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踏板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801342阅读:来源:国知局
地,第一凹部52中的每一个均形成为如下的梯形形状:随着从一个端部28B侧朝向踏板主体28的另一个端部28C侧延伸而逐渐变窄。踏面部28A也形成为如下的梯形形状:随着从一个端部28B侧朝向踏板主体28的另一个端部28C侧延伸而逐渐变窄。因而,第一凹部52之间的间隔也随着从踏板主体28的一个端部28B侧朝向另一个端部28C侧延伸而逐渐变窄,以便与第一凹部52的形状和踏面部28A的形状一致。换句话说,随着从踏板主体28的一个端部28B侧朝向另一个端部28C侧延伸而逐渐变窄的第一肋54形成在第一凹部52之间。S卩,第一区域28A1可被理解为通过第一凹部52和第一肋54由凹凸面进行构造。
[0054]如图2A所图示,当沿踏板主体28的短方向在剖面图中观看时,第一凹部52中的每一个均具有位于踏板主体28的另一个端部28C侧上的角部52A、以及位于踏板主体28的一个端部28B侧上的倾斜部52B。倾斜部52B形成为使得随着朝向踏板主体28的一个端部28B侧延伸而在离踏面部28A的深度上变得越浅。如图2B中所图示的,当沿踏板主体28的纵向方向在剖面图中观看时,第一凹部52中的每一个均具有位于踏板主体28的短方向两侧上的部分处的角部52C,即位于第一凹部52和踏面部28A之间的边界处的角部52C。
[0055]由于将如上所述构成的第一凹部52形成在第一区域28A1中,在第一区域28A1中,在踏板主体28的纵向方向上的摩擦系数比在踏板主体28的短方向上的摩擦系数小。更具体地,将多个第一凹部52形成在第一区域28A1中减小了第一区域28A1与驾驶员的脚38之间的接触表面积。因而,在驾驶员已经将其脚38放置在第一区域28A1上的状态下,当脚38相对于踏板主体28沿踏板主体28的纵向方向移动时,摩擦系数得以减小。
[0056]在驾驶员已经将其脚38放置在第一区域28A1上的状态下,当脚38试图相对于第一区域28A1沿踏板主体28的短方向移动时,角部52C被脚38挤压,且第一肋54经历弹性变形。第一肋54的复原力抵抗脚38,使得脚38不会沿踏板主体28的短方向轻易地滑动。因而,在驾驶员已经将其脚38放置在第一区域28A1上的状态下,当脚38相对于踏板主体28沿踏板主体28的短方向移动时,摩擦系数得以增加。
[0057]如图1所图示,第二区域28A2构造为跨踏面部28A的不包括第一区域28A1的范围,即跨踏面部28A的始于踏板主体28的一个端部28B侧的0.2S的范围。注意,如图4中所图示的,当驾驶员压下加速踏板26时,第二区域28A2为由驾驶员的脚38的脚后跟侧接触的部分。第二区域28A2也可因而被限定为踏面部28A的如下区域:被施加有来自驾驶员的脚38的脚后跟侧的踏力的区域。
[0058]作为实例,形成在第二区域28A2中的六个第二凹部56在踏板主体28的纵向方向上以预定间隔D设置,且以其纵向方向沿踏板主体28的短方向地延伸。第二凹部56为当正面观看时四个角被倒圆成圆弧状的矩形,且宽度W(在踏板主体28的纵向方向上的长度)被设定为比第二凹部56之间的间隔D短的长度。换句话说,类似于第一区域28A1,在第二区域28A2中,第二肋58形成在第二凹部56之间。S卩,第二区域28A2可被理解成通过第二凹部56和第二肋58以凹凸面进行构造。注意,第二凹部56的宽度W被设定为比第一凹部52的宽度(在踏板主体28的短方向上的长度)短的长度。换句话说,第二凹部56的宽度比第一凹部52的宽度窄。因而,第二区域28A2比第一区域28A1在单位表面积上具有与脚38的更大的接触表面积。
[0059]如图3所图示,当沿踏板主体28的短方向在剖面图中观看时,第二凹部56中的每一个均具有:角部56A,其在与位于踏板主体28的另一个端部28C侧上的踏面部28A的边界处;以及倾斜部56B,其位于踏板主体28的一个端部28B侧上。尽管角部56A总体上形成有钝角轮廓,但是其前端部被倒圆成具有小直径的圆弧状。倾斜部56B形成为使得随着朝向踏板主体28的一个端部28B侧延伸而在离踏面部28A的深度上逐渐变得越浅。
