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01173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燃料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料箱的改进。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技术的燃料箱,如下结构已为公众所知用泵座保持燃 料泵,将加油口安装在泵座的端部,并将该泵座和加油口安装在箱 主体上。(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1 - 138759号公才艮)
如曰本特开2001 - 138759号公报的图4和图5所示,燃料箱21 具有箱主体51、燃料泵57、用于保持该燃料泵57的泵座58、安装 在该泵座58端部的加油口部52、以及夹钳(夹具)56,其中,夹钳 56用于将泵座58与加油口部52 (详细地说,是构成加油口部52的 加油口 53) —起固定在箱主体51上。
在日本特开2001 - 138759号公才艮中,由于燃料箱21主要由箱主 体51、燃料泵57、泵座58、加油口部52、以及夹钳56构成,所以 其结构复杂且零部件数量较多。因此,需将燃料泵57安装在泵座58 上,将加油口部52安装在泵座58上,再将泵座58安装在箱主体51 上,这样一来,其进行组装的工序数量增加。
此外,在形成燃料通路时,例如,需通过连接管75来将燃料泵 57的排出口 72连接到排出管74上,这样一来,在该部分也需要较 多零部件,其结构则变得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谋求燃料箱结构的简化来减少其零部件 数量和组装工序数,此外,可容易地形成燃料通路。
技术方案1中,将用树脂分别一体成形的上箱半体和下箱半体接
合起来所形成的燃料箱中,在上箱半体和下箱半体各自的内表面上 以与之成 一 体的方式形成有对燃料泵进行支承的泵支承部。
其作用在于,通过在上箱半体和下箱半体上分别以与之一体的方 式形成泵支承部,可使燃料箱的结构简化,零部件数变少。因此, 燃料箱的组装工序数也变少。
技术方案2中,在接合上箱半体和下箱半体时,将燃料泵挟持在 各自的泵支承部之间,以此来安装燃料泵。
其作用在于,由于在接合上箱半体和下箱半体时安装燃料泵,所 以不需要专门设置固定燃料泵的工序。
技术方案3中,在上箱半体上具有与之一体成形的加油口。
其作用在于,在分体设置加油口和上箱半体的情况下, 一般需要 用于将加油口固定到上箱半体上的结构或零部件,但在本发明中, 则不需要用于将加油口固定到上箱半体的结构或零部件。
技术方案4中,在上箱半体上以与之成一体的方式形成燃料排出 口和对压力调节器进行支承的调节器支承部,其中,压力调节器调
整排出燃料的压力。
其作用在于,在上箱半体分体设置燃料排出口及调节器支承部的 情况下, 一般需要用于将燃料排出口和调节器支承部固定到上箱半 体上的结构或零部件,但在本发明中,则不需要用来固定燃料排出 口和调节器支承部的结构或零部件。
技术方案5中,在下箱半体上与之一体成形有保持燃料油面的緩 沖板。
其作用在于,在分体设置緩沖板和下箱半体的情况下, 一般需要 用于将緩沖板固定到下箱半体上的结构或零部件,但在本发明中, 则不需要固定緩冲板的结构或零部件。
技术方案6中,将用树脂分别一体成形的上箱半体和下箱半体接 合起来所形成的燃料箱中,在上箱半体和下箱半体之一侧的内表面 上一体形成有对燃料泵进行支承的泵支承部,在另 一侧内表面上固 定有与该侧内表面分体设置且对燃料泵进行支承的泵用支承部件,
使该泵支承部和泵用支承部件之间可卡合,在泵用支承部件同上箱 半体与下箱半体的另 一侧之间形成燃料通路。
其作用在于,通过在上箱半体和下箱半体的 一侧形成泵支承部, 燃料箱的结构简化且零部件数变少。因此,燃料箱的组装工序也变 少。此外,通过在上箱半体和下箱半体的另一侧接合泵用支承部件, 可形成燃料通路。
