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轮轴与悬架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20925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辅助轮轴与悬架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背景技术】
[0001]本发明涉及重型车辆悬架和组件,并尤其涉及结合有拖曳臂型构造的悬架组件。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辅助车辆悬架组件,其适于在使用中的位置和存储位置之间移动,并结合有自转向组件。

【发明内容】

[0002]本发明的一方面在于提供车辆悬架组件,其包含:适于耦合至车架组件的第一安装支架;第一拖曳臂,其具有可枢转地耦合至该第一安装支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所述拖曳臂的第二端位于拖曳臂的第一端的外侧;适于耦合至车架组件的第二安装支架;以及第二拖曳臂,其具有可枢转地耦合至该第二安装支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所述拖曳臂的第二端位于第二拖曳臂的第一端的外侧。车辆悬架组件还包含:轮轴,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整合的第一安装装置,其耦合到轮轴部件的第一端,其中所述第一安装装置将第一拖曳臂的第二端可枢转地耦合至轮轴部件的第一端,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安装装置将轮轴部件的第一端耦合至第一转轴组件;以及整合的第二安装装置,其耦合到轮轴部件的第一端,其中所述第二安装装置将第二臂的第二端可枢转地耦合至轮轴部件的第二端,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安装装置将轮轴部件的第二端耦合至第二转轴组件。
[0003]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车辆悬架组件,其包含:轮轴部件,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安装支架,其适于耦合至车架组件;第一拖曳臂,其具有可枢转地耦合至第一安装支架的第一端,和可枢转地耦合至轮轴部件的第二端;第二安装支架,其适于耦合至车架组件;以及第二拖曳臂,其具有可枢转地耦合至第二安装支架的第一端,和可枢转地耦合至轮轴部件的第二端。车辆悬架组件还包含整合的第一安装装置,其耦合至轮轴部件的第一端,其中该第一安装装置将轮轴部件的第一端耦合至第一转轴组件,且其中该第一安装装置将第一空气弹簧耦合至轮轴部件的第一端,以致该第一轮轴弹簧适于在轮轴部件的第一端和车架组件之间延伸;以及整合的第二安装装置,其耦合至轮轴部件的第二端,其中该第二安装装置将轮轴部件的第二端耦合至第二转轴组件,且其中该第二安装装置将第二空气弹簧耦合至轮轴部件的第二端,以致该第二空气弹簧适于在轮轴部件的第二端和车架组件之间延伸。
[0004]本发明的又另一方面在于提供车辆悬架组件,其包含:轮轴部件,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该轮轴部件可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于第一位置中,至少一个与轮轴部件耦合的轮胎接触地面,于第二位置中,该至少一个轮胎是离开地面的;第一安装支架,其适于耦合至车架组件;第一拖曳臂,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可枢转地耦合至第一安装支架,第二端可枢转地耦合至轮轴部件的第一端;第二安装支架,其适于耦合至车架组件;以及单个拖曳臂,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可枢转地耦合至第二安装支架,第二端可枢转地耦合至轮轴部件的第二端。车辆悬架组件还包含第一提升装置,其包含:第一隔膜室,其具有第一推板和柔性囊,第一隔膜室的第一推板将第一隔膜室分成第一隔室和第二隔室,第一隔膜室的第一隔室被可调地加压以移动第一隔膜室的第一推板;第二隔膜室,其具有第二推板包括柔性囊,第二隔膜室的第二推板将第二隔膜室分成第一隔室和第二隔室,第二隔膜室的第一隔室被可调地加压以移动第二隔膜室的第二推板;以及至少一个推杆,其限定单个纵向轴线,并连接到该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以致该第一隔膜室和第二隔膜室的加压导致该至少一个推杆的平移移动,其中该至少一个推杆与车辆悬架组件可操作地耦合,以致该至少一个推杆的平移移动使轮轴腔室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0005]本发明的又再另一方面在于提供组装车辆悬架组件的方法,其包含:提供轮轴组件,其具有包括第一安装结构的第一端,和第二安装端;提供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于第一轴承座中形成第一个孔和于第二轴承座中形成第二个孔;在形成该第一个孔和第二个孔后将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附接至该第一安装结构;以及提供第一转轴组件,其通过置于第一个孔中的第一球形轴承和置于第二个孔中的第二球形轴承耦合至该第一安装结构,其中第一中枢销组件延伸穿过第一球形轴承和第二球形轴承,从而将第一转轴与第一安装结构耦合。
