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杆转向、脚控支撑轮、敞闭两用二轮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80080阅读:553来源:国知局
拉杆转向、脚控支撑轮、敞闭两用二轮轿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拉杆转向、脚控支撑轮、敞闭两用二轮轿车,包括现有二轮轿车所具有的车体、前车轮、后车轮、制动装置、主电机、程控器及线路系统、拉杆调速手柄和附属装置;还包括转向拉杆装置、车顶盖装置及脚控支撑轮装置;车体上部装有上下车的车罩,封闭时车身高1.18米。后轮的高速电机使二轮行车速度同于轿车。用两套装在前轮把手上的转向拉杆控制行车转向,自由度高,使低座0.1米驾车舒适;转向拉杆末端的拉杆手柄用于控制车速、转向、刹车。半敞车罩顶部车顶盖时,可高座驾车,更舒适。司机于车内前蹬脚踏板控制车两侧的支撑轮(轮距1.1米)分别或抬起或触地进行扶车和进行自锁式驻车的扶、驻车方法灵敏、省力、安全。本发明具有低车身、宽支撑轮距,行车安全,可领证上路;节能、降霾、缓解堵车作用大。
【专利说明】拉杆转向、脚控支撑轮、敞闭两用二轮轿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封闭式二轮电动轿车,具体涉及一种拉杆转向、脚控支撑轮、敞闭两用二轮轿车。
【背景技术】
[0002]五人座轿车数量级大、滥用严重,绝大部分乘坐1、2个人,不仅浪费能源,也是城市雾霾、马路堵车的主要原因之一。私家用车或一人上班用车,唯有轿车,别无选择(不包括不能遮风雨的敞开式二轮车)。所以开拓轿车替用品,满足三口之家等“小客量人群”的乘车需求十分必要。
[0003]现有装上箱罩的二轮车,能满足“小客量人群”乘车的需求,但都未能成功上路,原因是无法解决以下四大技术问题:
1.装上箱罩的二轮车风阻大了,常被风吹翻车怎么办?
2.为了使车“抗风吹”,需将车身、椅座降低,如何做到超低车身、超低驾座,驾车舒
适?
3.装上箱罩的二轮车重心高了,容易重心失衡,如何于车箱罩内安全、可靠的进行“扶、驻车”?
4.如何使装上箱罩的二轮电动车具有现有轿车的速度?
二轮车装上箱罩后,现有“扶、驻车”(即是对欲倾倒的车身扶正、或停稳)的方法有两种:1,是“机械撑脚法”。此方法常由于“机械撑脚”反应慢或地面凸凹不平,未能及时、可靠的停车而翻车。2,是“人脚踏板法”。此方法是驾车人的双脚在车罩内通过能升降的“脚踏板”进行“扶、驻车”。由于人力小,无法抗拒车罩的阻风力而常翻车。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杆转向、脚控支撑轮、敞闭两用二轮轿车。
[0005]本发明提出的拉杆转向、脚控支撑轮、敞闭两用二轮轿车,包括现有二轮轿车所具有的车体、前车轮、后车轮、制动装置、主电机、程控器及线路系统、拉杆调速手柄和附属装置;其中:前车轮通过车前叉装于车体头部;后车轮通过弹性套筒装于车体尾部;主电机装于后车轮的轮毂内;制动装置通过螺栓固定于车轮上,并通过管道与位于车侧翼内的制动液泵连接;程控器位于车体的车头箱内;附属装置为车载电池和座椅;所述装置还包括转向拉杆装置、车顶盖装置及脚控支撑轮装置;
转向拉杆装置3用于控制前车轮行车转向,左、右各一套,分别安装于前车轮的转向把手7上。每套转向拉杆装置3都由拉杆部分和托轮组成;拉杆部分包括万向球头93、内拉杆95、外拉杆96、转向杆电缆94、制动凸轮二 97、制动拉杆98、制动手柄99、拉杆调速手柄100、驻车锁解按钮101和警铃按钮102 ;内拉杆95 —端伸入外拉杆96内孔内,且能在外拉杆96内孔内来回移动,内拉杆95另一端通过万向球头93与前车轮8的转向把手7连接;外拉杆96另一端装有拉杆调速手柄100和制动手柄99,所述制动手柄99通过制动液泵66的输送管道阀门控制安装在车轮上的盘式制动器16 ;外拉杆96中部由可转向可伸缩的圆柱形托轮27承托;外拉杆96上安装有通过转轴连为一体的制动凸轮97和制动拉杆98,所述制动凸轮97和制动拉杆98用于控制、固定内拉杆95 ;拉杆调速手柄100及制动手柄99分别通过转向杆电缆94与程控器5联通,从而可通过操作拉杆调速手柄100及制动手柄99对行车进行调速或制动;所述托轮27呈圆柱形结构,其两端通过球轴承安装在花键轴托轮架26上,所述花键轴托轮架26呈横向水平位,其一端后部焊接有竖直位的锥形花键轴,所述锥形花键轴从上端插入花键套六角杆25的花键套内锥形孔内固定,所述花键套六角杆25的纵向水平位的六角杆再插入内六角筒11孔内,并通过带柄凸轮10固定;扳动所述带柄凸轮10即可对其固定或松开;所述内六角筒11再套夹在内六角筒座69上,所述内六角筒座69固定在车侧体上;通过内拉杆95及托轮27的转向、伸缩,使转向拉杆装置3具有高自由度;
车顶盖装置124包括车顶盖123、车盖转轴111、车盖臂112、伸缩撑盖杆121、撑杆螺母122、勾头肖119、上内槽孔118、下内槽孔19、80°转角转柄120和导风活页20,车顶盖123前端通过车盖转轴111连接车盖臂112,装在车罩I顶部,可开合;车顶盖123另一端两侧通过转轴各固定一付伸缩撑盖杆121,每付伸缩撑盖杆121中间都设置有调节其长短的撑杆螺母122,每付伸缩撑盖杆121下端都设有勾头肖119 ;车罩I内壁上设有下内槽孔19、上内槽孔118和80°转角转柄120;伸缩撑盖杆121可通过勾头肖119分别插在下内槽孔19或上内槽孔118内进行换位;当伸缩撑盖杆121下端的勾头肖119插入上内槽孔118内并转动90°,再转动80°转角转柄120将伸缩撑盖杆121双重锲紧固定后,则车顶盖123处于半敞开状态,侧向可通风,不增加风阻。在车顶盖123上密布有导风活页20,每个导风活页20前部都设有弹性转轴,可自动开、合导风,使车稳定,不飘移。
