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装置以及齿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21379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转向装置以及齿部件的制造方法

本申请主张于2015年7月29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2015-149823号和2016年4月27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2016-089424号的优先权,并在此引用包括说明书、附图以及说明书摘要的全部内容。

本发明涉及转向装置、以及用于该转向装置的齿部件。



背景技术:

对于日本特开2007-238012号公报所记载的转向柱装置而言,将方向盘与转向操纵机构连结的转向轴插通于柱主体内。在柱主体的侧部固定有在两面形成了多个齿的板状的伸缩用齿轮基部。在柱主体设置有供安装有操作杆的轴插通的伸缩方向的长孔。在操作杆与伸缩用齿轮基部对应地固定有伸缩用齿轮部件。伸缩用齿轮部件在与伸缩用齿轮基部的多个齿对置的面以与伸缩用齿轮基部的多个齿相同的节距具有多个齿。若使操作杆转动,则伸缩用齿轮部件啮合于伸缩用齿轮基部。由此,限制柱主体的伸缩(套叠式伸缩)位置调整。

对于日本特开2007-238012号公报所记载的转向装置而言,为了在进行了伸缩位置调整后对柱主体等的柱护套的伸缩进行限制,使在伸缩用齿轮基部等的两面形成有齿的齿部件的齿与伸缩用齿轮部件的齿啮合。对于齿部件而言,形成有齿的顶部的部分与形成有齿的底部的部分厚度不同。因此,在例如通过加压成形而形成齿部件的情况下,形成有齿的顶部的部分与形成有齿的底部的部分在加压成形中的压缩率、亦即密度不同。因此,齿并列的方向上的齿部件的强度之类的机械性能不稳定,由此存在齿部件与伸缩用齿轮基部的啮合的强度不稳定的担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转向装置,该转向装置在通过齿彼此的啮合对柱护套的伸缩进行限制的结构中,能够实现齿彼此的啮合强度的稳定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实现强度的稳定化的齿部件。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转向装置的结构上的特征在于,包括:转向轴,其一端连结有转向操纵部件,并能够沿轴向伸缩;柱护套,其具有在上述轴向上的上述转向操纵部件侧保持上述转向轴的上护套、和在上述轴向上与上述转向操纵部件侧相反的一侧保持上述转向轴的下护套,并通过上述上护套相对于上述下护套的沿上述轴向的移动而能够与上述转向轴共同沿上述轴向伸缩;托架,其支承上述下护套,并固定于车体;操作部件,其为了对上述柱护套的伸缩进行限制而被操作;一对第一齿列,其由多个第一齿构成且平行地延伸,并且能够沿上述轴向与上述上护套一体移动,上述多个第一齿具有沿与上述轴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齿向并沿上述轴向以规定的节距并列;齿部件,其包括被上述下护套支承的块状的主体部、和在上述主体部相互平行地延伸的一对侧面的每一个至少设置一个的一对第二齿,并通过加压成形而成形,该齿部件能够与上述操作部件的操作对应地移动而使上述一对第二齿分别相对于上述一对第一齿列啮合,上述一对第二齿形成为齿顶以比上述规定的节距小的距离相互错开。

附图说明

根据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上述以及更多的特点和优点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对相同的元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其中,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的简要结构的侧视图。

图2是转向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沿着图1的III-III线的剖视图。

图4是齿锁定机构的周边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从下侧观察齿部件的图。

图6是齿锁定机构的模式的侧视图且是表示第二齿与第一齿啮合的状态的图。

图7是沿着图6的VII-VII线的剖视图。

图8是齿锁定机构的示意的侧视图且是表示将第二齿与第一齿的啮合解除的状态的图。

图9是从下侧观察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齿部件的图。

图10是从后侧观察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齿部件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1的简要结构的侧视图。图1中,纸面左侧是安装有转向装置1的车体2的前侧,纸面右侧是车体2的后侧,纸面上侧是车体2的上侧,纸面下侧是车体2的下侧。

参照图1,转向装置1主要包括:转向轴3、柱护套4、下托架5、上托架6、紧固机构7以及齿锁定机构8。转向轴3在作为其后端的一端3A连结有方向盘等转向操纵部件11。在转向轴3中,作为其前端的另一端3B依次经由万向接头12、中间轴13以及万向接头14,与转向机构15的小齿轮轴16连结。

