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用变速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01237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用变速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速控制装置,特别是涉及使能电气控制的前拨链器 在以齿数朝向轴向外侧变多的方式并排配置的多个链轮之间移动的自 行车用变速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自行车用变速装置,已知有具有前拨链器和后拨链器的外装 变速装置。在这种外装变速装置中,利用前拨链器和后拨链器,使链 条移动到沿轴向并排地安装于曲柄轴上的多个前链轮的某一个和沿轴 向并排地安装于后轮轮毂轴上的多个后链轮的某一个上,而进行变 速。在这种外装变速装置中,以往已知有能电气控制的拨链器和其控 制装置,该拨链器能通过马达等致动器使链条移动(例如参照专利文 献l)。在使用能电气控制的拨链器来进行变速控制的现有技术中,例如 当操作变速用的操作部的操作按钮时,进行调高档或调低档。[专利文献l]特开2005-238873号公报。在前拨链器的情况下,当进行从大直径侧的链轮向小直径侧的链 轮移动的档位降低变速时,会产生链条移动下落到小直径链轮的更内 侧的、被称之为掉链的现象。若产生掉链,则骑乘者不得不停下自行 车,从自行车下来,用手将链条装回到链轮上。因此,若产生掉链, 则无法使自行车继续行驶,而若在在比赛中产生掉链,则会产生致命 性的耽搁。发明内容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对能电气控制的前拨链器进行控制的自行 车变速控制装置中,即使产生掉链,也容易将链条顺利地挂回而使自 行车继续行驶。技术方案1的自行车用变速控制装置,是用于使能电气控制的前 拨链器在以齿数朝向轴向外侧变多的方式并排配置的多个链轮之间移
动的装置,该控制装置具有变速操作部、第一动作部以及第二动作部。 变速操作部进行前拨链器的第一操作和第二操作这两个操作。第一动 作部对应于变速操作部的第一操作进行第一动作,该第一动作是指, 使前拨链器从与相邻两个链轮中齿数少的链轮相对应的第一位置移动 到与齿数多的链轮相对应的第二位置。第二动作部对应于变速操作部 的第二操作进行第二动作,该第二动作是指,使前拨链器移动到超过与齿数最多的链轮相对应的第二位置的第三位置。在该变速控制装置中,若进行第一操作,则前拨链器从第一位置 移动到第二位置,进行调高档。而若进行第二操作,则前拨链器移动 到超过齿数更多的链轮的第二位置的第三位置。这样,当前拨链器越 过齿数最多的配置于轴向最外侧的链轮移动时,越过轴向最内侧的链 轮而落下的链条在前拨链器的作用下容易挂在最外侧的链轮上。在 此,通过第二操作,可以使前拨链器越过齿数最多的链轮的第二位置 而移动到第三位置,所以,即使产生掉链,也容易将链条挂在链轮上。 因此,即使产生掉链,也容易将链条顺利地挂回、使自行车继续行驶。技术方案2的自行车用变速控制装置,在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装 置中,变速操作部具有配置于从第一操作位置离开的第二操作位置、 用于进行第一操作的第一开关部;以及配置于从第二操作位置离开的 第三操作位置、用于进行第二操作的第二开关部。在此情况下,若从 第一操作位置超过第二操作位置朝向第三操作位置操作,则进行第二 操作,若操作到第二操作位置即停止,则进行第一操作。因此,可以 用单方向的操作进行两个操作,可以简单地进行第二操作。技术方案3的自行车用变速控制装置,在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装 置中,变速操作部还具有操作部件,该操作部件可从第一操作位置经 第二操作位置移动到第三操作位置,并且,当被从第一操作位置向第 三操作位置操作时,将分别配置于第二和第三操作位置的第一和第二 开关部闭合。在此情况下,当从第一操作位置向第二操作位置操作操 作部件时,进行第一操作,而当进一步操作到第三操作位置时,进行 第二操作。因此,可以用一个操作部件简单地进行两个操作。