[0006]脚控支撑轮装置35用于在车罩内进行“扶、驻车”操作,左、右各一套,分别安装于车底两侧及车侧翼61下部;每套脚控支撑轮装置35包括前面的平动部分组件、后面的转动部分组件、连接前面的平动部分组件和后面的转动部分组件的脚蹬拉绳79以及与之配套的固定件组成。
[0007]平动部分组件包括脚蹬滑板90、脚蹬板轴89、脚蹬板71、鞋垫板73、卷轴簧三88、制动凸轮22、制动踏板21、卷轴簧二 72、脚蹬栓74和脚蹬勾23 ;其中:脚蹬板轴89、脚蹬板71、鞋垫板73、卷轴簧三88、制动凸轮22、制动踏板21、卷轴簧二 72、脚蹬栓74、脚蹬勾23均安装固定在脚蹬滑板90上,脚蹬滑板90上平面中部设置一个横向的脚蹬板轴89,脚蹬板轴89穿装在脚蹬滑板90侧边上轴耳的孔内,可转动;脚蹬板71、鞋垫板73端部两侧均设有轴耳,通过相应的轴耳装在脚蹬板轴89上;所述卷轴簧三88也套在脚蹬板轴89上;脚蹬滑板90前端侧边处,还固定一根与其垂直的轴,所述垂直的轴上套装固定有中心有孔的制动凸轮22和一端有孔的制动踏板21以及卷轴簧二 72 ;制动凸轮22和制动踏板21是连为一体的;当制动踏板21带动制动凸轮22转动锲紧固定在车体上的制动长板70时,就实现对整个平动部分组件的强力制动;脚蹬滑板90 —个侧面的延伸部分穿过脚蹬栓导管75上的长缝,与脚蹬栓导管75内的脚蹬栓74连接为一体;脚蹬栓74尾端固定有与转动部分组件撬棒78连结的脚蹬拉绳79 ;脚蹬滑板90另一个侧面前端还焊接有脚蹬勾23 ;脚蹬滑板90、脚蹬栓74是依托纵向较长的轨板91和脚蹬栓导管75滑动的;轨板91及夹持固定着脚蹬栓导管75的管缝加强板安装固定在车前两侧的车底板上;所述平动部分组件及脚蹬栓74的平动就通过拉绳79拖动撬棒78及整个转动部分组件转动;
转动部分组件包括支撑轮轴60、撬棒78、电磁止动肖83、弹性止动肖86、卷轴簧一 55、活动平衡铁87、活动轴圈76、小定位肖77、动力组64、支撑轮57、轮毂配重铁58、电触头62、上触动开关63和下触动开关59,其中:支撑轮57、轮毂配重铁58、电触头62、上触动开关63和下触动开关59安装在动力组64上,撬棒78、电磁止动肖83、弹性止动肖86、卷轴簧一 55、活动平衡铁87、活动轴圈76、小定位肖77和动力组64都安装在支撑轮轴60上;支撑轮轴60通过两端圆柱轴承横向安装在车体的车底板及车侧翼61下部,亦即脚蹬栓导管75端口处;在支撑轮轴60上,紧贴车侧内壁和脚蹬栓导管75端口处,固定有通过脚蹬拉绳79与脚蹬栓74连接一起的撬棒78 ;所述撬棒78的端部纵深孔内安装有电磁止动肖83,当电磁止动肖83的电磁线圈通电后,位于电磁线圈内的电磁止动肖83便在电磁正、负磁极磁力的作用下缩进或伸出;撬棒78端部的纵深孔的垂直向孔内还设置有弹性止动肖86和压簧,弹性止动肖86通过尾端处的压簧弹力顶紧固定住电磁止动肖83;支撑轮轴60上靠里端,还套装有卷轴簧一 55和与活动平衡铁87焊连接的活动轴圈76,还焊连接有有小定位肖77,小定位肖77位于活动轴圈76的长孔内处;紧贴电磁止动肖83端部的车体侧内壁上,焊接有定位肖82、转轴肖止动肖85和用于安装转轴止动肖84的轴;位于脚蹬拉绳79处的车体侧内壁上安装有定滑轮81和拉绳护盒80 ;这些非转动的配套件的精确位置由现场实验确定。支撑轮轴60上,通过动力组64的轮腿套筒38和其电机底板焊接固定有动力组64,所述动力组64位于车体侧壁外侧;动力组64的轮腿套筒38内的螺旋轮腿56外端部通过支撑轮架焊接有支撑轮57及此轮轮毂配重铁58及电触头62 ;动力组64的轮腿套筒38外壁上端装有上触动开关63,下端装有下触动开关59 ;
动力组64的作用是只要按动升降车按钮28就使支撑轮57的腿即螺旋轮腿56伸长或缩短。动力组64通过与动力组外壳44为一体的电机底板和轮腿套筒38焊接固定在支撑轮轴60上;动力组外壳44的横向筒内通过轴承安装有蜗杆45,蜗杆45与蜗轮40啮合装在一起组成减速器37,蜗轮40再通过内孔的键与轮腿螺杆48固定在一起,轮腿螺杆48再以螺纹与以键46和长键槽47导向的螺旋轮腿56旋连接在一起,长键槽47位于轮腿套筒38内壁;轮腿螺杆48的上端再通过园锥滚子轴承41、挡圈42、推力球轴承43安装固定在动力组外壳44内;螺旋轮腿56下端与安装有支撑轮57的轮架焊接为一体;支撑轮57轮毂内安装有轮毂配重铁58 ;电机36用螺栓固定在电机底板上并用链条将电机链轮、蜗杆链轮连接起来组成传动器39 ;当按动升降车按钮28则电机36通电转动(按动“升车按钮”则电机36正转,按动“降车按钮”则电机36反转),就通过链轮传动器39传送给蜗轮40、蜗杆45进行减速,再由蜗轮40带动其芯轴即轮腿螺杆48旋转,于是套在轮腿螺杆48上的螺旋轮腿56 (相当于外螺母)就在由键46、长键槽47导向的轮腿套筒38内伸出或缩进,这样与螺旋轮腿56为一体的支撑轮57也就将后车轮悬起或着地。螺旋轮腿56的缩进或伸出,就带动电触头62上下移动而触及上触动开关59或下触动开关63而使电机断电,以自动停止升降车动作,从而实现二轮行车或三轮行车的转换或对车身纠偏;