技术方案7中,在泵用支承部件上设置有对压力调节器进行支承 的调节器支承部,且使压力调节器面向燃料通路,其中,压力调节 器调整排出燃料的压力。
其作用在于,泵用支承部件可兼用作燃料泵的支承部件和调节器 的支承部件。此外,通过使压力调节器面向泵用支承部件同上箱半 体与下箱半体的另 一侧之间的燃料通路,即使不新设燃料通路也可
有效利用燃料通路。
技术方案1中,因在上箱半体和下箱半体各自的内表面上一体形 成有对燃料泵进行支承的泵支承部,所以可简化燃料箱的结构,减 少零部件数。这样,也可减少燃料箱的组装工序数并可降低燃料箱
的成本。
技术方案2中,因在接合上箱半体和下箱半体时,将燃料泵挟持 在各自的泵支承部之间,以此装配燃料泵,所以在接合上箱半体和 下箱半体的工序中,用上箱半体和下箱半体上所形成的各泵支承部 来挟持燃料泵,以此来固定燃料泵,因此不需要专门固定燃料泵的 结构或工序,并可实现燃料箱的简化以及燃料箱生产率的提高。
技术方案3中,因上箱半体上具有以与之成一体的方式成形的加 油口,所以不需要用来固定加油口的结构或零部件,可减少零部件 数,降低燃料箱的成本。
技术方案4中,因在上箱半体上以与之成一体的方式形成有燃料 排出口和对压力调节器进行支承的调节器支承部,其中,压力调节
器调整排出燃料的压力,所以不需要用来固定燃料排出口和调节器 支承部的结构或零部件,可减少零部件数,降低燃料箱的成本。
此外,可邻接配置燃料排出口和调节器支承部,并可减小从排出 口到调节器之间的通路的阻力。
技术方案5中,因在下箱半体上以与之成一体的方式成形有保持 燃料油面的緩沖板,所以不需要用来固定緩沖板的结构或零部件, 可减少零部件数,此外,可减少燃料箱的组装工序数,降低燃料箱 的成本。
技术方案6中,因在上箱半体和下箱半体之一侧的内表面上以与 之成一体的方式形成有支承燃料泵的泵支承部,在另 一侧内表面上 固定有与该侧内表面分体设置且对燃料泵进行支承的泵用支承部 件,使该泵支承部和泵用支承部件之间可卡合,在泵支承部件同上 箱半体与下箱半体的另一侧之间形成燃料通路,所以,可简化燃料
箱的结构,减少零部件数。因此,也可减少燃料箱的组装工序数, 降低燃料箱的成本。
技术方案7中,因在泵支承部件上设置有对压力调节器进行支承 的调节器支承部,且使压力调节器面向燃料通路,其中,压力调节 器调整排出燃料的压力,所以,泵支承部件可兼用作燃料泵的支承 部件和调节器的支承部件,可减少零部件数。
此外,通过使压力调节器面向泵支承部件同上箱半体与下箱半体 的另 一侧之间的燃料通路,即使不新设燃料通路也可有效利用燃料 通路。由此可进一步降低燃料箱的成本。


图1是本发明的二轮摩托车的侧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燃料箱(第1实施方式)的第1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燃料箱(第1实施方式)的第2剖视图。
图4是示意图,表示本发明的燃料箱(第1实施方式)的组装要领。
图5是要部剖视图,表示本发明的燃料箱的凸缘的结合方法。 图6是剖视图,表示本发明的燃料箱的支承结构(第2实施方式)。
图7是要部侧视图(第2实施方式),表示本发明的压力调节器 的支承结构。
图8是本发明的燃料箱(第3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9是沿图8的9 - 9线剖开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进行说明。请按照标 号正常朝向来看图。
图1是本发明的二轮摩托车的侧视图,二轮摩托车IO为小型二 轮摩托车,主要具有如下结构车体架ll;前叉12,其安装在车体 架ll的头管lla上;前轮13,其安装在该前叉12上;方向把14, 其与前叉12连4妄; 一体型摆式发动才几15 (unit swing engine),其 以可上下摆动的方式安装在车体架11的后部;后轮16,其安装在该 一体型摆式发动机15上;后减震单元17,其悬架一体型摆式发动机 15的后端部;储物箱18,其安装在车体架11的后上部;座垫19, 其以可开闭的方式配置在储物箱18的上方。
