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卸车车厢左右平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7504阅读:10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卸车车厢左右平衡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自卸车副车架上的车厢左右平衡装置。
背景技术
自卸车的副车架解决了车厢与底盘车架之间的连接问题,翻转铰接点的布置方式,以及举升油缸的布置方式,但是现有自卸车的副车架上没有用于平衡自卸车车厢的装置,这样自卸车在转弯或者崎岖不平的路段时,整个车厢受向心力或向ー侧的冲击力,可能造成车厢变形甚至车辆的侧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自卸车车厢左右平衡装置,能够避免自卸车在转弯或者崎岖山路上车厢产生较大的位移,造成车厢变形或者车辆侧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卸车车厢左右平衡装置,包括副车架,所述副车架由两根竖梁和设置在两根竖梁之间的横梁组成,在副车架的中部设置ー根穿过两根竖梁的平衡梁,该平衡梁为ー根钢管,在该平横梁的两个外端对称设置有两个稳定脚,所述稳定脚的底部设有ー个弧形的卡ロ,所述稳定脚通过该弧形卡ロ卡在平衡梁上,所述弧形卡口和平衡梁硬性接触。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副车架上设置平衡梁,在平衡梁上设稳定脚,并且稳定脚和平衡梁之间通过弧形卡ロ硬性接触,稳定脚焊接在车厢底板的纵梁上,这样能避免自卸车在转弯或者崎岖山路上车厢向一侧产生较大的位移,造成车厢变形,甚至造成车辆的侧翻。提高整个车厢的刚性,有效保证了自卸车在转弯或者通过崎岖不平的路段时的稳定通过性。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稳定脚包括两个支板,两支板的下部通过连接块连接,所述两支板和连接块的下端均设有弧形卡ロ。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単、实施容易、制造成本低,能有效避免车厢产生较大的位移,避免在转弯等的时候造成车厢变形,甚至造成车辆侧翻。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副车架I、平衡梁2和稳定脚3等部件组成,所述副车架I由两根竖梁和设置在两根竖梁之间的横梁组成,在副车架I的中部设置ー根穿过两根竖梁的平衡梁2,该平衡梁2为ー根钢管,该钢管位于两根竖梁外的部分的长度相同,在该平横梁2的两个外端对称设置有两个稳定脚3,所述稳定脚3包括两个支板3a,两支板3a的下部通过连接块3b连接,所述两支板3a和连接块3b的下端均设有弧形卡ロ。所述稳定脚 3通过两支板3a和连接块3b上的弧形卡ロ卡在平衡梁2上,所述弧形卡ロ和平衡梁2硬性接触。
权利要求1.一种自卸车车厢左右平衡装置,包括副车架(1),所述副车架(I)由两根竖梁和设置在两根竖梁之间的横梁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副车架(I)的中部设置一根穿过两根竖梁的平衡梁(2),该平衡梁(2)为一根钢管,在该平横梁(2)的两个外端对称设置有两个稳定脚(3),所述稳定脚(3)的底部设有一个弧形的卡口,所述稳定脚(3)通过该弧形卡口卡在平衡梁(2 )上,所述弧形卡口和平衡梁(2 )硬性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自卸车车厢左右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脚(3)包括两个支板(3a),两支板(3a)的下部通过连接块(3b)连接,所述两支板(3a)和连接块(3b)的下端设有弧形卡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卸车车厢左右平衡装置,包括副车架,所述副车架由两根竖梁和设置在两根竖梁之间的横梁组成,在副车架上设置一根穿过两根竖梁的平衡梁,该平衡梁为一根钢管,在该平横梁的两个外端对称设置有两个稳定脚,所述稳定脚的底部设有一个弧形的卡口,所述稳定脚通过该弧形卡口卡在平衡梁上,所述弧形卡口和平衡梁硬性接触。稳定脚和平衡梁之间通过弧形卡口硬性接触,稳定脚焊接在车厢底板上,这样车辆在转弯的时候,能避免自卸车在转弯或者崎岖山路上车厢向一侧产生较大的位移,造成车厢变形,甚至造成车辆的侧翻。提高整个车厢的刚性,有效保证了自卸车在转弯或者通过崎岖不平的路段时的稳定通过性。
文档编号B62D21/03GK202389459SQ20112045994
公开日2012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8日
发明者彭晓京, 陈亮 申请人:中国重型汽车集团重庆云河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