当二轮行车欲倾倒,需要“扶正车”时,驾车人先按一下驻车锁解按钮101,使撬棒78端部的电磁止动肖83通电缩进,并被弹性止动肖86固定,再双脚前蹬脚蹬板71向前移动,就带动全部平动部分组件一起于轨板91上向前滑动,脚蹬栓74也就在脚蹬栓导管75内同步滑动,脚蹬栓74的滑动就带动脚蹬拉绳79使撬棒78及支撑轮轴60上的转动部件包括支撑轮57 —起转动。这样,支撑轮57就被踏动脚蹬板71的“驾车人的脚”控制而(转动)点动式触地,这就是“扶车”。当欲停车时,再按一下驻车锁解按钮101使撬棒78端部的电磁止动肖83通电伸出(并由弹性止动肖86固定),再进一步前蹬脚蹬板71至锁定位(即此撬棒78芯孔内的电磁止动肖83随撬棒78转过转轴止动肖84之后的位置即为锁定位)时,支撑轮57便触地并被(头部伸出的)电磁止动肖83锁定,而电磁止动肖83又被固定在车体上的转轴止动肖84、定位肖82、转轴肖止动肖85锁定,即为“驻车”,亦即“四轮停车”。当驾车人的脚松开脚蹬板71时,则“支撑轮57因自重轻而总是抬起至设定的角度位”(而未到水平位),此时即可启动后车轮主电机进行二轮行车。此时的脚蹬板71也就被“抬起的支撑轮57”通过拉绳79回拉一段距离,即总处于缩腿位置,以备用于蹬腿操作(支撑轮57)。
[0008]本发明中,所述装置还包括2套安装在车头两侧的安全撑脚装置,所述安全撑脚装置包括安全撑脚52、棘轮54、棘齿53、撑脚弹簧51、撑脚盒盖114和电磁搭扣转肖113,安全撑脚52、棘轮54、棘齿53和弹簧51都固定或通过基座固定在车头侧外壁上,并封闭在带有撑脚盒盖114的撑脚盒内,撑脚盒盖114通过铰链也安装在此车头侧外壁上;其中:安全撑脚52固定在同步转动的棘轮54的轴上,棘轮轴上方设有棘齿53、弹簧51 ;所述撑脚盒盖114设置有一个电磁搭扣转肖113,通过控制电磁搭扣转肖113即可打开或闭合撑脚盒盖114;当车子由于制动惯性或按动撑脚按钮31时,便使电磁搭扣转肖113转一角度,于是撑脚盒盖114解锁、打开,其内安全撑脚52便在撑脚弹簧51的作用下迅速弹出并撑地,而且立即被棘齿53、棘轮54锁定,以防止翻车。
[0009]本发明中,所述装置还包括车罩装置。车罩装置的组件车罩I侧面形如打开的折扇,通过车罩轴50、车罩轴座49装在车头上部。上转打开车罩进行上、下车,下转则车罩封闭。为了使开、合车罩轻巧,在车头里面固定有牵罩弹簧105,其尾部用车罩拉绳106、车罩滑轮104、绳头扣107与固定在车罩I上的带齿撑杆103连结起来,这样就可以利用牵罩弹簧105的收缩弹力平衡车罩重量。车罩I打开高度由止罩电磁肖108 (此止罩电磁肖108结构原理同于电磁止动肖83)顶住的带齿撑杆103上的齿的位置决定。车罩封闭时,是超低车身。车罩轴50通过轴套安装有导风板4 (此件开、合大小可调节),用于车内通风、换气。车罩锁117装在车体尾板上,用于锁定车罩。
[0010]本发明中,所述装置还包括雨篷装置。其装在车罩I后部,当将雨篷109沿雨篷滑轨110下降则雨篷张开,上升则雨篷合拢。用于打开车罩I上、下车时遮雨。
[00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拉杆转向、脚控支撑轮、敞闭两用二轮轿车做到了“不怕风”;由于本车车身极低
1.18米,风阻小;超宽的支撑轮距1.10米,支撑面积大。所以一般大风天气仍能低速安全行车;
(2)本车超低车身,超低驾座0.10米,并做到“驾车舒适”;
由于本车的两个“创新装置”:①高自由度的转向拉杆装置3,使得靠椅背驾车、多姿驾车,驾车舒适车顶盖装置124,使得在大部分天气下皆能半敞车顶盖、高座0.25米驾车,感觉更舒服。这种车顶盖装置124结构,使半敞车顶盖123时的风阻,不大于车身全封闭时的风阻;
(3)本车驾车人于车罩内进行驾车及“扶、驻车”操作,做到了“行车安全”和“扶、驻车安全三保险”,所以能够领到“上路证”。[0012]脚控支撑轮装置,是利用脚的灵敏感觉于车罩内进行“扶、驻车”,此操作方法反应快,不顶升车,不承受大重量,能灵活应对重心失衡和地面不平各种情况;对支撑轮锁定、解锁快速、方便。所以操作轻松,行车、驻车安全;
(4)节能、环保:本车风阻小,自重不足现有轿车的三分之一,每替代一辆轿车,节能50%以上;还可有效减少雾霾;
(5)在大城市马路上,轿车占比最大。轿车小型化是缓解大城市马路堵车的有效途经。本车小巧、好用,替代轿车前景广阔;
(6)本车结构简单、没有大的“易损件”、寿命长。由于能耗小、电池续程远,市内购物、上学、城郊上班,勿需“充电桩”再充电。所以此车普及使用会很快的。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图2中A-A向剖视图(全封闭图)。
[0014]图2是图1中B-B向局部剖附视图。
[0015]图3是图2中C-C向剖视图(部件动力组)。
[0016]图4是图1中D向局部剖向视图。
[0017]图5是图2中E-E向剖视图。
[0018]图6是图1中F向局部剖向视图。
[0019]图7是图2中G-G向局部剖向视图。
[0020]图8是图7中H-H向剖视图。
[0021]图9是图2中K-K向局部剖向视图。
[0022]图10是上、下车图。
[0023]图11是半敞车图。