组合式摆式发动才几15包括变速箱15a、曲轴箱15b、气缸15c、 气缸盖15d、气缸盖罩15e、以及喷油器15f,其中,喷油器15f安 装在气缸盖15d上所一体形成的缸盖一体式进气歧管上,气缸15c、 气缸盖15d、以及气缸盖罩15e为构成气缸部15A的部分。
车体架11由连4妄部IIC连接前架IIF和后架IIR而成,其中, 前架11F由一体形成有头管lla的压铸件制成,后架IIR也由压铸 件制成。
组合式摆式发动机15包括发动机21和带离心式离合器的无级变 速器22。发动机21为倾斜到近似水平状态的水冷4冲程型发动机, 其气缸部15A配置在〗诸物箱18的下方且在燃冲牛箱42的后方。 此外,在二轮摩托车10中,是用主体罩30覆盖车体架11。 主体罩30包括前罩31,其覆盖头管lla的前部;护腿挡风板 32,其以挟持头管11a的方式覆盖前罩31的后部并覆盖驾驶员的腿 部前方;供驾驶员放脚的踏板(step floor )33;左右一对踏板侧罩(floor sidecover) 34、 34 (仅表示了位于眼前一侧的符号34。),其从踏 板33的外缘向下方延伸;底罩35,其覆盖该左、右踏板侧罩34、 34的下缘间;座垫下部罩36,其覆盖座垫19的前部下方;后罩37, 其覆盖座垫19的后部下方及后轮16的上方;以及左右一对的侧罩 38、 38 (仅表示了位于眼前一侧的符号38)。
此外,在二轮摩托车10上,总开关41配置在护腿挡风板32的 上部,燃料箱42 (内置有燃料泵43)配置在踏板33的下方,未图 示的支座(tray)设置在车体架11的后部上端部,并且在该支座上 配置有散热器用储备箱44、蓄电池45、以及控制单元46。
图中,51为方向把手,52为左制动器,53为仪表板,54为后视 镜,55、 55 (仅表示了位于眼前一侧的符号55。)为左右设置的一 对前转向信号灯,56F为前导流罩体(handle cover) , 56R为后导流 罩体,57为前照灯,58为设置在前罩31内的喇叭,59为覆盖前轮 13上方的前挡泥板,61、 61 (仅表示了位于眼前一侧的符号61。) 为左右一对的发动机吊钩,63为设置在车身左侧的空气滤清器,64 为节气门主体,66为与气缸盖15d下部相连接的排气管,67为与排 气管66后端相连接的消声器,71为主支架,72为后挡泥板,73为 尾灯,74、 74 (仅表示位于眼前一侧的符号74。)为后转向信号灯, 75为托架,76为头盔。
图2是本发明的燃料箱(第1实施方式)的第1剖视图(图中的 箭头(FRONT)表示车辆前方,以下相同。),燃料箱42包括树 脂制的上箱半体81;树脂制的下箱半体82,其通过粘合剂与该上箱 半体81相接合;由该上箱半体81和下箱半体82所支承的燃料泵43 及燃料余量计测单元(未图示);由上箱半体81所支承的压力调节 器84,其用于调整向外排出的燃料的压力;加油口盖87,其对一体 形成于上箱半体81上的加油口 86进行封闭。
上述的上箱半体81和下箱半体82是构成作为容器的箱主体42A 的部件。
燃料泵43包括泵主体部88、作为燃料排出口的泵排出口 93、 以及作为过滤器的粗滤器89,其中,泵排出口 93从该泵主体部88 向上方突出,粗滤器89与将燃料吸入燃料泵43内的吸入口 43A连接。
上箱半体81具有形成于中央部的燃料通路91、连接在燃料通 路91上的外部排出口 92、泵排出口插孔94、调节器插孔96、凸缘 97、以及前述加油口 86,并且这些部分形成为一体结构,其中,外 部排出口 92用于将燃料排到燃料箱42的外部;泵排出口插孔94被 开设为朝向燃料通路91开口状,且该泵排出口插孔94中插装有燃 料泵43的泵排出口 93;调节器插孔96上插装有压力调节器84的一 部分,且压力调节器84面向燃料通路91;凸缘97作为与下箱半体 82的接合部形成于该上箱半体81的周缘部。此外,标号95为连接 外部排出口 92和发动机21 (参照图1)的喷油器15f(参照图1)的 燃料配管。
