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盖部件的开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01174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用盖部件的开闭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安装有电气安装件的状态下覆盖车体部分的车辆用盖部件的开闭结构。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在四轮驱动车等中,作为备用轮胎,装备有与安装在车体上的轮胎同一种类的轮胎。在该种车辆中,轮胎本身的尺寸较大,难以确保在车体内部的轮胎收容空间,所以通常在车体外部的后方设置用于安装备用轮胎的结构。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结构,是在车体的后门上安装加强件(轮胎托架加强件)以及备用轮胎托架,并且相对于备用轮胎托架可装卸地连接备用轮胎(参照图6)。这样,即可将备用轮胎固定在车体后面。
可是,通常在车体后面设置有车号牌以及用于照亮车号牌的灯等电气安装件。另一方面,在为了提高在恶劣的公路跑完的能力而将车高设定得较高的四轮驱动车等中,可能存在不能将车号牌等设置在车体后面的下侧的情况。因此,在以往的在车体后面具有备用轮胎的车辆中,如图6所示,为了确保车号牌的安装用的空间,大多数是在从车宽方向中央稍微偏向侧方的位置上设置备用轮胎。即,车号牌和电气安装件邻接备用轮胎的侧方安装。
但是,根据近年来的安保基准的修改,要求提高设置在车体后面的左右侧方上的方向指示装置(信号装置)从车体倾斜后方的可观察性,在设计上可能产生不能将备用轮胎安装在从车宽方向中央偏向侧方的位置上的情况。因此,有人提出将备用轮胎安装在车体后方的车宽方向中央附近的布局。即,将以往与备用轮胎的侧方邻接并直接安装在车体后面上车号牌和灯等电气安装件移设到备用轮胎托架上,从而解决上述布局上的问题。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将车号牌安装在安装于车体后面的备用轮胎盖上的结构。
此外,关于安装有车号牌的备用轮胎盖的结构,也可以考虑将保持备用轮胎的功能与保持车号牌的功能分离的结构。例如具有如下结构将作为覆盖专利文献1中所述的备用轮胎托架的后方的盖部件的牌照托架安装在车体后面,并将车号牌和电气安装件固定在该牌照托架上。
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特开2005-81956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专利特开平11-192900号公报然而,由于备用轮胎托架是用于固定备用轮胎的保持部件,并且,牌照托架作为备用轮胎的盖部件而设置,因此,这些托架必须是相对于车体开闭自如的,可在需要更换轮胎时简单地将备用轮胎取出。另一方面,当将车号牌安装在备用轮胎托架或牌照托架上时,对于与其一起安装的电气安装件需要从车体侧连接供电用的导线。
因此,在备用轮胎托架或牌照托架的开闭时,根据其开闭角度,在车体和开闭部分上导线发生弯曲,且必须使用弯曲寿命长的导线,从而提高了成本。尤其是,为了提高安装和拆卸备用轮胎时的操作性而将开闭角度设定为较大时,由于导线的弯曲角度也增大,所以必须使用昂贵的导线。
另外,例如,也可以考虑使车体侧与电气安装件的连接长度具有余量并减小导线的弯曲角度。但是此时,导线相对于将备用轮胎托架或牌照托架相对车体枢接的铰链容易产生干涉。因为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所以其目的在于提供车辆用盖的开闭结构,其可通过简单的构成防止连接于电气安装件的车辆用导线的弯曲以及开闭部中的干涉,且可降低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车辆用盖部件的开闭结构是在安装有电气安装件的状态下部分覆盖车体的车辆用盖部件的开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铰链撑条(hinge stay),固设在该车辆用盖部件上并支承该车辆用盖部件;铰链托架,固设在该车体上同时相对于该车体摇动自如地枢接该铰链撑条;板,固设在该铰链撑条上;以及车辆用导线,对从该车体到该车辆用盖部件的该电气安装件进行连接;而且,该车辆用导线包括固定在该车体上的第一固定部;固定在该板上的第二固定部;以及中间部,在该车辆用盖部件关闭时至少具有沿该铰链撑条的摇动中心轴方向配设的部位,沿该车辆用导线的圆周方向扭曲的同时以在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之间连接的方式安装。