技术方案4的自行车用变速控制装置,在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装 置中,操作部件绕轴摆动自如,第一至第三操作位置沿摆动方向隔开 间隔地配置。在此情况下,通过进行使操作部件绕轴移动的相同方向 的操作,可以简单地进行第一操作和第二操作。技术方案5的自行车用变速控制装置,在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装 置中,变速操作部具有用于进行第一操作的第一开关部、用于进行第 二操作的第二开关部、用于操作第一开关部的第一操作部件、以及用 于操作第二开关部的第二操作部件。在此情况下,用第一和第二操作部件这两个操作部件来分别进行第一操作和第二操作,所以不易产生 错误操作。技术方案6的自行车用变速控制装置,在技术方案1至5中任一 项所记载的装置中,变速操作部还进行前拨链器的第三操作,并且, 还具有对应于变速操作部的第三操作进行第三动作的第三动作部,该 第三动作是指,使前拨链器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在此情况下, 当进行第三操作时,前拨链器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进行调低 档变速。技术方案7的自行车用变速控制装置,在技术方案1至6中任一 项所记载的装置中,第三位置位于超过第二位置0.2mm至7.5mm的位 置上。在此情况下,例如第三位置超过第二位置lmm以上时,设置用 于防止链条从齿数最多的链轮落到轴向外方的链条护罩;而在不足 lmm的情况下,由于链条不易脱落,所以不用设置任何部件。根据本发明,通过进行第二操作,可以使前拨链器超过齿数最多 的链轮的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三位置,所以,即使产生掉链,也容易将 链条挂在链轮上。因此,即使产生掉链,也容易将链条顺利地挂回、 使自行车继续行驶。


图l是采用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自行车的侧视图。图2是其车把的右端部附近的放大側视图。图3是其车把的左端部附近的放大侧视图。图4是其前后链轮组的示意性配置图。图5是表示前变速控制装置的系统结构的功能框图。图6是自行车的车把右端附近的放大主视图。图7是变速操作部的主视图。图8是表示变速控制系统的整体结构的框图。
图9是前控制部的控制流程图。图IO是另一实施方式的与图3相当的图。图11是又一实施方式的车把左端附近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采用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自行车101是公路赛车(road racer),其具有菱形的车架102、驱动部105、前轮及后轮106f、 106r、 以及前后制动装置107f、 107r。车架102具有前叉98和固定于前叉98 上的车把部104。驱动部105包括链条95、安装有踏板PD的曲柄96、 前后拨链器97f、 97r、前后链轮组99f、 99r等。前轮及后轮106f、 106r 分别安装在前叉98和车架102的后部。如图1所示,车把部104包括车把立柱111、和可嵌合固定于车把 立柱111上端的车把杆112构成。车把立柱111嵌合固定于前叉98的 上部。车把杆112是在两端具有向前方突出并呈U字型弯曲的弯曲部 112a、 112b的下弯型车把杆,具有用于对前后制动装置107f、 107r进 行制动操作的一对制动操作装置113f、 113r。从自行车101的后方看, 前制动操作装置113f配置于车把杆112的右端部,后制动操作装置113r 配置于左端部。在车把杆112的中央部配置有用来显示自行车的速度 或行驶距离的速度显示部114。如图2和图3所示,前后制动操作装置113f、 113r具有分别安装 在车把杆112的一对弯曲部112a、 112b上的前后制动托架117f、 117r、 以及摆动自如地安装在制动托架117f、 117r上的前后制动操作杆 116f、 116r。在制动操作杆116f、 116r的后表面上,分别设有前后拨 链器97f、 97r的变速操作用的前后变速操作部121f、 121r。