泵排出口插孔94开设在第1筒部101的底部,其中,该第1筒 部101从内表面98上向下方突出。此外,标号103为对第1筒部101 的内表面104和燃料泵43的泵排出口 93之间进行密封的O型环。
调节器插孔96开i殳在第2筒部105的底部,其中,第2筒部105 /人内表面98上向下方突出。此外,标号107为对第2筒部105的内 表面108和调节器插孔96之间进行密封的O型环。
压力调节器84通过图7中详述的压力板208安装在第2筒部105中。
上述泵排出口插孔94为支承燃料泵43上部(泵排出口 93)的 泵支承部,调节器插孔96为支承压力调节器84的调节器支承部。
下箱半体82具有泵支承部116、凸缘117、以及緩冲板118, 这些部分形成为一体结构,其中,泵支承部116以从下箱半体82的 内表面115上突出的方式被形成于该下箱半体82的中央部,用来支 承燃料泵43的下部;凸缘117作为与上箱半体81接合的接合部形 成于该下箱半体82的周缘部;緩沖板118以从下箱半体82的内表 面115上突出的方式形成为包围粗滤器89前半部的形状。
泵支承部116包括筒状部121和中4更部122,并由筒状部121的 上部和中段部122支承燃料泵43的下部,其中,中段部122形成于 该筒状部121的大致一半高度的位置。此外,标号125、 126为开口 部,在将燃料泵43安装到泵支承部116上时,粗滤器89从该开口 部125、 126中通过。
图3是本发明的燃料箱(第1实施方式)的第2剖视图。相对图 2中所示的燃料箱42的中央部的剖视图而言,该第2剖视图为从燃 料箱42的中央部沿车宽度方向离开一段距离的位置的剖视图。
上箱半体81上具有多个从内表面98上向下方突出的下方突出部 131,该多个下方突出部131与上箱半体成一体结构,下箱半体82 上具有多个上方突出部132,该多个上方突出部与下箱半体成一体结 构,该多个上方突出部132从筒状部121向上方突出且与上箱半体 81的下方突出部131结合。
下方突出部131顶端部开i殳有矩形孔134,上方突出部132在顶 端部设置有钩部135,钩部135卡在矩形孔134中而与其结合。
在对接接合上箱半体81和下箱半体82时,进行钩部135与上述 矩形孔134中的结合。这样,通过钩部135向矩形孔134中的结合, 燃料箱42的中央部变得不易弯曲,从而可提高燃料箱42的刚性。
接下来说明上述燃料箱42的组装要领。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燃料箱(第1实施方式)组装要领的示意图。 首先,将O型环103嵌入上箱半体81的第1筒部101,将O型 环107嵌入第2筒部105上所设置的O型环槽中并插装压力调节器 84,将燃料泵43放置到下箱半体82的泵支承部116上。
然后,以空心箭头所示的方向,将上箱半体81从上方放置到下 箱半体82上,使燃料泵43的泵排出口 93嵌合到泵排出口插孔94 中,并结合下方突出部131的矩形孔134和上方突出部132的钩部 135 (参照图3),使上箱半体81的凸缘97和下箱半体82的凸缘 117对合,并接合凸缘97和凸缘117。由此完成燃料箱42的组装。
这样,可在接合上箱半体81和下箱半体82的工序中挟持燃料泵 42的上部和下部来将其固定,而不需要专门固定燃料泵42的工序。
图5中的(a) ~ (d)是表示本发明燃料箱的凸缘的结合方法的 要部剖视图。其中(a)为图2中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b) ~ (d) 为其他实施方式。
(a) 表示了用粘合剂141粘合凸缘97和凸缘117的状态。
(b) 表示了如下状态预先在凸缘143上开设通孔144,在凸 缘146上形成O型环槽147和突出部148,将O型环151嵌入O型 环槽147,将突出部148插入通孔144,用热4吏突出部148的顶端4欠 化而进行热铆接。153为热铆接部。
(c) 表示了如下状态预先在凸缘155的缘部形成钩部156, 在凸缘158上形成O型环槽147和被结合部162,将O型环151嵌 入O型环槽147中,将钩部156卡在^皮结合部162中,从而4吏钩部 156以可拆装的方式与被结合部162结合。
