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车坐垫之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14262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脚踏车坐垫之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与脚踏车坐垫之结构有关,主要是将一般习用产品的使用弊端,作一改良使之更为完善,更详而言之,尤指一种乘坐舒适且易散热不会产生湿热之脚踏车坐垫之结构,属自行车配件。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脚踏车之座垫结构,在使用中常出现下列几点弊端1、容易破洞,下雨天会吸收水份,容易造成腐蚀且发臭。
2、雨天骑乘时,容易造成臀部湿透。
3、夏天骑行时,坐垫不易散热,臀部贴坐时会产生湿热,非常不舒服。
本实用新型一种脚踏车坐垫之结构,其目的是利用本坐垫结构之设计,当人骑乘时使坐垫能达到散热快不湿热且乘坐舒适的目的。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一种脚踏车坐垫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主要包含有脚踏车坐垫本体,以及为了将坐垫本体安置在脚踏车架上的零部件和船线等;其中,该能够依据负载重量的不同而能够弹性地变形并且具有贯穿孔且由合成树脂所制成的坐垫本体是构成脚踏车坐垫之结构的基本零件。
其中,该坐垫本体上大部分区域都形成有贯穿孔,其贯穿孔的面积为坐垫本体总面积的33%以上。
其中,该具有贯穿孔的坐垫本体系由网目状的材质所构成。
其中,该坐垫本体为左右对称,所形成的贯穿孔的形状以及配置也全部都是左右对称的。
其中,该坐垫本体系由后座椅垫与由后座椅垫延伸向前方突出的细长前缘的前端部所构成。
其中,在前端部的前端部分以及后座椅垫的左右两端,在没有贯穿孔的区域形成有平面部位,在该平面部位的内侧,向下方突出有供插入并固定船线的脚片。
其中,后座椅垫形成蜘蛛网状的结构。
其中,该贯穿孔其配置的方式,系由后座椅垫的中心部分成同心圆而且放射状,同时愈向外就愈大。
其中,该坐垫本体1整体呈拱型以平缓的曲线向外侧延伸;在后座椅垫的后端部分的前方呈现凹陷状。
其中,该船线是由金属棒弯曲而形成,并且具有前端弯曲部分和后端弯曲部分,以及通过固定件将其固定在脚踏车架上的水平部分。
其中,该船线将其前端弯曲部分在插入位于前方的脚片之后,再让船线与后座椅垫通过弹性变形,将后端弯曲部分插入脚片15,最后组装成脚踏车坐垫。
本实用新型一种脚踏车坐垫之结构,其优点是乘坐舒适,不会产生湿热而造成不舒服感;使用安全,不致造成运动伤害;不会腐蚀,亦不会产生臭味;结构简单,外型美观,制造成本低,市场竞争力强,容易推广使用。


图1本实用新型之立体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之俯视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之侧视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之实施状态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之剖视示意图。
图中标号如下1坐垫本体2船线3脚踏车架5外装坐垫10贯穿孔 11前端部12后座椅垫 13后端部分 14脚片15脚片 21前端弯曲部分 22后端弯曲部分23水平部分 30零件 S平面部位P平面区域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脚踏车坐垫之结构,其包含有脚踏车坐垫本体1,以及为了要将坐垫本体1安置在脚踏车架3上的零部件和船线2等;该坐垫本体1是一种会依据负载重量的不同而能够弹性地变形,其上设有多个贯穿孔10,并且是由合成树脂所制成的构成脚踏车坐垫之结构的基本零件。
当实施时,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5所示,首先,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型态用于脚踏车坐垫的一实施例;此结构产品主要用于竞技用的脚踏车。其坐垫能够在比赛进行中随着驾乘者的中心移动与骑乘姿势的变化而变化,其特征在于脚踏车坐垫本体1的前后方向比较狭长。