因为利用该结构使第二固定部固定在固设于铰链撑条的板上,所以可以防止车辆用导线与铰链撑条的干涉。另外,由于车辆用导线具有中间部,所以在车辆用盖部件打开时,能够将车辆用导线的第二固定部相对于第一固定部的摇动变换为在中间部的扭曲变形。这样,可以抑制车辆用导线的弯曲变形,并可降低成本。
另外,该板相对于该铰链托架以与该铰链托架一体摇动的方式设置。另外,该板优选可沿该铰链撑条的摇动中心轴方向延设。
此时,由于板沿铰链撑条的摇动中心轴方向延伸设置,因此可沿中心轴方向引导车辆用导线的第二固定部。这样,可容易地在车辆用导线的中间部上形成沿中心轴方向配设的部位。
该板优选延设在该铰链撑条的摇动中心轴的附近。
此时,通过将板设置在铰链撑条的摇动中心轴附近,可减小第二固定部相对于摇动中心轴的摇动量(回动时的移动量)。这样,容易使中间部扭曲变形。
该第二固定部优选固定在该板的延设方向的一端部及另一端部,并沿该板的延设方向配设。
此时,可通过简单的构成沿着板的延设方向配设第二固定部,且与第二固定部相比,可更容易地使第一固定部侧的车辆用导线的延伸方向与铰链撑条的摇动中心轴方向一致。
该车辆用盖部件优选作为附设在该车体上的备用轮胎的盖部件而设置的。
此时,例如在需要大于等于直角的较大的摇动量的备用轮胎盖部件上,可以抑制车辆用导线的弯曲变形。由此,对于备用轮胎的盖部件可以容易地安装电气安装件。


图1是示出适用于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开闭结构的车辆用盖部件在关闭时枢接部分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该备用轮胎盖在打开时枢接部分的立体图。
图3是该枢接部分的俯视图,(a)是图1的A向视图,(b)是图2的B向视图。
图4是该枢接部分的放大图(图2的C向视图)。
图5是示出适用于本结构的车辆车体后面的后视图。
图6是示出现有技术的车辆后面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图5示出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盖部件的开闭结构,图1是示出适用于本结构的备用轮胎盖在关闭时枢接部分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该备用轮胎盖在打开时枢接部分的立体图,图3是该枢接部分的俯视图,(a)是图1的A向视图,(b)是图2的B向视图,图4是该枢接部分的放大图(图2的C向视图),图5是示出适用于本结构的车辆的车体后面的后视图。
构成(1)整体构成本发明涉及的车辆用盖部件的开闭结构适用于如图5所示的车辆10。在车体6的后面上设置有牌照托架(车辆用盖部件)5作为备用轮胎9的盖部件。牌照托架5安装在车辆10的车宽方向的大致中央处。另外,在车辆10的左右侧方上,安装有作为一对组合尾灯11的刹车灯、信号灯以及后灯。
备用轮胎9相对于车辆10的后面通过安装金属件进行安装,牌照托架5以覆盖备用轮胎9的后面的方式设置。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牌照托架5在车辆10的后面形成为横向的长方形状,并以覆盖备用轮胎9的中心部的方式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牌照托架5上安装有各种电气安装件7以及车号牌(牌照牌)8。作为电气安装件7,设置有车号牌用灯7a、后传感器7b、后雾灯7c、以及后视摄像机7d。这样,牌照托架5在安装有电气安装件7的状态下以部分覆盖车体的后面的方式配设。
(2)牌照托架5的开闭部分图1中从内侧部分透视地示出牌照托架5在关闭时其开闭部分。在牌照托架5的里面(配置有备用轮胎9的一侧)设置有加强用框架12,且相对于该框架12固设有铰链撑条1。铰链撑条1分别在牌照托架5的上方和下方各自安装一个,且从框架12的端部向水平方向延设。
另一方面,分别对应一对铰链撑条中的每一个,在车体6侧上固设有一对铰链托架2。各铰链托架2通过销2a摇动自如地枢接在铰链撑条1上,且将上下的铰链托架2中的销2a的枢装轴CL(换言之,各铰链撑条1的摇动中心轴CL)以同一直线(一致)的方式配置。这样,牌照托架5的整体形成以枢接轴CL为中心进行开闭动作。
