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步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3902阅读:5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学步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揭示一种学步车,尤指一种供幼童以双脚踩踏地面而前进的学步车。
背景技术
参照美国专利证书号第D6^049号“RUNNING BIKE”号专利案,其揭示了学步车是由一个车架、两个轮子、一个车把手与一个座垫组成。车架以不可拆卸与不可弯折的方式设有下管、前叉与后叉。这种学步车因为不具备弯折的功效,而具有固定的车身长度与车身宽度。当运送学步车时,学步车置于纸箱内,因此纸箱必须考虑学步车的车身长度与车身宽度,当学步车装箱时,纸箱内会有许多闲置空间,而形成纸箱内部摆放空间的浪费,相当不符合经济效应与环保。这种组装完成的学步车安装在纸箱内时,因为无法有效缩减纸箱的闲置空间,而需要大空间存放装有学步车的纸箱,而需要较大的囤货空间,以及增加运送材积,令运送成本增加。除此之外,这种学步车并未限制车把手相对车架的转动角度,换言之,车把手可能会相对车架360度转动,以学步车的使用族群为幼童而言,任意转动的车把手隐藏着高度危险,因为在略具有坡度的路面行驶时,骑乘者若没有紧握车把手,即可能会让学步车失控,而且因为下滑的加速度而可能让骑乘者容易跌倒。有鉴于上述现有结构的缺失,本实用新型设计人乃设计出一种学步车,其可克服上述现有结构的所有缺点。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欲解决背景技术存在的缺失,而提供一种学步车,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学步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个架体,其包括一个第一端与一个第二端,该架体第一端承接一个后轮,该架体第二端设有一个第一枢接部与一个第二枢接部,该架体第一端与该架体第二端之间设有一个座垫;一个连接块,其包括一个枢摆端与一个套接端,该枢摆端枢接该架体的第二端,该枢摆端设有一个第一枢接轴与一组定位装置,该第一枢接轴枢接该第一枢接部,该定位装置枢接该第二枢接部,该套接端套接一个前叉;该前叉包括一个第一端与一个第二端,该前叉第一端承接一个前轮,该前叉第二端设有一个车把手,该定位装置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改变,该定位装置位于第一位置时,该学步车能够骑乘使用,该前轮与该后轮彼此远离,该定位装置位于第二位置时,该连接块相对该架体枢摆,该前轮与该后轮紧邻。其中该架体第二端形成一个凸部,该凸部设有该第一枢接部与该第二枢接部,该连接块的枢摆端设有一个第一耳部、一个第二耳部与一个容部,该容部位于该第一耳部与该第二耳部之间,该容部容纳该凸部,该第一耳部设有一个第一穿孔与一个第一轨道,该第二耳部设有一个第二穿孔与一个第二轨道,该第一枢接轴穿设该第一耳部的第一穿孔、该凸部的第一枢接部与该第二耳部的第二穿孔,该定位装置穿设该第一轨道、该第二枢接部与该第二轨道。其中该第一轨道包括一个第一限位部与一个第二限位部,该第二轨道包括一个第三限位部与一个第四限位部,该定位装置包括一个定位轴与一个防脱件,该防脱件结合该定位轴,该防脱件限位于该第一限位部与该第二限位部,该定位轴的两端分别为一个头部与一个结合部,该头部能够被限制于该第三限位部与该第四限位部,该头部无法相对该第三限位部与该第四限位部转动,该防脱件结合于该结合部。其中该第一轨道包括一个第一枢摆槽,该第一枢摆槽呈弧形穿透状,该第一枢摆槽连接该第一限位部与该第二限位部,该第二轨道包括一个第二枢摆槽,该第二枢摆槽呈弧形穿透状,该第二枢摆槽连接该第三限位部与该第四限位部,该定位轴能够移动于该第一枢摆槽与第二枢摆槽。其中该防脱件包括一个防脱部,该防脱部设为内螺纹状,该防脱部结合于该结合部,令该定位装置不会脱离于该连接块与该架体。其中该第一限位部与该第二限位部都呈圆形凹陷状,该第三限位部与该第四限位部都呈多边形凹陷状,该定位轴设为螺栓,该头部设为多边形状。