[0060]由于将如上所述构成的第二凹部56形成在第二区域28A2中,在第二区域28A2中,在踏板主体28的短方向上的摩擦系数比在踏板主体28的纵向方向上的摩擦系数小。更具体地,在驾驶员已经将其脚38放置在第二区域28A2上的状态下,当脚38试图相对于第二区域28A2沿踏板主体28的纵向方向移动时,角部56A被脚38挤压,且第二肋58经历弹性变形。第二肋58的复原力抵抗脚38,使得脚38不会沿踏板主体28的纵向方向轻易地滑动。因而,在驾驶员已经将其脚38放置在第二区域28A2上的状态下,当脚38相对于踏板主体28沿踏板主体28的纵向方向移动时,摩擦系数得以增加。
[0061]当构造为包括第一凹部52和第二凹部56的摩擦调节部46作为整体被考虑时,与第一区域28A1中的在踏板主体28的纵向方向上的摩擦系数相比,第二区域28A2中的在踏板主体28的纵向方向上的摩擦系数具有较高的值。即,在本示范性实施例中,构造为包括第一凹部52和第二凹部56的摩擦调节部46调节第一区域28A1和第二区域28A2的摩擦系数。
[0062]本示范性实施例的操作和有益效果
[0063]接下来,以下作出关于本示范性实施例的操作和有益效果的说明。
[0064]在本示范性实施例中,在构成加速踏板26的踏板主体28中,在纵向方向上的一个端部28B设定在车身地板40侧上,且踏板主体28被支撑成使得能够绕着所述一个端部28B枢转。当驾驶员将踏力施加至踏板主体28的踏面部28A时,踏板主体28枢转。因而能够使用加速踏板26执行各种操作。此外,踏面部28A的在踏板主体28的纵向方向上的另一个端部28C侧被构造有如下的第一区域28A1:所述第一区域被施加有来自驾驶员的脚38的脚尖侧的踏力。踏面部28A的在踏板主体28的纵向方向上的一个端部28B侧被构造有如下的第二区域28A2:所述第二区域被施加有来自驾驶员的脚38的脚后跟侧的踏力。
[0065]当驾驶员操作加速踏板26时,如图4A所图示,在第一情境中,能想到的是,仅仅脚38的脚尖侧操作加速踏板26,同时脚后跟保持与车身地板40接触。如图4B所图示,在第二情境中,能想到的是,驾驶员将其整个脚38放置在加速踏板26上以操作加速踏板26。在本示范性实施例中,第一区域28A1和第二区域28A2的表面图案的部分由摩擦调节部46构成。此外,由于摩擦调节部46,第二区域28A2的沿踏板主体28的纵向方向的摩擦系数设定成比第一区域28A1的沿踏板主体28的纵向方向的摩擦系数大。因而,与在第一情境中相比,在第二情境中,在脚38与加速踏板26之间产生沿踏板主体28的纵向方向的较大的摩擦力。
[0066]注意,如果为了将第一区域28A1的摩擦系数以及第二区域28A2的摩擦系数设定成彼此具有不同的值而将踏板主体28和摩擦调节部46由不同材料构成,则将会有必要将踏面部28A由多个构件构成。
[0067]然而,在本示范性实施例中,整体地形成至踏板主体28的摩擦调节部46将第一区域28A1的沿踏板主体28的纵向方向的摩擦系数以及第二区域28A2的沿踏板主体28的纵向方向的摩擦系数设定成彼此具有不同的值。这样因而使第一区域28A1和第二区域28A2能够被设定成彼此具有不同的摩擦系数,而无需将踏面部28A由多个构件构成。结果,本示范性实施例使驾驶员的脚38与踏面部28A之间的摩擦力能够依照驾驶员的脚38的位置而被设定成适当的大小,且使踏面部28A能够由单个构件构成。
[0068]在踏板主体28和摩擦调节部46由各自使用不同材料的多个构件构成的情况下,考虑到例如各自构件的线性膨胀系数,将会有必要在各自构件之间设置间隙。结果,能想到的是,当被卡在各自构件之间的间隙中的小石等接触驾驶员的脚38时,不可能在脚38与踏面部28A之间获得适当大小的摩擦力。然而,在本示范性实施例中,如上所述,摩擦调节部46整体地形成至踏板主体28,从而使在驾驶员的脚38与踏面部28A之间能够有适当大小的摩擦力。
[0069]在本示范性实施例中,摩擦调节部46构造为包括形成在第一区域28A1中的凹状的第一凹部52,以及形成在第二区域28A2中的凹状的第二凹部56。第一区域的摩擦系数因而能够通过改变第一凹部52的形状进行调节,且第二区域的摩擦系数能够通过改变第二凹部56的形状进行调节。第一凹部52形成为使得沿踏板主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