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陆两用摩托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53651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陆两用摩托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水、陆两用摩托车设计与制造技术领域。
目前人们所见的摩托车,只能行驶于陆上,摩托艇仅能行驶于水面。还未有与本实用新型相同产品公开销售或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陆两用的四轮摩托车。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如附图所示。由车体、传动部分及转向部分构成。车体的后部带有一护架和前后护轮。
其车体(1)为圆弧形浮仓。座位(20)和底架(6)及发动机(7)三者连为一体固定在车体内。车体下部焊有后轴方管(35)和前轴方管(40),方管用于固定前后轴和防止仓内进水。
其传动部分的结构是;连接轴密封法兰盘(11)固定在车体上,连接轴(10)上装有两个链轮(21)和飞轮两通架(22),发动机上带有链轮(9),链轮(9)和链轮(21)通过链条连接,另一个链轮(21)和固定在后轴(28)上的链轮(29)通过链条连接。在飞轮两通架上分别安装前手驱动杆(24)和后手驱动杆(19),后轴滑板(31)内装有砂架(32)和砂粒(33)。与固定在方管(35)上的后轴滑道(34)连接,以能够上下驱动。减震器(12)的上部固定在车体上,下部固定于后轴滑板(31)上。
其前轮的转向部分的结构为;转向齿轮轴(36),外面套装防水通管(37),固定于法兰盘(39)上,然后置于方管(40)的上部,连接齿条拨动轴(46),拨动轴(46)上端连接拨动板(45),拨动板上带有转向砂架(42)和砂粒(43),在转向滑板上下运动时起减震作用。再连接销轴(47),销轴的上部连接转向轴(48)。销轴(47)的下部经滑板(44)与转向调紧轴(38)连接。然后经压力弹簧(3)分别连接在转向滑道(41)和转向滑板(44)上,刹车线(8)与通线管(4)及刹车脚踏板(5)连接,然后固定于后轮刹车盘上构成刹车系统。车底盘(2)和后托板(13)固定为一体。车体后部带有一浮胎架(14)。浮胎架上带有一护轮(15)和护架(16)。而护架上又带有一支撑杆(17)。车体前部带有风挡(25),内部有方向盘(27)和手柄(26)。外部罩有防寒蓬(18)。
本实用新型即可作为机动摩托车在陆上和水中行驶,又可以利用操作手驱动杆的方法行驶。本实用新型在水中行驶时,是将浮胎护架(16)上装设浮桶或车轮内胎,以保持其浮起和平衡。即可采用机动,又采取手动。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车体轻,结构简单,操作容易。可一车多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传动系统结构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转向系统结构
图1-车体2-底盘3-压力弹簧4-通线管5-刹车脚踏板6-底架7-发动机8-刹车线9-链轮10-连接轴11-连接轴密封法兰盘12-减震器13-后托板14-浮胎架15-护轮16-护架17-支撑杆18-车篷19-后手驱动杆20-座位21-链轮22-飞轮两通架24-前手驱动杆25-风挡26-手柄27-方向盘28-后轴29-链轮31-后轴滑板32-砂架33-砂粒34-后轴滑道35-后轴方管36-转向齿轮轴37-防水通管38-转向调紧轴39-法兰盘40-前轴方管41-转向滑道42-转向砂架43-转向砂粒44-转向滑板45-拨动板46-拨动轴47-销轴48-转向轴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动车制造业的一系列工艺,参照说明书及附图,加工组装即可实现。
权利要求水、陆两用摩托车,由车体、传动部分和转向部分构成,其特征在于车体(1)的后部带有一护架(16),前部和后部各有一护轮(15),车体的下部带有后轴方管(35)和前轴方管(40)。
专利摘要水、陆两用摩托车,包括车体、传动部分和转向部分,车体前后端带有护轮,车体后部带有一护架。车体前后部分带有固定前转向轴和后轴的金属方管,兼用于防水。前转向部分并带有转向滑道。传动部分带有后轴滑板、后轴滑道和前后驱动手柄。在水中行驶时,护架上带有浮桶或轮内胎。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容易,既可机动又可手动,行驶平稳。
文档编号B60F3/00GK2171517SQ9322854
公开日1994年7月13日 申请日期1993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1993年6月19日
发明者王文治 申请人:王文治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