[0024]图中标号:1车罩,2车罩止动按钮(车内),3转向拉杆装置,4导风板,5程控器,6车体,7转向把手,8前车轮,9前轮电机,10带柄制动凸轮,11内六角筒,12椅座板,13座椅转脚,14主电机,15后车轮,16盘式制动器,17车后电池,18椅靠背,19下内槽孔,20导风活页,21制动踏板,22制动凸轮一,23脚蹬勾,24音响,25花键套六角杆,26花键轴托轮架,27托轮,28升降车按钮,29安钮板,30转向灯按钮,31撑脚按钮,32双人座椅,33空调器,34轮侧电池,35脚控支撑轮装置,36电机,37减速器,38轮腿套筒,39传动器,40蜗轮,41园锥滚子轴承,42挡圈,43推力球轴承,44外壳,45蜗轮杆,46键,47长键槽,48轮腿螺杆,49车罩轴座,50车罩轴,51撑脚弹簧,52安全撑脚,53棘齿,54棘轮,55卷轴簧一,56螺旋轮腿,57支撑轮,58轮毂配重铁,59下触动开关,60支撑轮轴,61车侧翼,62电触头,63上触动开关,64动力组,65上车坐板,66制动液泵,67车底封板,68驾车锁,69内六角筒座,70制动长板,71脚蹬板,72卷轴簧二,73鞋垫板,74脚蹬栓,75脚蹬栓导管,76活动轴圈,77小止动肖,78撬棒,79脚蹬拉绳,80拉绳护盒,81定滑轮,82定位肖,83电磁止动肖,84转轴止动肖,85转轴肖止动肖,86弹性止动肖,87活动平衡铁,88卷轴簧三,89脚蹬板轴,90脚蹬滑板,91轨板,92管缝加强板,93万向球头,94转向杆电缆,95内拉杆,96外拉杆,97制动凸轮二,98制动拉杆,99制动手柄,100拉杆调速手柄,101驻车锁解按钮,102警铃按钮,103带齿撑杆,104车罩滑轮,105牵罩弹簧,106车罩拉绳,107绳头扣,108止罩电磁肖,109雨篷,HO雨篷滑轨,111车盖转轴,112车盖臂,113电磁搭扣转肖,114撑脚盒盖,115车腰梁,116车罩止动按钮(车外),117车罩锁,118上内槽孔,119勾头肖,120为80°转角转柄,121伸缩撑盖杆,122撑杆螺母,123车顶盖,124车顶盖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0026]实施例1:如附图所示,本发明小车共由十四项装置、系统组成,其结构及组合的实施方式如下:
车体装置包括车体6、车侧翼61和车腰梁115,三者都焊接为一整体。车体中部的“上、下车凹口 ”处高0.45米,位于车侧板上的上车座板65 (此件可折叠)处高0.70米,便于上、下车。
[0027]前车轮装置采用普通前车轮8,直径为0.35米,通过车前叉装于车头部。轮毂内装有低速前轮电机9,是三轮行车的动力轮。在车轮转向把手7上安装有转向拉杆装置3,用于控制前车轮行车转向。
[0028]后车轮装置采用普通后车轮15,直径0.4米,通过弹性套筒装于车尾部。是主动力高速车轮。
[0029]制动装置采用普通液压盘式制动器16,用螺栓固定在车轮上。用管道与位于车侧翼61内的制动液泵66连接,通过转向拉杆装置3末端的制动手柄99操作制动前、后车轮。
[0030]主电机装置采用普通轮毂用直流电机,主电机14安装于后车轮。通过适当增加电机体积,加大此电机的转速和功率,使本车车速达到现有轿车的速度。以车载电池为动力源。具体规格、参数在制造时通过实验确定。
[0031]程控器及线路系统包括:程控器5、驾车锁68 (兼电源总开关)、电缆线及车罩止动按钮2 (车内)、按钮板29、转向灯按钮30、撑脚按钮31、转向杆电缆94、驻车锁解按钮101、警铃按钮102和车罩止动按钮116 (车外)。所述程控器5安装在车头箱内,车罩止动按钮2 (车内)及车罩止动按钮116 (车外)位于车罩内、外拉手处,按钮板29焊接于车两侧车体沿处,按钮板29上设有升降车按钮28、转向灯按钮30和安全撑脚按钮31,在拉杆调速手柄100上设置有驻车锁解按钮101、警铃按钮102。通过以上各组件的紧密合理的连接,使得程控器及线路系统具有协调、控制整车各功能组件正常运行的功能。
[0032]拉杆调速手柄装置采用现有二轮电动车使用的普通“手柄式调速器”,拉杆调速手柄100安装于转向拉杆末端。其左手柄上设有“驻车锁、解按钮”101,右手柄上设有警铃按钮102。左手柄控制前车轮转速,右手柄控制后车轮转速。
[0033]附属装置包括多变双人座椅32、椅靠背18、车后电池17、轮侧电池34、音响24、空调器33及安全装置、车窗刮水器、后视镜、灯具、上车坐板65。当封闭车罩并且双人座椅32的座椅转脚13折叠时,椅座板12高0.10米,是“超低驾座”,是超低车身1.18米的前提。
[0034]转向拉杆装置3如图1和图9所示,用于行车转向,左、右各一件。前端用万向球头93与前车轮8的转向把手7连接,末端装有拉杆调速手柄100和制动手柄99,中间由可转向可伸缩的托轮27承托。安装此托轮27的结构组合如下:花键轴托轮架26可从花键套六角杆25的花键套内拔出,调节角度后再插入固定。此花键套六角杆25可从内六角筒11中伸出或缩进并由带柄凸轮10固定。此内六角筒11通过内六角筒座69固定在车侧壁上。转向拉杆装置3的内拉杆95可在外拉杆96的内孔中伸出或缩进,并由制动凸轮二 97和制动拉杆98控制固定。拉杆调速手柄100及制动手柄99通过转向杆电缆94与程控器5联通。操作此手柄即可控制行车方向、调节车速和制动车轮。以上结构使转向拉杆装置3具备高自由度,可方便的靠椅背、多姿势操作其末端的拉杆调速手柄100驾车,既是超低座
0.10米驾车,也感觉良好,不易疲劳。
[0035]车顶盖装置124如图11所示,车顶盖123—端通过车盖转轴111连接车盖臂112,装在车罩I顶部,可开合;车顶盖123另一端两侧通过转轴固定有伸缩撑盖杆121,每付伸缩撑盖杆121中间都设置有调节其长短的撑杆螺母122,每付伸缩撑盖杆121下端都设有勾头肖119 ;车罩I内壁上设有下内槽孔19、上内槽孔118和80°转角转柄120。伸缩撑盖杆121的勾头肖119可插在下内槽孔19或上内槽孔118内。当伸缩撑盖杆121下端的勾头肖119插入上内槽孔118内,并用“80°转角转柄120”将伸缩撑盖杆121锲紧固定后,车顶盖处于半敞开状态,车身、椅座都升高了,由于侧向可通风,并不增加侧向风阻。另外,在车顶盖123上密布有导风活页20,每个导风活页20前部都设有弹性转轴,所以当遇偶然风时这些导风活页20皆可利用自重和弹力自动开、合进行导风,减少风阻,使车身稳定、不飘移。半敞车顶盖123时车身高1.33米,椅座板12高0.25米,使驾车更舒服。