在一对的铰链撑条1中的下方侧的铰链撑条1上,固设有板3。如图1所示,该板3沿与枢接轴CL相同的D方向延设,且在纵方向上是细长的板状部件。另外,板3设置在枢接轴CL的附近,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将板3的中心与枢接轴CL的距离设定为d。另外,在图中,将板3的上端部记作符号3a,且将下端部记作符号3b。
(3)导线4另外,如图1所示,在车体6与牌照托架5之间插装有导线(车辆用导线)4。该导线4从车体6连接至各种电气安装件7。图中示出安装在车体6上的橡胶垫圈4d相对的牌照托架5侧的导线4,并将垫圈4d相对的车体6的内部侧的部分省略。
导线4的构成包括固定在车体6上的第一固定部4a、固定在板3上的第二固定部4b、以及在第一固定部4a与第二固定部4b之间的中间部4c。第一固定部4a通过垫圈4d固定在车体6上。另外,如图4所示,第二固定部4b通过缆绳卡箍(cable band)4e固定在板3的上端部3a以及下端部3b上。
另外,如图1所示,将第一固定部4a的高度方向的位置与第二固定部4b的高度方向的位置以相互不同的方式设定。本实施方式中,将位于上方的第一固定部4a与位于下方的第二固定部4b中的第一固定部4a最接近的部分的高度差设定为h,该高度差h的大小设定为在牌照托架5关闭时如中间部4c具有沿与枢接轴CL相同的D方向配设的部位那样的大小。
另外,中间部4c不仅具有沿与枢接轴CL相同的D方向配设的部位,而且具有沿大致水平的方向配设的部位。这样,中间部4c的延长长度比在牌照托架5打开时第一固定部4a与第二固定部4b之间的距离长。而且,中间部4c在牌照托架5关闭时形成沿导线4的圆周方向稍微扭曲的状态,另一方面,在牌照托架5打开时以没有扭曲的状态连接。换言之,在牌照托架5关闭时,需要预先向当将导线4在打开牌照托架5时可消除其扭曲的方向进行扭曲。此处所说的导线4的圆周方向是指例如图1中所示的E方向或F方向。
换言之,在牌照托架5打开时,中间部4c设定为在第一固定部4a与第二固定部4b之间的距离加上预定的多余部分的长度后的长度,同时,中间部4c具有牌照托架5在关闭时的配设方向为方向D的部位,且在向圆周方向扭曲的状态下将第一固定部4a与第二固定部4b连接。另外,在第二固定部4b的电气安装件7的一侧上也可以使用缆绳卡箍4e对牌照托架5或框架12进行适当固定。
导线4通过将第一固定部4a、第二固定部4b、以及其它固定部沿各预定位置依次固定而安装。在包括导线4的第一固定部4a以及第二固定部4b的各固定部上作标记,且在可固定各固定部的各预定位置上也作相同的标记。将导线4的各固定部上所作的标记与各固定部所对应的各预定位置上所作的标记分别配合,并以预定的顺序将各固定部固定在各预定位置上。通过这样固定导线4,导线4的中间部4c可以在牌照托架5关闭时形成为沿导线4的圆周方向稍微弯曲的状态(牌照托架5打开时没有弯曲的状态)。此处所示的标记,例如,在导线4的各固定部上可以考虑设置夹子(clip),而在对应的各预定位置上可以考虑设置用于安装该夹子的部件。换言之,通过对可以进行固定的元件作标记,可以使导线4的固定操作简单化。
作用·效果本车辆用盖部件的开闭结构如上所述构成,且具有如下作用·效果。首先,导线4的第二固定部4b相对于板3固设。另一方面,由于板3相对于铰链撑条1固设,所以如图1所示,在牌照托架5关闭时,导线4与铰链撑条1不会发生干涉。另外,如图2所示,在牌照托架5打开时,导线4与铰链撑条1的相对位置关系不变,因此,导线4与铰链撑条1不会发生干涉。这样,利用本开闭结构,可防止导线4与铰链撑条1的干涉。
另外,例如当对牌照托架5进行从如图3(a)所示的关闭状态到如图3(b)所示的打开状态的摇动操作时,第一固定部4a由于固定在车体6上而不动,第二固定部4b以销2a为中心向图中的G方向摇动。另一方面,导线4的中间部4c在牌照托架5关闭时以具有配设方向为D方向的部位的方式将第一固定部4a与第二固定部4b连接。因此,由于第二固定部4b沿图中G方向的摇动使中间部4c发生扭曲变形。换言之,在配设方向为D方向的部位上,能够以使第二固定部4b的摇动沿导线4的圆周方向作用的扭曲力进行作用。这样,可以抑制导线4的弯曲变形。
而且,导线4的中间部4c是在牌照托架5关闭时在沿圆周方向扭曲的状态下进行安装的,所以在牌照托架5的打开过程中,可使第二固定部4b的摇动沿消除中间部4c的扭曲的方向进行作用,能够进一步提高弯曲变形的抑制效果。另外,板3因为沿与枢接轴CL相同的D方向延设,因此可以以使导线4的第二固定部4b沿D方向进行定向的状态进行固定。这样,导线4的中间部4c上可以容易地形成配设方向为D方向的部位。
