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公交车底盘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4239阅读:7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层公交车底盘车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13.7米低地板公交车底盘车架,尤其涉及与低地板桥及卧式转向机匹配与应用的全低地板焊接管梁车架。
背景技术
双层客车是现有技术,但现有的双层客车存在诸多问题1)双层客车车内地板高度为550mm左右,二级踏步,由于双层客车的高度限制,车内上下层净高度决不超过1.7m,个头较高乘客站立时直不起腰;2)前门及中门处二级踏步,无后开门,乘客上下车速度慢不方便;3)双层客车车架强度不够,尤其在特大型城市客车流量大,严重超载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早期断裂、早期损坏现象,危及人身安全。
过去的双层客车车架强度不够,尤其在特大型城市客车流量大,双层公交车领域采用低地板的13.7米的公交车底盘还是一个空白,随着国家新GB1589-2004《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制》汽车标准的出台,客车的长度由原来的12米变为13.7米,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加快,城市的交通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公交车辆大型化、低地板化成了发展的趋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前中后三个乘客门的位置、使三个乘客门均为一级踏步的双层公交车底盘车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前中后三个乘客门的位置,使三个乘客门均为一级踏步的双层公交车底盘的车架,双层车的后门处增加第二楼梯。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由贯通横梁及贯通的横梁框架与分段的纵梁焊接而成的双层公交车底盘的车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双层公交车底盘的车架,其车架由前段总成、中段总成、中后段总成以及后段总成等四部分组成,所述后段车架总成左侧设计成桁架结构,桁架结构内可沿纵向布置并沿横向左偏布置发动机动力总成,所述后段车架总成右侧让出低地板空间;采用贯通式横梁的全低地板焊接车架,预留前中后三个乘客门的位置,使三个乘客门均为一级踏步。
所述发动机在纵向布置的基础上沿横向左偏340mm,乘客门位置按前、中、后三门考虑,发动机横向左偏340mm后,可使位于随动桥后面的后乘客门实现一级踏步,踏步高度小于360mm,并且使该处的车内通道宽度加宽,可使双层车的后门处增加第二楼梯。
所述车架由前段总成、中段总成、中后段总成以及后段总成等四部分组成,整个车架由贯通横梁及贯通的横梁框架与各分段的纵梁焊接而成。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车架总成简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中段车架总成简图;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图4是图1的B-B剖视图;图5是图1的C-C剖视图;图6是图1的D-D剖视图。
图中零件号说明1.前段车架,2.中段车架,3.驱动桥、随动桥处车架,4.后段车架;5.贯通横梁,6.分段纵梁,7.加强板;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13.7米低地板三轴双层公交车底盘的车架总成简图。在图1中,匹配低地板前轴,驱动桥及随动桥及空气悬架的全低地板焊接管梁车架,车内地板高度360mm,车架按模块化设计分为1.前段车架,2.为中段车架,3.为驱动桥、随动桥处车架,4.为后段车架。后段车架左侧设计成桁架结构安装发动机动力总成,后段车架右侧让出低地板空间,后门实现低地板无踏步入口。
在图2中,中段车架采用120mm×60mm贯通横向管梁5与分段纵梁6焊接结构,保证了车身与底架连接后底架整根横梁传递承载力,贯通横梁与分段纵梁焊接处,其上下平面增加加强板7,保证了底盘强度。
在图3中,前段车架安装前悬架的凹型横梁框架采用120mm×60mm×6mm贯通横向管梁及较小规格80mm×60mm×5mm,60mm×40mm×4mm管梁拼焊而成,保证中部760mm通道宽度,横梁框架具有较高抗弯,抗扭能力而且自重较轻。
