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室后悬置装置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86631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驾驶室后悬置装置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驾驶室后悬置装置和车辆,其中,驾驶室后悬置装置包括车身托架(10)、液力减震器(11)和车身固定支架(12),液力减震器(11)包括缸体(111)和活塞杆(112),缸体(111)连接于车身托架(10)和车身固定支架(12)中的一者,活塞杆(112)连接于车身托架(10)和车身固定支架(12)中的另一者,车身托架(10)能够相对于车身固定支架(12)上下移动,驾驶室后悬置装置还包括用于限制车身托架(10)向上和向下移动的第一限位件(121)和第二限位件(122)。所述车辆包括上述驾驶室后悬置装置。通过设置第一限位件(121)和第二限位件(122),能够限制活塞杆(112)的伸缩范围,防止液力减震器(11)损坏。
【专利说明】驾驶室后悬置装置及车辆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的悬架系统,具体地,涉及一种驾驶室后悬置装置和具有该驾驶室后悬置装置的车辆。

【背景技术】
[0002]悬架的主要作用是把路面作用于车轮上的垂直反力(支承力)、纵向反力(驱动力和制动力)以及这些反力所形成的力矩传递到车架上,以保证车辆的正常行驶。
[0003]悬架主要由弹性元件、导向装置和减震器三部分组成,其中,减震器的作用是吸收车身的振动,使其迅速恢复平稳的状态。车辆悬架系统中广泛采用液力减震器,该液力减震器的活塞杆与车身连接,该液力减震器的缸体与车架连接。当车身与车架相对运动时,活塞在缸体内上下移动,缸体内的油液反复地从一个内腔通过一些窄小的孔隙流入另一内腔。此时,孔壁与油液件的摩擦剂液体分子内摩擦便形成对振动的阻尼,是车身和车架的振动能量转化为热能而被油液和缸体所吸收,最后散到大气中去。
[0004]通过以上描述可知,液力减震器的活塞杆伸缩幅度与车身的振幅有关,当车身振幅较大时,很可能导致液力减震器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靠性更高的驾驶室后悬置装置。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驾驶室后悬置装置,包括车身托架、液力减震器和车身固定支架,所述液力减震器包括缸体和活塞杆,所述缸体连接于所述车身托架和所述车身固定支架中的一者,所述活塞杆连接于所述车身托架和所述车身固定支架中的另一者,所述车身托架能够相对于所述车身固定支架上下移动,其中,所述驾驶室后悬置装置还包括用于限制所述车身托架向上移动的第一限位件和用于限制所述车身托架向下移动的第二限位件。
[0007]优选地,所述缸体连接于所述车身固定支架,所述活塞杆连接于所述车身托架。
[0008]优选地,所述车身固定支架连接于所述缸体的侧面。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设置在所述车身固定支架上。
[0010]优选地,所述车身托架包括托架本体和连接于该托架本体的移动件,所述移动件位于所述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之间。
[0011]优选地,所述移动件的朝向所述第一限位件的表面和/或所述第一限位件的朝向所述移动件的表面设置有第一缓冲部,所述移动件的朝向所述第二限位件的表面和/或所述第二限位件的朝向所述移动件的表面设置有第二缓冲部。
[0012]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位于所述车身托架的下方,所述移动件通过连接轴连接于所述托架本体,所述连接轴穿过所述第一限位件。
[0013]优选地,所述驾驶室后悬挂装置还包括螺旋弹簧,该螺旋弹簧套设在所述活塞杆上,并且弹性支撑在所述车身托架和所述缸体之间。
[0014]优选地,所述车身托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托架本体的上表面的第三缓冲部。
[001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驾驶室和车架,其中,所述车辆还包括如上所述的驾驶室后悬置装置,所述驾驶室支撑在所述车身托架上,所述车身固定支架连接于所述车架。
[0016]在本实用新型的驾驶室后悬置装置中,由于车身托架和车身固定支架分别连接于液力减震器的缸体和活塞杆,因此,通过设置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以限制车身托架向上移动的极限位置和向下移动的极限位置,能够限制活塞杆的伸缩范围,防止液力减震器损坏,延长驾驶室后悬置装置的使用寿命。
[0017]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9]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驾驶室后悬置装置的示意图;
[0020]图2是图1的驾驶室后悬置装置的工作原理图;
[0021]图3是车身固定支架的示意图;
[0022]图4是车身托架的示意图;
[0023]图5是第二限位件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
[0025]I 驾驶室后悬置装置10 车身托架
[0026]101托架本体102移动件
[0027]1021第一缓冲部103连接轴
[0028]104第三缓冲部105悬臂梁
[0029]11 液力减震器111缸体