再如图1及图3所示,在该实施例中的脚踏车坐垫系由合成树脂材料一体成型而制成的脚踏车坐垫本体1,与为了将坐垫本体1安装在脚踏车架3上的安装零件30和一对船线2所构成;在坐垫本体1中,大部分区域都形成有贯穿孔10,该坐垫本体1为左右对称,所形成的贯穿孔10的形状以及配置也全部都是左右对称的。
在图2所示,该坐垫本体1系由细长型的前端部11与椭圆形状的后座椅垫12共同组成。参阅图4所示,该坐垫本体1整体呈拱型以平缓的曲线向外侧延伸。此外,在后座椅垫12的后端部分13,为了要让这个部分更容易具备弹性与变形,因此其前方呈现凹陷状;在坐垫本体1的前端部11,形成有各式各样大小互异的不规则贯穿孔10。
另一方面,在后座椅垫12上,形成有许多大小互异的矩形贯穿孔10,呈同心圆及放射状的方式排列,通过这种排列造型,该后座椅垫12具备了类似象蜘蛛网状的网目构造。
此外,在前端部11的前端部分以及后座椅垫12的左右两端,在没有贯穿孔10的区域形成有平面部位S,如图2所示。请参阅图3所示,在该平面部位S的内侧,插入并固定船线2的脚片14与15则会向下方突出。
该船线2是由金属棒弯曲而形成,并且具有插入脚片14、15的前端弯曲部分21和后端弯曲部分22,以及通过固定件将其固定在脚踏车架3上的水平部分23。
该船线2将其前端弯曲部分21在插入位于前方的脚片14之后,再让船线2与后座椅垫12通过弹性变形,将后端弯曲部分22插入脚片15,最后组装成脚踏车坐垫。
关于骑乘时,脚踏车坐垫的弹性变形说明如下当骑乘者在乘车的时候因为会对坐垫本体1带来负重,在坐垫上未形成贯穿孔10的平面部位S和平面区域P几乎不会变形,而且充分地承受负重,能够充分稳固地支撑骑乘者的体重。
然而在图4中,以虚线显示的自然状态,一直到如同图4所示,配合载重的大小前述贯穿孔10的中心部分较小其中心部分变形也比较小,而在贯穿孔10往外比较大的外周部,则有大的变形以支撑压力。另一方面,弹性变形的基本零件坐垫本体1则会根据负重的减少或消失,而恢复到原来的形状与状态。根据上述的结构来看,象这种脚踏车的椅垫中,通过数贯穿孔的形成,由于能够使基本零件坐垫本体1获得安定支撑力量的刚性,同时也兼具了弹性承受负重避震性能,因此没有必要象过去那样,将数个具备避震性能材质的零件重叠在一起,可以直接用该基本零件单独构成该坐垫本体1。
因此由坐垫本体1构成坐垫的基本零件以及制造工件的减少,跟以往的型态比较起来,该脚踏车用椅垫的制造时间以及制造费用可以大幅度地降低,此外,脚踏车用椅垫本体的重量也能够达到轻型化的目的。
在这个实施例中,因为是选用合成树脂制成基本零件坐垫本体1,因此在阴雨天的时候即使椅垫被淋湿,雨水也不会渗透到坐垫本体1的内部,因此只要将表面发擦拭干净之后就可以骑乘,不会产生象习用的脚踏车坐垫那样在下雨天之后容易将使用者衣物弄湿,使人产生不方便或不舒适感的情况。
除此之外,因为该基本零件坐垫本体1系由合成树脂材质制成的一体成型品,因此与过去的多层结构的材质相比较,透气性更高,同时也不至于引发因为透气不良所导致的细菌的滋生与繁殖。另外,因为坐垫本体1内部热量不容易累积,因此在晴天的时候即使放置在室外,坐垫本体1也不容易发热。同时,还因为具备有贯穿孔10,因此在转使用中能够确保最佳的透气性能,乘车人乘坐时与坐垫本体1的接触部分也不容易破损,使乘车的感觉极佳。
在这个实施例中,贯穿孔10总共大约占坐垫本体1总面积的40%至67%以上,除此之外,由于后座椅垫12会形成蜘蛛网状的结构,因此坐垫本体1会随着骑乘者的体重而自然地变形。因此这种脚踏车用的坐垫的乘车感觉非常舒适,同时,该贯穿孔10对于愈往坐垫本体1的外围与大腿接触的部分,孔洞就愈大。而且坐垫本体1会配合骑乘时的动作具备刚性与避震性,骑乘安全舒适。另外,因为在沿着将坐垫本体1分成两等分的轴线上,形成有带状的平面区域P,坐垫本体1比较不容易向前后方向变形,在骑乘的时候坐垫也不会向前后倾斜。因此在骑乘的过程中,即使乘者必须前后移动重心时,仍然能够赋予骑乘者稳定的支撑力。
在这个实施例中,由于不需要使用用象过去的外装坐垫5一样的被覆零件,因此不容易产生因为跌倒或是自然老化之后导致被覆材质破损,使整个脚踏车坐垫的外观好看,乘坐舒适。