而且,由于导线4的第二固定部4b固定在板3的上端部3a与下端部3b上,所以与例如将第二固定部4b和板3用一根缆绳卡箍4e进行固定的情况相比,可将导线4与板3可靠地进行固定。另外,由于将板3设置在枢接轴CL的附近,所以可减小由于牌照托架5的开闭动作产生的导线4的第二固定部4b的摇动量(回动时的移动量)。这样,也可以减小中间部4c中的扭曲变形量。
这样,利用本车辆用盖部件的开闭结构,可抑制导线4的弯曲变形,可降低与导线4的制造相关的成本。
以上,虽然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而可以是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的范围下进行各种变形的实施。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对作为备用轮胎9的盖部件的牌照托架5的开闭结构进行例示,但是本开闭结构的适用对象不限于此,而对在利用铰链机构安装在车体外侧上且具有电气安装件的部件,以及从车体内侧连接有车辆用导线的结构都是有效的。另外,本关闭结构优选使用于例如需要大于等于直角的摇动量的开闭式盖部件。尤其是,如上所述的实施方式那样,本结构适用于为了进行备用轮胎9的安装或拆卸作业需要大摇动量的备用轮胎9用的盖部件,从而可以容易地对该盖部件安装电气安装件7。
另外,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将板3的中心与枢接轴CL的距离设定为d,距离d的大小是任意的。尽管距离d越小越好,例如也可设定d=0,但是只要是根据铰链撑条1或铰链托架2、导线4的配置构成设定为适当的大小即可。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板3沿与枢接轴CL相同的D方向延设,但板3的形状以及定向不限于此。另外,与此相关联地,导线4也可以不固设在板3的上端部3a以及下端部3b上。这些构成是用于在中间部4c上容易地形成当牌照托架5关闭时配设方向为D方向的部位,且只要在中间部4c上至少形成这样的部位,板3的具体构成可以是任意的。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固定部4a位于第二固定部4b的上方,但是上下方向的位置关系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相反的位置关系,第一固定部4a与第二固定部4b也可以位于相同的高度。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安装在牌照托架5上的电气安装件7,设置有车号牌用灯7a、后传感器7c、以及后视摄像机7d,但是也可以是设置有例如辅助刹车灯等的构成。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导线4的中间部4c在牌照托架5关闭时形成沿圆周方向扭曲的状态,而且在牌照托架5打开时可消除其扭曲。此处,当牌照托架5关闭时导线4的中间部4c的扭曲变形量为+1时,可以认为牌照托架5打开时其扭曲变形量为0。牌照托架5的打开使导线4的中间部4c的扭曲变形量为-1。也可以通过使该导线4的中间部4c的扭曲变形量在牌照托架5关闭时为+0.5,而在牌照托架打开时为-0.5,来安装导线4。如果假定将牌照托架5关闭着的时间较长(与打开着的时间相比较),该牌照托架5在关闭时导线4的中间部4c的扭曲变形量与为1时相比,为0.5时可利用导线4的中间部4c的扭曲来减小负荷。
符号说明1铰链撑条 2铰链托架2a销3板3a上端部3b下端部4导线(车辆用导线) 4a第一固定部4b第二固定部4c中间部4d垫圈 4e缆绳卡箍5牌照托架(车辆用盖部件,备用轮胎的盖部件)6车体7电气安装件 7a车号牌用灯7b后传感器 7c后雾灯7d后视摄像机 8车号牌(牌照牌)9备用轮胎10车辆11组合尾灯 12框架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用盖部件的开闭结构,在安装有电气安装件的状态下部分覆盖车体,其特征在于包括铰链撑条,固设在所述车辆用盖部件上,并支承所述车辆用盖部件;铰链托架,固设在所述车体上,同时将所述铰链撑条相对于所述车体摇动自如地枢接;板,固设在所述铰链撑条上;以及车辆用导线,从所述车体连接至所述车辆用盖部件的所述电气安装件;而且,所述车辆用导线包括固定在所述车体上的第一固定部;固定在所述板上的第二固定部;以及中间部,在所述车辆用盖部件关闭时至少具有沿所述铰链撑条的摇动中心轴方向配设的部位,沿所述车辆用导线的圆周方向扭曲的同时以