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多级可调阻力的前减震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02410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摩托车多级可调阻力的前减震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多级可调阻力的前减震器,适用于高等级车、 赛车以及越野摩托车。
技术背景公知的摩托车前减震器复原阻力和压缩阻力是不可调节,在使用过程中, 不能根搌骑乘者的喜好及路况不同、载重不同、气候不同适时的对阻力性能进 行调节。另外与阻力匹配的减震弹簧的预压力也不可调,由于减震弹簧的预压 力不可调,前减震器同样不能根据骑乘者的喜好及路况不同、载重不同、气候 不同需要来调节减震弹簧的预压力,导致用户感到骑驾时不舒服,引起质量问题。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摩托车多级可调阻力充气式减震器,它不但可以提 高减震器的舒适性能,独立、方便的调节复原阀和压縮阀的阻力,而且还可以 调节减振弹簧的预压力,以达到与调整后的阻力匹配性。本实用新型釆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摩托车多级可调阻力的前减宸器, 它包括前叉管,所述的前叉管的头端设有调节装置,在前叉管内设有减震弹簧, 在减震弹簧内穿有活塞杆,活塞杆内穿有调节杆,活塞杆的一端与调节装置连 接,另一端设有复原阀系,复原阀系包括活塞I、定位杆和调节闽,活塞I上 设有上通流孔I和下通流孔I ,上、下通流孔I将复原阀系两側的前叉管油腔 室相连通,在活塞I与调节杆之间设有定位杆,定位杆的一部分穿入活塞I内, 位于活塞I内的定位杆I内设有导流孔I,另一部分设有滑道I,在滑道I的 底部设有通孔I,复原阀系两侧的前叉管油腔室也依次通过导流孔I、滑道I 和通孔I相通,在滑道I内设有调节阀,调节阀的一端设有锥形圆孔与导流孔 I的出口相对,调节阀的另一端与调节杆的另一端相连接,调节装置与调节杆 相接触,调节装置可以通过调节杆的移动来推动调节阀在滑道I的移动,从而 来调节复原阻力,在活塞I一側设有与上、下通流孔I相对的复原阀片,复原
阀片位于活塞I与定位杆之间,在前叉管的尾端设有压缩阀系,压缩阀系包括活塞n、调节阀杆和尾螺塞,活塞n上设有上通流孔n和下通流孔ii,上、下 通流孔n将压缩阀系两側的前叉管油腔室相连通,上、下通流孔n又分别与前 叉管管壁的通孔in和通孔iv相通,在调节阀杆的一端设有压缩调节装置,另一 端设有锥形圆孔,尾螺塞的一部分穿过活塞n内,位于活塞n内的尾螺塞内设 有导流孔n,导流孔n的出口与锥形圆孔相对,另一部分设有滑道n,压缩调 节装置和调节闽杆位于滑道n内,压缩调节装置可推动调节阀杆移动,在尾螺 塞上设有通孔n,通孔n与导流孔n相通,在活塞n的一侧设有与上、下通流 孔n相对的压缩闽片,压缩阀片的位于活塞n和尾螺塞之间。所述的调节阀上设有"o,,型密封圈i 。所述的尾螺塞与前叉管之间设有"o" 型密封圃vi。所述的压缩阀片设置为宝塔状。所述的复原间片设置为宝塔状。 所述的调节装置包括密封螺塞、调节钉和调节螺杆,调节螺杆穿过密封螺塞, 与活塞杆连接,调节螺杆旋转,推动活塞杆移动来调节减震弹簧的预压力,在 活塞杆上有定位挡圈,定位挡圏定位减震弹簧,调节螺杆旋转,推动活塞杆移 动,固定在定位挡圏的减震弹簧压缩来调节预压力,在调节螺杆内设有调节钉, 调节钉的头部位于调节螺杆外,在调节钉内设有弹簧i,在弹簧i上顶有钢珠 i,在调节钉与调节螺杆之间设有定位套,调节钉的尾部与调节杆相接触,调 节钉旋转可推动调节杆移动。