这样,通过以可拆装的方式将钩部156和^皮结合部162结合,可 分离上箱半体81和下箱半体82,并可容易地对燃料箱内内置的燃料 泵进行维护。
(d) 表示了如下状态预先在凸缘165上开设插孔166,在凸 缘171上形成O型环槽147和螺钉安装孔172,将O型环151安装 到O型环槽147中,通过将螺钉173插入插孔166中并拧入螺钉安 装孔172中,可紧固凸缘165和凸缘171,从而使凸缘165以可拆装 的方式与凸缘171结合。
该实施方式中,可分离上箱半体81和下箱半体82,并可容易地 对燃料箱内内置的燃料泵进行维护。
如以上的图2和图4所示,本发明中,第1,对用树脂分别一体 成形的上箱半体81和下箱半体82进行接合而形成的燃料箱42中, 在上箱半体81和下箱半体82各自的内表面98、 115上,与之一体 地形成有作为泵支承部对燃料泵43进行支承的泵排出口插孔94和 泵支岸〈部116。
这样,可简化燃料箱42的结构,减少零部件数量。由此,也可 减少燃料箱42的组装工序数,降低燃料箱42的成本。
本发明中,第2,通过在对上箱半体81和下箱半体82进行接合 时,将燃料泵43换:'持在泵排出口插孔94和泵支承部116之间而安 装该燃料泵43。
这样,因在对上箱半体81和下箱半体82进行接合的工序中,燃 料泵43通过如下方式被固定以分别形成于上箱半体81和下箱半 体82上的泵支承部来挟持燃料泵43,所以不需要专门固定燃料泵 43的结构或工序,从而可实现燃料箱43的简化和燃料箱43的生产 性能的提高。
本发明中,第3,上箱半体81上具有与之一体形成的加油口 86。 这样,不需要用来固定加油口 86的结构或零部件,可减少零部
件数,降低燃料箱42的成本。
本发明中,第4,在上箱半体81上以与之成一体的方式形成有
向外部排出燃料的外部排出口 92、和作为调节器支承部的调节器插
孔96,其中,调节器支承部支承用于调整喷出燃料压力的压力调节
器84。
这样,不需要用来固定外部排出口 92和调节器插孔96(即,第 2筒部105)的结构或零部件,可减少零部件数,降低燃料箱42的 成本。
此外,可邻接配置外部排出口 92和调节器插孔96,并可减小/人 外部排出口 92到压力调节器84之间的通路的阻力。
本发明中,第5,在下箱半体82上与之成一体形成有保持燃料 油面的緩冲4反118。
这样,不需要用来固定緩冲板118的结构或零部件,可减少零部 件数,此外,可减少燃料箱42的安装工序,降低燃料箱42的成本。
图6是表示本发明燃料箱的支承结构(第2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燃料箱180具有树脂制成的上箱半体181、树脂制成的下箱半 体182、内置的燃料泵183、安装在上箱半体181的内表面184上的
泵用支承部件186、以及压力调节器84,其中,下箱半体182通过 粘合剂与该上箱半体181接合,泵用支承部件186用于支承该燃冲牛 泵183的上部。
上箱半体181在中央部具有向上方凸出的凸出部188,通过在该 凸出部188的下部安装泵用支承部件186,来形成燃料通路191。此 外,标号193为外部排出口,其以和燃料通路191相连接的方式一 体形成于上箱半体181上。
泵用支承部件186包括平坦部195,其用粘合剂接合在上箱半 体181的内表面184上;泵排出口插孔197,其以和燃料通路191 相连通的方式形成于平坦部195上,并在该泵排出口插孔197中插 装有燃料泵183的泵排出口 196;从平坦部195突出的圆筒部198; 以及下方突出部201。
圆筒部198中形成有调节器插孔200,且插装有压力调节器84 的一部分,该压力调节器84经由连通孔199与燃料通路191相面对。
下方突出部201顶端部开i殳有矩形孔203。
在下箱半体182上,对燃料泵183下部进行支承的泵支承部205 从内表面206上向上方突出,并与下箱半体成一体结构。
泵支承部205顶端部设置有钩部207,所述钩部207卡在矩形孔 203中而与其结合。
