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动力舱空气导流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690369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辆动力舱空气导流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动力舱空气导流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车辆比如压路机多采用内燃机作为动力源,在工作的过程中,缸内燃烧产生大量热量,致使水套内冷却液温度升高,机体温度升高后将热量传递给动力舱内空气。同时,流经散热器后,空气温度也会升高,如不能有效地排出热动力舱内热空气,会导致动力舱内热量聚集,发动机工作不稳定,甚至出现发动机损坏。为保证车辆工作稳定性,实现系统节能,将动力舱内热空气导流出舱外尤为重要。
[0003]目前,在动力舱内进行空气导流,对于吸气风扇,通常采用在动力舱机罩表面、距离风扇位置较近的地方设置空气出口,由于出口附近空气流速快,热量较高,导致流出的部分热空气在风扇前后压差作用下,流回至动力舱空气进口,热量与周围传递效果不明显,且流回动力舱的热空气降低了散热器工作性能,影响发动机工作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动力舱空气导流装置,通过不同热空气流动通道,利用热空气的流体特性,引导动力舱内空气流向,使热空气通过搭建的流道流出动力舱,降低动力舱内的空气温度,同时避免热空气回流至动力舱内,不仅保证发动机工作的稳定性,还提高了散热器的工作性能。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车辆动力舱空气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舱机罩和设置在动力舱机罩内的内机罩,所述动力舱机罩的末端及两侧分别设置有对应的后部开孔和侧边开孔,一中板设置在动力舱机罩和内机罩之间且中板将后部开孔分割成上下两个部分,中板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侧板,两个侧板与动力舱机罩、内机罩和两个侧边开孔之间形成两个侧边出
□ O
[0007]优选,所述中板一端与动力舱机罩相连,另一端与内机罩相连,两侧分别与两个侧板相连。
[0008]优选,所述两个侧板分别与内机罩、动力舱机罩相连。
[0009]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方案,将两个侧边开孔分别对应为左侧开孔和右侧开孔,两个侧板分别对应为左侧板和右侧板,那么,内机罩与动力舱机罩之间,由左侧板、右侧板和中板组合形成热空气流动通道。
[0010]热空气进入左侧板与动力舱机罩、内机罩形成的流动通道后,从左侧出口流出动力舱;热空气进入右侧板与动力舱机罩、内机罩形成的流动通道后,从右侧出口流出动力舱;热空气进入由左侧板、右侧板、中板、动力舱机罩、内机罩共同形成的流动通道后,从动力舱机罩后部上侧出口流出动力舱;热空气进入由中板、动力舱机罩、内机罩共同形成的流动通道后,从动力舱机罩后部下侧出口流出动力舱。有效的热空气导向,使热空气尽快地排出动力舱,降低动力舱内热空气温度,同时避免热空气回流至动力舱内,减少热空气对动力舱内各工作部件影响。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的运用,使热空气流动速度更快,动力舱内空气温度更低,避免了动力舱外的热空气回流,间接降低了整机噪声。不仅保证发动机工作的稳定性,还提高了散热器的工作性能。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辆动力舱空气导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实用新型动力舱机罩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本实用新型动力舱机罩与中板组合形成的后部出口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是本实用新型内机罩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效果图;
[0017]附图的标记含义如下:
[0018]1:动力舱机罩;2:内机罩;3:左侧出口 ;4:后部出口 ;5:右侧出口 ;6:后部下侧出口;7:后部上侧出口 ;8:左侧板;9:中板;10:右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20]一种车辆动力舱空气导流装置,如图1、2、3和4所不,包括动力舱机罩I和设置在动力舱机罩I内的内机罩2,图1中,使用虚线示意内机罩2。
[0021]以图2中的右端为动力舱机罩I的末端,则所述动力舱机罩I的末端及两侧分别设置有对应的后部开孔和侧边开孔,为了便于理解,将侧边开孔分别对应为左侧开孔和右侧开孔,当动力舱机罩I与内机罩2组合后,其后部开孔即是热空气的后部出口 4,左侧开孔即是热空气的左侧出口 3,右侧开孔即是热空气的右侧出口 5。
[0022]一中板9设置在动力舱机罩I和内机罩2之间且中板9将后部开孔分割成上下两个部分,即图3中的后部下侧出口 6和后部上侧出口 7,中板9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侧板,两个侧板与动力舱机罩1、内机罩2和两个侧边开孔之间形成两个侧边出口。优选,中板9的一端与动力舱机罩I相连,另一端与内机罩2相连,两侧分别与两个侧板相连,S卩中板9的前端与内机罩2相连,末端与动力舱机罩I相连,左端与左侧板8相连,右端与右侧板10相连。