转向机构15由齿条齿轮机构等构成。转向机构15与转向轴3的旋转传递对应地使轮胎等转向轮(未图示)转向。转向轴3沿车体2的前后方向延伸。以下,将转向轴3延伸的方向作为转向轴3的轴向X。轴向X以另一端3B比一端3A低的方式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在轴向X作为一端3A侧的后侧标注附图标记X1,在轴向X作为与一端3A相反的一侧的前侧标注附图标记X2。

将与轴向X交叉的方向中的与图1中纸面垂直的方向作为左右方向Y,将沿图1中大致上下延伸的方向作为上下方向Z。在左右方向Y,图1的纸面的进深侧是右侧Y1,纸面的近前侧是左侧Y2。在上下方向Z,上侧标注附图标记Z1,下侧标注附图标记Z2。在图1以外的各图中,对与图1的轴向X、后侧X1、前侧X2、左右方向Y、右侧Y1、左侧Y2、上下方向Z、上侧Z1以及下侧Z2对应的方向标注与图1相同的附图标记。

转向轴3包括沿轴向X延伸的上轴20以及下轴21。上轴20相对下轴21位于后侧X1。下轴21的后端部21A相对于上轴20中形成为圆筒状的前端部20A从前侧X2插入。下轴21通过花键嵌合、细齿嵌合连结于上轴20。因此,上轴20与下轴21能够一体旋转并且能够沿着轴向X相对移动。通过上轴20相对于下轴21的沿轴向X的移动,转向轴3能够沿着轴向X伸缩。

柱护套4收纳转向轴3。柱护套4具有沿轴向X延伸的上护套22以及下护套23。上护套22相对下护套23位于后侧X1。上护套22的前端部22A相对于下护套23从后侧X1内嵌。

柱护套4经由轴承24以及轴承25将转向轴3支承并保持为能够旋转。详细而言,上护套22经由轴承24将上轴20支承为能够旋转,并在后侧X1保持上轴20。下护套23经由轴承25将下轴21支承为能够旋转,并在前侧X2保持下轴21。

相互连结的上轴20以及上护套22能够相对于下轴21以及下护套23沿轴向X移动。由此,柱护套4能够与转向轴3共同伸缩。将这里的转向轴3以及柱护套4的伸缩称为望远镜式伸缩(Telescopic)。将基于伸缩而进行的连结于转向轴3的一端3A的转向操纵部件11在轴向X上的位置调整称为伸缩调整。

下托架5包括:左右一对可动托架5A(也参照后述的图2)、固定托架5B以及中心轴5C。左右一对可动托架5A固定于下护套23的前端部23B的上侧外周面。固定托架5B固定于车体2。中心轴5C沿左右方向Y延伸。中心轴5C架设于一对可动托架5A之间并贯通固定托架5B。由此,下护套23的前端部23B连结于车体2。

可动托架5A通过固定托架5B被支承为能够绕中心轴5C转动。因此,柱护套4整体能够伴随着转向轴3相对于固定托架5B以及上托架6绕中心轴5C上下转动。将像这样以中心轴5C作为支点的柱护套4的转动称为倾斜。将沿着以中心轴5C为中心的圆弧的大致上下的方向称为倾斜方向。

将基于倾斜的转向操纵部件11的倾斜方向上的位置调整称为倾斜调整。通过使柱护套4沿着倾斜方向转动,能够进行倾斜调整。下护套23经由下托架5连结于车体2,由此无法沿轴向X移动。因此,在进行伸缩调整时,上护套22实际上移动。

上托架6是对下护套23的后端部23A进行支承并使后端部23A与车体2连结的托架。参照转向装置1的立体图亦即图2,上托架6一体地包括一对侧板30、和沿上下方向Z较薄的连结板31。一对侧板30在左右方向Y轻轻地夹住下护套23的后端部23A而在左右方向Y上对置配置。连结板31连结于一对侧板30的各自的上端部。