所述的调节钉与调节螺杆之间设有"o"型密封圏 n,在调节螺杆与密封螺塞之间设有"o"型密封圈in,在密封螺塞与前叉管之 间设有"o"型密封圏iv。所述的压缩调节装置包括尾孔螺栓,尾孔螺栓位于前 叉管尾端端头的调节座内,调节阀杆固定于尾孔螺栓内,尾孔螺栓带动调节阀 杆移动,在调节阀杆内设有弹簧n,在弹簧n上顶有钢珠n。所述的调节闽杆 与尾孔螺栓之间设有"o"型密封圏v。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复原阀系和压缩阀系, 在减震器压缩时,高压油通过压缩阀系和导流孔n进入贮油腔内形成压缩阻力(含可调压缩阻力),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获得压缩阻力,当调节阀杆旋转移动时, 调节阀杆的锥形圆关闭导流孔n,形成节流,通过导流孔n的高压油流量改变,压缩阻力改变,在减震器复原(伸长)时,高压油通过复原阀系和导流孔i进 入上腔,形成复原阻力(含可调复原阻力),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获得复原阻力,
当调节钉转移动时,调节钉推动调节杆和调节阀移动,调节阀锥形圆关闭导流 孔I,形成节流,通过导流孔I的高压油流量改变,复原阻力改变。在复原阀 系和压缩阀系上设有调节装置,这样可以通过调节液压油的流量来控制压缩阻 力和复原阻力。调节装置上还设有调节螺杆和定位挡圃,这样可以通过调节螺 杆和定位挡圈来调节减震弹簧的预压力,达到阻力调整后与减震弹簧刚度调整 后的匹配,由此提高乘骑时的舒适性。

图l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的C处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l、图2、图3和图4中,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摩托车多级可调阻力的前减震器,它包括前叉管l,前叉管l的头端设有调节装置,在前叉管l内设有减震弹 簧2,在减震弹簧2内穿有活塞杆3,活塞杆3内穿有调节杆4,活塞杆3的一端与 调节装置连接,另一端设有复原阔系。所述的调节装置包括密封螺塞17、调节 钉18和调节螺杆19,调节螺杆19穿过密封螺塞17,与活塞杆3连接,调节螺杆19 旋转,推动活塞杆3移动来调节减震弹簧2的预压力,在活塞杆3上有定位挡圈, 定位挡圑定位减震弹簧2,调节螺杆19旋转,推动活塞杆3移动,固定在定位挡 圈的减瀵弹簧2压缩来调节预压力,在调节螺杆19内设有调节钉18,调节钉18 的头部位于调节螺杆19外,在调节钉18内设有弹簧I31,在弹簧I31上顶有钢 珠132,在调节钉18与调节螺杆19之间设有定位套20,调节钉18的尾部与调节 杆4相接触,调节钉18旋动可推动调节杆4移动。调节钉18与调节螺杆19之间设 有"0"型密封圏I123,在调节螺杆19与密封螺塞17之间设有"0"型密封圈ffl 24,在密封螺塞17与前叉管1之间设有"0"型密封圏IV25。所述的复原阀系包 括活塞I5、定位杆6和调节阀9,调节阀9上设有"0"型密封圈I21,活塞15 上设有上通流孔I 7和下通流孔I 8,上、下通流孔I7, 8将复原阀系两侧的前 叉管l油腔室相连通,在活塞I 5与调节杆4之间设有定位杆6,定位杆6的一部分 穿入活塞I5内,位于活塞I5内的定位杆6 1内设有导流孔I39,另一部分设有