[0036]脚控支撑轮装置35如图2、图4、图7所示。其用处是于车罩内安全、可靠的进行“扶、驻车”。此装置位于车底两侧及车侧翼61下部,共2套。当二轮行车速度很慢,车欲倾倒,需要“扶正车”时,先按一下“驻车锁、解按钮”101,使撬棒78端部的电磁止动肖83通电缩进,并被弹性止动肖86固定,从而使同轴的支撑轮57解锁。再用脚前蹬脚蹬板71 (见图7),此件在脚蹬板轴89、卷轴簧三88的作用下可张、合,就带动与其一体的平动部分构件:脚蹬滑板90、鞋垫板73 (此件尾部位居于轨板91上面,是软塑材料可与轨板91即离即合,用于轻微制动脚蹬板71) —起于轨板91 (此件固定在车底板上)上向前滑动;由于脚蹬滑板90—侧面延伸穿过脚蹬栓导管75 (此件也固定在车底板上)的管壁上的长缝与脚蹬栓74连接为一体,此脚蹬滑板90也就带动脚蹬栓导管75内脚蹬栓74 —起向前滑动,脚蹬栓74再通过拉绳护盒80内的脚蹬拉绳79拉动撬棒78使其转轴(即支撑轮轴60)上的同轴转动部分组件包括:卷轴簧一 55、与活动平衡铁87焊连结的活动轴圈76、小定位肖77 (此件位于活动轴圈76的长孔内处)、动力组64、支撑轮57、轮毂配重铁58—起转动。这样,转动件支撑轮57就被踏动脚蹬板71的“驾车人的脚”控制而点动式触地,这就是“扶车”。当欲停车时,再按一下“驻车锁、解按钮”101使撬棒78端部的电磁止动肖83通电伸出并由弹性止动肖86固定,再前蹬脚蹬板71至锁定位(即此撬棒78芯孔内的电磁止动肖83随撬棒78转过转轴止动肖84之后的位置即为锁定位)时,支撑轮57便触地并被(头部伸出的)电磁止动肖83锁定,而电磁止动肖83又被固定在车体上的转轴止动肖84、定位肖82、转轴肖止动肖85锁定,即为“驻车”,亦即“四轮停车”。当松开脚蹬板71时,则支撑轮57因自重轻而总是抬起至设定的角度位(而未到水平位),以便二轮行车。此时脚蹬板71也就被抬起的支撑轮57通过拉绳79回拉一段距离,而总处于缩腿位置。另外,在脚蹬滑板90前端侧边处,还焊接固定一根与其垂直的轴,在此轴上套装固定有中心有孔的制动凸轮22和一端有孔的制动踏板21和卷轴簧二 72。当制动踏板21转一角度时,则制动凸轮22就同步转动从而锲紧(固定在车体上的)制动长板70,以实现对平动部件的强力制动,也就实现了对支撑轮57的强力制动。这样,当地面高凸无法锁定支撑轮时,用于稳定支撑轮,以防翻车。此装置两支撑轮的轮距是1.10米,是超宽支撑轮距,是本车不怕风的两大保障之一。[0037]以上脚控支撑轮装置35所述,按动“驻车锁、解按钮” 101,使撬棒78端部的电磁止动肖83通电缩进或伸出的结构原理如下:(见图7)在撬棒78端部的纵深孔内安装有由钉体管、钉叉管、电磁线组成的“电磁钉形管”。在其钉体管内设置有可移动的电磁止动肖83,而在其钉叉管内设置有压簧和弹性止动肖86,此弹性止动肖86头受压簧弹力而顶紧电磁止动肖83体部表面,从而将其适度固定。此压簧弹力足以将电磁止动肖83适度固定,但抗拒不了使电磁止动肖83缩进或伸出的电磁力。此电磁力即电磁线通正电或负电产生的磁极力对电磁止动肖83 (永磁体)磁极力的排斥力或吸引力。
[0038]以上脚控支撑轮装置35所述,“当松开脚蹬板71时,则支撑轮57因自重轻而总是抬起至设定的角度位”(而未到水平位)的目的:是为了将脚蹬行程由0.35米缩短至0.22米。这样脚蹬行程短了,驾车操作就更舒服。这些脚蹬行程的具体数据及支撑轮抬起的具体角度是由撬棒78长度及其转角计算出来的。以上所述的“支撑轮57总是抬起至设定的角度位”的机械原理如下:当二轮行车、双脚松开脚蹬板71时,经过计算设置的活动平衡铁87、动力组64及作用于支撑轮轴60同侧的卷轴簧一 55三者的总作用力,总是大于另一侧的支撑轮57及轮毂配重铁58 二者的总重力。所以活动平衡铁87 (其固定在活动轴圈76上,在此状态,活动轴圈76被固定在支撑轮轴60上的小止动肖77卡着)就下转,直至触及车底封板67而停止,同轴的支撑轮57也就处于此设定角度位了。当转弯倾车致使支撑轮57碰地时,由于在活动轴圈76上设有长孔,而未被小止动肖77卡死,所以支撑轮57此时能上转自如,不影响小车倾车转弯。支撑轮57每次自如上转所引起的脚蹬板71的缩回(加长了脚蹬行程,最大为0.35米),可用脚前蹬一下脚蹬勾23,既可使脚蹬板71仍总处于便于脚蹬(脚蹬行程0.22米)之位置。
[0039]以上所述的“动力组64”是一个独立的多元组件,其结构组成及连接方式如下:当其组件电机36转动(按动“升车按钮”电机36正转,按动“降车按钮”电机36反转),就通过链轮传动器39传送给蜗轮40、蜗杆45进行减速(此即减速器37是通过园锥滚子轴承41、挡圈42、推力球轴承43安装在外壳44内的),再由蜗轮40芯轴带动轮腿螺杆48旋转,于是轮腿套筒38 (与外壳44为一整体)内的(螺母)螺旋轮腿56 (由键46、长键槽47导向)及与其一体的支撑轮57就伸出或缩进,从而将后车轮悬起或着地(将后车轮悬起或着地后,由电触头62触动下触动开关59或上触动开关63使电机断电,停止升降车动作),以实现二轮行车或三轮行车的转换或对车身纠偏。由于“蜗轮、蜗杆+轮腿螺杆48”变速比大,所以动力组64体积可相当小;又因升降车时间不敏感,所以此动力组64功率及安装空间可行。
