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转角轴承单元前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84598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转角轴承单元前桥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客车转向前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转角轴承单元前桥。所述前桥,包括工字梁,工字梁端部与转向节总成连接,转向节总成中转向节的轴颈通过轴承单元与轮毂总成连接,转向节上耳与直拉杆臂连接,转向节下耳与横拉杆臂一端连接,横拉杆臂另一端与横拉杆连接,前桥内转角不低于52°。本实用新型的前桥内转角可达到52°,较大的前桥转角可减少整车的转弯半径,增强整车的转弯行驶能力,增强整车的机动性,连接转向节和轮毂总成的轮毂轴承采用轴承单元,相比普通轴承寿命更长。
【专利说明】一种大转角轴承单元前桥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客车转向前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转角轴承单元前桥。

【背景技术】
[0002]车桥是汽车底盘行驶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车桥通过悬架和车架相连,两端安装汽车车轮。车桥是传递车架与车轮之间各方向作用及其力矩。客车采用后置驱动,其前桥为转向桥,属于从动桥,现有技术中客车的5.5t前桥均存在转角不足、轮毂轴承寿命短等缺点,导致整车机动性不高,转弯行驶能力差,轮毂维护周期短。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转角轴承单元前桥,本实用新型前桥内转角最大可达52°,轮毂轴承经久耐用。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大转角轴承单元前桥,包括工字梁,所述的工字梁端部与转向节总成连接,转向节总成中转向节的轴颈通过轴承单元与轮毂总成连接,转向节上耳与直拉杆臂连接,转向节下耳与横拉杆臂一端连接,横拉杆臂另一端与横拉杆连接,轮毂总成中轮毂轴线与工字梁轴线夹角为0-52°。
[0006]优选的,所述轮毂总成中固设有制动盘,转向节总成上固设有制动气室和盘式制动器,制动气室与盘式制动器连接。
[0007]盘式制动器对制动盘进行摩擦制动,制动效果好。
[0008]本实用新型中,轮毂轴线与工字梁轴线夹角最大值为52°。即前桥内转角可达到52°,较大的前桥转角可减少整车的转弯半径,增强整车的转弯行驶能力,增强整车的机动性,连接转向节和轮毂总成的轮毂轴承采用轴承单元,相比普通轴承寿命更长。
[0009]经过试验验证,本实用新型的工字梁满足前置车承载要求,工字梁经过台架试验以及整车路试验证,工字梁产品安全可靠;横拉杆臂经过台架试验以及整车路试验证,横拉杆臂产品安全可靠。
[001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前桥内转角可达到52°,较大的前桥转角可减少整车的转弯半径,增强整车的转弯行驶能力,增强整车的机动性,连接转向节和轮毂总成的轮毂轴承采用轴承单元,相比普通轴承寿命更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正视示意图;
[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0013]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左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5]如图1-3所示,一种大转角轴承单元前桥,包括工字梁1,所述的工字梁I端部与转向节总成2连接,转向节总成2中转向节11的轴颈通过轴承单元4与轮毂总成3连接,转向节11上耳与直拉杆臂8连接,转向节11下耳与横拉杆臂6 —端连接,横拉杆臂6另一端与横拉杆7连接,轮毂总成3固设有制动盘9,转向节总成2上固设有制动气室5和盘式制动器10,制动气室5与盘式制动器10连接,所述轮毂总成3中轮毂轴线与工字梁I轴线夹角α最大值为52° ,即前桥内转角可达到52°。
[0016]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前桥内转角可达到52°,较大的前桥转角可减少整车的转弯半径,增强整车的转弯行驶能力,增强整车的机动性,连接转向节11和轮毂总成2的轮毂轴承采用轴承单元4,相比普通轴承寿命更长,需要制动时,制动气室5气动控制盘式制动器10对制动盘9进行摩擦制动。
【权利要求】
1.一种大转角轴承单元前桥,包括工字梁(I),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字梁(I)端部与转向节总成(2)连接,转向节总成(2)中转向节(11)的轴颈通过轴承单元(4)与轮毂总成(3)连接,转向节(11)上耳与直拉杆臂(8)连接,转向节(11)下耳与横拉杆臂(6) —端连接,横拉杆臂(6)另一端与横拉杆(7)连接,轮毂总成(3)中轮毂轴线与工字梁(I)轴线夹角为0-5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转角轴承单元前桥,包括工字梁(I),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总成(3)中固设有制动盘(9),转向节总成(2)上固设有制动气室(5)和盘式制动器(10),制动气室(5)与盘式制动器(10)连接。
【文档编号】B62D7/18GK203854418SQ201420159556
【公开日】2014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3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3日
【发明者】季鹏, 刘本岩 申请人:郑州精益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