其中该架体第二端形成两个挡缘,该凸部位于该两个挡缘之间,该挡缘包括一个第一弧段与一个第一平直段,该凸部设有该第一枢接部与该第二枢接部,该第一枢接部与该第二枢接部都设为穿孔而穿透该凸部,该第一耳部的外周缘包括一个第二弧段与一个第二平直段,该第二耳部的外周缘包括一个第三弧段与一个第三平直段,该枢摆端套设该架体第二端,该第一耳部与该第二耳部分别对应该两个挡缘,该两个第一平直段抵设于该第二平直段与该第三平直段,而能够防止该连接块相对该架体枢摆。其中该套接端设有一个套孔与两个限位槽,该套孔纵向穿设于该套接端,该限位槽横向穿设于该套接端,且该两个限位槽分别位于该套接端相反的两侧,该两个限位槽相通该套孔,该前叉的第二端设有一个立管与一个第二枢接轴,该立管的管身设有一个第三穿孔,该第二枢接轴穿设该限位槽与该第三穿孔,该第二枢接轴能够沿着该限位槽移动,该限位槽进一步限制该前叉转动的角度。其中该套孔内凸设有一个凸缘,该凸缘位于该套孔的中段处,该前叉的第二端设有一个套环,该立管呈中空状,该立管邻近该前叉的第一端处形成一个挡缘,该立管的管身设有一个固定部、一个第四穿孔与一个缺口,该第三穿孔邻近该挡缘,该固定部呈外螺纹状,该固定部位于该第三穿孔与该第四穿孔之间,该第三穿孔与该第四穿孔位于相同的横向位置,该缺口位于该立管的一侧,该缺口穿透该前叉第二端的端部,该套环设有一个固定孔,该套环套设于该立管,该固定孔固定于该固定部,该套环能够位于该套孔内,该前叉限制于该连接块,该挡缘与该套环位于该凸缘的两端,该凸缘能够防止该前叉脱离该连接块, 该连接块还设有一个容槽,该容槽位于该枢摆端与该套接端之间,该容槽邻近且连通该套孔,操作者转动该套环,令该套环远离该连接块的套孔,该车把手能够相对该前叉的第二端枢摆,该套环能够收藏于该容槽。其中该架体第一端与该架体第二端之间设有一个套部与一个束件,该套部套设该座垫,且该束件束紧该套部,扳动而释放该束件令该座垫能够相对该套部纵向移动,扳动而锁定该束件令该座垫无法脱离该套部,该车把手包括一个本体、一个第三枢接轴、两个握把与一条连接线,该本体呈T字形,该本体包括一个竖管部与一个把手部,该竖管部垂直于该把手部,该竖管部远离该把手部设有一个第五穿孔,该第三枢接轴连接该车把手的本体与该前叉的第二端,该第三枢接轴穿设该竖管部的第五穿孔与该立管的第四穿孔,该把手部设有一个通孔与两个定位孔,该两个定位孔分别位于该把手部的两端,该定位孔连通该通孔,该两个握把分别穿设于该通孔的两端,该握把设有一个定位部,该定位部凹凸配合于该定位孔,进一步令该握把固定于该本体,该连接线连接该两个握把。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主要改良的技术手段为,该定位装置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改变,该定位装置位于第一位置时,该学步车能够骑乘使用,该前轮与该后轮彼此远离,该定位装置位于第二位置时,该连接块相对该架体枢摆,该前轮与该后轮紧邻,能够有效缩减该学步车的外观体积。本实用新型次要改良的技术手段为,当学步车安装在纸箱内时,除了连接块以相对架体枢摆,且因为该座垫已相对该架体调整,该车把手的本体已相对该连接块枢摆,该车把手的握把已拆卸,而能够有效缩减学步车的外观体积,因此减少学步车在纸箱内的闲置空间,而能够有效缩减纸箱的体积,而能够满足较小的囤货空间的需求,以及减少运送材积,令运送成本降低。本实用新型又一改良的技术手段为,该车把手的转动角度受限于该连接块的限位槽的长度,该限位槽允许该车把手相对该连接块顺时针转动度,以及该限位槽允许该车把手相对该连接块逆时针转动度,这样的设计能够供学步车的使用者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而能够防止车把手相对于连接块与架体过度转动。


图1是本实用新型学步车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学步车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学步车的第一实施例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学步车的第一实施例的前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学步车的第一实施例的后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学步车由图4的6-6剖面线所取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学步车由图4的7-7剖面线所取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学步车由图4的8-8剖面线所取的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学步车的定位装置位于第二位置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学步车调整座垫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学步车调整车把手的示意图; 