[0030]112活塞杆12 车身固定支架
[0031]121第一限位件1211安装孔
[0032]122第二限位件1221第二缓冲部
[0033]13 螺旋弹簧2 车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0035]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本实用新型的驾驶室后悬置装置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的上、下、左、右,具体可以参考图1至图3的图面方向;“内、外”是指各部件相对于本身轮廓的内、外。
[003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驾驶室后悬置装置,包括车身托架10、液力减震器11和车身固定支架12,所述液力减震器11包括缸体111和活塞杆112,所述缸体111连接于所述车身托架10和所述车身固定支架12中的一者,所述活塞杆112连接于所述车身托架10和所述车身固定支架12中的另一者,所述车身托架10能够相对于所述车身固定支架12上下移动,其中,所述驾驶室后悬置装置还包括用于限制所述车身托架10向上移动的第一限位件121和用于限制所述车身托架10向下移动的第二限位件122。
[0037]在本实用新型的驾驶室后悬置装置中,由于车身托架10和车身固定支架12分别连接于液力减震器11的缸体111和活塞杆112,因此,通过设置第一限位件121和第二限位件122以限制车身托架10向上移动的极限位置和向下移动的极限位置,能够限制活塞杆112的伸缩范围,防止液力减震器11损坏,延长驾驶室后悬置装置的使用寿命。
[0038]车身托架10和车身固定支架12分别连接于缸体111和活塞杆112中的不同部件。例如,车身托架10可以连接于活塞杆112,车身固定支架12可以连接于缸体111。
[0039]优选地,所述车身固定支架12连接于所述缸体111的侧面,以使车身固定支架12具有的安装稳定性,并且能够使本实用新型的驾驶室后悬置装置结构更紧凑。
[0040]第一限位件121和第二限位件122可以是车身固定支架12的一部分,也可以是另外设置的部件,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只要车身托架10能够相对于第一限位件121和第二限位件122移动即可。
[0041]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件121和第二限位件122设置在所述车身固定支架12上,即第一限位件121和第二限位件122作为车身固定支架12的一部分,以使本实用新型的驾驶室后悬置装置结构更紧凑,零部件数量更少。
[0042]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车身托架10包括托架本体101和连接于该托架本体101的移动件102,所述移动件102位于所述第一限位件121和第二限位件122之间。这里,第一限位件121和第二限位件122通过限制移动件102向上和向下移动,从而限制车身托架10整体向上和向下移动。
[0043]优选地,所述移动件102的朝向所述第一限位件121的表面和/或所述第一限位件121的朝向所述移动件102的表面设置有第一缓冲部1021,所述移动件102的朝向所述第二限位件122的表面和/或所述第二限位件122的朝向所述移动件102的表面设置有第二缓冲部1221,以避免移动件102与第一限位件121和第二限位件122发生刚性碰撞,缓和冲击,保护车身托架10和车身固定支架12。
[0044]图4显示了车身托架10的一种优选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连接轴103通过悬臂梁105连接于托架本体101,移动件102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缓冲部1021。
[0045]图5显示了第二限位件122的一种优选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第二限位件122通过螺栓连接于车身固定支架12,第二限位件122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缓冲部1221。
[0046]为了避免与车身托架10上方的部件发生干涉,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件121和第二限位件122位于所述车身托架10的下方,所述移动件102可以通过连接轴103连接于所述托架本体101。
[004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限位件121上形成有安装孔1211,所述连接轴103穿过该安装孔1211,以此方式,能够限制连接轴103向前后左右运动,更好地保护液力减震器11。
[0048]如图3所示,优选地,安装孔1211可以为开口孔,以方便将连接轴103从安装孔1211的侧面安装到安装孔1211中。
[0049]更优选地,所述驾驶室后悬置装置还包括螺旋弹簧13,该螺旋弹簧13套设在所述活塞杆112上,并且弹性支撑在所述车身托架10和所述缸体111之间。当车身发生震动时,带动车身托架10震动,螺旋弹簧13受力变形,产生缓冲作用,调节车身的垂直加速度,通过与车身重量匹配,达到使震动频率适合人体舒适性要求的标准,提高乘坐舒适性。
[0050]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车身托架1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托架本体101的上表面的第三缓冲部104。由于驾驶室位于车身托架10的上方,通过在托架本体101的上表面设置第三缓冲部104,能够更好地缓冲从车身托架10传递到驾驶室的冲击,进一步提高乘坐舒适性。