[0023]左侧板8两端安装在内机罩2和动力舱机罩I上,右侧板10两端安装在内机罩2和动力舱机罩11上。
[0024]空气流动时,左侧板8与动力舱机罩1、内机罩2之间形成左侧流动通道,通道内空气由左侧出口 3流出动力舱;右侧板10与动力舱机罩1、内机罩2之间形成右侧流动通道,通道内空气由右侧出口 5流出动力舱;由左侧板8、右侧板10、中板9、动力舱机罩1、内机罩2共同形成的后部上侧流动通道,通道空气由动力舱机罩I后部上侧出口 7流出动力舱;中板9、动力舱机罩1、内机罩2共问形成的后部下侧流动通道,通道空气由动力舱机罩I后部下侧出口 6流出动力舱。
[0025]动力舱机罩1、内机罩2、左侧板8、右侧板10、中板9均可由玻璃钢或金属薄板组成,也可由两种材质组合而成,如果采用金属板,优选其厚度为1_一6_。
[0026]其使用效果图如图5所示,有效的热空气导向(图5中以黑色线条示意热空气),使热空气尽快地排出动力舱,降低动力舱内热空气温度,同时避免热空气回流至动力舱内,减少热空气对动力舱内各工作部件影响。该装置适用于采用吸气风扇的动力舱布置方式,吸气风扇布置于动力舱前中部,使热空气流动速度更快,动力舱内空气温度更低,避免了动力舱外的热空气回流,间接降低了整机噪声。不仅保证发动机工作的稳定性,还提高了散热器的工作性能。
[0027]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者等效流程变换,或者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车辆动力舱空气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舱机罩(I)和设置在动力舱机罩(I)内的内机罩(2),所述动力舱机罩(I)的末端及两侧分别设置有对应的后部开孔和侧边开孔,一中板(9 )设置在动力舱机罩(I)和内机罩(2 )之间且中板(9 )将后部开孔分割成上下两个部分,中板(9)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侧板,两个侧板与动力舱机罩(1)、内机罩(2)和两个侧边开孔之间形成两个侧边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动力舱空气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板(9)一端与动力舱机罩(I)相连,另一端与内机罩(2)相连,两侧分别与两个侧板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辆动力舱空气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侧板分别与内机罩(2)、动力舱机罩(I)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动力舱空气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舱机罩(I)、内机罩(2 )的材质均为玻璃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动力舱空气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舱机罩(I)、内机罩(2)的材质均为金属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辆动力舱空气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侧板、中板(9)的材质均为玻璃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辆动力舱空气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侧板、中板(9)的材质均为金属板。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辆动力舱空气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金属板的厚度为 Imm—6mm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动力舱空气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舱机罩和设置在动力舱机罩内的内机罩,所述动力舱机罩的末端及两侧分别设置有对应的后部开孔和侧边开孔,一中板设置在动力舱机罩和内机罩之间且中板将后部开孔分割成上下两个部分,中板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侧板,两个侧板与动力舱机罩、内机罩和两个侧边开孔之间形成两个侧边出口。通过不同热空气流动通道,利用热空气的流体特性,引导动力舱内空气流向,使热空气通过搭建的流道流出动力舱,降低动力舱内的空气温度,同时避免热空气回流至动力舱内,不仅保证发动机工作的稳定性,还提高了散热器的工作性能。
【IPC分类】B60K11-00
【公开号】CN204398849
【申请号】CN201520012174
【发明人】刘佳鑫, 高亮, 顾程鹏, 朱冠亚, 郭延威
【申请人】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道路机械分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17日
【申请日】2015年1月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