图12是学步车完全调整后的立体外观图;[0038]图13是本实用新型学步车的车把手的示意图;图14是本实用新型学步车的车把手转动角度的上视图;图15是本实用新型学步车的车把手转动角度的前视图;图16是本实用新型学步车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架体;101第一端;102第二端;103挡缘;104凸部;105第一弧段;106第一平直段;11第一枢接部;12第二枢接部;13套部;14束件;20后轮;30座垫;40 连接块;401枢摆端;402套接端;403第一耳部;4031第二弧段;4032第二平直段;404第二耳部;4041第三弧段;4042第三平直段;405容部;41第一枢接轴;42定位装置;421定位轴;4211头部;4212结合部;422防脱件;4221防脱部;43第一穿孔;44第一轨道;441第一限位部;442第一枢摆槽;443第二限位部;45第二穿孔;46第二轨道;461第三限位部;462 第二枢摆槽;463第四限位部;47套孔;471凸缘;48限位槽;49容槽;50前叉;501第一端; 502第二端;51立管;511挡缘;512第三穿孔;513固定部;514第四穿孔;515缺口 ;52套环;521固定孔;53第二枢接轴;60前轮;70车把手;71本体;711竖管部;712把手部;713 第五穿孔;714通孔;715定位孔;72第三枢接轴;73握把;731定位部;74连接线。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为本实用新型学步车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与立体分解图。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学步车包括一个架体10,其包括一个第一端101与一个第二端 102,该架体10第一端101承接一个后轮20,该架体10第二端102设有一个第一枢接部11 与一个第二枢接部12,该架体10第一端101与该架体10第二端102之间设有一个座垫30 ;—个连接块40,其包括一个枢摆端401与一个套接端402,该枢摆端401枢接该架体10的第二端102,该枢摆端401设有一个第一枢接轴41与一组定位装置42,该第一枢接轴41枢接该第一枢接部11,该定位装置42枢接该第二枢接部12,该套接端402套接一个前叉50,该前叉50包括一个第一端501与一个第二端502,该前叉50第一端501承接一个前轮60,该前叉50第二端502设有一个车把手70,该定位装置42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改变,该定位装置42位于第一位置时,该学步车能够骑乘使用,该前轮60与该后轮20彼此远离,该定位装置42位于第二位置时,该连接块40相对该架体10枢摆,该前轮60与该后轮20紧邻,能够有效缩减该学步车的外观体积。该架体10第二端102形成两个挡缘103与一个凸部104,该凸部104位于该两个挡缘103之间。该挡缘103包括一个第一弧段105与一个第一平直段106。该凸部104设有该第一枢接部11与该第二枢接部12,该第一枢接部11与该第二枢接部12都设为穿孔而穿透该凸部104。该架体10第一端101与该架体10第二端102之间设有一个套部13与一个束件14,该套部13套设该座垫30,且该束件14束紧该套部13,扳动该束件14而释放该束件14令该座垫30能够相对该套部13纵向移动,扳动该束件14而锁定该束件14令该座垫30无法脱离该套部13。同时参照图4至图8,为本实用新型学步车的第一实施例的前视图、后视图与剖视图。该连接块40的枢摆端401设有一个第一耳部403、一个第二耳部404与一个容部405, 该容部405位于该第一耳部403与该第二耳部404之间,该第一耳部403的外周缘包括一个第二弧段4031与一个第二平直段4032,该第二耳部404的外周缘包括一个第三弧段4041