补充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脚踏车坐垫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型态。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前述基本零件坐垫本体1的后座椅垫12为蜘蛛网状的构造整齐排列有贯穿孔10,因此虽然贯穿孔10是形成不规则的形状,但是避震性能仍然集中形成在坐垫本体1的外侧四周以及后座椅垫12上,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此外,由于将坐垫本体1二等分的轴线附近,具备没有形成贯穿孔10的带状平面区域P,因此只要具备可以支撑骑乘者的身体重量刚性的话包括整个坐垫本体1都会平均且均衡地产生弹性。
权利要求1.一种脚踏车坐垫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主要包含有脚踏车坐垫本体,以及为了将坐垫本体安置在脚踏车架上的零部件和船线等;其中,该能够依据负载重量的不同而能够弹性地变形并且具有贯穿孔且由合成树脂所制成的坐垫本体是构成脚踏车坐垫之结构的基本零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脚踏车坐垫之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坐垫本体上大部分区域都形成有贯穿孔,其贯穿孔的面积为坐垫本体总面积的33%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脚踏车坐垫之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坐垫本体为左右对称,所形成的贯穿孔的形状以及配置也全部都是左右对称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脚踏车坐垫之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坐垫本体系由后座椅垫与由后座椅垫延伸向前方突出的细长前缘的前端部所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和4所述的一种脚踏车坐垫之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在前端部的前端部分以及后座椅垫的左右两端,在没有贯穿孔的区域形成有平面部位,在该平面部位的内侧,向下方突出有供插入并固定船线的脚片。
6.根据权利要求1和4所述的一种脚踏车坐垫之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后座椅垫形成蜘蛛网状的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脚踏车坐垫之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贯穿孔其配置的方式,系由后座椅垫的中心部分成同心圆而且放射状,同时愈向外就愈大。
8.根据权利要求1和4所述的一种脚踏车坐垫之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坐垫本体1整体呈拱型以平缓的曲线向外侧延伸;在后座椅垫的后端部分的前方呈现凹陷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脚踏车坐垫之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船线是由金属棒弯曲而形成,并且具有前端弯曲部分和后端弯曲部分,以及通过固定件将其固定在脚踏车架上的水平部分。
专利摘要一种脚踏车坐垫之结构,主要有坐垫本体、零部件和船线等;该坐垫本体是构成脚踏车坐垫之结构的基本零件,其由后座椅垫与由后座椅垫延伸向前方突出的细长前缘的前端部所构成,其上有贯穿孔,在前端部的前端部分以及后座椅垫的左右两端,在没有贯穿孔的区域形成有平面部位,在平面部位的内侧,向下突出有脚片。该坐垫本体整体呈拱型以平缓的曲线向外延伸;在后座椅垫的后端部分的前方呈现凹陷状。该船线是由金属棒弯曲而成,并具有前端弯曲部分和后端弯曲部分及水平部分。该船线将其前端弯曲部分在插入前方的脚片之后,再让船线与后座椅垫通过弹性变形,将后端弯曲部分插入脚片,最后组装成脚踏车坐垫。结构简单,乘坐舒适,使用安全,外型美观。
文档编号B62J1/00GK2606702SQ0323713
公开日2004年3月17日 申请日期2003年1月30日 优先权日2003年1月30日
发明者丸井功平 申请人:日商丸井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