[0051]第一缓冲部1021、第二缓冲部1221、以及第三缓冲部104可以由任意适当的材料制成,例如可以由三元乙丙橡胶制成。
[005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驾驶室和车架2,其中,所述车辆还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驾驶室后悬置装置,所述驾驶室支撑在所述车身托架10上,所述车身固定支架12连接于所述车架2。本实用新型的驾驶室后悬置装置可以左右对称地布置在车架两侧。
[0053]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54]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0055]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权利要求】
1.一种驾驶室后悬置装置,包括车身托架(10)、液力减震器(11)和车身固定支架(12),所述液力减震器(11)包括缸体(111)和活塞杆(112),所述缸体(111)连接于所述车身托架(10)和所述车身固定支架(12)中的一者,所述活塞杆(112)连接于所述车身托架(10)和所述车身固定支架(12)中的另一者,所述车身托架(10)能够相对于所述车身固定支架(12)上下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室后悬置装置还包括用于限制所述车身托架(10)向上移动的第一限位件(121)和用于限制所述车身托架(10)向下移动的第二限位件(1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室后悬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11)连接于所述车身固定支架(12),所述活塞杆(112)连接于所述车身托架(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驾驶室后悬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固定支架(12)连接于所述缸体(111)的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室后悬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121)和第二限位件(122)设置在所述车身固定支架(12)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室后悬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托架(10)包括托架本体(101)和连接于该托架本体(101)的移动件(102),所述移动件(102)位于所述第一限位件(121)和第二限位件(122)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驾驶室后悬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件(102)的朝向所述第一限位件(121)的表面和/或所述第一限位件(121)的朝向所述移动件(102)的表面设置有第一缓冲部(1021),所述移动件(102)的朝向所述第二限位件(122)的表面和/或所述第二限位件(122)的朝向所述移动件(102)的表面设置有第二缓冲部(122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驾驶室后悬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121)和第二限位件(122)位于所述车身托架(10)的下方,所述移动件(102)通过连接轴(103)连接于所述托架本体(101),所述连接轴(103)穿过所述第一限位件(12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室后悬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室后悬挂装置还包括螺旋弹簧(13),该螺旋弹簧(13)套设在所述活塞杆(112)上,并且弹性支撑在所述车身托架(10)和所述缸体(111)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室后悬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托架(1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托架本体(101)的上表面的第三缓冲部(104)。
10.一种车辆,包括驾驶室和车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还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驾驶室后悬置装置(I),所述驾驶室支撑在所述车身托架(10)上,所述车身固定支架(12)连接于所述车架(2)。
【文档编号】B62D33/10GK203974977SQ201420314359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2日
【发明者】毕文明, 韩建友, 许德江, 鞠孝江, 卜小南 申请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