7与一个第三平直段4042。该枢摆端401套设该架体10第二端102,该第一耳部403与该第二耳部404分别对应该两个挡缘103,该容部405容纳该凸部104。该第一耳部403设有一个第一穿孔43与一个第一轨道44,该第一轨道44包括一个第一限位部441、一个第一枢摆槽442与一个第二限位部443,该第一枢摆槽442呈弧形穿透状,该第一枢摆槽442连接该第一限位部441与该第二限位部443,该第一限位部441 与该第二限位部443都呈圆形凹陷状。该第二耳部404设有一个第二穿孔45与一个第二轨道46,该第二穿孔45对应该第一穿孔43,该第二轨道46包括一个第三限位部461、一个第二枢摆槽462与一个第四限位部463,该第二枢摆槽462呈弧形穿透状,该第二枢摆槽462连接该第三限位部461与该第四限位部463,该第三限位部461与该第四限位部463都呈多边形凹陷状。该第一枢接轴41连接该连接块40的枢摆端401与该架体10的第二端102,该第一枢接轴41穿设该第一耳部403的第一穿孔43、该凸部104的第一枢接部11与该第二耳部404的第二穿孔45,该第一枢接轴41以铆设的方式防止脱离该第一穿孔43与该第二穿孔45。该定位装置42穿设该第一轨道44、该第二枢接部12与该第二轨道46,该定位装置42包括一个定位轴421与一个防脱件422,该防脱件422结合该定位轴421,该定位轴421 能够移动于该第一枢摆槽442与第二枢摆槽462。该定位轴421的两端分别形成一个头部 4211与一个结合部4212,该定位轴421设为螺栓,该头部4211设为多边形状,该头部4211 能够被限制于该第三限位部461与该第四限位部463,该头部4211无法相对该第三限位部 461与该第四限位部463转动。该防脱件422包括一个防脱部4221,该防脱部4221设为内螺纹状,该防脱部4221结合于该结合部4212,令该定位装置42不会脱离于该连接块40与该架体10。该套接端402设有一个套孔47与两个限位槽48,该套孔47纵向穿设于该套接端 402,该套孔47内凸设有一个凸缘471,该凸缘471位于该套孔47的中段处。该限位槽48 横向穿设于该套接端402,且该两个限位槽48分别位于该套接端402相反的两侧,该两个限位槽48相通该套孔47。该连接块40还设有一个容槽49,该容槽49位于该枢摆端401的第二平直段4032、 第三平直段4042与该套接端402的套孔47之间,该容槽49邻近且连通该套孔47。该前叉50的第二端502设有一个立管51、一个套环52与一个第二枢接轴53。该立管51呈中空状,该立管51邻近该前叉50的第一端501处形成一个挡缘511,该立管51 的管身设有一个第三穿孔512、一个固定部513、一个第四穿孔514与一个缺口 515。该第三穿孔512邻近该挡缘511,该固定部513呈外螺纹状,该固定部513位于该第三穿孔512与该第四穿孔514之间,该第三穿孔512与该第四穿孔514位于相同的横向位置,该缺口 515 位于该立管51的一侧,该缺口 515穿透该前叉50第二端502的端部。该套环52设有一个固定孔521,该套环52套设于该立管51,该固定孔521固定于该固定部513,该套环52能够位于该套孔47内。该前叉50限制于该连接块40,该挡缘511与该套环52位于该凸缘471 的两端,该凸缘471能够防止该前叉50脱离该连接块40。该第二枢接轴53穿设该限位槽48与该第三穿孔512,该第二枢接轴53以铆设的方式防止脱离该限位槽48与该第三穿孔512,该第二枢接轴53能够沿着该限位槽48移动,
8该限位槽48进一步限制该前叉50转动的角度。该车把手70包括一个本体71、一个第三枢接轴72与两个握把73,该本体71呈T 字形,该本体71包括一个竖管部711与一个把手部712,该竖管部711垂直于该把手部712, 该竖管部711远离该把手部712设有一个第五穿孔713,该第三枢接轴72连接该车把手70 的本体71与该前叉50的第二端502,该第三枢接轴72穿设该竖管部711的第五穿孔713 与该立管51的第四穿孔514,该第三枢接轴72以铆设的方式防止脱离该第五穿孔713与该第四穿孔514。该把手部712设有一个通孔714与两个定位孔715,该两个定位孔715分别位于该把手部712的两端,该定位孔715连通该通孔714。该两个握把73分别穿设于该通孔714的两端,该握把73设有一个定位部731,该定位部731凹凸配合于该定位孔715,进一步令该握把73固定于该本体71。