[0040]从以上的脚控支撑轮装置35的具体结构及连接关系可知,运用脚控支撑轮装置35于车罩内进行“扶、驻车”操作,可行、轻松、安全。
[0041]安全撑脚装置(见图4)位于车头两侧,每侧各一套。当车子的制动惯性或按动撑脚按钮31时,便使电磁搭扣转肖113转一角度,使撑脚盒盖114解锁、打开,其内的安全撑脚52便在撑脚弹簧51的作用下迅速弹出并撑地,而且立即被棘齿53、棘轮54锁定,以防翻车。安全撑脚52用于急救,较少使用,所以采用手动恢复其原锁定状态。
[0042]车罩装置见图1、图10。车罩装置的组件车罩I侧面形如打开的折扇,扇骨长1.10米,车罩I通过车罩轴50、车罩轴座49装在车头上部。上转打开车罩I进行上、下车,下转则车罩I封闭。牵罩弹簧105前端装在车头里,尾端用车罩拉绳106、车罩滑轮104、绳头扣107与固定在车罩I上的带齿撑杆103连结起来,用以平衡车罩重量使开、合车罩轻巧。车罩I打开高度由止罩电磁肖108顶住的带齿撑杆103的齿位决定。车罩轴50处装有导风板4,用于车内通风换气。车罩锁117装在车体尾板上,用于锁定车罩。此车罩I与车体组成车身,车罩封闭时整车外形尺寸:长X宽X高=2.06X0.76 (1.20车翼部)X 1.18 (米);车内总高0.98米。全封闭车身总高1,18米,是超低车身,是本车不怕风的两大保障之一。另一保障是超宽支撑轮距1.10米。
[0043]雨篷装置如图10所示,装于车罩I后部。当将雨篷109沿雨篷滑轨110下降则雨篷109张开,上升则雨篷109合拢。用于雨天上、下车时遮雨。
[0044]运用脚控支撑轮装置35,进行“扶、驻车,安全三保险”操作的方法如下:
①当地面高凸无法锁定支撑轮57时,可先脚蹬制动踏板21,使制动凸轮22锲紧制动长板70,从而先稳定住支撑轮57,再启动动力组64,将螺旋轮腿56缩短使支撑轮57缩高至锁定位即可。②当地面低凹,锁定支撑轮失效,车身倾斜时,可启动动力组64将螺旋轮腿56伸长使支撑轮57撑地、“扶车”。③当地面太低凹,可启动安全撑脚52,使其解锁、撑地(见图4)即可。
[0045]本发明的驾车操作如下:
(I)由四轮停车变为二轮行车操作一(四轮停车即前后车轮承重,支撑轮57斜触地并锁定状态,也即常规停车)。打开驾车锁68,双手握拉杆调速手柄100,通过推、拉控制行车方向,通过转动拉杆调速手柄100调节车速,使车慢速行进。然后,按一下“驻车锁、解按钮101”(此为常断开关)则电磁止动肖83通电缩回,使(撬棒78及)支撑轮57解锁。支撑轮57便因自重轻而斜悬起。然后右手操作拉杆调速手柄100,控制后轮的主电机14进行二轮行车。
[0046](2)由二轮行车变为四轮停车操作一停止加速、适度制动,先按一下“驻车锁、解按钮101”,电磁止动肖83便通电伸出,再前蹬脚蹬板71至锁定位,则电磁止动肖83伸出的头部就被转轴止动肖84锁定,亦即将(撬棒78及)“转动为斜触地位置的支撑轮57”锁定,则四轮停车完成。
[0047](3)由四轮停车变三轮停车或三轮行车操作一按下升降车按钮28,动力组64的电机36通电转动,带动螺旋轮腿56将支撑轮57旋出,将后车轮15顶起。当电触头62 (其固定在支撑轮57架上)触及下触动开关59后,动力组64断电,三轮停车完成。再左手操作拉杆调速手柄100,控制前轮电机9进行三轮行车。
[0048](4)由三轮停车变四轮停车操作一按动升降车按钮28,则动力组64的电机通电反转,使螺旋轮腿56旋进,带动支撑轮57上升。当电触头62触及上触动开关63后,后车轮15着地,动力组64断电,四轮停车完成。
[0049](5)上、下车操作一打开车罩锁117,手动推高车罩I至需要的高度后,按一下车罩止动按钮2 (车内)或车罩止动按钮116 (车外),则止罩电磁肖108便伸出将车罩I锁定。再利用上车坐板65上车。上车,坐好后,再反向重复以上操作,封闭车罩I即可。
[0050](6)高座驾车操作一转勾头肖119至90°,并拔出,上推车顶盖123后,再将此勾头肖119插入上内槽孔118内并转动90°,再转动80°转角转柄120将伸缩撑盖杆121双重锲紧固定,再将座椅转脚13打开即可。
【权利要求】
1.一种拉杆转向、脚控支撑轮、敞闭两用二轮轿车,包括现有二轮轿车所具有的车体、前车轮、后车轮、制动装置、主电机、程控器及线路系统、拉杆调速手柄和附属装置;其中:前车轮通过车前叉装于车体头部;后车轮通过弹性套筒装于车体尾部;主电机装于后车轮的轮毂内;制动装置通过螺栓固定于车轮上,并通过管道与位于车侧翼内的制动液泵连接;程控器位于车体的车头箱内;附属装置为车载电池和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转向拉杆装置、车顶盖装置及脚控支撑轮装置; 转向拉杆装置(3)用于控制前车轮行车转向,左、右各一套,分别安装于前车轮的转向把手(7)上;每套转向拉杆装置(3)都由拉杆部分和托轮组成;拉杆部分包括万向球头(93)、内拉杆(95)、外拉杆(96)、转向杆电缆(94)、制动凸轮二 (97)、制动拉杆(98)、制动手柄(99)、拉杆调速手柄((100)、驻车锁解按钮((101)和警铃按钮((102);内拉杆(95) 