在一对侧板30从左右方向Y观察相同的位置形成有倾斜槽32(也参照后述的图3)。倾斜槽32沿着倾斜方向以圆弧状延伸。连结板31具有比一对侧板30更朝左右方向Y的两外侧延伸的部分。通过插通于该部分的未图示的螺栓等,将上托架6整体固定于车体2(参照图1)。

在下护套23的上侧外周面形成有遍及轴向X的全域延伸并在上下方向Z上贯通下护套23的狭缝33。从左右方向Y将狭缝33划分并沿上侧Z1延出的一对延设部34一体地设置于下护套23的后端部23A。各延设部34是沿轴向X以及上下方向Z扩张的板状且在左右方向Y上较薄。一对延设部34分别配置于一对侧板30之间,并具有在左右方向Y上相互对置的对置面34A。各个延设部34相对于位于左右方向Y上相同的一侧的侧板30从左右方向Y对置。

图3是沿着图1的III-III线的剖视图。参照图3,在一对延设部34的各自从左右方向Y观察的相同的位置形成有在左右方向Y上贯通延设部34的圆形状的插通孔35。一对延设部34的插通孔35从左右方向Y观察,与上托架6的一对侧板30的倾斜槽32的一部分重叠。

在下护套23的下侧Z2的部分形成有沿轴向X延伸的引导槽37。在引导槽37插通有固定于上护套22的被引导突起38。引导槽37经由被引导突起38对上护套22沿轴向X的移动进行引导,并对上护套22相对于下护套23的旋转进行限制。引导槽37的轴向X的端部(未图示)与被引导突起38抵接,由此可防止上护套22从下护套23脱落。

紧固机构7是为了进行倾斜调整以及伸缩调整而将转向操纵部件11(参照图1)的位置的锁定解除、或将结束了倾斜调整、伸缩调整的转向操纵部件11的位置锁定的机构。紧固机构7包括:倾斜螺栓40、操作部件41、环状的凸轮42以及凸轮从动件43、螺母44、环状的夹设部件45、滚针轴承46、以及推力垫圈47。

倾斜螺栓40是具有沿左右方向Y延伸的中心轴线40A的金属制的螺栓。对于倾斜螺栓40而言,在左端部设置有头部40B,在外周面的右端部设置有螺纹槽40C。倾斜螺栓40中比头部40B更靠右侧Y1的部分在比转向轴3更靠上侧Z1的位置,插通一对侧板30的倾斜槽32与一对延设部34的插通孔35。该状态下,头部40B相对左侧Y2的侧板30位于左侧Y2,螺纹槽40C相对右侧Y1的侧板30位于右侧Y1。

操作部件41例如是能够把持的杆。操作部件41包括作为长边方向的一端的基端部41A、和作为长边方向的另一端的把持部41B。操作部件41的基端部41A安装于倾斜螺栓40的头部40B附近。驾驶员握住操作部件41的把持部41B进行操作。由此,使倾斜螺栓40与操作部件41的操作对应地与操作部件41共同转动。

倾斜螺栓40的左端部插通于凸轮42以及凸轮从动件43。凸轮42以及凸轮从动件43从左侧Y2依次并列于头部40B与左侧Y2的侧板30之间。凸轮42能够相对于倾斜螺栓40一体旋转,相对于此,凸轮从动件43能够相对于倾斜螺栓40相对旋转并且能够沿左右方向Y移动。但是,在插通于凸轮从动件43中左侧Y2的侧板30的倾斜槽32的部分形成有对边宽度,因此可通过倾斜槽32防止凸轮从动件43的空转。

在倾斜螺栓40的螺纹槽40C安装有螺母44。夹设部件45、滚针轴承46、推力垫圈47从左侧Y2依次并列于螺母44与右侧Y1的侧板30之间。倾斜螺栓40分别插通于夹设部件45、滚针轴承46、推力垫圈47。倾斜螺栓40在上托架6的各倾斜槽32内,能够沿上述的倾斜方向移动。若驾驶员为了进行倾斜调整而使转向操纵部件11(参照图1)向倾斜方向移动,则柱护套4整体相对于上托架6相对地倾斜。转向操纵部件11的倾斜调整在倾斜螺栓40在倾斜槽32内能够移动的范围内进行。