该定位装置42位于第一位置时,该定位轴421的头部4211限位于该第三限位部 461,该连接块40的第一耳部403的第二弧段4031对应于该架体10的挡缘103的两个第一弧段105其中之一,该连接块40的第二耳部404的第三弧段4041对应于该架体10的挡缘103的另一个第一弧段105。该连接块40的第一耳部403的第二平直段4032对应于该架体10的挡缘103的两个第一平直段106其中之一,该连接块40的第二耳部404的第三平直段4042对应于该架体10的挡缘103的另一个第一平直段106。当骑乘者乘坐于座垫 30时,因为重量压于座垫30,使架体10产生下压的力量,令该两个第一平直段106抵设于该第二平直段4032与该第三平直段4042,而能够防止该连接块40相对该架体10枢摆。该定位装置42的定位轴421的头部4211限位于该第三限位部461,该防脱件422 限位于该第一限位部441与该第二限位部443。参照图9至图11,为本实用新型学步车的定位装置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改变的动作图。图9为定位装置位于第二位置的示意图。(请同时参照图3与图5)操作者拆卸该定位装置42,令该防脱件422脱离该定位轴421,并令该定位轴421的头部4211 脱离该第三限位部461,此时该连接块40与该架体10之间能够相对摆动,该第二枢接部12 沿着该第一轨道44与该第二轨道46移动,该第二枢接部12对应于该第二限位部443与该第四限位部463时,操作者将该定位装置42的定位轴421的头部4211限位于该第四限位部463,该防脱件422限位于该第二限位部443。该连接块40的第一耳部403的第二弧段4031对应于该架体10的挡缘103的两个第一弧段105其中之一,该连接块40的第二耳部404的第三弧段4041对应于该架体10 的挡缘103的另一个第一弧段105。该连接块40的第一耳部403的第二平直段4032脱离该架体10的挡缘103的两个第一平直段106其中之一,该连接块40的第二耳部404的第三平直段4042脱离于该架体10的挡缘103的另一个第一平直段106。该连接块40以该第一枢接轴41为支点而相对该架体10摆动时,该前叉50与该前轮60受到该连接块40的带动而摆动,且该前轮60紧邻着该后轮20。图10为调整座垫的示意图。操作者扳动该束件14,令该座垫30能够相对该架体 10的套部13纵向移动,令该座垫30的乘坐部邻近该架体10的套部13再束紧该束件14, 进一步使得该座垫30无法相对该套部13移动。当该座垫30的乘坐部紧邻该架体10时, 能够有效缩减该学步车的外观体积。图11为调整车把手的示意图。操作者转动该套环52,令该套环52远离该连接块40的套孔47,该车把手70能够相对该前叉50的第二端502枢摆,该套环52能够收藏于该容槽49,能够有效缩减该学步车的外观体积。图12为学步车完全调整后的立体外观图。操作者能够将该车把手70的握把73 自该本体71拆卸,能够有效缩减该学步车的外观体积。当学步车置于纸箱内时,除了连接块40以相对架体10枢摆,且因为该座垫30已相对该架体10调整,该车把手70的本体71 已相对该连接块40枢摆,该车把手70的握把73已拆卸,而能够有效缩减学步车的外观体积,因此减少学步车在纸箱内的闲置空间,而能够有效缩减纸箱的体积,且能够满足较小的囤货空间的需求,以及减少运送材积,令运送成本降低。参照图13至图15,为本实用新型学步车的车把手转动角度的示意图。该车把手70 的转动角度受限于该限位槽48的长度,该车把手70设于该前叉50,该车把手70能够带动该前叉50转动,该前叉50并带动该前轮60转动,该前叉50的立管51 (图中未见)凭借该第二枢接轴53限位于该限位槽48,该限位槽48允许该车把手70相对该连接块40顺时针转动60度,以及该限位槽48允许该车把手70相对该连接块40逆时针转动60度,这样的设计能够供学步车的使用者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而能够防止车把手70相对于连接块40与架体10过度转动。参照图16,为本实用新型学步车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差异仅在于该车把手70,第二实施例的车把手70更包括一条连接线74,该连接线74连接该两个握把73,该连接线74能够防止该握把73自该本体71拆卸后而遗失。就以上所述可以归纳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优点1.