动试验,基于该制动距离,通过以比较例1为100的指数来进行评价。随着该数值增大,表示牵引性能良好。

在与噪声性能相关的评价中,通过根据ecer117-02(eceregulationno.117revision2)中规定的轮胎噪声试验法测定出的车外通过声的大小来进行评价。在该试验中,使试验车辆从噪声测定区间的足够前方开始行驶,在该区间的跟前停止发动机,以将基准速度±10km/h的速度范围大致等间隔地分为8个以上的多个速度,来测定惯性行驶时的噪声测定区间内的最大噪声值db(频率800hz~1200hz范围的噪声值),将平均值设为车外通过噪声。最大噪声值db为使用固定麦克风,通过a特性频率校正电路而测定出的声压db(a),该固定麦克风设置在噪声测定区间内的中间点处距离行驶中心线侧方7.5m、且距离路面1.2m的高度。对于通过噪声而言,使该测定结果以比较例1为基准(0db),该数值越小,声压db越小,表示相对于通过噪声的噪声性能越优异。

耐不均匀磨耗性能是向上述车辆的6×4牵引器的驱动轴装接装接有充气轮胎1的轮辋,并测定行驶4万km后的胎踵胎趾摩耗量。将测定结果指数化。装接有充气轮胎1的轮辋为22.5×9.00,将气压设为900kpa。

此外,作为比较对象,准备比较例1、比较例2以及比较例3的轮胎,与上述同样地进行与耐滚动阻力性能、牵引性能、通过噪声性能以及耐不均匀磨耗性能相关的评价。比较例1的轮胎具备:四条周向主槽,沿轮胎周向延伸;以及多个环岸部,由周向主槽划分,多个环岸部由被横纹槽截断并沿轮胎周向排列的花纹块构成,花纹块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范围与胎面展开宽度的比为0.63,与多个环岸部中的轮胎宽度方向最外侧的环岸部林杰的最外侧周向主槽以外的周向主槽的槽宽度与胎面展开宽度的比为0.030,并且,与最外侧周向主槽的比为0.50,最外侧周向主槽的槽宽度与胎面展开宽度的比为0.040,横纹槽的槽宽度与胎面展开宽度的比为0.020,在隔着轮胎赤道面的两侧的环岸部的各单侧的所有环岸部中,环岸部内的花纹块的轮胎周向长度的中点位置彼此的轮胎周向长度的差与环岸部内的花纹块的轮胎周向最大长度的比为1.20,在隔着轮胎赤道面的两侧的环岸部中,一方的横纹槽沿轮胎周向所占的范围包含于另一方的花纹块沿轮胎周向所占的范围。在比较例1的轮胎中,横纹槽不是其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端部比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更朝向轮胎旋转方向的一侧的方向性图案,横纹槽的倾斜不是v字基调。

比较例2的轮胎具备:五条周向主槽,沿轮胎周向延伸;以及多个环岸部,由周向主槽划分,多个环岸部由被横纹槽截断并沿轮胎周向排列的花纹块构成,花纹块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范围与胎面展开宽度的比为0.63,与多个环岸部中的轮胎宽度方向最外侧的环岸部邻接的最外侧周向主槽以外的周向主槽的槽宽度与胎面展开宽度的比为0.015,并且,与最外侧周向主槽的比为0.35,最外侧周向主槽的槽宽度与胎面展开宽度的比为0.040,横纹槽的槽宽度与胎面展开宽度的比为0.010,在隔着轮胎赤道面的两侧的环岸部的各单侧的所有环岸部中,环岸部内的花纹块的轮胎周向长度的中点位置彼此的轮胎周向长度的差与环岸部内的花纹块的轮胎周向最大长度的比为1.20,在隔着轮胎赤道面的两侧的环岸部中,一方的横纹槽沿轮胎周向所占的范围包含于另一方的花纹块沿轮胎周向所占的范围。在比较例2的轮胎中,横纹槽是其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端部比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更朝向轮胎旋转方向的一侧的方向性图案,横纹槽的倾斜是v字基调。

