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后排座椅安全带装置及车辆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047015阅读:来源:国知局
叠座椅折叠时容易与安全带相干涉的问题。
[0035]再继续参见图1,上述各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第二安装座17,用于与车辆内的地板43相连接,第二连杆12的第一端与第二安装座17转动连接。其中,第二安装座17与第二连杆12的第一端之间的转动连接的具体实施过程和技术效果,均可以参见第一连杆11与第一安装座16的具体实施过程及技术效果即可,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0036]参见图1、图2和图7,为了对后排座椅右侧(相对于车行方向而言)乘客的约束,上述各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第二织带21、第一卷收器22、第二锁舌23和第二锁扣24。其中,第一卷收器22设置于车辆内侧车身,第二织带21的第一端(图6所示的下端)用于与车辆的内侧车身相连接,第二织带21的第二端(图6所示的上端)与第一卷收器22相连接,第一卷收器22用于收放第二织带21 ;第二锁扣24连接于第一连杆11的第二端,第二锁舌23连接于第二织带21,第二锁舌23用于与第二锁扣24相扣合。佩戴时,拉动第二锁舌23,进而拉动第二织带21相对于第一卷收器22伸出,以使第二锁舌23与第二锁扣24相扣合,当松开第二锁舌23时,第一卷收器22会自动收回第二织带21,使第二织带21卷绕在第一卷收器22内的卷轴上。
[0037]本实施例可以对乘坐在后排座椅右侧的乘客进行约束,佩戴时,乘员用手拉拽第二织带21,使第二织带21在第一卷收器22中拉出,经过右侧乘员胸前,然后将第二锁舌23与第二锁扣24相扣合,以保证后排座椅右侧乘客的安全。
[0038]优选地,参见图7,上述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第一吊环25。第一吊环25连接于车辆内侧车身且置于第一卷收器22的上方,第二织带21穿设于第一吊环25。第一吊环25可以改变第二织带21的方向,使第二织带21有较好的受力状态。
[0039]优选地,上述各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第一防尘罩26。该第一防尘罩26连接于车辆内侧车身且罩设于第一卷收器22,以保证第一卷收器的清洁。
[0040]参见图8,为了对后排座椅左侧(相对于车行方向而言)乘客的约束,上述各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三织带31、第二卷收器32、第三锁舌33和第三锁扣34 ;其中,第二卷收器32设置于车辆内侧车身,第三织带31的第一端用于与车辆的内侧车身相连接,第二端与第二卷收器32相连接,第二卷收器32用于收放第三织带31 ;第三锁扣34连接于第二连杆12的第二端,第三锁舌33连接于第三织带31,并且,第三锁舌33用于与第三锁扣34相扣合。具体实施过程参见上述说明即可,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0041]本实施例可以对乘坐在后排座椅左侧的乘客进行约束,佩戴时,乘员用手拉拽第三织带31,使第三织带31在第二卷收器32中拉出,经过左侧乘员胸前,然后将第三锁舌33与第三锁扣34相扣合,以保证后排座椅左侧乘客的安全。
[0042]优选地,参见图7,上述各实施例中,还可以还包括:第二吊环35,连接于车辆内侧车身且置于第二卷收器32的上方,第三织带31穿设于第二吊环35。第二吊环35可以改变第三织带31的方向,使第三织带31有一个较好的受力状态。
[0043]优选地,上述各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第二防尘罩36,连接于车辆内侧车身且罩设于第二卷收器32,以保证第一卷收器的清洁。
[0044]综上,发生撞车或翻车事故时,本实施例可以通过第一织带13、第二织带21和第三织带31分别约束车辆后排座椅上的中间乘客与左右乘员与座椅的相对位移,使乘员与车辆共同减速,并防止乘员与前排座椅或其他车辆部件发生二次碰撞造成伤害,同时防止乘员被甩出车外,保证了乘员的安全。
[0045]车辆实施例:
[0046]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辆,该车辆设置有上述任一种车辆后排座椅安全带装置。其中,车辆后排座椅安全带装置的具体实施过程参见上述说明即可,本实施例中在此不再赘述。
[0047]由于车辆后排座椅安全带装置具有上述效果,所以具有该车辆后排座椅安全带装置的车辆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0048]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主权项】
1.一种车辆后排座椅安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杆(11)、第二连杆(12)、第一织带(13)、第一锁舌(14)和第一锁扣(15);其中, 所述第一连杆(11)穿设于所述车辆后排座椅的坐垫和靠背之间的间隙,并且,所述第一连杆(11)的第一端用于与车辆内的地板相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一锁扣(15)相连接; 所述第二连杆(12)穿设于所述车辆后排座椅的坐垫和靠背之间的间隙,并且,所述第二连杆(12)的第一端用于与车辆内的地板相连接; 