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8612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折叠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折叠自行车,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作业、运输部,交通运输分部,无轨陆用车辆大类,自行车;自行车架;自行车转向装置;专门适用于自行车乘骑者操作的终端控制装置;自行车轴悬挂装置;自行车跨斗,前车或类似附加车辆小类,可伸缩或可折叠的自行车组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和曾有的关于可伸缩或可折叠的自行车组的技术对折叠自行车的需要都做过很有成效的努力,也曾设计过许多优秀的技术方案。如1996年中国专利局公告的由威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授权公告为CN2216956Y中国专利号(ZL)为;ZL94231197.3号的实用新型专利名称是《折叠式脚踏车的收展构造》的实用新型专利,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可伸缩或可折叠的自行车组的技术方面是一例很有价值的发明,它有效地解决了脚踏车折叠收展的技术问题。但尚有不足,它还很难解决折叠后体积小;可节省大量停车面积;美观精巧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自行车以解决折叠后体积小;可节省大量停车面积;美观精巧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的折叠自行车,主要由后齿轮、后轮、车架、安座、后梁、前梁、车把、前轮、底梁、大轮、脚蹬、后插槽、前插槽、插柱、螺钉构成。
在形状、构造及其结合上,本实用新型的折叠自行车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共有的必要技术特征是后轮的中部螺纹孔位置用螺纹安装在后齿轮的中心部螺纹凸台位置,后齿轮的中部孔位置轴承连接在车架的后架角孔位置,结合成不规则平面形状的活动结构,功能是起安装后轮的作用。车把的非工作端位置焊接连接在车架的前架角位置,车架的前凸端梁的孔位置轴承安装在前轮的中部孔位置,结合成平面形状的活动结构,功能是起安装车把和前轮的作用。在形状、构造及其结合上,本实用新型的折叠自行车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不同的技术特征是后梁的左端位置焊接连接在车架的上部角位置,后梁的右端扁形螺孔位置用螺钉连接在前梁的左端扁形螺孔位置,结合成直杆形状的转动结构,功能是起实现梁的可叠性的作用。后梁的右端下端位置焊接连接在后插槽的上部位置,后插槽的内部沉孔位置用插柱安装在前插槽的骨部通孔位置,结合成圆柱直杆形状的活动结构,功能是起实现梁的不可叠性的作用。前插槽的上部整体位置焊接连接在前梁的右端面孔下部位置,前梁的右端位置焊接连接在车把的下部车架位置,结合成不规则形状的一体结构,功能是起固定前后梁的作用。这样就达到了本实用新型的折叠自行车的折叠后体积小;可节省大量停车面积;美观精巧的目的实用新型的折叠自行车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折叠后体积小;可节省大量停车面积;美观精巧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与现有的和曾有的关于可伸缩或可折叠的自行车组的技术相比有三优点和改进第一,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折叠自行车的技术方案中设计了后梁的左端位置焊接连接在车架的上部角位置,后梁的右端扁形螺孔位置用螺钉连接在前梁的左端扁形螺孔位置,结合成直杆形状的转动结构,所以更容易解决实现梁的可叠性的技术问题。
第二,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折叠自行车的技术方案中设计了后梁的右端下端位置焊接连接在后插槽的上部位置,后插槽的内部沉孔位置用插柱安装在前插槽的骨部通孔位置,结合成圆柱直杆形状的活动结构,所以更容易解决实现梁的不可叠性的技术问题。
第三,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折叠自行车的技术方案中设计了前插槽的上部整体位置焊接连接在前梁的右端面孔下部位置,前梁的右端位置焊接连接在车把的下部车架位置,结合成不规则形状的一体结构,所以更容易解决固定前后梁的技术问题。