具体地说, 前拨链器97f的变速操作部121f设置于后制动装置107r的制动操作用 制动操作杆116r上,后拨链器97r的变速操作部121r设置于前制动装 置107f的制动操作用制动操作杆116f上。另外,在制动托架117f、117r 的顶端部上表面上,固定有例如以液晶显示方式显示变速位置的变速 显示装置119r、 119f。如图4所示,前链轮组99f具有沿曲柄轴的轴向并排设置的齿数不 同的两个链轮F1、 F2。后链轮组99r具有在顺沿于后轮轮毂轴的轴向 上并排配置的齿数不同的十个链轮R1 R10。在此,在前侧,位于轴向 内侧的链轮F1的齿数少于位于轴向外侧的链轮F2,齿数最多的最高 档侧(高速侧)链轮是链轮F2。另外,在后侧,从位于最内侧的链轮 Rl起齿数依次减少,位于最外側的链轮R10的齿数最少,最高档侧(高 速侧)的链轮是链轮RIO。前后拨链器97f、 97r使链条95移动到多个 链轮Fl 、 F2中的某一个和链轮R1-R10中的某一个上,进行变速动作。 该变速操作由变速操作部121f、 121r进行。如图4所示,前拨链器(FD) 97f是将链条95引导到对应于链轮 Fl的第一位置SP1和对应于链轮F2的第二位置SP2中的某一位置的 能电气控制的电动拨链器。如图l所示,前拨链器97f具有固定于车架 102的车座立管102a上的安装部件12f、可在接近/远离安装部件12f 的方向上移动的导链器14f、以及连接安装部件12f和导链器14f的四 点连杆机构16f。该导链器14f移动到第一位置SP1和第二位置SP2, 而引导链条95。另外,前拨链器97f的导链器14f还可以对应于变速操作部121f 的操作移动到超过第二位置SP2的第三位置SP3 (如图4所示)。该 第三位置SP3超过了与齿数最多的最大直径链轮相对应的位置,在本 实施方式中,是超过与链轮F2对应的第二位置的位置。具体地说,第 三位置SP3是向轴向外側超过第二位置SP2 0.2mm 7.5mm的位置。在 第三位置SP3超过第二位置SP2 lmm以上的情况下,优选的是在链轮 F2的轴向外侧面设置用于防止链条95越过链轮F2而落下的链条护 罩。前拨链器97f由图5所示的前变速控制装置30控制。从功能上来 说,前变速控制装置30具有上述变速操作部121f、以及对应于变速操 作部121f的操作而动作的第一至第三动作部120a、 120b、 120c。变速操作部Ulf进行前拨链器97f的第一至第三操作。在此,笫 一操作是前拨链器97f的调高档操作,第三操作是调低档操作。另外, 第二操作是当由于调低档操作等使得链条95落到链轮Fl的内侧时用 于使链条95复位到链轮F2上的操作。另外,在第二操作中,可以将 链条95引导到第二位置SP2的轴向外方,所以,即使在上坡等对链条 作用较大张力的状态下,也可以顺利地从链轮F1变速到链轮F2。第一动作部120a对应于第一操作进行作为调高档动作的第一动 作,即,使前拨链器97f的导链器14f从与相邻两个链轮F1、 F2中齿
数少的链轮Fl相对应的第一位置SP1移动到与齿数多的链轮F2相对 应的第二位置SP2。第二动作部120b对应于第二操作进行作为链条复 位动作的第二动作,即,使前拨链器97f的导链器14f移动到超过与齿 数最多的链轮F2相对应的第二位置SP2的第三位置SP3。第三动作部 120c对应于第三操作进行作为调低档动作的第三动作,即,使前拨链 器97f从第二位置SP2移动到第一位置SP1。在此,第一位置SP1和第二位置SP2说到底表示与变速时相邻的 大小两个链轮相对应的位置。例如,链轮组99f具有三个链轮时,当在 齿数最少的最小直径链轮和中间的链轮即中间直径链轮之间进行变速 时,第一位置SP1是对应于最小直径链轮的位置,第二位置SP2是对 应于中间直径链轮的位置。而在中间直径链轮和齿数最多的最大直径 链轮之间进行变速时,第一位置是对应于中间直径链轮的位置,第二 位置是对应于直径最大链轮的位置。即使在有三个链轮的情况下,第 三位置SP3也是指超过与齿数最多的最大直径链轮相对应的第二位置 SP2的位置。如图6和图7所示,变速操作部121f具有可安装于制动操作杆116r 后表面的安装部121a、以及摆动自如地安装于安装部121a上的操作部 件121b。操作部件121b可从中立的笫一操作位置Pl摆动到车把杆112 中心侧的第二操作位置P2以及比该第二操作位置P2更靠中心侧的第 三操作位置P3,并且,还可从第一操作位置Pl向车把杆112外侧的第 四操作位置P4摆动。