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924709阅读:来源:国知局
0.1mm以上且0.8mm以下。
[0023]如果相邻的各肋条的突出量之差小于0.1mm,则各肋条间的突出量的差过小,而难以获得接地性提高的效果和接地长度均匀化的效果。另一方面,如果相邻的各肋条的突出量之差超过0.8_,则各肋条间的突出量的差过大,也难以获得接地性提高的效果和接地长度均匀化的效果。因此,通过使相邻的各肋条的突出量G之差为0.0lmm以上且0.8mm以下,能够显著地获得兼顾高速行驶时的操纵稳定性和具有外倾的高速行驶时的耐久性的效果。而且,通过使车辆内侧的胎面表面的槽面积比大于车辆外侧,在具有外倾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各肋条的刚性差从而高度地抑制锥度效应恶化。
[0024]此外,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其特征在于,从上述轮廓线突出的上述肋条设置在上述周向槽之间。
[0025]从轮廓线突出的肋条是设置在周向槽之间的肋条,也就是除去轮胎宽度方向最外侧的肋条之外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各肋条。使该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各肋条从轮廓线向轮胎径向外侧突出,并使其突出量形成为从轮胎宽度方向上的一侧朝向另一侧逐渐减小,这大为有助于接地性提高的效果和接地长度均匀化的效果,因此能够显著地获得兼顾高速行驶下的操纵稳定性和具有外倾时高速行驶下的耐久性的效果。而且,通过使车辆内侧的胎面表面的槽面积比大于车辆外侧,在具有外倾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各肋条的刚性差从而高度地抑制锥度效应恶化。
[0026]本发明的充气轮胎能够兼顾高速行驶时的操纵稳定性和具有外倾的高速行驶时的耐久性,而且能够抑制锥度效应恶化。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涉及的充气轮胎的胎面部的子午截面图。
[0028]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涉及的充气轮胎的胎面部的子午截面图。
[0029]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涉及的充气轮胎的胎面部的子午截面放大图。
[0030]图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涉及的充气轮胎的胎面部的子午截面放大图。
[0031]图5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涉及的充气轮胎的胎面部的子午截面放大图。
[0032]图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充气轮胎的性能试验结果的图表。
[0033]图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充气轮胎的性能试验结果的图表。
[0034]图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充气轮胎的性能试验结果的图表。
[0035]符号说明
[0036]I充气轮胎
[0037]2胎面部
[0038]21 胎面表面
[0039]22周向槽
[0040]23 肋条[0041 ]24横纹槽
[0042]CL轮胎赤道面
[0043]G 突出量
[0044]L轮廓线
[0045]R槽面积比
【具体实施方式】
[0046]下面,基于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过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该实施方式。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结构要素中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替换的、容易想到的、或者实质上相同的结构要素。还有,本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多个变形示例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易见的范围内可以任意进行组合。
[0047]图1和图2是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充气轮胎的胎面部的子午截面图,图3?图5是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充气轮胎的胎面部的子午截面放大图。