在图4中,位于B-B剖视位置安装驱动桥悬架的凹型横梁框架采用120mm×60mm×6mm贯通横向管梁及较小规格80mm×60mm×5mm,60mm×40mm×4mm管梁拼焊而成,保证中部588mm通道宽度,横梁框架具有较高抗弯,抗扭能力而且自重较轻。
在图5中,位于C-C-剖视位置安装驱动桥悬架的凹型横梁框架采用60mm×40mm×4mm贯通横向管梁与80mm×60mm×5mm,120mm×60mm×6mm管梁拼焊而成,保证中部500mm通道宽度,横梁框架具有较高抗弯,抗扭能力而且自重较轻。
在图6中,位于D-D剖视位置安装随动桥悬架的凹型横梁框架采用60mm×40mm×4mm贯通横向管梁与80mm×60mm×5mm,120mm×60mm×6mm管梁拼焊而成,保证中部500mm通道宽度,横梁框架具有较高抗弯,抗扭能力而且自重较轻。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13.7米低地板三轴双层公交车底盘的车架总成匹配设计适应低地板前轴、驱动桥及随动桥及空气悬架的全低地板焊接管梁车架,车内地板高度360mm,前轴处通道宽度达到760mm,驱动桥及随动桥处通道宽度达到500mm。
本实用新型的整车布置上使发动机动力总成中心线左偏汽车中心线340mm,让出了车辆后部右侧低地板空间,后门实现低地板无踏步入口。车架设计适应低地板底盘的动力传动系布置,后门实现低地板无踏步入口。
本实用新型对车架强度设计尤为重视。车架全部采用焊接管梁半承载底架结构,中段车架采用120mm×60mm贯通横向管梁与分段纵梁焊接结构,保证了车身与底架连接后底架整根横梁传递承载力,贯通横梁与分段纵梁焊接处,其上下平面增加加强板,保证了底盘强度。驱动桥悬架为四气囊结构,气囊上支架焊接在中部下沉凹型横梁框架下面,凹型管梁如图4所示。这种结构保证了中部500mm通道宽度,又承担了气囊的承载。随动桥悬架为两气囊结构,气囊上支架焊接在轮罩弯梁下面。轮罩弯梁焊接在凹型横梁框架上,如图6所示。凹型横梁框架使用较小规格管梁如80mm×60mm×5mm,60mm×40mm×4mm等拼焊而成,横梁框架具有较高抗弯,抗弯能力而且自重较轻。这种焊接车架有一个突出的特点,车身与底架连接后底架贯通横梁或横梁框架传递承载力,纵梁分段焊接在横梁或横梁框架上。这样车架抗弯,抗扭能力增强,提高了底盘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13.7米双层客车实现前、中、后三门低地板一级踏步入口,使乘客方便快速上下车,尤其是增加低地板一级踏步后门,使上层乘客下楼梯后直接下车,迅速分流下车乘客。
车内空间满足全低地板平坦无障碍,车内一层高度达到1.9m,车内空间加大,乘客站立行走完全不受限制。实现了新一代公交车底盘的人性化设计。
底盘车架承载能力增大,抗弯、抗扭能力增强。该车经过一万公里加载运行试验,验证底盘车架能够适应特大型城市客车流量大,严重超载的情况。
故本实用新型低地板双层公交车底盘焊接管梁车架可解决过去双层客车车内上下层净高度过低,乘客上下车速度慢不方便及车架强度不够等问题。
权利要求1.一种双层公交车底盘车架,其特征在于,车架由前段总成、中段总成、中后段总成以及后段总成等四部分组成,所述后段车架总成左侧设计成桁架结构,桁架结构内可沿纵向布置、并沿横向左偏布置发动机动力总成,所述后段车架总成右侧让出低地板空间;采用贯通式横梁的全低地板焊接车架,预留前中后三个乘客门的位置,使三个乘客门均为一级踏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公交车底盘车架,其特征在于,发动机在纵向布置的基础上沿横向左偏340mm,乘客门位置按前、中、后三门考虑,发动机横向左偏340mm后,可使位于随动桥后面的后乘客门实现一级踏步,踏步高度小于360mm,并且使该处的车内通道宽度加宽,可使双层车的后门处增加第二楼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层公交车底盘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由前段总成、中段总成、中后段总成以及后段总成等四部分组成,整个车架由贯通横梁及贯通的横梁框架与各分段的纵梁焊接而成。
专利摘要一种双层公交车底盘车架,车架由前段总成、中段总成、中后段总成以及后段总成等四部分组成,所述后段车架总成左侧设计成桁架结构,桁架结构内可沿纵向布置、并沿横向左偏布置发动机动力总成;所述后段车架总成右侧让出低地板空间;采用贯通式横梁的全低地板焊接车架,预留前中后三个乘客门的位置,使三个乘客门均为一级踏步。本实用新型低地板双层公交车底盘焊接管梁车架可解决过去双层客车车内上下层净高度过低,乘客上下车速度慢不方便且车架强度不够等问题。
文档编号B62D21/02GK2905592SQ20062000042
公开日2007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5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5日
发明者李平, 张伟 申请人: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