这些操作位置沿着操作部件121b的摆动方向隔 开间隔地配置。另外,变速操作部121f还具有配置于笫二和第三操作 位置P2、 P3的笫一和第二开关部lMu、 l32u、以及配置于第四操作 位置P4的第三开关部131d。第一开关部131u是调高档的第一操作用 开关,第三开关部131d是调低档的第三操作用开关。另外,第二开关 部132u是链条复位的第二操作用开关。这些开关部131u、 131d、 132u 分别由触摸式开关等微型开关、触点等构成。与变速操作部121f不同,后拨链器97r操作用的变速操作部121r 没有链条复位用的第二开关部,如图8所示,其具有调高档用的第一 开关部1Wu、调低档用的第二开关部133d。其它结构与变速操作部121f 相同。若不进行任何操作,则操作部件121b配置于中立的第一操作位置Pl。当使操作部件121b从第一操作位置Pl向第三操作位置P3摆动 时,第一和第二开关部131u、 132u分别闭合而接通。而在从第三操作 位置P3朝向第一操作位置的方向上进行的操作中,各开关部131u、 132u不接通。在此,当进行从笫一操作位置Pl向第二操作位置P2操作操作部 件121b的第一操作时,第一动作部120a动作,进行将链条95从链轮 F1导向链轮F2的调高档变速。另外,当进行从第一操作位置P1向第 四操作位置P4操作操作部件121b的第三操作时,第三动作部120c动 作,进行将链条95从链轮F2导向链轮F1的调低档变速。而且,当进 行从第一操作位置Pl向第三操作位置P3操作操作部件121b的第二操 作时,第二动作部120b动作,将链条95从链轮F1引导到超过链轮F2 的第三位置SP3,即使在链条落下的情况下,也可以向链轮F2的轴向 外侧牵拉链条95,从而链条95容易挂在链轮上,使得链条95容易复 位到链轮上。第一~第三动作部120a 120c由如图1所示通过四点连杆机构16f 驱动导链器14f的电动驱动部18f构成。电动驱动部18f与前拨链器97f 相连,从与电动驱动部18f并排配置的电源装置20向电动驱动部18f 及其它电气设备供电。如图8所示,电动驱动部18f在内部具有前拨链器97f驱动用的 马达125f、用于驱动马达125f的马达驱动部126f、根据来自变速操作 部121f的变速信号控制马达驱动部126f的前控制部127f (FD控制 部)、以及用于检测前拨链器97f的变速位置的位置传感器128f。如图1所示,后拨链器(RD) 97r例如是将链条95引导到十个变 速位置中的某一个位置的能电气控制的电动拨链器。后拨链器97r具 有固定于车架102的链条撑杆102d后部的安装部件12r、可相对于安 装部件12r移动的导链器14r、以及连接安装部件12r和导链器14r的 四点连杆机构16r。后拨链器97r借助通过四点连杆机构16r驱动导链 器14r的电动驱动部18r进行动作。如图8所示,电动驱动部18r在内部具有与电动驱动部18f同样的 马达12^、马达驱动部126r、控制马达驱动部126r的后控制部127r、 以及检测变速位置的位置传感器128r。如图1所示,驱动部105如前所述那样包括链条95、进行链条95
的换挂的前后拨链器97f、 97r、以及前后链轮组99f、 99r。在此,前后马达驱动部126f、 126r是包括减小马达125f、 125r的 旋转速度的减速组件和马达驱动器的组件。前后控制部127f、 127r分 别具有包括微型计算机的控制电路,根据从变速操作部121f、 121r输 出的变速信号,通过软件分别对马达驱动部126f、 126r进行控制,该 微型计算机具有存储部和运算部等。前后位置传感器128f、 128r是用 于检测各拨链器97f、 97r的变速位置的、采用例如旋转编码器等的传 感器。电压传感器135是检测电源装置20的电源电压的传感器。如图8所示,从安装于前拨链器97f的电源装置20,向这些拨链 器97f、 97r的各个部分、变速操作部121f、 121r、显示控制部118以 及前后变速显示装置119f、 119r供电。具体地说,从电源装置20通过 电源线150和接地线151向前拨链器97f的电动驱动部18f供给例如 6 8.4伏左右的直流电源电压V的电力。另外,从电动驱动部18f通过 电源线152和接地线153向后拨链器97r的电动驱动部18r和显示控制 部118供给电源电压V的电力。另外,通过显示控制部118向前后变速显示装置119f、 119r以及 前后变速操作部121f、 121r供给电源电压V的电力。