[0048]在以下的说明中,“轮胎径向”是指与充气轮胎I的旋转轴(未图示)正交的方向,“轮胎径向内侧”是指在轮胎径向上靠近旋转轴的一侧,“轮胎径向外侧”是指在轮胎径向上远离旋转轴的一侧。此外,“轮胎周向”是指以上述旋转轴为中心轴的旋转方向。此外,“轮胎宽度方向”是指与上述旋转轴平行的方向,“轮胎宽度方向内侧”是指在轮胎宽度方向上靠近轮胎赤道面(轮胎赤道线)CL的一侧,“轮胎宽度方向外侧”是指在轮胎宽度方向上远离轮胎赤道面CL的一侧。“轮胎赤道面CL”是指与充气轮胎I的旋转轴正交并且通过充气轮胎I轮胎宽度中心的平面。“轮胎宽度”是指位于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部分之间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宽度,即,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离轮胎赤道面CL最远的部分之间的距离。“轮胎赤道线”是指位于轮胎赤道面CL上且沿着充气轮胎I的轮胎周向的线。在本实施方式中,对轮胎赤道线标注与轮胎赤道面相同的符号“CL”。
[0049]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I中,胎面部2由橡胶材料(胎面橡胶)构成,露出在充气轮胎I的轮胎径向最外侧,其表面构成充气轮胎I的轮廓。胎面部2的外周表面、即行驶时与路面接触的踏面上形成有胎面表面21。胎面部2还设置有在胎面表面21开口的周向槽22。周向槽22的从胎面表面21至槽底的槽深有5mm以上,沿着轮胎周向延伸,在轮胎宽度方向上排列地设置有多条(图1中为4条,图2中为3条)。在胎面部2中,在轮胎宽度方向上排列地形成有由这些多条周向槽22划分出的多条(图1中为5条、图2中为4条的)肋条23,其沿着轮胎周向延伸。此外,在胎面部2中,在各肋条23上形成有横纹槽24,其在与周向槽22交叉的方向上延伸,在轮胎周向上排列地设置有多条。在图1和图2中,仅在轮胎宽度方向最外侧的肋条23上设置横纹槽24,不过也可以还设置在其他肋条23上。该横纹槽24可以采用与周向槽22连通或者不与周向槽22连通的任一种形态。此外,在轮胎宽度方向最外侧的肋条23上设置该横纹槽24时,将其形成为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开口。另外,如图1所示,在轮胎赤道面CL上形成有肋条23的情况下,即使在该轮胎赤道面CL上的肋条23上形成有沿轮胎周向延伸且槽深为5mm以上的槽,该槽也不包含于周向槽22。
[0050]此外,虽然未图示,但充气轮胎I包括:与胎面部2的轮胎宽度方向两外侧的部位连接地配置的胎肩部;与各胎肩部连接并露出在充气轮胎I的轮胎宽度方向最外侧的胎侧部;以及与各胎侧部连接并嵌合于轮辋的胎圈部。此外,虽然未图示,但充气轮胎I的各胎圈部的内部设置有胎圈芯,其通过将钢丝即胎圈钢丝沿轮胎周向卷绕成环状来形成。并且,充气轮胎I中设置有胎体帘布层,其在一对胎圈芯处从轮胎宽度方向内侧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折返,并且沿轮胎周向搭挂成圆环状而构成轮胎的骨架。此外,充气轮胎I中还设置有带束层,其在胎面部2的内部配置于胎体帘布层的外周即轮胎径向外侧,且具有将至少2层带束层叠而成的多层结构。
[0051]在如上所述的充气轮胎I为全新的时候,如图1和图2所示,以轮胎赤道面为界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一侧配置的肋条23以及在另一侧配置的肋条23的至少两条肋条23形成为,在子午截面上从胎面表面21的轮廓线L向轮胎径向外侧突出。而且突出地形成的各肋条23的突出量G形成为从轮胎宽度方向上的一侧朝向另一侧逐渐减小。在图1中示出了如下示例:轮胎宽度方向最外侧的肋条23形成为没有突出,而在周向槽22之间设置的3条肋条形成为从轮廓线L突出,而且从一侧朝向另一侧,突出量G有Ga>Gb>Gc的关系。而在图2中,所有的(4条)肋条23都形成为从轮廓线L突出,而且从一侧朝向另一侧,突出量G有Gd>Ge>Gf >Gg的关系。
[0052]此外,从轮廓线L突出的至少2条肋条23只要是以轮胎赤道面CL为界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一侧配置的肋条23和在另一侧配置的肋条23即可,不需要是隔着周向槽22相邻的关系,可以是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在从轮廓线L突出的各肋条23之间,存在没有从轮廓线L突出的肋条23。
[0053]这里,如图3所示,在为配置于周向槽22之间的肋条23的情况下,轮廓线L是指,在子午截面上通过位于该肋条23的轮胎宽度方向两侧且相邻的2条周向槽22的4个开口端P中的至少3个,而且在胎面表面21的轮胎径向方向内侧有中心,能够以最大曲率半径描绘的圆弧。
[0054]此外,如图4所示,在为位于轮胎宽度方向上最外侧的肋条23的情况下,轮廓线L是指,在子午截面上,在该肋条23上有接地端T并设该接地端T为P1、并设与该肋条23相邻的周向槽22的靠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开口端为P2、该周向槽22的靠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开口端为P3时,通过Pl、P2、P3并在胎面表面21的轮胎径向内侧有中心的曲率半径的圆弧。
[0055]另外,如图5所示,在周向槽22的开口端实施了倒角C的情况下,以位于轮胎径向最外侧的端点为开口端,如上所述规定轮廓线L。图5中示出的是配置于周向槽22之间的肋条23,但即使是位于轮胎宽度方向最外侧的肋条23也是一样的。
[0056]此外,接地端T是指在将充气轮胎I安装到标准轮辋后充气至标准内压并施加标准载荷时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