[0006]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车辆悬架组件,其包含:轮轴组件,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安装支架和第二安装支架,其各适于耦合至车架组件;以及第一拖曳臂,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可操作地耦合至第一安装支架,第二端可枢转地耦合至轮轴组件的第一端。车辆悬架组件还包含第二安装支架,其适于耦合至车架组件;以及第二拖曳臂,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可枢转地耦合至第二安装支架,第二端可枢转地耦合至轮轴组件的第二端。车辆悬架组件还进一步包含第一空气弹簧组件,其耦合至轮轴组件的第一端,以致第一空气弹簧组件的纵向轴线从轮轴组件的第一端向内倾;以及第二空气弹簧组件,其耦合至轮轴组件的第二端,以致第二空气弹簧组件的纵向轴线从轮轴组件的第二端向内倾;其中该悬架组件的自然频率为小于或等于约3Hz。
[0007]本发明的具创造性的车辆悬架组件提供耐用、简单的设计,其可以容易并快速地被组装,而同时减低生产成本。本发明在使用中具效率、生产便宜、可达致长久的使用寿命,并且特别适于本文提议的应用。
[0008]通过参照以下的书面的说明和权利要求以及附上的附图,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进一步理解和体会本发明的以上和其它优点。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实施本发明的车辆悬架组件的透视图;
[0010]图2是该车辆悬架组件的透视图,其中除掉了车轮和轮毂组件;
[0011]图3A是车辆悬架组件处于下降了的、使用中的位置的侧视图;
[0012]图3B是车辆悬架组件处于升起了的、存储的位置的侧视图;
[0013]图4A是车辆悬架组件处于直列取向的俯视平面图;
[0014]图4B是车辆悬架组件处于转动取向的俯视平面图;
[0015]图5是悬架组件的侧视图;
[0016]图6是一拖曳臂的俯视平面图;
[0017]图7是一拖曳臂组件的分解透视图;
[0018]图8是安装装置和与其相关的连接的分解透视图;
[0019]图9A是安装装置的后透视图;
[0020]图9B是安装装置的前透视图;
[0021]图10是一转轴组件的分解透视图,其中该转轴组件的构件于分解状态以虚线示出,并于组装状态以实线示出;
[0022]图11是轴承座和安装装置的一部分的分解透视图,其中该些轴承座于分解状态以虚线示出,并于组装状态以实线示出;
[0023]图12A是转轴组件和安装装置的一部分的切面视图;
[0024]图12B是车辆悬架组件的切面视图;
[0025]图13是空气弹簧组件的分解透视图;
[0026]图14是悬架组件的后视图;
[0027]图15A是一提升装置的透视图;
[0028]图15B是该提升装置的分解透视图;而
[0029]图16是一个双隔膜致动器沿图15的XV1-XVI线取的切面的切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在此描述的目的,术语“上”、“下”、“右”、“左”、“后”、“前”、“垂直”、“水平”和它们的衍生物将涉及取向如图1所示的发明。然而,应理解的是,除了在明确地有相反的规定的方面之外,本发明可以采取各种替代取向。也应理解的是,在附图中示出,并在下面的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装置和过程仅仅是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发明概念的示例性实施例。因此,涉及本文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具体尺寸和其它特征不应被认为是限制性的,除非权利要求中明确地这样限定。
[0031]悬架组件10 (图1和2)包含:一对安装支架12,其固定地连接到车架组件的一对纵向延伸的框架部件14,并通过一个横部件15耦合到彼此;多个拖曳臂组件,其包括一对上拖曳臂16 (图3A — 4B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