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汽车内部交通信号灯自动识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11059发布日期:2020-06-16 22:19阅读:5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汽车内部交通信号灯自动识别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视觉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汽车内部交通信号灯自动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上为了避免驾驶人在进行驾驶的过程中乱闯红灯以及在进行架势的过程中,被前方的大型车辆挡住交通信号灯,经常需要在汽车的上方进行交通信号灯的识别装置,以此来保证不会出现驾驶人员乱闯红灯的现象发生,但现有市场上的识别装置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着以下问题;

1、现有市场上的识别装置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不能很好的对其进行收纳工作,以及不方便对其进行保护,导致整个识别装置在进行放置以及使用的过程中会受到灰尘以及雨水的影响严重;

2、传统的识别装置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整个装置的高度不能进行很好的进行调节工作,以及在进行识别的过程中,仅仅只能对一个角度上的交通信号灯进行观察,导致不能在不同角度上进行交通信号灯的识别工作,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便提出一种方便解决上述问题的自动识别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汽车内部交通信号灯自动识别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交通信号灯识别装置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不方便进行折叠收纳,不方便进行高度变化以及不能进行多角度识别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汽车内部交通信号灯自动识别装置,包括安装底板、摄像主体和伸缩气缸,所述安装底板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外罩体,且外罩体的内下方镶嵌有预留滑槽,并且预留滑槽的内部滑动设置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顶端通过连接轴与固定块相连接,且固定块的中间通过轴承连接有旋转块,并且旋转块的底部通过中间轴连接有麻花杆,所述麻花杆的底部也通过轴承与伸缩气缸的底部相连接,且伸缩气缸设置在固定筒体的内部中间位置,并且固定筒体的顶端位置的内壁设置有传动件,所述旋转块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摄像主体,且摄像主体的上方设置有挡板,所述外罩体的上方顶端贯穿设置有预留孔。

优选的,所述移动杆在预留滑槽的内部为滑动结构,且移动杆在固定块的四周等角度设置有4个。

优选的,所述固定筒体内部顶端的传动件与麻花杆之间为啮合连接,且麻花杆的外部为光滑平面。

优选的,所述摄像主体和挡板的截面呈“t”形结构设置,且挡板的四周为橡胶材质。

优选的,所述预留孔贯穿设置在外罩体的上方顶端,且预留孔与挡板之间相互卡合,并且预留孔的直径大于固定块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中间轴、旋转块和麻花杆三者之间为一体结构,且中间轴在旋转块的两侧均有设置,并且中间轴的顶端与摄像主体的底部为螺栓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基于机器视觉的汽车内部交通信号灯自动识别装置;

1、整个装置上摄像主体外部的移动杆可以很好的进行折叠收纳工作方便将整个摄像主体收纳到外罩体的内部进行收纳工作,配合摄像主体上挡板的设置也可以很好的对摄像主体的上方进行保护,达到在整个摄像主体不进行工作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很好的收纳到外罩体的内部进行防尘工作,也方便在挡板的作用下进行防雨工作;

2、整个麻花杆在伸缩气缸的作用下便进行升降工作,在麻花杆升降的过程中会与传动件进行啮合带动旋转块和其上方的摄像主体进行旋转工作,达到可以进行多角度的识别效果,同时也方便对整个摄像主体的高度进行调节,避免前方被大型车辆遮挡,保证识别的高效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块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旋转块与外罩体连接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流程示意图。

图中:1、安装底板;2、预留滑槽;3、移动杆;4、外罩体;5、固定筒体;6、连接轴;7、摄像主体;8、预留孔;9、挡板;10、中间轴;11、旋转块;12、固定块;13、麻花杆;14、伸缩气缸;15、传动件;16、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汽车内部交通信号灯自动识别装置,包括安装底板1、预留滑槽2、移动杆3、外罩体4、固定筒体5、连接轴6、摄像主体7、预留孔8、挡板9、中间轴10、旋转块11、固定块12、麻花杆13、伸缩气缸14、传动件15和轴承16,安装底板1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外罩体4,且外罩体4的内下方镶嵌有预留滑槽2,并且预留滑槽2的内部滑动设置有移动杆3,移动杆3的顶端通过连接轴6与固定块12相连接,且固定块12的中间通过轴承16连接有旋转块11,并且旋转块11的底部通过中间轴10连接有麻花杆13,麻花杆13的底部也通过轴承16与伸缩气缸14的底部相连接,且伸缩气缸14设置在固定筒体5的内部中间位置,并且固定筒体5的顶端位置的内壁设置有传动件15,旋转块1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摄像主体7,且摄像主体7的上方设置有挡板9,外罩体4的上方顶端贯穿设置有预留孔8。

移动杆3在预留滑槽2的内部为滑动结构,且移动杆3在固定块12的四周等角度设置有4个,方便在移动杆3的作用下对摄像主体7的底部进行支撑工作,保证摄像主体7的稳定性,同时移动杆3也方便进行移动倾斜工作,保证可以对摄像主体7进行下降存放的效果。

固定筒体5内部顶端的传动件15与麻花杆13之间为啮合连接,且麻花杆13的外部为光滑平面,方便使得麻花杆13与传动件15啮合时会使得麻花杆13进行旋转的效果。

摄像主体7和挡板9的截面呈“t”形结构设置,且挡板9的四周为橡胶材质,预留孔8贯穿设置在外罩体4的上方顶端,且预留孔8与挡板9之间相互卡合,并且预留孔8的直径大于固定块12的长度,保证摄像主体7处于外罩体4的内部时,挡板9可以正好与预留孔8相互卡合,达到对摄像主体7进行保护的效果,避免受到雨水的影响。

中间轴10、旋转块11和麻花杆13三者之间为一体结构,且中间轴10在旋转块11的两侧均有设置,并且中间轴10的顶端与摄像主体7的底部为螺栓连接。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基于机器视觉的汽车内部交通信号灯自动识别装置时,首先,将整个装置通过底部的安装底板1安装在汽车的上方位置,之后,就可以对整个装置进行使用了,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根据图3-4所示,当需要对整个摄像主体7的高度进行升高识别信号灯时,需要工作人员启动伸缩气缸14,使得伸缩气缸14带动其顶端的麻花杆13进行上升工作,在麻花杆13进行上升的过程会与外罩体4内部的传动件15相互啮合,进而使得麻花杆13的底部与伸缩气缸14的顶端进行边旋转边上升工作,然后通过麻花杆13上的中间轴10和旋转块11使得摄像主体7也进行边旋转边上升工作,达到对交通信号灯进行识别的效果,相反,根据图1-4所示,当整个摄像主体7使用完成后,重复上述工作,在伸缩气缸14的作用下使得整个摄像主体7下降到外罩体4的内部便可以完成对摄像主体7的保护工作,在摄像主体7下降的过程中,会使得固定块12上的移动杆3在连接轴6的作用下在预留滑槽2的内部进行滑动,达到在移动杆3的作用下对整个识别装置进行支撑固定的效果;

根据图5所示,通过摄像主体7采集后的交通信号图片会进入到整个装置内部的检测模块进行检测,检测完成后通过分类模块进行分类工作,之后,通过识别模块进行识别,由此,便会通过输出模块进行结果的输出工作,达到对驾驶人员进行提示的效果,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