如上所述,通过在上箱半体181的内表面184上接合与上箱半体 181分体的泵用支承部件186,可用上箱半体181和泵用支承部件186 自如形成燃料通路191的形状,从而可提高设计的自由度。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压力调节器的支承结构的要部侧视图(第2 实施方式),表示了通过压力板208将压力调节器84安装在泵用支 承部件186的圆筒部198上。
压力板208为具有环状板部208a、筒状部208b、以及一对结合 片208c、 208c (仅表示了单侧的符号208c)的的一体成形制品,其 中,筒状部208b从该环状板部208a的内多彖部立起, 一对结合片208c、 208c从环状才反部208a上折弯形成。
结合片208c、 208c具有矩形孔208d、 208d (仅表示了单侧的符 号208d),形成于圆筒部198侧面上的钩部198a、 198a(仅表示了 单侧的符号198a)卡在该矩形孔208d、 208d中。
在将压力调节器84组装到圆筒部198上的过程中,首先,将压 力调节器84的上部插入到圆筒部198的调节器插孔200 (参照图6) 中,接下来,使压力板208的筒状部208b从下方嵌合到压力调节器 84的下部,并4吏压力调节器84的大径部84a下部与环状板部208a 相抵接,然后,将圆筒部198的钩部198a、 198a卡在压力板208的 矩形孔208d、 208d中。
如上面的图6所示,本发明中(第6个特征),在通过接合用树 脂分别 一体成形的上箱半体181和下箱半体182所形成的燃料箱180 中,在上箱半体181和下箱半体182的一侧内表面206上一体形成 有支承燃料泵183的泵支承部205,在另一侧的内表面184上固定有 支承燃料泵183的分体的泵用支承部件186,使该泵支承部205和泵 用支承部件186之间可相互卡合,在泵用支承部件186同上箱半体 181与下箱半体182的另一侧之间形成有燃料通路191。
这样,可简化燃料箱180的结构,减少零部件数。因此,也可减 少燃料箱180的组装工序数,降低燃料箱180的成本。
此外,通过使泵用支承部件186对合到上箱半体181与下箱半体 182的另一侧,可容易地形成燃料通路191。
本发明中(第7个特征),如上面的图6和图7所示,在泵用支 承部件186上,设置有对压力调节器84进行支承的作为调节器支承 部的调节器插孔200,且使压力调节器84面向燃料通路191,其中, 压力调节器84调整排出燃料的压力。
这样,可将泵用支承部件186上兼用作燃料泵183的支承部件和 压力调节器84的支承部件,可减少零部件数。
此外,通过使压力调节器84面向泵用支承部件184同上箱半体 181和下箱半体182的另一侧之间的燃料通路191,即使不新设燃料 通路,也可有效利用燃料通路191。由此可降低燃料箱180的成本。 210 具有树脂制成的上箱半体2U、树脂制成的下箱半体212、以及燃料 泵213,其中,下箱半体212通过粘合剂与该上箱半体211相接合, 燃料泵213被支承在该上箱半体211和下箱半体212上。
上述上箱半体211和下箱半体212为构成箱主体210A的部件。
在上箱半体211上一体形成有向外部排出燃料的燃料排出口 216、下方突出部217、以及加油口 218,其中,下方突出部217/人 内表面215上向下方突出,用来支承燃料泵213的上部。
燃料泵213包括泵主体221和粗滤器223,其中,粗滤器223设 置在该泵主体221的燃料吸入口 222上。此外,标号225为连接4非 出口 216和泵主体221之间的燃料管,标号226为形成于下箱半体 212上的凹部,用于配置粗滤器223。
下方突出部217包括相互间隔配置的第1板状部231、第2^反 状部232、第3板状部233、以及连接该第1板状部231、第2板状 部232以及第3一反状部233并相互间隔配置的第4 ^L状部234(未图 示)、第5板状部235、以及第6板状部236 (未图示)。
图9是沿图8的9-9线剖开的剖视图,下箱半体212具有向上 方突出的板状的上方突出部241、 242,该上方突出部241、 242各自 顶端开设有孔部243。