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之间连接的方式安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盖部件的开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沿所述铰链撑条的摇动的中心轴方向延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盖部件的开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延设于所述铰链撑条的摇动的中心轴的附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盖部件的开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延设于所述铰链撑条的摇动的中心轴的附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盖部件的开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于所述板的延设方向的一端部以及另一端部,且沿所述板的延设方向配设。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盖部件的开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于所述板的延设方向的一端部以及另一端部,且沿所述板的延设方向配设。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盖部件的开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于所述板的延设方向的一端部以及另一端部,且沿所述板的延设方向配设。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用盖部件的开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于所述板的延设方向的一端部以及另一端部,且沿所述板的延设方向配设。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盖部件的开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用盖部件是作为附设在所述车体上的备用轮胎的盖部件而设置的。
10.一种安装方法,用于将导线安装到车体,以及安装有电气安装件且部分覆盖所述车体的盖部件,其中,所述导线具有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中间部,所述安装方法具有以下步骤将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在所述车体上的步骤;将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在所述盖部件上的步骤;以及将所述中间部沿所述导线的圆周方向扭曲的步骤。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盖部件的开闭结构,可通过简单的构成防止连接于电气安装件的车辆用导线的弯曲以及开闭部中的干涉,且可降低制造成本。其包括铰链撑条,固设在该车辆用盖部件上;铰链托架,固设在车体上同时将该铰链撑条相对于该车体摇动自如地枢接;板,固设在该铰链撑条上;以及车辆用导线,从车体连接至车辆用盖部件的电气安装件;该车辆用导线包括固定在该车体上的第一固定部;固定在该板上的第二固定部;以及中间部,在该车辆用盖部件关闭时至少具有沿该铰链撑条的摇动中心轴方向配设的部位,沿该车辆用导线的圆周方向扭曲的同时以在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之间连接的方式安装。
文档编号B62D25/12GK101071938SQ200710097369
公开日2007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12日
发明者后藤修, 水野雅彦 申请人: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三菱自动车工程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