滑道I 10,在滑道I IO的底部设有通孔I 11,复原闽系两侧的前叉管l油腔室也 依次通过导流孔I39、滑道I10和通孔I11相通,在滑遒I 10内设有调节阀9, 调节阀9的一端设有锥形圆孔与导流孔I 39的出口相对,调节阀9的另一端与调 节杆4的另一端相连接,调节装置与调节杆4相接触,调节装置可以通过调节杆4 的移动来推动调节阀9在滑道I IO的移动,从而来调节复原阻力,在活塞I5 — 侧设有与上、下通流孔I7, 8相对的复原阀片12,复原阀片12设置为宝塔状, 复原阀片12位于活塞I 5与定位杆6之间,在前叉管l的尾端设有压缩阀系,压缩 阀系包括活塞I115、调节闽杆33和尾螺塞34,尾螺塞34与前叉管1之间设有"0"型密封圏vi22,活塞ni5上设有上通流孔ni2和下通流孔ni3,上、下通流孔1112, 13将压缩阀系两侧的前叉管1油腔室相连通,上、下通流孔I112, 13又分 别与前叉管1管壁的通孔III和通孔IV相通,在调节阀杆33的一端设有压缩调节装 置,另一端设有锥形圆孔,尾螺塞34的一部分穿过活塞II15内,位于活塞I115 内的尾螺塞34内设有导流孔I114,导流孔II14的出口与锥形圆孔相对,另一部分设有滑道n,压缩调节装置和调节阀杆33位于滑道n内,压缩调节装置包括尾孔螺栓26,尾孔螺栓26位于前叉管1尾端端头的调节座27内,调节阀杆33固定 于尾孔螺栓26内,调节阀杆33与尾孔螺栓26之间设有"0"型密封圈V30。尾孔 螺栓26带动调节阀杆33移动,在调节阀杆33内设有弹簧I128,在弹簧II28上顶 有钢珠I129。压缩调节装置可推动调节阀杆33移动,在尾螺塞34上设有通孔I1 35,通孔II35与导流孔II14相通,在活塞II15的一侧设有与上、下通流孔I112, 13相对的压缩阀片16,压缩阀片16设置为宝塔状,压缩阀片16的位于活塞I115 和尾螺塞34之间。
权利要求1、一种摩托车多级可调阻力的前减震器,它包括前叉管(1),其特征是所述的前叉管(1)的头端设有调节装置,在前叉管(1)内设有减震弹簧(2),在减震弹簧(2)内穿有活塞杆(3),活塞杆(3)内穿有调节杆(4),另一端设有复原阀系,复原阀系包括活塞I(5)、定位杆(6)和调节阀(9),活塞I(5)上设有上通流孔I(7)和下通流孔I(8),上、下通流孔I(7,8)将复原阀系两侧的前叉管(1)油腔室相连通,在活塞I(5)与调节杆(4)之间设有定位杆(6),定位杆(6)的一部分穿入活塞I(5)内,位于活塞I(5)内的定位杆(6)I内设有导流孔I(39),另一部分设有滑道I(10),在滑道I(10)的底部设有通孔I(11),复原阀系两侧的前叉管(1)油腔室也依次通过导流孔I(39)、滑道I(10)和通孔I(11)相通,在滑道I(10)内设有调节阀(9),调节阀(9)的一端设有锥形圆孔与导流孔I(39)的出口相对,调节阀(9)的另一端与调节杆(4)的另一端相连接,调节装置与调节杆(4)相接触,调节装置可以通过调节杆(4)的移动来推动调节阀(9)在滑道I(10)的移动,从而来调节复原阻力,在活塞I(5)一侧设有与上、下通流孔I(7,8)相对的复原阀片(12),复原阀片(12)位于活塞I(5)与定位杆(6)之间,在前叉管(1)的尾端设有压缩阀系,压缩阀系包括活塞II(15)、调节阀杆(33)和尾螺塞(34),活塞II(15)上设有上通流孔II(12)和下通流孔II(13),上、下通流孔II(12,13)将压缩阀系两侧的前叉管(1)油腔室相连通,上、下通流孔II(12,13)又分别与前叉管(1)管壁的通孔III和通孔IV相通,在调节阀杆(33)的一端设有压缩调节装置,另一端设有锥形圆孔,尾螺塞(34)的一部分穿过活塞II(15)内,位于活塞II(15)内的尾螺塞(34)内设有导流孔II(14),导流孔II(14)的出口与锥形圆孔相对,另一部分设有滑道II,压缩调节装置和调节阀杆(33)位于滑道II内,压缩调节装置可推动调节阀杆(33)移动,在尾螺塞(34)上设有通孔II(35),通孔II(35)与导流孔II(14)相通,在活塞II(15)的一侧设有与上、下通流孔II(12,13)相对的压缩阀片(16),压缩阀片(16)的位于活塞II(15)和尾螺塞(34)之间。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所述的摩托车多级可调阻力的前减震器,其特征 是所述的调节阀(9)上设有"0"型密封圈I (21)。