下方突出部217的第1板状部231 (未图示)、第2板状部232、 以及第3板状部233 (未图示)在各自的车宽方向两侧形成有向侧面 突出的钩部245、 246,该钩部245、 246与上方突出部241 、 242的 各孔部243相结合。此外,标号251为分别形成于第2板状部232 以及第3板状部233下端的圆弧状凹部,用来支承燃料泵213上部, 标号252为由下箱半体212的内表面253形成为圆弧状而成的圆弧 槽部,用来支承燃料泵213下部。
此外,就本实施方式而言,如图6所示,将泵用支承部件186 安装在上箱半体181的内表面184上,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将燃 料泵支承部设置在上箱半体上,在上箱半体的外表面上安装形成燃 料通路的部件。
本发明的燃料箱较适用于二轮摩托车。
权利要求
1.一种燃料箱,其通过由树脂分别一体成形的上箱半体和下箱半体接合而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箱半体和所述下箱半体各自的内表面上以与之成一体的方式形成有对燃料泵进行支承的泵支承部。
2. 如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燃料箱,其特征在于, 在接合所述上箱半体和所述下箱半体时,将所述燃料泵挟持在所述上箱半体和所述下箱半体的所述各泵支承部之间,以此来安装所 述燃料泵。
3. 如权利要求2所记载的燃料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箱半体上具有与之一体成形的加油口 。
4. 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记载的燃料箱,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上箱半体上与之一体成形有燃料排出口和支承压力调节器的调节器支承部,其中,所述压力调节器调整排出燃料的压力。
5.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记载的燃料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 箱半体上与之一体成形有保持燃料油面的緩沖板。
6. —种燃料箱,其通过由树脂分别一体成形的上箱半体和下箱 半体接合而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箱半体和所述下箱半体之一侧的内表面上以与之成一 体的方式形成有支承燃料泵的泵支承部,在另 一侧内表面上固定有 与该侧内表面分体设置且对所述燃料泵进行支承的泵用支承部件, 使该泵支承部和泵用支承部件之间可卡合,在所述泵用支承部件同 所述上箱半体与所述下箱半体的另 一侧之间形成有燃料通路。
7. 如权利要求6所记载的燃料箱,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泵用支承部件上,设置有对压力调节器进行支承的调节器支承部,且使所述压力调节器面向所述燃料通路,其中,所述压力 调节器调整排出燃料的压力。
全文摘要
本发明通过简化燃料箱的结构来减少零部件数和组装工序数,此外,还能容易地形成燃料通路。在由树脂分别一体成形的上箱半体(81)和下箱半体(82)接合而成的燃料箱(42)中,在上箱半体(81)和下箱半体(82)各自的内表面(98、115)上以与之成一体的方式形成有作为泵支承部来支承燃料泵(43)的泵排出口插孔(94)、以及泵支承部(116)。
文档编号B62J35/00GK101096218SQ200710097299
公开日2008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30日
发明者前田康幸, 细谷征央, 须田知克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