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摩托车的钢丝绳制动系统的制动手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61阅读:5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摩托车的钢丝绳制动系统的制动手把装置的制作方法
用于自行车、摩托车,特别是以钢丝绳传递制动力的自行车、摩托车的钢丝绳制动系统的制动手把装置。
在公知的以钢丝绳传递制动力的制动系统中,一般都是采用焊接或铆接的方法将钢丝绳头与一个圆柱销连接在一起,然后再将圆柱销卡入把手上的圆孔中,使其能够传递制动力。在目前的交通状况下,车辆在行驶中需经常不断地使用制动器,使得绳头附近的一小段钢丝绳经常处于弯曲应力作用下,在这种工况下,这段钢丝绳极易疲劳断裂,锡焊型绳头上的圆柱销也极易早期脱落,造成制动失灵,不仅给骑车人增加了不必要的烦脑,也给骑车人带来了不安全因素。
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设计一种使用安全可靠,装配、调整、维修方便,钢丝绳可多次重复使用的自行车、摩托车的钢丝绳制动系统的制动手把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改公知的圆柱销卡入手把的连接方式为用紧线螺钉把钢丝绳头压接在手把上的连接方式。从而克复了因钢丝绳头断裂或因圆柱销早期脱落而使制动系统失效的现象,同时解决了钢丝绳不能多次重复使用,维修不便的问题。
附图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图1手把装置主视图。
图2手把装置俯视图。
图3手把主视图。
图4手把侧视图。
图5D-D剖视图。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是由手把(1)和紧线螺钉(2)组成,沿手把前部A向中线部位向内加工有一凹槽(4),凹槽(4)两面的侧壁(5)(8)上各有一圆孔(3)(6),两圆孔(3)(6)同心,圆孔(6)的直径大于圆孔(3)的直径;紧线螺钉(2)安装在圆孔(3)(6)内;凹槽(4)的底面(7)与圆孔(6)的两侧面的相交处(B)、(C)之间的弦(D)与圆孔(6)的圆心的距离等于或大于紧线螺钉(2)上的穿丝孔的半径。这一结构不仅可使钢丝绳顺利地通过穿丝孔,并可使固定后的钢丝绳紧靠凹槽底部曲面,以达到在钢绳受力时所产生的弯曲应力得以分散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使用安装非常方便,安装时,只需将钢丝绳穿入手把上的紧线螺钉上的穿丝孔中,上紧螺帽即可使用,不仅克服了钢丝绳不能重复使用的缺点,而且提高了行车的安全系数。
权利要求
1.一种适用于自行车、摩托车的钢丝绳制动系统的制动手把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手把(1)前部A向中线部位向内加工有一凹槽(4);凹槽(4)两面的侧壁(5)(8)上各有一圆孔(3)(6),两圆孔(3)(6)同心,圆孔(6)的直径大于圆孔(3)的直径;紧线螺钉(2)安装在圆孔(3)(6)内。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自行车、摩托车的钢丝绳制动系统的制动手把装置,其特征在于凹槽(4)的底面(7)与圆孔(6)的两侧面的相交处(B)、(C)之间的弦(D)与圆孔(6)的圆心的距离等于、大于紧线螺钉(2)上的穿丝孔的半径。
专利摘要
一种适用于自行车、摩托车的钢丝绳制动系统的制动手把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改公知的圆柱销卡入手把的连接方式为用紧线螺钉把钢丝绳头压接在手把上的连接方式。从而克服了因钢丝绳头断裂或因圆柱销早期脱落而使制动系统失效的现象。同时解决了钢丝绳不能多次重复使用及维修不便的问题。
文档编号B62L3/00GK87200783SQ87200783
公开日1988年1月6日 申请日期1987年1月24日
发明者钱克俭 申请人:钱克俭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