在驾驶员进行了伸缩调整、倾斜调整后,若对操作部件41进行操作而使其旋转,则凸轮42旋转,凸轮42以及凸轮从动件43彼此的凸轮突起56越上抵接。由此,凸轮从动件43沿着在左右方向Y上延伸的倾斜螺栓40向右侧Y1移动,凸轮从动件43从左侧Y2推压左侧Y2的侧板30的左侧面。由此,凸轮从动件43与夹设部件45的左右方向Y上的间隔变窄。一对侧板30从左右方向Y的两侧在凸轮从动件43与夹设部件45之间被紧固。该状态下,在各侧板30与延设部34之间、以及伴随着紧固而缩径的下护套23与上护套22之间保持摩擦。由此,限制柱护套4的转动以及伸缩,转向操纵部件11(参照图1)无法沿倾斜方向以及轴向X移动。

这样,将在倾斜方向以及轴向X上转向操纵部件11的位置锁定时的转向装置1的状态称为锁定状态。在通常的运转时,转向装置1处于锁定状态。对于锁定状态的转向装置1而言,若对操作部件41进行操作而使其朝与刚才相反的方向旋转,则凸轮42相对于凸轮从动件43相对旋转,因此将凸轮42以及凸轮从动件43的彼此的凸轮突起56的越上抵接解除。由此,凸轮从动件43沿着倾斜螺栓40从锁定位置向左侧Y2移动。夹设部件45与凸轮从动件43的移动连动地沿着倾斜螺栓40朝右侧Y1移动。由此,凸轮从动件43与夹设部件45的间隔扩大,凸轮从动件43与夹设部件45之间的一对侧板30的紧固被解除。该状态下,各侧板30与延设部34之间以及下护套23与上护套22之间的各自的摩擦保持被解除。由此,能够进行柱护套4的转动以及伸缩,转向操纵部件11能够沿倾斜方向以及轴向X移动。因此,能够再次进行伸缩调整、倾斜调整。

这样,将在倾斜方向以及轴向X上的转向操纵部件11的位置固定被解除时的转向装置1的状态称为解除状态。以下,对齿锁定机构8的结构详细地进行说明。参照齿锁定机构8的周边的分解立体图亦即图4,齿锁定机构8包括齿板61和齿部件63。齿板61具有第一齿60。齿部件63具有作为能够与第一齿60啮合的齿部的第二齿62。齿锁定机构8包括支承机构64、引导机构65以及连动机构66。支承机构64对齿部件63进行支承。引导机构65沿上下方向Z对齿部件63的一部分行进引导。连动机构66使齿部件63的运动与倾斜螺栓40的旋转连动。

齿板61包括在轴向X上较长的平板状的主体部70、和由多个第一齿60构成的一对第一齿列60L。在主体部70形成有在上下方向Z上贯通主体部70的贯通孔70A。贯通孔70A从上下方向Z观察,是在轴向X为长边的矩形状。第一齿列60L分别在左右方向Y的贯通孔70A的两边缘70B的每一个设置一列。一对第一齿列60L以沿左右方向Y隔开间隔的方式与轴向X相互平行地延伸。

各第一齿列60L的各第一齿60是作为其齿顶73而具有沿上下方向Z延伸的齿向74的所谓的横齿形状的齿。右侧Y1的第一齿列60L的各第一齿60从右侧Y1的边缘70B朝贯通孔70A内突出,使其齿顶73A朝向左侧Y2。左侧Y2的第一齿列60L从左侧Y2的边缘70B朝贯通孔70A内突出,使其齿顶73B朝向右侧Y1。

在各第一齿列60L,多个第一齿60在轴向X上以规定的节距P并列。在轴向X上,右侧Y1的第一齿列60L的第一齿60的齿顶73A与左侧Y2的第一齿列60L的第一齿60的齿顶73B在本实施方式中仅以相当于节距P的一半的距离L错开。距离L也可以与本实施方式不同,不一定需要是节距P的一半,只要是比节距P小的距离即可。