所述第一织带(13)置于所述后排座椅上,并且,所述第一织带(13)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12)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第一织带(13)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锁舌(14)相连接;所述第一锁舌(14)用于与所述第一锁扣(15)相扣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排座椅安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安装座(16),用于与车辆内的地板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杆(1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座(16)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排座椅安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安装座(17),用于与车辆内的地板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杆(1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座(17)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后排座椅安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织带(21)、第一卷收器(22)、第二锁舌(23)和第二锁扣(24);其中, 所述第一卷收器(22)设置于所述车辆内侧车身,所述第二织带(21)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车辆的内侧车身相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卷收器(22)相连接,所述第一卷收器(22)用于收放所述第二织带(21); 所述第二锁扣(24)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杆(11)的第二端,所述第二锁舌(23)连接于所述第二织带(21),并且,所述第二锁舌(23)用于与所述第二锁扣(24)相扣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后排座椅安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吊环(25),连接于所述车辆内侧车身且置于所述第一卷收器(22)的上方,所述第二织带(21)穿设于所述第一吊环(25)。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后排座椅安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防尘罩(26),连接于所述车辆内侧车身且罩设于所述第一卷收器(22)。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后排座椅安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织带(31)、第二卷收器(32)、第三锁舌(33)和第三锁扣(34);其中, 所述第二卷收器(32)设置于所述车辆内侧车身,所述第三织带(31)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车辆的内侧车身相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卷收器(32)相连接,所述第二卷收器(32)用于收放所述第三织带(31); 所述第三锁扣(34)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杆(12)的第二端,所述第三锁舌(33)连接于所述第三织带(31),并且,所述第三锁舌(33)用于与所述第三锁扣(34)相扣合。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后排座椅安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吊环(35),连接于所述车辆内侧车身且置于所述第二卷收器(32)的上方,所述第三织带(31)穿设于所述第二吊环(35)。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后排座椅安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防尘罩(36),连接于所述车辆内侧车身且罩设于所述第二卷收器(32)。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后排座椅安全带装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后排座椅安全带装置及车辆。其中,车辆后排座椅安全带装置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织带、第一锁舌和第一锁扣。第一连杆穿设于车辆后排座椅的坐垫和靠背之间的间隙,第一端用于与车辆内的地板相连接,第二端与第一锁扣相连接;第二连杆穿设于车辆后排座椅的坐垫和靠背之间的间隙,并且,第一端用于与车辆内的地板相连接;第一织带置于后排座椅上,第一端与第二连杆的第二端相连接,第二端与第一锁舌相连接;第一锁舌用于与第一锁扣相扣合。本实用新型中的安全带装置可以安装在车辆后排座椅中的座椅上,用于对后排座椅的乘客进行约束,保证了后排座椅乘客的安全。
【IPC分类】B60R22/22
【公开号】CN204956399
【申请号】CN201520623267
【发明人】侯文庆, 王郡成, 臧运举, 李鹏飞, 厉秀娟
【申请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8月18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