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量化工程车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7754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轻量化工程车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轻量化工程车斗,具体地说是在矿区运输矿岩的工 程车斗。
背景技术
目前,工程车斗均采用重金属制作,在运输矿岩的过程中,装卸矿岩对
车斗的撞击和摩擦都较强烈,金属车斗磨损严重, 一般6—12月就完全报废 了,这就使修复和更换车斗的费用高昂,运输成本居高不下;若增加车斗金 属板厚度,车身自重增加,降低了运输能力,而且车斗造价提高,经济效益 下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轻量、耐久的工程车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轻量化工程车斗由左侧板、右侧板、 底板、端板、前沿板和柔性缆线组成,左侧板、右侧板、底板、端板、前沿 板的四周均设置为方钢架,在左侧板、右侧板、底板、端板、前沿板的方钢 之间设置柔性缆线,在左侧板、右侧板、底板、端板、前沿板的方钢之间柔 性缆线之上嵌装橡胶板或其它轻质材料板。
本实用新型的轻量化工程车斗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工程车斗,大幅度降低了车斗重量,提高了运载能力; 柔性缆线和橡胶板材或轻质板材能吸收冲击和振动,延长了车斗的使用寿命, 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劳动效率,同时减少了噪音和粉尘。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轻量化工程车斗的平面示意图。其中1)为在侧板,2)为右侧板,3)为底板,4)为端板,5)为前沿 板,6)为柔性缆线,7)为方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轻量化工程车斗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所示的轻量化工程车斗由左侧板1、右侧板2、底板3、端板4、前 沿板5、柔性缆线6组成;左侧板l、右侧板2、底板3、端板4、前沿板5的 四周框架均采用方钢7焊接而成,左侧板l、右侧板2、底板3的方钢7之间 采用柔性缆线6连接,形成栅栏,端板4、前沿板5的方钢7之间也采用柔性 缆线6连接,形成栅栏,然后在左侧板、右侧板2、底板3、端板4、前沿板 5的方钢7之间和柔性缆线6之上嵌装橡胶板中其它轻质材料板,再按工程车 斗形状将左侧板1、右侧板2分别与底板3和端板4进行焊接,端板4与前沿 板5焊接,形成本实用新型的轻量化工程车斗。
权利要求1、一种轻量化工程车斗,由左侧板(1),右侧板(2)、底板(3)、端板(4)、前沿板(5)和柔性缆线(6)组成,左侧板(1),右侧板(2)、底板(3)、端板(4)、前沿板(5)的四周均设置为方钢(7)架,其特征在于左侧板(1)、右侧板(2)、底板(3)的方钢(7)之间设置柔性缆线(6),端板(4)和前沿板(5)的方钢(7)之间也设置柔性缆线(6),然后在左侧板(1)、右侧板(2)、底板(3)、端板(4)、前沿板(5)的方钢(7)之间和柔性缆线之间嵌装橡胶板或其它轻质材料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轻量化工程车斗,由左侧板(1),右侧板(2)、底板(3)、端板(4)、前沿板(5)和柔性缆线(6)组成,左侧板(1),右侧板(2)、底板(3)、端板(4)、前沿板(5)的四周均设置为方钢(7)架。在方钢(7)之间设置柔性缆线(6),在方钢(7)之间和柔性缆线(6)之上设置橡胶板,本设计简单合理,车斗轻便,提高了运载能力,提高了劳动效率,节约了成本,适用于电动轮汽车斗及各类重型工程车斗。
文档编号B62D33/02GK201357873SQ20092000882
公开日2009年12月9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9日
发明者赵运财 申请人:赵运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