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所述的摩托车多级可调阻力的前减震器,其特征 是所述的尾螺塞(34)与前叉管(1)之间设有"0"型密封圈VI (22)。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所述的摩托车多级可调阻力的前减震器,其特征 是所述的压缩阀片(16)设置为宝塔状。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所述的摩托车多级可调阻力的前减震器,其特征 是所述的复原阀片(12)设置为宝塔状。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所述的摩托车多级可调阻力的前减震器,其特征 是所述的调节装置包括密封螺塞(17)、调节钉'U8)和调节螺杆(19),调节 螺杆U9)穿过密封螺塞(17),与活塞杆(3)连接,调节螺杆(19)旋转, 推动活塞杆(3 )移动来调节减震弹簧(2 )的预压力,在活塞杆(3 )上有定位 挡圏,定位挡圈定位减震弹簧(2),调节螺杆(19)旋转,推动活塞杆(3)移 动,固定在定位挡圈的减震弹簧(2)压缩来调节预压力,在调节螺杆(19)内 设有调节钉(18 ),调节钉(18 )的头部位于调节螺杆(19 )夕卜,在调节钉(18 ) 内设有弹簧I ( 31),在弹簧I ( 31 )上顶有钢珠I ( 32 ),在调节钉(18 )与 调节螺杆(19)之间设有定位套(20),调节钉(18)的尾部与调节杆(4)相 接触,调节钉(18)旋动可推动调节杆(4)移动。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所述的摩托车多级可调阻力的前减震器,其特征 是所述的调节钉(18)与调节螺杆(19)之间设有"0"型密封圈II (23),在 调节螺杆(19)与密封螺塞(17)之间设有"0"型密封圈in (24),在密封螺 塞(17)与前叉管(1)之间设有"0"型密封圈IV (25)。
8、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所述的摩托车多级可调阻力的前减震器,其特征 是所述的压缩调节装置包括尾孔螺栓(26),尾孔螺栓(26)位于前叉管(1) 尾端端头的调节座(27)内,调节阀杆(33)固定于尾孔螺栓(26)内,尾孔 螺栓(26)带动调节阀杆(33)移动,在调节阀杆(33)内设有弹簧II (28), 在弹簧II (28)上顶有钢珠II (29)。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所述的摩托车多级可调阻力的前减震器,其特征 是所述的调节阀杆(33)与尾孔螺栓(26)之间设有"0"型密封圈V (3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多级可调阻力的前减震器,它包括前叉管(1),所述的前叉管(1)的头端设有调节装置,在前叉管(1)内设有减震弹簧(2),在减震弹簧(2)内穿有活塞杆(3),活塞杆(3)内穿有调节杆(4),另一端设有复原阀系,复原阀系包括活塞I(5)、定位杆(6)和调节阀(9),前叉管(1)的尾端设有压缩阀系,压缩阀系包括活塞II(15)、调节阀杆(33)和尾螺塞(34)。
文档编号B62K25/06GK201049720SQ200720037558
公开日2008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21日
发明者于桂华, 刘爱红, 孙国泰 申请人:江苏明星减震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