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自行车的结构示意图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折叠自行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折叠自行车的可折叠梁结构示意图;示意图中各部位的标号说明1后齿轮 2后轮 3车架 4安座 5后梁6前梁 7车把 8前轮 9底梁 10大轮11脚蹬 12后插槽13前插槽 14插柱15螺钉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折叠自行车为实现解决折叠后体积小;可节省大量停车面积;美观精巧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的优选方式做进一步说明它的静态结构请参阅附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自行车,主要由后齿轮1、后轮2、车架3、安座4、后梁5、前梁6、车把7、前轮8、底梁9、大轮10、脚蹬11、后插槽12、前插槽13、插柱14、螺钉15构成。它的主要零件后齿轮1、后轮2、车架3、安座4、车把7由市场选用。它的后梁5是整体圆柱一端有扁形螺孔形状,以铸铁为材料,经过铸造、热处理成型加工制造。它的前梁6是圆柱一端是扁形且有螺孔形状,以铸铁为材料,经过铸造、热处理成型加工制造。它的后插槽12是方体内部有一沉底形状,以铸铁为材料,经过铸造、钻孔成型加工制造。它的前插槽13是方体内部有通孔形状,以铸铁为材料,经过铸造钻孔成型处理。
在形状、构造及其结合上,本实用新型的折叠自行车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共有的必要技术特征是后轮2的中部螺纹孔位置用螺纹安装在后齿轮1的中心部螺纹凸台位置,后齿轮1的中部孔位置轴承连接在车架3的后架角孔位置,结合成不规则平面形状的活动结构,功能是起安装后轮的作用。车把7的非工作端位置焊接连接在车架3的前架角位置,车架3的前凸端梁的孔位置轴承安装在前轮8的中部孔位置,结合成平面形状的活动结构,功能是起安装车把和前轮的作用。在形状、构造及其结合上,本实用新型的折叠自行车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不同的技术特征是后梁5的左端位置焊接连接在车架3的上部角位置,后梁5的右端扁形螺孔位置用螺钉连接在前梁6的左端扁形螺孔位置,结合成直杆形状的转动结构,功能是起实现梁的可叠性的作用。后梁5的右端下端位置焊接连接在后插槽12的上部位置,后插槽12的内部沉孔位置用插柱安装在前插槽13的骨部通孔位置,结合成圆柱直杆形状的活动结构,功能是起实现梁的不可叠性的作用。前插槽13的上部整体位置焊接连接在前梁6的右端面孔下部位置,前梁6的右端位置焊接连接在车把7的下部车架位置,结合成不规则形状的一体结构,功能是起固定前后梁的作用。
下面通过使用方法,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型折叠自行车的动态结构关系在使用中,当需要折叠自行车的时候,根据机械原理,首先拔出插柱14,然后弯曲前梁6,再然后折到适当位置,从而完成可折叠的任务。
在使用中,当需要使用自行车的时候,根据机械原理,首先搬动前梁6和后梁5在同一直线上,然后对齐前插槽13、后插槽12,从而完成插入插柱,形成自行车的任务。这样就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折叠自行车的折叠后体积小;可节省大量停车面积;美观精巧的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最佳方案是以铸铁为材料,利用铁制品工厂的基本设备,采取小规模生产,以供应家庭界的需求,这样就能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折叠自行车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权利要求1.折叠自行车,它是由后齿轮(1)、后轮(2)、车架(3)、安座(4)、后梁(5)、前梁(6)、车把(7)、前轮(8)、底梁(9)、大轮(10)、脚蹬(11)、后插槽(12)、前插槽(13)、插柱(14)、螺钉(15)构成,它的后轮(2)的中部螺纹孔位置用螺纹安装在后齿轮(1)的中心部螺纹凸台位置,后齿轮(1)的中部孔位置轴承连接在车架(3)的后架角孔位置,车把(7)的非工作端位置焊接连接在车架(3)的前架角位置,车架(3)的前凸端梁的孔位置轴承安装在前轮(8)的中部孔位置,其特征是后梁(5)的左端位置焊接连接在车架(3)的上部角位置,后梁(5)的右端扁形螺孔位置用螺钉连接在前梁(6)的左端扁形螺孔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自行车,其特征是后梁(5)的右端下端位置焊接连接在后插槽(12)的上部位置,后插槽(12)的内部沉孔位置用插柱安装在前插槽(13)的骨部通孔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自行车,其特征是前插槽(13)的上部整体位置焊接连接在前梁(6)的右端面孔下部位置,前梁(6)的右端位置焊接连接在车把(7)的下部车架位置。
专利摘要折叠自行车,其目的是解决折叠后体积小;可节省大量停车面积;美观精巧的问题。它主要由后轮、车架、后梁、前梁、车把、前轮、脚蹬、后插槽、前插槽、插柱构成。其特征是后梁的左端位置焊接连接在车架的上部角位置,后梁的右端扁形螺孔位置用螺钉连接在前梁的左端扁形螺孔位置,前插槽的上部整体位置焊接连接在前梁的右端面孔下部位置,具有广泛用途,且制作简单,易于推广。
文档编号B62K15/00GK2721509SQ20042005997
公开日2005年8月31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31日
发明者张新未 申请人:张新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