一端伸入外拉杆(96)内孔内,且能在外拉杆(96)内孔内来回移动,内拉杆(95)另一端通过万向球头(93)与前车轮(8)的转向把手(7)连接;外拉杆(96)另一端装有拉杆调速手柄((100)和制动手柄(99),所述制动手柄(99)通过制动液泵(66)的输送管道阀门控制安装在车轮上的盘式制动器(16);外拉杆(96)中部由可转向可伸缩的圆柱形托轮(27)承托;外拉杆(96)上安装有通过转轴连为一体的制动凸轮(97)和制动拉杆(98),所述制动凸轮(97)和制动拉杆(98)用于控制、固定内拉杆(95);拉杆调速手柄((100)及制动手柄(99)分别通过转向杆电缆(94)与程控器(5)联通,从而通过操作拉杆调速手柄((100)及制动手柄(99)对行车进行调速或制动;所述托轮(27)呈圆柱形结构,其两端通过球轴承安装在花键轴托轮架(26)上,所述花键轴托轮架(26)呈横向水平位,其一端后部焊接有竖直位的锥形花键轴,所述锥形花键轴从上端插入花键套六角杆(25)的花键套内锥形孔内固定,所述花键套六角杆(25)的纵向水平位的六角杆再插入内六角筒(11)孔内,并通过带柄凸轮(10)固定;扳动所述带柄凸轮(10)即可对其固定或松开;所述内六角筒(11)再套夹在内六角筒座(69)上,所述内六角筒座(69)固定在车侧体上;通过内拉杆(95)及托轮(27)的转向、伸缩,使转向拉杆装置⑶具有高自由度; 车顶盖装置(124)包括车顶盖(123)、车盖转轴(111)、车盖臂(112)、伸缩撑盖杆(121)、撑杆螺母(122)、勾头肖(119)、上内槽孔(118)、下内槽孔(19)、80°转角转柄(120)和导风活页(20),车顶盖(123)前端通过车盖转轴(111)连接车盖臂(112),装在车罩(I)顶部,可开合;车顶盖(123)另一端两侧通过转轴各固定一付伸缩撑盖杆(121),每付伸缩撑盖杆(121)中间都设置有调节其长短的撑杆螺母(122),每付伸缩撑盖杆(121)下端都设有勾头肖(119);车罩⑴内壁上设有下内槽孔(19)、上内槽孔(118)和80°转角转柄(120);伸缩撑盖杆(121)通过勾头肖(119)分别插在下内槽孔(19)或上内槽孔(118)内进行换位;当伸缩撑盖杆(121)下端的勾头肖(119)插入上内槽孔(118)内并转动90°,再转动80°转角转柄(120)将伸缩撑盖杆(121)双重锲紧固定后,则车顶盖(123)处于半敞开状态,侧向可通风;在车顶盖(123)上密布有导风活页(20),每个导风活页(20)前部都设有弹性转轴,可自动开、合导风; 脚控支撑轮装置(35)用于在车罩内进行“扶、驻车”操作,左、右各一套,分别安装于车底两侧及车侧翼(61)下部;每套脚控支撑轮装置(35)包括前面的平动部分组件、后面的转动部分组件、连接前面的 平动部分组件和后面的转动部分组件的脚蹬拉绳(79)以及与之配套的固定件组成;平动部分组件包括脚蹬滑板(90)、脚蹬板轴(89)、脚蹬板(71)、鞋垫板(73)、卷轴簧三(88)、制动凸轮(22)、制动踏板(21)、卷轴簧二(72)、脚蹬栓(74)和脚蹬勾(23);其中:脚蹬板轴(89)、脚蹬板(71)、鞋垫板(73)、卷轴簧三(88)、制动凸轮(22)、制动踏板(21)、卷轴簧二(72)、脚蹬栓(74)、脚蹬勾(23)均安装固定在脚蹬滑板(90)上,脚蹬滑板(90)上平面中部设置一个横向的脚蹬板轴(89),脚蹬板轴(89)穿装在脚蹬滑板(90)侧边上轴耳的孔内,可转动;脚蹬板(71)、鞋垫板(73)端部两侧均设有轴耳,通过相应的轴耳装在脚蹬板轴(89)上;所述卷轴簧三(88)也套在脚蹬板轴(89)上;脚蹬滑板(90)前端侧边处,还固定一根与其垂直的轴,所述垂直的轴上套装固定有中心有孔的制动凸轮(22)和一端有孔的制动踏板(21)以及卷轴簧二(72);制动凸轮(22)和制动踏板(21)连为一体;当制动踏板(21)带动制动凸轮(22)转动锲紧固定在车体上的制动长板(70)时,实现对整个平动部分组件的强力制动;脚蹬滑板(90) —个侧面的延伸部分穿过脚蹬栓导管(75)上的长缝,与脚蹬栓导管(75)内的脚蹬栓(74)连接为一体;脚蹬栓(74)尾端固定有与转动部分组件撬棒(78)连结的脚蹬拉绳(79);脚蹬滑板(90)另一个侧面前端还焊接有脚蹬勾(23);脚蹬滑板(90)、脚蹬栓(74)依托纵向较长的轨板(91)和脚蹬栓导管(75)滑动;轨板(91)及夹持固定着脚蹬栓导管(75)的管缝加强板安装固定在车前两侧的车底板上;所述平动部分组件及脚蹬栓(74)的平动通过拉绳(79)拖动撬棒(78)及整个转动部分组件转动; 转动部分组件包括支撑轮轴出0)、撬棒(78)、电磁止动肖(83)、弹性止动肖(86)、卷轴簧一(55)、活动平衡铁(87)、活动轴圈(76)、小定位肖(77)、动力组(64)、支撑轮(57)、轮毂配重铁(58)、电触头(62)、上触动开关(63)和下触动开关(59),其中:支撑轮(57)、轮毂配重铁(58)、电触头(62)、上触动开关(63)和下触动开关(59)安装在动力组(64)上,撬棒(78)、电磁止动肖(83)、弹性止动肖(86)、卷轴簧一(55)、活动平衡铁(87)、活动轴圈 (76)、小定位肖(77)和动力组(64)都安装在支撑轮轴(60)上;支撑轮轴(60)通过两端圆柱轴承横向安装在车体的车底板及车侧翼出1)下部,亦即脚蹬栓导管(75)端口处;在支撑轮轴(60)上,紧贴车侧内壁和脚蹬栓导管(75)端口处,固定有通过脚蹬拉绳(79)与脚蹬栓(74)连接一起的撬棒(78);所述撬棒(78)的端部纵深孔内安装有电磁止动肖(83),当电磁止动肖(83)的电磁线圈通电后,位于电磁线圈内的电磁止动肖(83)在电磁正、负磁极磁力的作用下缩进或伸出;撬棒(78)端部的纵深孔的垂直向孔内还设置有弹性止动肖(86)和压簧,弹性止动肖(86)通过尾端处的压簧弹力顶紧固定住电磁止动肖(83);支撑轮轴(60)上靠里端,套装有卷轴簧一(55)和与活动平衡铁(87)焊接的活动轴圈(76),还焊连接有有小定位肖(77),小定位肖(77)位于活动轴圈(76)的长孔内处;紧贴电磁止动肖(83)端部的车体侧内壁上,焊接有定位肖(82)、转轴肖止动肖(85)和用于安装转轴止动肖(84)的轴;位于脚蹬拉绳(79)处的车体侧内壁上安装有定滑轮(81)和拉绳护盒(80);支撑轮轴(60)上,通过动力组(64)的轮腿套筒(38)和其电机底板焊接固定有动力组(64),所述动力组(64)位于车体侧壁外侧;动力组(64)的轮腿套筒(38)内的螺旋轮腿(56)外端部通过支撑轮架焊接有支撑轮(57)、轮毂配重铁(58)及电触头(62);动力组(64)的轮腿套筒(38)外壁上端装有上触动开关(63),下端装有下触动开关(59); 