此外,前后位置 传感器128f、 128r的变速位置信号FPOS、 RPOS通过位置信号线154 输出到显示控制部118,在显示控制部118中将它们转换成显示信号, 并由前后变速显示装置119f、 119r显示出前后拨链器97f、 97r的变速 位置。此外,对应于变速操作部121f、 121r的操作而输出的变速信号 FDS、 RDS,经由显示控制部118、通过各自的变速信号线155、 156 而输出到前后拨链器97f、 97r。另外,变速信号RDS的变速信号线156 实际上经由电动驱动部18f与电动驱动部18r相连。因此,前拨链器 的电动驱动部18f通过五芯配线并例如经由下管102c与显示控制部 118相连,电动驱动部18r通过四芯配线并例如经由链条撑杆102d与 电动驱动部l針相连。故而,可以在电动驱动部18f上设置连接所有这 些五芯配线的连接器。下面对各控制部127f所进行的控制处理进行简要说明。以下的说 明是控制处理的一个示例,本发明的控制处理并不局限于这些控制处 理。如图9所示,在前控制部127f中,电源接通后,在步骤S1中进行
初始设定。在该初始设定中,对各种标志和变量进行初始化。在步骤S2中,判断是否接通了前变速操作部121f的第一开关部131u。由此, 判断是否进行了调高档用的第一操作。在步骤S3中,判断是否接通了 变速操作部121f的第三开关部131d。由此,判断是否进行了调低档用 的第三操作。在步骤SA中,判断是否接通了第二开关部132u。由此, 判断是否进行了掉链后的链条95复位操作用的第二操作。当步骤S4 的判断为否时(没有操作任何开关部时),返回步骤S2。当判断第一开关部131u接通时,从步骤S2转移到步骤S10。在步 骤S10中,判断变速位置信号FPOS是否正指示第二位置SP2、即链条 95是否已处于第二位置SP2。变速位置信号FPOS分第一位置到第三 位置SP3这三个阶段变化。该变速位置信号FPOS和位置传感器128f 的输出之间的关系存储于前控制部127f的存储部。当变速位置信号FPOS指示SP2时,由于无法进一步调高档,故 而不作任何处理而转移到步骤S3。当变速位置信号FPOS并非指示SP2 时(即显示SP1时),转移到步骤Sll,将变速位置信号FPOS设成 SP2,而后转移到步骤S3。由此,马达125f转动,前拨链器97f向调 高档方向动作直至到达第二位置SP2。当判断第三开关部131d接通时,从步骤S3转移到步骤S12。在步 骤S12中,判断变速位置信号FPOS是否正指示第一位置SPl。当变速 位置信号FPOS指示SP1时,由于无法进一步调低档,故而不作任何 处理而转移到步骤S4。当变速位置信号FPOS并非指示SP1时(即指 示SP2时),转移到步骤S13,将变速位置信号FPOS设成SPl,而后 转移到步骤S4。由此,马达125f转动,前拨链器97f向调低档方向动 作直至到达第一位置SP1。当判断第二开关部132u接通时,从步骤S4转移到步骤S14。在步 骤S14中,无条件地将变速位置信号FPOS设成第三位置SP3。由此, 马达125f转动,前拨链器97f在调高档方向上朝第三位置SP3动作。 在步骤S15中,判断第二开关部132u是否断开。如果没有断开,则返 回步骤S14,使前拨链器97f继续向第三位置SP3动作,直至第二开关 部132u断开。当第二开关部132u断开时,转移到步骤S16,将变速位 置信号FPOS设成第二位置SP2。由此,前拨链器97f向调低档方向稍 稍移动而到达第二位置SP2,而后返回步骤S2。 在后控制部127r中,同样地对应于变速操作部121r的调高档和调 低档操作,逐档地或多档连续地进行调高档和调低档控制。在显示控制部118中,电源接通后,读取变速位置信息FPOS并 显示变速位置。在此,通过使操作部件121b摆动到第三操作位置的第二操作,可 使得前拨链器97f超过齿数最多的链轮F2的第二位置SP2而移动到第 三位置SP3,所以,即使产生掉链,也容易将链条95挂在链轮F2上。 因此,即使产生掉链,自行车也容易继续行驶。其它实施方式(a)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变速操作部121f、 121r分别设置于制动 操作杆116r、 116f上,但是,变速操作部121f、 121r的安装位置并不 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也可以设置于制动托架117f、 117r上,还 可以设置于包括车把部104的车架102的任意位置。