比较例3的轮胎具备:五条周向主槽,沿轮胎周向延伸;以及多个环岸部,由周向主槽划分,多个环岸部由被横纹槽截断并沿轮胎周向排列的花纹块构成,花纹块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范围与胎面展开宽度的比为0.50,与多个环岸部中的轮胎宽度方向最外侧的环岸部邻接的最外侧周向主槽以外的周向主槽的槽宽度与胎面展开宽度的比为0.015,并且,与最外侧周向主槽的比为0.35,最外侧周向主槽的槽宽度与胎面展开宽度的比为0.040,横纹槽的槽宽度与胎面展开宽度的比为0.010,在隔着轮胎赤道面的两侧的环岸部的各单侧的所有环岸部中,环岸部内的花纹块的轮胎周向长度的中点位置彼此的轮胎周向长度的差与环岸部内的花纹块的轮胎周向最大长度的比为1.20,在隔着轮胎赤道面的两侧的环岸部中,一方的横纹槽沿轮胎周向所占的范围包含于另一方的花纹块沿轮胎周向所占的范围。在比较例3的轮胎中,横纹槽是其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端部比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更朝向轮胎旋转方向的一侧的方向性图案,横纹槽的倾斜不是v字基调。

如表1至表5所示,实施例1至实施例51的充气轮胎具备:五条周向主槽(第一周向主槽21、第二周向主槽22以及第三周向主槽23),沿轮胎周向延伸;以及多个环岸部(第一环岸部31、第二环岸部32以及第三环岸部33),由周向主槽划分,多个环岸部由被横纹槽截断并沿轮胎周向排列的花纹块构成。

此外,在实施例1至实施例51的充气轮胎中,花纹块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范围与胎面展开宽度的比(花纹块列设置范围)为0.55以上0.70以下的范围,与多个环岸部中的轮胎宽度方向最外侧的环岸部邻接的最外侧周向主槽以外的周向主槽的槽宽度与胎面展开宽度的比(周向细主槽宽度/胎面展开宽度)为0.007以上0.024以下,并且,与最外侧周向主槽的比(周向细主槽宽度/最外侧周向主槽宽度)为0.15以上0.45以下,最外侧周向主槽的槽宽度与胎面展开宽度的比(最外侧周向主槽宽度/胎面展开宽度)为0.025以上0.055以下,横纹槽的槽宽度与胎面展开宽度的比(横纹槽宽度/胎面展开宽度)为0.003以上0.016以下,在隔着轮胎赤道面的两侧的环岸部的各单侧的所有环岸部中,轮胎周向长度的中点位置彼此的轮胎周向长度的差与环岸部内的花纹块的轮胎周向最大长度的比(花纹块的位置(mb1-mb2)/lb)为0.90以上1.10以下,在隔着轮胎赤道面的两侧的环岸部中,一方的横纹槽沿轮胎周向所占的范围包含于另一方的花纹块沿轮胎周向所占的范围(范围d包含范围c)。

在实施例23至实施例51的充气轮胎中,所有的横纹槽具有其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端部比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更朝向轮胎旋转方向的一侧的方向性图案,横纹槽的倾斜是v字基调。

在实施例24至实施例51的充气轮胎中,在隔着轮胎赤道面的两侧的环岸部中,在将从一方的环岸部的横纹槽沿轮胎周向所占的范围在轮胎周向上的中心线起至另一方的环岸部的花纹块沿轮胎周向所占的范围的各端部为止的距离设为d11、d12的情况下,花纹块列偏移d11/d12为0.65≤d11/d12≤1.65。

在实施例26至实施例51的充气轮胎中,在多个的环岸部中的相同的环岸部中,横纹槽在轮胎周向上的长度与花纹块在轮胎周向上的长度的比(横纹槽的配置范围c1/e1)为0.2以上0.6以下。

