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膜片异响的背光模组及车载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58452发布日期:2021-03-23 10:49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防止膜片异响的背光模组及车载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止膜片异响的背光模组及车载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配置功能也越来越丰富,车内一个衡量档次和豪华感以及科技感的就是汽车显示屏的应用,大屏越来越多,仪表、中控、后视镜、后座娱乐显示等,都代表着汽车的档次和配置越来越高,给消费者的体验越来越好,也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科技的便利。车内显示应用的增多,带来的汽车使用问题投诉也增多,其中消费者反馈最多的车内异响问题,所以有必要提升车内各组件的设计和质量水平,其中显示器的背光模组也是其中一个车内显示器异响的来源,所以要管控背光模组各材料组件的配合以便消除异响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止膜片异响的背光模组,能解决在背光模组各种因素导致的松动异响问题,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

一种防止膜片异响的背光模组,包括底板、反射板、导光板以及光学膜片,反射板固定连接在底板上,导光板设置在反射板上,光学膜片设置在导光板上,反射板的侧边固定连接有定位板,定位板上设有胶层,导光板以及光学膜片的侧边通过胶层固定在定位板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定位板垂直于该反射板,该定位板沿着该反射板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定位板的宽度大于或等于该导光板与该光学膜片的厚度之和。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胶层粘贴于该定位板靠近该导光板和该光学膜片的侧面,该胶层的宽度等于该定位板的宽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反射板包括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该第一侧边与该第二侧边平行且相对设置,该第三侧边与该第四侧边平行且相对设置,该第三侧边、该第四侧边垂直连接于该第一侧边与该第二侧边之间,该定位板固定连接于该第一侧边,该第三侧边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该第四侧边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板,该第一挡板平行于该第二挡板,该导光板和该光学膜片位于该第一挡板与该第二挡板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挡板和该第二挡板的宽度小于该定位板的宽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光学膜片包括扩散片、下增光片和上增光片,该扩散片设置在该导光板上,该下增光片设置在该扩散片上,该上增光片设置在该下增光片上,该扩散片、该下增光片和该上增光片的侧边通过该胶层固定在该定位板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导光板上设有定位块,该定位块靠近该导光板的侧边设置,该扩散片、该下增光片和该上增光片的一侧均设有定位槽,该扩散片、该下增光片和该上增光片通过该定位槽与该定位块配合定位在该导光板上。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车载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防止膜片异响的背光模组。

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组的导光板以及光学膜片通过胶层固定在定位板,使得导光板、光学膜片、反射板和底板形成一个整体,能解决在背光模组各种因素导致的松动异响问题,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提升了品质水平和减少客诉风险。而且,背光模组组装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平直稳定,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止膜片异响的背光模组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导光板固定在反射板上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导光板固定在反射板上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光学膜片设置在反射板上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止膜片异响的背光模组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导光板固定在反射板上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防止膜片异响的背光模组包括底板11、反射板12、导光板13以及光学膜片14,反射板12固定连接在底板11上,导光板13设置在反射板12上,光学膜片14设置在导光板13上,反射板12的侧边固定连接有定位板121,定位板121上设有胶层15,导光板13以及光学膜片14的侧边通过胶层15固定在定位板121上。在本实施例中,胶层15选用双面胶,例如3m55261p、tesa4982,但并不以此为限。

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组的导光板13以及光学膜片14通过胶层15固定在定位板121,使得导光板13、光学膜片14、反射板12和底板11形成一个整体,能解决在背光模组各种因素导致的松动异响问题,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提升了品质水平和减少客诉风险。而且,背光模组组装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平直稳定,成本低。

进一步地,定位板121垂直于反射板12,定位板121沿着反射板12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设置。

进一步地,图3是图2所示的导光板固定在反射板上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2和图3所示,定位板121的宽度大于或等于导光板13与光学膜片14的厚度之和。优选地,定位板121的宽度大于导光板13与光学膜片14的厚度之和,例如高出0.3mm以上。

进一步地,胶层15的厚度大于或等于0.1mm。

进一步地,胶层15粘贴于定位板121靠近导光板13和光学膜片14的侧面,胶层15的宽度等于定位板121的宽度。

进一步地,反射板12包括第一侧边12a、第二侧边12b、第三侧边12c和第四侧边12d,第一侧边12a与第二侧边12b平行且相对设置,第三侧边12c与第四侧边12d平行且相对设置,第三侧边12c、第四侧边12d垂直连接于第一侧边12a与第二侧边12b之间,定位板121固定连接于第一侧边12a,第三侧边12c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122,第四侧边12d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板123,第一挡板122平行于第二挡板123,导光板13和光学膜片14位于第一挡板122与第二挡板123之间。

进一步地,第一挡板122和第二挡板123的宽度小于定位板121的宽度。

进一步地,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光学膜片设置在反射板上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光学膜片14包括扩散片141、下增光片142和上增光片143,扩散片141设置在导光板13上,下增光片142设置在扩散片141上,上增光片143设置在下增光片142上,扩散片141、下增光片142和上增光片143的侧边通过胶层15固定在定位板121上。

进一步地,导光板13上设有定位块131,定位块131靠近导光板13的侧边设置,扩散片141、下增光片142和上增光片143的一侧均设有定位槽101,扩散片141、下增光片142和上增光片143通过定位槽101与定位块131配合定位在导光板13上。

进一步地,反射板12通过双面胶固定连接在底板11上。

进一步地,防止膜片异响的背光模组还包括胶框16,胶框16与底板11配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车载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防止膜片异响的背光模组。在本实施例中,车载显示装置例如为车载仪表、车载中控显示器、车载行车记录仪、车载dvd导航、车载驾驶台一体显示屏、车载流媒体后视镜、汽车座椅头枕显示器等,但并不以此为限。

进一步地,车载显示装置还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设置在背光模组上。关于显示面板的结构请参照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车载显示装置不会出现异响等问题,能满足用户需求。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