本实用新型学步车,该定位装置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改变,该定位装置位于第一位置时,该学步车能够骑乘使用,该前轮与该后轮彼此远离,该定位装置位于第二位置时,该连接块相对该架体枢摆,该前轮与该后轮紧邻,能够有效缩减该学步车的外观体积。2.本实用新型学步车,当学步车安装在纸箱内时,除了连接块以相对架体枢摆,且因为该座垫已相对该架体调整,该车把手的本体已相对该连接块枢摆,该车把手的握把已拆卸,而能够有效缩减学步车的外观体积,因此减少学步车在纸箱内的闲置空间,而能够有效缩减纸箱的体积,而能够满足较小的囤货空间的需求,以及减少运送材积,令运送成本降低。3.本实用新型学步车,该车把手的转动角度受限于该连接块的限位槽的长度,该限位槽允许该车把手相对该连接块顺时针转动度,以及该限位槽允许该车把手相对该连接块逆时针转动度,这样的设计能够供学步车的使用者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而能够防止车把手相对于连接块与架体过度转动。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学步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个架体,其包括一个第一端与一个第二端,该架体第一端承接一个后轮,该架体第二端设有一个第一枢接部与一个第二枢接部,该架体第一端与该架体第二端之间设有一个座垫;一个连接块,其包括一个枢摆端与一个套接端,该枢摆端枢接该架体的第二端,该枢摆端设有一个第一枢接轴与一组定位装置,该第一枢接轴枢接该第一枢接部,该定位装置枢接该第二枢接部,该套接端套接一个前叉;该前叉包括一个第一端与一个第二端,该前叉第一端承接一个前轮,该前叉第二端设有一个车把手,该定位装置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改变,该定位装置位于第一位置时,该学步车能够骑乘使用,该前轮与该后轮彼此远离,该定位装置位于第二位置时,该连接块相对该架体枢摆,该前轮与该后轮紧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学步车,其特征在于该架体第二端形成一个凸部,该凸部设有该第一枢接部与该第二枢接部,该连接块的枢摆端设有一个第一耳部、一个第二耳部与一个容部,该容部位于该第一耳部与该第二耳部之间,该容部容纳该凸部,该第一耳部设有一个第一穿孔与一个第一轨道,该第二耳部设有一个第二穿孔与一个第二轨道,该第一枢接轴穿设该第一耳部的第一穿孔、该凸部的第一枢接部与该第二耳部的第二穿孔,该定位装置穿设该第一轨道、该第二枢接部与该第二轨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学步车,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轨道包括一个第一限位部与一个第二限位部,该第二轨道包括一个第三限位部与一个第四限位部,该定位装置包括一个定位轴与一个防脱件,该防脱件结合该定位轴,该防脱件限位于该第一限位部与该第二限位部,该定位轴的两端分别为一个头部与一个结合部,该头部能够被限制于该第三限位部与该第四限位部,该头部无法相对该第三限位部与该第四限位部转动,该防脱件结合于该纟口口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学步车,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轨道包括一个第一枢摆槽,该第一枢摆槽呈弧形穿透状,该第一枢摆槽连接该第一限位部与该第二限位部,该第二轨道包括一个第二枢摆槽,该第二枢摆槽呈弧形穿透状,该第二枢摆槽连接该第三限位部与该第四限位部,该定位轴能够移动于该第一枢摆槽与第二枢摆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学步车,其特征在于该防脱件包括一个防脱部,该防脱部设为内螺纹状,该防脱部结合于该结合部,令该定位装置不会脱离于该连接块与该架体。