齿板61从轴向X观察配置于一对延设部34之间(参照图3),并通过焊接等被固定于上护套22的外周面。因此,齿板61能够沿轴向X与上护套22一体移动。齿板61也可以通过未图示的螺栓等固定于上护套22的外周面22B。齿板61也可以由与上护套22相同材料一体地形成。

齿部件63包括块状的主体部80、和由多个第二齿62构成的一对第二齿列62L。齿部件63通过烧结、锻造等加压成形而成形。该实施方式的齿部件63例如是烧结体。因此,能够将一对第二齿列62L与主体部80作为烧结体而一体地形成。主体部80一体地包括第一部分81、与第一部分81的后侧X1邻接的第二部分82。第二部分82作为其后端部包括朝向后侧X1突出的卡合突起83。另外,第二部分82作为其下端部包括齿形成部84。

参照从下侧Z2观察齿部件63的图5,齿形成部84作为左右方向Y的两侧面包括一对侧面85。一对侧面85在齿形成部84相互平行地延伸。一对侧面85延伸的方向与轴向X平行。右侧Y1的侧面85A也是作为主体部80的一个侧面的一个例子的右侧面的一部分。左侧Y2的侧面85B也是作为主体部80的另一个侧面的一个例子的左侧面的一部分。

第二齿列62L分别设置于齿形成部84的一对侧面85的每一个。右侧Y1的第二齿列62L设置于右侧Y1的侧面85A。左侧Y2的第二齿列62L设置于左侧Y2的侧面85B。各第二齿列62L的第二齿62是作为其齿顶86而具有沿上下方向Z延伸的齿向87的所谓的横齿形状的齿(参照图4)。右侧Y1的第二齿列62L的各第二齿62从右侧Y1的侧面85A朝右侧Y1突出,使其齿顶86A朝向右侧Y1。左侧Y2的第二齿列62L的第二齿62从左侧Y2的侧面85B朝左侧Y2突出,使其齿顶86B朝向左侧Y2。

右侧Y1的侧面85A的第二齿列62L的多个第二齿62以上述的规定的节距P沿轴向X并列。左侧Y2的侧面85B的第二齿列62L的多个第二齿62也以规定的节距P沿轴向X并列。在轴向X上,右侧Y1的第二齿列62L的第二齿62的齿顶86A与左侧Y2的第二齿列62L的第二齿62的齿顶86B仅以相当于节距P的一半的距离L错开。换句话说,一对第二齿列62L构成为在左右方向Y上非对称。

在通过烧结使这样的齿部件63成形的情况下,通过烧结,在模具内对粉末状的金属进行加压。齿部件63以第二齿62在加压方向(相当于左右方向Y)上起伏的方式成形。此处,与本实施方式的齿部件63不同,假定齿部件的一对齿列在左右方向Y上构成对称形状的比较例。对于比较例的齿部件而言,在轴向X上,齿部件的右侧Y1的齿列的齿顶的位置与左侧Y2的齿列的齿顶的位置一致。因此,由于形成有齿顶的顶部、与形成有齿底的底部,齿部件的厚度之差较大。即,齿部件的厚度在轴向X上产生较大变动。与加压成形的齿部件的压缩率相当的密度在齿并列的方向上不均匀。详细而言,齿部件的密度在顶部高在底部低。

另一方面,参照图5,在距离L比节距P小的情况下,能够使左右方向Y上的厚度W在轴向X上的任何位置上均尽量均匀。由此,能够抑制齿形成部84的密度与轴向X的位置对应地变动。因此,第二齿62的密度(齿部密度)稳定,实现齿形成部84的强度、第二齿62的强度(齿部强度)等的齿部件63的机械性能的提高。

在本实施方式中,距离L相当于节距P的一半,因此左右方向Y上的齿形成部84的厚度W至少在最前侧X2的第二齿62的齿顶86A与最后侧X1的第二齿62的齿顶86B之间几乎均匀。因此,能够进一步对通过加压成形而成形的齿部件63的密度与轴向X上的位置对应地变动的情况进行抑制。

