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制造复合式车用驾驶室悬置单元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车用驾驶室悬置的制造技术。
背景技术:
驾驶室悬置是指置于车架之上,由弹性阻尼元件构成的隔振单元,用于连接驾驶室和车架的振动控制系统。驾驶室悬置主要起支撑、隔振和限位等作用,对驾驶室内乘坐舒适性有直接的影响。例如,章志华等人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橡胶悬置的制造方法(201110342792.7) ”以及彼得 D 豪沃思等人的实用新型专利“制造隔振悬置的方法(200910224401.4) ”等。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制造复合式车用驾驶室悬置单元的装置,它能有效地解决以下两方面的问题:固、液、气三相复合材料同时置于车用驾驶室悬置单元内,使悬置结构具有较强的整体性,便于布置、安装。通过该方法使悬置制造达到高效、经济的效果;通过该装置制造出一种全新的车用驾驶室悬置单元结构型式,以化解传统悬置单元高、低频带隔振能力难以兼顾的矛盾,能够实现对共振峰值的选择性抑制。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达到其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制造出的悬置单元主要分为四大部分:悬置单元弹性主体、悬置连接板、充液型腔以及附加质量系统。其中,悬置单元弹性主体包括弹性基体、气穴(周期布置在弹性基体上的凹槽)、阻尼粉末;悬置连接板分为上、下两部分,分别由金属连接板与连接螺栓构成;附加质量系统包括弹性基体(无凹槽)与附加质量块(一般为金属)。由于该悬置单元引入了气/ 液/固三相复合材料,在制造该悬置的过程中,涉及到基体材料中气穴的形成、气穴压力控制、充液型腔的形成、充液型腔中液压油的注入、质量块与基体材料的连接等方法。以上过程都需要有效而经济的手段进行制造,最终形成隔振性能优良,经济上可行且耐用的气/液/固三相复合式车用驾驶室悬置单元。一种制造复合式车用驾驶室悬置单元的装置,包括一个密封的容器,容器底部设有固定台,台面中心设有与下连接板上的连接螺栓相配合的孔,容器侧下方设有带有调节阀的充气管接口,容器密封盖的侧壁设有观察窗,盖内顶部设有夹具和夹具执行机构。所述的密封的容器的最大承受压力不小于lOMPa。为提高生产效率,密闭容器内可同时进行多组悬置单元的叠加。为使悬置减振器特性充分发挥,每一层弹性基体内气穴充气压力可以不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它将固、液、气三相复合材料同时置于车用驾驶室悬置单元内,使悬置结构具有较强的整体性,便于布置、安装。化解了传统悬置单元高、低频带隔振能力难以兼顾的矛盾,能够实现对共振峰值的选择性抑制。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用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实施例制造出的悬置单元正视剖视图。图2为实用新型制造出的悬置单元的A-A剖视图。图3为实用新型制造出的弹性基体(两层)的侧视示意图。图4为实用新型制造出的弹性基体的俯视示意图。图5为实用新型实施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图1-4示出,本例制造出的悬置单元中,若干层叠加的橡胶弹性基体4(有凹槽)及其形成的气穴10构成了悬置结构弹性主体,每一层分别由模压成型的带周期布置气穴10,气穴10深度为弹性基体4高度的五分之一。图5示出,本实施例的制造复合式车用驾驶室悬置单元的装置,包括一个密封的容器,容器15底部设有固定台14,台面中心设有与下连接板2上的连接螺栓I相配合的孔,容器15侧下方设有带有调节阀12的充气管接口 13,容器密封盖16的侧壁设有观察窗17,盖内顶部设有夹具18和夹具执行机构19。本例的密封的容器的最大承受压力不小于lOMPa。使用本例的装置制造悬置单元的过程如下:选用45号钢材,通过车、磨等工艺在下连接板(与车架相连)2上加工出连接螺栓
I(与车架相连),在上连接板(与驾驶室相连)9上加工出连接螺栓8 (与驾驶室相连),进行以下操作:①将弹性基体3分别与下连接板2和上连接板9硫化在一起构成组合体;②模压加工橡胶弹性基体5 (无凹槽,中心开有呈放射通孔),并与质量块7硫化形成悬置附加质量系统;③模压成型形成带周期布置气穴10的弹性基体4,气穴10深度为弹性基体4高度的五分之一;④打开密闭容器盖16,将加工好的下连接板2上的连接螺栓I固定在密闭容器15中的固定台14中心的孔中,⑤将一层在气穴10填充Si02粉末11的弹性基体4用夹具18夹持,并在弹性基体3的上表面涂上粘结剂,接通夹具执行机构19的控制设备,将弹性基体4以< 0.05m/s的速度压装在弹性基体3的上表面,为保证弹性主体与弹性基体3的粘结强度,夹具执行机构19以一定压力停留在弹性基体3的上表面时间不少于10秒;⑥卸下密封盖16,将另一层填充Si02粉末11的弹性基体4用夹具18夹持,并在已与弹性基体3粘结好的第一层弹性基体4的上表面涂上粘结剂;⑦关闭密封盖16密封密闭容器15,调节充气压力调节阀12,通过密闭容器充气管接口 13向密闭容器15充入> 2bar压力的氮气,开启夹具执行机构19,将悬置弹性主体以(0.05m/s的速度压装在上一层弹性基体4的上表面,并停留10秒以上;⑧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将橡胶弹性基体5与质量块7组成的悬置附加质量系统粘结到悬置结构弹性基体4上,并形成充液型腔6 ;⑨向充液型腔6中注入硅油,液面高度与充液型腔6高度持平;⑩将一层带有气穴10的弹性基体4用夹具18夹持,并在弹性基体5的上表面涂上粘结剂,重复执行⑦所述粘结过程,直至将由上连接板8与弹性基体3的组合体粘结到弹性基体4上;打开密封盖16,将加工完毕的悬置单元从固定台14上卸下,至此,完成了悬置单元的制造过程。为提高悬置单元在密闭容器15中的制造效率,可将悬置连接固定台14面积加宽,以便固定多组悬置下连接板(与车架相连)2,同时在密封盖16上固定对应组数的悬置夹具执行机构18。
权利要求1.一种制造复合式车用驾驶室悬置单元的装置,包括一个密封的容器,其特征在于:容器(15)底部设有固定台(14),台面中心设有与下连接板(2)上的连接螺栓(I)相配合的孔,容器(15)侧下方设有带有调节阀(12)的充气管接口(13),容器密封盖(16)的侧壁设有观察窗(17),盖内顶部设有夹具(18)和夹具执行机构(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造复合式车用驾驶室悬置单元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密封的容器(15)的最大承受压力不小于lOMPa。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造复合式车用驾驶室悬置单元的装置,属于车辆工程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将固、液、气三相复合材料同时置于车用驾驶室悬置单元内,使悬置结构具有较强的整体性,便于布置、安装。同时,化解了传统悬置单元高、低频带隔振能力难以兼顾的矛盾,能够实现对共振峰值的选择性抑制。本实用新型的密闭容器底部设有固定台,台面中心设有与下连接板上的连接螺栓相配合的孔,容器侧下方设有带有调节阀的充气管接口,容器密封盖的侧壁设有观察窗,顶部设有夹具和夹具执行机构。主要用于制造复合式车用驾驶室悬置单元。
文档编号B62D33/10GK202944456SQ20122063200
公开日2013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6日
发明者杨明亮, 丁渭平, 陈亮, 吴昱东, 丁伟 申请人:西南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