(b)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借助变速操作部121f接通第二开关部 132u,但是,如图10所示,也可以设置用于操作第二开关部232u的 单独的操作部件221b。该操作部件221b例如设置于制动托架117r的 内侧面。第二开关部232u是由操作部件221b按压的按钮开关,仅在 按压操作部件221b时才接通。操作部件221b的安装位置并不限于制 动托架,也可以设置于制动操作杆上,还可以设置于包括车把部104 的车架102的任意位置。(c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变速操作部121f包括安装于制动操作杆 116r后表面的安装部121a和操作部件121b构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 此。例如如图11所示,也可将制动操作杆316r以绕第一摆动轴X转 动自如的方式安装于制动托架317r上,并且,制动操作杆316r包括绕 与摆动轴X交错的第二摆动轴Y摆动的第一操作杆部件316a、以及绕 第二摆动轴Y或与之平行的轴摆动的第二操作杆部件316b构成。在此情况下,当使第一操作杆部件316a绕第一摆动轴X摆动时, 进行制动操作。可以将三个开关部设置成,当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 使第二操作部件316b绕第二摆动轴Y或与之平行的轴向车把杆112的内侧或外侧分两阶段摆动时,进行调高档和链条复位用的第一操作和 第二操作,而当使第二操作杆部件316b向内侧或外侧摆动时,进行调 低档的第三操作。另外,也可以将三个开关部设置成,通过第二操作 杆部件316b向两个方向的摆动而进行调高档和调低档的第一和第三操 作,通过第一操作杆部件316a向内侧或外侧的单方向摆动而进行链条 复位用的第二操作。(d)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向两个方向摆动的两个变速操作部对 应前拨链器和后拨链器分别设置,但是,也可以对应各变速方向设置 两个变速操作部。例如,可将一个变速操作部用于前拨链器和后拨链 器的调高档,将另一个变速操作部用于前拨链器和后拨链器的调低 档,在某一个变速操作部上设置第二开关部来进行链条复位用的第二 操作。(e)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置有第二操作用的第二开关部,但是, 也可以通过例如双击或长时间按压第一操作用的第一开关部131u的不 同于第 一操作的特殊操作来进行第二操作。(f)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后制动操作装置113r上设置前拨链器 97f用的变速操作部121r,在前制动操作装置113f上设置后拨链器97r用的变速操作部121f,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将前后制动 操作部和前后变速操作部统一。(g)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要等到第二开关部132u断开才从第三 位置SPS返回到第二位置SP2,但是,也可以从第二开关部132u接通 起经过既定时间后返回到笫二位置SP2。特别是,在如上述其它实施方 式(e)那样通过特殊操作来实现第二操作的情况下,优选采用这种控制。(h)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本发明以将前后链轮组99f、 99r的链轮 个数设为2个和IO个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前链轮组99f优 选为两个或三个链轮,后链轮组99r优选六至十个链轮。当前链轮组 "有三个链轮时,如上述那样,第三位置SP3是向轴向外侧超过齿数 最多的最大直径链轮的第二位置的位置。
权利要求