动力组出4)通过与动力组外壳(44)连为一体的电机底板和轮腿套筒(38)固定在支撑轮轴(60)上;动力组外壳(44)的横向筒内通过轴承安装有蜗杆(45),蜗杆(45)与蜗轮(40)啮合装在一起组成减速器(37),蜗轮(40)再通过内孔的键与轮腿螺杆(48)固定在一起,轮腿螺杆(48)再以螺纹与以键(46)和长键槽(47)导向的螺旋轮腿(56)旋连接在一起,长键槽(47)位于轮腿套筒(38)内壁;轮腿螺杆(48)上端再通过园锥滚子轴承(41)、挡圈(42)、推力球轴承(43)安装固定在动力组外壳(44)内;螺旋轮腿(56)下端与安装有支撑轮(57)的轮架焊接为一体;支撑轮(57)轮毂内安装有轮毂配重铁(58);电机(36)用螺栓固定在电机底板上并用链条将电机链轮、蜗杆链轮连接起来组成传动器(39);当按动升降车按钮(28)则电机(36)通电转动,通过链轮传动器(39)传送给蜗轮(40)、蜗杆(45)进行减速,再由蜗轮(40)带动其芯轴即轮腿螺杆(48)旋转,套在轮腿螺杆(48)上的螺旋轮腿(56)由键(46)、长键槽(47)导向的轮腿套筒(38)内伸出或缩进,与螺旋轮腿(56)为一体的支撑轮(57)也就将后车轮悬起或着地;螺旋轮腿(56)的缩进或伸出,带动电触头(62)上下移动而触及上触动开关(59)或下触动开关(63),使电机断电,以自动停止升降车动作,实现二轮行车或三轮行车 的转换或对车身纠偏;当二轮行车车欲倾倒,需“扶正车”时,驾车人先按一下驻车锁解按钮(101),使撬棒(78)端部的电磁止动肖(83)通电缩进,并被弹性止动肖(86)固定,再双脚前蹬脚蹬板(71)向前移动,就带动平动部分组件一起于轨板(91)上向前滑动,脚蹬栓(74)在脚蹬栓导管(75)内同步滑动,脚蹬栓(74)的滑动带动脚蹬拉绳(79)使撬棒(78)及支撑轮轴(60)上的转动部件包括支撑轮(57) —起转动;支撑轮(57)就被踏动脚蹬板(71)的“驾车人的脚”控制而点动式触地,这就是“扶车”;当欲停车时,再按一下驻车锁解按钮(101)使撬棒(78)端部的电磁止动肖(83)通电伸出,再进一步前蹬脚蹬板(71)至锁定位时,支撑轮(57)便触地并被头部伸出的电磁止动肖(83)锁定,而电磁止动肖(83)又被固定在车体上的转轴止动肖(84)、定位肖(82)、转轴肖止动肖(85)锁定,即为“驻车”,亦即“四轮停车”;当驾车人的脚松开脚蹬板(71)时,则支撑轮(57)因自重轻而总是抬起至设定的角度位,此时即可启动后车轮主电机进行二轮行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2套安装在车头两侧的安全撑脚装置,所述安全撑脚装置包括安全撑脚(52)、棘轮(54)、棘齿(53)、撑脚弹簧(51)、撑脚盒盖(114)和电磁搭扣转肖(113),安全撑脚(52)、棘轮(54)、棘齿(53)和弹簧(51)都固定或通过基座固定在车头侧外壁上,并封闭在带有撑脚盒盖(114)的撑脚盒内,撑脚盒盖(114)通过铰链也安装在此车头侧外壁上;其中:安全撑脚(52)固定在同步转动的棘轮(54)的轴上,棘轮轴上方设有棘齿(53)和弹簧(51);所述撑脚盒盖(114)设置有一个电磁搭扣转肖(113),通过控制电磁搭扣转肖(113)即可打开或闭合撑脚盒盖(114);当车子由于制动惯性或按动撑脚按钮(31)时,便使电磁搭扣转肖(113)转一角度,于是撑脚盒盖(114)解锁、打开,其内安全撑脚(52)便在撑脚弹簧(51)的作用下弹出并撑地,而且立即被棘齿(53)、棘轮(54)锁定,以防止翻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车罩装置,车罩装置的组件车罩(I)侧面形如打开的折扇,通过车罩轴(50)、车罩轴座(49)装在车头上部,上转打开车罩进行上、下车,下转则车罩封闭;车头里固定有牵罩弹簧(105),其尾部用车罩拉绳(106)、车罩滑轮(104)、绳头扣(107)与固定在车罩(I)上的带齿撑杆(103)连结起来,利用牵罩弹簧(105)的收缩弹力平衡车罩重量;车罩(I)打开高度由止罩电磁肖(108)顶住的带齿撑杆(103)上的齿的位置决定;车罩封闭时,是超低车身;车罩轴(50)通过轴套安装有导风板(4),用于车内通风、换气;车罩锁(117)装在车体尾板上,用于锁定车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雨篷装置,其装在车罩(I)后部,当将雨篷(109)沿雨篷滑轨(110)下降则雨篷张开,上升则雨篷合拢;用于打开车罩(1)上、下车时遮雨。
【文档编号】B62K21/00GK103935436SQ201410156330
【公开日】2014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7日
【发明者】李锋运 申请人:李锋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