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汽车拖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52957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合式汽车拖拉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用具,它是一种小型汽车用组合式拖拉装置。
汽车在行驶中难免要发生抛锚现象或由于道路原因,轮胎陷在坑内。目前多采用不规范的各种软拖拉方式,即用钢丝绳作为牵引部件,拖拉时有可能发生碰撞,且拖拉速度低,绳索使用保管都不方便,另外,在无牵引状态下,陷于坑内的车只能靠人力推拉,费时、费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可靠,且省时省力的小型组合式汽车拖拉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构成的,它在牵引部件上还连接有加力杠杆装置,并且,这种牵引部件是由一个中间管及管两端部通过两弹簧销连接的两连接管,两连接管的另一端上分别连接两缓冲垫、两牵引钩构成。所述的加力杠杆装置由加力杠杆及摩擦板组成,摩擦板的一端面上设有调距孔,另一端面上设有摩擦齿。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构成由以下实施例及附图给出。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组件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牵引部件工作状态时的结构图;附图3为附图2的A-A视图;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
图1中,两连接管(2)分别放置在摩擦板(6)槽内,两连接管的两端头分别装有缓冲垫(8),同时,两管端上分别通过两弹簧销(3)连接两牵引钩(1),弹簧销(图3)是由弹簧销套及两销头组装构成。牵引钩(1)是由方管和园钢弯成钩焊接而成,中间管(4)放置在一连接管上,加力杠杆(7)放置在另一管内,再通过固定带(5)将其固定在摩擦板(6)的槽内。
当汽车抛锚时,将两连接管(2)分别通过两弹簧销(3)与中间管连成一体(图2),两钩分别与汽车上牵引钩连接,即可直接牵引。
当汽车不慎陷入坑内时,将连成一体的牵引部件一端与汽车的牵引钩连接,另一端钩孔内插入加力杠杆(7),杠杆的小端插入摩擦板(6)的调距孔(9)内,孔数6-10个为宜;摩擦板的另一端上设有摩擦齿(10),摩擦齿(10)与地面接触,驾驶员施加作用力,即可使车逐渐移动,直至拖出。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使用、携带方便,特别是使用时安全可靠,省时,省力,不仅可用小型汽车牵引工具,同时在无牵引车的情况下,还可用为拖拉工具。
权利要求1.一种由牵引部件构成的组合式汽车拖拉装置,其特征在于牵引部件上还连接有加力杠杆装置,所说的牵引部件,由一个中间管(4)及两管端通过两弹簧销(3)分别连接的两连接管(2)和两管,另一端上分别连接的两缓冲垫(8)、两牵引钩件(1)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述的组合式汽车拖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加力杠杆装置由加力杠杆(7)及摩擦板(6)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汽车拖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摩擦板(6)一端面上有调距孔(9),另一端面上有摩擦齿(1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组合式汽车拖拉装置,该装置包括中间管及分别连接在两管的两连接管、缓冲、牵引钩,在汽车抛锚时,即可直接作为牵引工具,克服了现有钢绳牵引、不方便、费时、费力、不安全的缺陷。在汽车轮陷入坑内无法自拔时,将加力杠杆、摩擦板与牵引部件连接即可由司机根据杠杆原理,将汽车逐步拖出。该装置结构紧凑,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省时、省力。
文档编号B60D1/00GK2152701SQ93204198
公开日1994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1993年3月1日 优先权日1993年3月1日
发明者刘华强, 王慧炯 申请人:刘华强, 王慧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