1.一种自行车用变速控制装置,用于使能电气控制的前拨链器在以齿数朝向轴向外侧变多的方式并排配置的多个链轮之间移动,该控制装置包括进行所述前拨链器的第一操作和第二操作这两个操作的变速操作部;对应于所述变速操作部的所述第一操作进行第一动作的第一动作部,该第一动作是指,使所述前拨链器从与相邻两个链轮中齿数少的链轮相对应的第一位置移动到与齿数多的链轮相对应的第二位置;以及对应于所述变速操作部的所述第二操作进行第二动作的第二动作部,该第二动作是指,使所述前拨链器移动到超过与齿数最多的链轮相对应的所述第二位置的第三位置。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行车用变速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变速操作部具有配置于从第一操作位置离开的第二操作位置、用于进行所述第一 操作的第一开关部;以及配置于从所述第二操作位置离开的第三操作位置、用于进行 所述第二操作的第二开关部。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用变速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变速操作部还具有操作部件,该操作部件能从所述第一操作位置经 由所述第二操作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三操作位置,并且,当被从所述第 一操作位置向第三操作位置操作时,将分别配置于所述第二和第三操 作位置的所述第一和第二开关部闭合。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用变速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操作部件绕轴摆动自如,所述第一至第三操作位置沿摆动方向隔开 间隔地配置。
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行车用变速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变速操作部具有用于进行所述第一操作的第一开关部、用于进行所述第二操作的第二开关部、 用于操作所述第一开关部的第一操作部件、以及用于操作所述第二开关部的第二操作部件。
6. 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用变速控制装置,其 特征在于,变速操作部还进行所述前拨链器的第三操作,并且,还具有对应于所述变速操作部的所述第三操作进行第三动 作的第三动作部,该第三动作是指,使所述前拨链器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一位置。
7. 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用变速控制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位置位于超过所述第二位置0.2mm至7.5mm的位置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使得在电动前拨链器的自行车变速控制装置中,即使产生掉链也容易将链条顺利地挂回而使自行车继续行驶。前变速控制装置(30)是用于使前拨链器(97f)在并排配置的链轮(F1、F2)之间移动的装置,具有变速操作部(121f)、第一动作部(120a)以及第二动作部(120b)。变速操作部进行前拨链器的第一操作和第二操作这两个操作。第一动作部对应于变速操作部的第一操作,使前拨链器从与齿数少的链轮(F1)对应的第一位置(SP1)移动到与齿数多的链轮(F2)对应的第二位置(SP2)。第二动作部对应于变速操作部的第二操作,使前拨链器移动到超过与齿数最多的链轮对应的第二位置的第三位置(SP3)。
文档编号B62M25/00GK101161541SQ20071010233
公开日2008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06年10月12日
发明者织田祥宏, 铃木俊邦 申请人:株式会社岛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