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学步车,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限位部与该第二限位部都呈圆形凹陷状,该第三限位部与该第四限位部都呈多边形凹陷状,该定位轴设为螺栓,该头部设为多边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学步车,其特征在于该架体第二端形成两个挡缘,该凸部位于该两个挡缘之间,该挡缘包括一个第一弧段与一个第一平直段,该凸部设有该第一枢接部与该第二枢接部,该第一枢接部与该第二枢接部都设为穿孔而穿透该凸部,该第一耳部的外周缘包括一个第二弧段与一个第二平直段,该第二耳部的外周缘包括一个第三弧段与一个第三平直段,该枢摆端套设该架体第二端,该第一耳部与该第二耳部分别对应该两个挡缘,该两个第一平直段抵设于该第二平直段与该第三平直段,而能够防止该连接块相对该架体枢摆。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学步车,其特征在于该套接端设有一个套孔与两个限位槽,该套孔纵向穿设于该套接端,该限位槽横向穿设于该套接端,且该两个限位槽分别位于该套接端相反的两侧,该两个限位槽相通该套孔,该前叉的第二端设有一个立管与一个第二枢接轴,该立管的管身设有一个第三穿孔,该第二枢接轴穿设该限位槽与该第三穿孔,该第二枢接轴能够沿着该限位槽移动,该限位槽进一步限制该前叉转动的角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学步车,其特征在于该套孔内凸设有一个凸缘,该凸缘位于该套孔的中段处,该前叉的第二端设有一个套环,该立管呈中空状,该立管邻近该前叉的第一端处形成一个挡缘,该立管的管身设有一个固定部、一个第四穿孔与一个缺口,该第三穿孔邻近该挡缘,该固定部呈外螺纹状,该固定部位于该第三穿孔与该第四穿孔之间,该第三穿孔与该第四穿孔位于相同的横向位置,该缺口位于该立管的一侧,该缺口穿透该前叉第二端的端部,该套环设有一个固定孔,该套环套设于该立管,该固定孔固定于该固定部,该套环能够位于该套孔内,该前叉限制于该连接块,该挡缘与该套环位于该凸缘的两端,该凸缘能够防止该前叉脱离该连接块,该连接块还设有一个容槽,该容槽位于该枢摆端与该套接端之间,该容槽邻近且连通该套孔,操作者转动该套环,令该套环远离该连接块的套孔, 该车把手能够相对该前叉的第二端枢摆,该套环能够收藏于该容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学步车,其特征在于该架体第一端与该架体第二端之间设有一个套部与一个束件,该套部套设该座垫,且该束件束紧该套部,扳动而释放该束件令该座垫能够相对该套部纵向移动,扳动而锁定该束件令该座垫无法脱离该套部,该车把手包括一个本体、一个第三枢接轴、两个握把与一条连接线,该本体呈T字形,该本体包括一个竖管部与一个把手部,该竖管部垂直于该把手部,该竖管部远离该把手部设有一个第五穿孔,该第三枢接轴连接该车把手的本体与该前叉的第二端,该第三枢接轴穿设该竖管部的第五穿孔与该立管的第四穿孔,该把手部设有一个通孔与两个定位孔,该两个定位孔分别位于该把手部的两端,该定位孔连通该通孔,该两个握把分别穿设于该通孔的两端,该握把设有一个定位部,该定位部凹凸配合于该定位孔,进一步令该握把固定于该本体,该连接线连接该两个握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学步车,其包括有一个架体与一个连接块,该架体第一端承接一个后轮,该架体第二端设有一个第一枢接部与一个第二枢接部,该架体第一端与该架体第二端之间设有一个座垫;该连接块的枢摆端枢接该架体的第二端,该枢摆端设有一个第一枢接轴与一组定位装置,该第一枢接轴枢接该第一枢接部,该定位装置枢接该第二枢接部,该套接端套接一个前叉,该前叉包括一个第一端与一个第二端,该前叉第一端承接一个前轮,该前叉第二端设有一个车把手,该定位装置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改变,该定位装置位于第一位置时,该学步车能够骑乘使用,该前轮与该后轮彼此远离,该定位装置位于第二位置时,该连接块相对该架体枢摆,该前轮与该后轮紧邻。
文档编号B62K15/00GK202089187SQ20112018586
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3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3日
发明者陈旺川 申请人:陈旺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