在实施例28至实施例51的充气轮胎中,构成环岸部的花纹块的纵横比为1.05以上1.65以下。

在实施例32至实施例51的充气轮胎中,横纹槽至少具有一个弯曲点,从花纹块的轮胎周向端部起至弯曲点为止的沿轮胎周向的长度与花纹块的轮胎周向长度的比(弯曲点的位置)为0.1以上0.4以下。

实施例34至实施例51的充气轮胎还具备:缺口部,设于花纹块的周向主槽侧的至少一边,缺口部在轮胎周向上的最大长度与花纹块在轮胎周向上的最大长度的比(缺口部的轮胎周向最大长度/花纹块的轮胎周向最大长度)为0.015以上0.070以下,并且,缺口部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最大长度与花纹块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最大长度的比(缺口部的轮胎宽度方向最大长度/花纹块的轮胎周向最大长度)为0.007以上0.035以下。

在实施例42至实施例51的充气轮胎中,花纹块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长度与胎面展开宽度的比(花纹块的轮胎宽度方向长度/胎面展开宽度)为0.15以上0.2以下。

在实施例44至实施例51的充气轮胎中,花纹块在轮胎周向上的排列间距长度与沿轮胎周向的轮胎外周长的比(花纹块的排列间距长度/轮胎外周长)为0.010以上0.030以下。

在实施例46至实施例51的充气轮胎中,还具备:胎肩环岸部,设于最外侧周向主槽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胎肩环岸部以外的环岸部的轮胎宽度方向长度与胎肩环岸部的轮胎宽度方向长度的比(胎肩环岸部宽度/其他环岸部宽度)为0.70以上1.00以下。

在实施例48至实施例51的充气轮胎中,胎肩环岸部的轮胎宽度方向长度与胎面部的接地面的轮胎周向长度的比(胎肩环岸部宽度/胎面接地长度)为0.20以下。

在实施例49至实施例51的充气轮胎中,在胎肩环岸部中,还具备:胎肩横纹槽,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胎肩横纹槽的槽深度与周向主槽的槽深度的比(胎肩横纹槽深度/周向主槽深度)为0.03以上0.5以下。

由实施例1至实施例51可知,在具有方向性图案并且横纹槽的倾斜是v字基调的情况下,在花纹块列偏移d11/d12为65≤d11/d12≤1.65的情况下,在横纹槽的配置范围c1/e为0.2以上0.6以下的情况下、在构成环岸部的花纹块的纵横比为1.05以上1.65以下的情况下、在从花纹块的轮胎周向端部起至弯曲点为止的沿轮胎周向的长度与花纹块的轮胎周向长度的比为0.1以上0.4以下的情况下,在缺口部的轮胎周向最大长度/花纹块的轮胎周向最大长度为0.015以上0.070以下,并且,缺口部的轮胎宽度方向最大长度/花纹块的轮胎周向最大长度为0.007以上0.035以下的情况下,在花纹块的轮胎宽度方向长度/胎面展开宽度为0.15以上0.2以下的情况下,在花纹块的排列间距长度/轮胎外周长度为0.010以上0.030以下的情况下,在胎肩环岸部宽度/其他环岸部宽度为0.70以上1.00以下的情况下,在胎肩环岸部宽度/胎面接地长度为0.20以下的情况下,在胎肩横纹槽深度/周向主槽深度为0.03以上0.5以下的情况下,能得到良好的结果。

附图标记说明

1充气轮胎

11胎圈芯

13胎体层

14带束层

15胎面橡胶

16侧壁橡胶

17轮辋缓冲橡胶

20、20a、20b、20c胎面部

21第一周向主槽

22第二周向主槽

23第三周向主槽

24、24a横纹槽

24d、24e圆部

25a、25b胎肩横纹槽

26缺口部

31第一环岸部

31b、32b、33b花纹块

32第二环岸部

33第三环岸部

141高角度带束

142、143交叉带束

144带束覆盖层

cl轮胎赤道面

k1、k2弯曲点

mb1、mb2中点位置

pb排列间距长度

tdw胎面展开宽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