参照图4,齿部件63配置于比上护套22的外周面22B更靠上侧Z1且比倾斜螺栓40更靠前侧X2。上护套22的外周面22B也是齿板61的贯通孔70A的底面。支承机构64由一对支承轴89和一对第一引导孔34B构成。一对支承轴89从齿部件63的主体部80的第一部分81朝左右方向Y的两外侧突出。一对第一引导孔34B分别设置于下护套23的一对延设部34。一对支承轴89具有沿左右方向Y延伸的中心轴线89A。各第一引导孔34B是沿轴向X延伸的长孔。

在一对第一引导孔34B的每一个分别插通有一个支承轴89。由此,一对支承轴89分别通过延设部34被支承,并在相对于倾斜螺栓40平行的状态下能够沿轴向X移动。齿部件63的主体部80的第一部分81经由一对支承轴89通过一对延设部34被支承。

一对支承轴89也可以与齿部件63分开独立设置。该情况下,一对支承轴89构成为,通过插通于在左右方向Y上贯通齿部件63的未图示的孔来对齿部件63的主体部80的第一部分81进行支承。与引导机构65相关地,在一对延设部34的各自的对置面34A形成有作为圆孔的支承孔34C。此外,图4中,为了方便说明,仅图示右侧Y1的延设部34的支承孔34C。

引导机构65包括棒状的导轴90、和在上下方向Z上为长边的第二引导孔82A。导轴90沿左右方向Y延伸。第二引导孔82A设置于齿部件63的第二部分82。导轴90的左右方向Y的两端部插通于一对延设部34的支承孔34C。由此,导轴90通过一对延设部34被支承为无法沿上下方向Z移动。连动机构66包括推压部件91和解除部件92。推压部件91以使第二齿62与第一齿60啮合的方式将齿部件63绕支承轴89的中心轴线89A推压。解除部件92以抵抗推压部件91而将第二齿62与第一齿60的啮合解除的方式对齿部件63进行驱动。

与连动机构66相关,在右侧Y1的延设部34的对置面34A形成有卡止孔34D。推压部件91例如是扭簧。推压部件91包括第一端部91A、第二端部91B以及线圈部91C。第一端部91A与设置于右侧Y1的延设部34的卡止孔34D卡止。第二端部91B将齿部件63的第二部分82向下侧Z2推压。线圈部91C在第一端部91A与第二端部91B之间卷绕于倾斜螺栓40。

解除部件92包括环状的主体92A和解除突起92B。解除突起92B从主体92A的外周突出。主体92A具有在左右方向Y上贯通主体92A的贯通孔92C。倾斜螺栓40插通于贯通孔92C(参照图3)。解除部件92能够与倾斜螺栓40一体旋转。详细而言,在主体92A的内周面形成有未图示的内花键。在倾斜螺栓40的外周形成有未图示的外花键。主体92A与倾斜螺栓40花键嵌合。解除突起92B从下侧Z2与齿部件63的第二部分82的卡合突起83对置。

以下,对齿锁定机构8的动作进行说明。图6是齿锁定机构8的简要的侧视图且是表示第二齿62与第一齿60啮合的状态的图。在转向装置1的状态为锁定状态时,齿部件63的主体部80的第二部分82通过推压部件91的第二端部91B被向下侧Z2推压,由此如图6所示,齿部件63的第二齿62与齿板61的第一齿60啮合。

如作为沿着图6的VII-VII线的剖视图的图7所示,一对第二齿列62L与一对第一齿列60L啮合。详细而言,在右侧Y1的第二齿列62L与右侧Y1的第一齿列60L啮合的状态下,左侧Y2的第二齿列62L与左侧Y2的第一齿列60L啮合。参照图6,若为了使转向装置1从锁定状态变化为解除状态而使操作部件41旋转,则解除部件92与倾斜螺栓40一体旋转,解除部件92的解除突起92B朝上侧Z1移动。解除突起92B朝上侧Z1移动,由此与卡合突起83卡合。

若使操作部件41进一步向与刚才相同的方向旋转,则解除突起92B抵抗推压部件91而将卡合突起83推上去。此时,导轴90在齿部件63的第二部分82的第二引导孔82A内向下侧Z2相对移动。由此,第二部分82被向上侧Z1引导。由此,第二齿62朝上侧Z1移动,如作为齿锁定机构8的简要的侧视图的图8所示,第二齿62与第一齿60的啮合解除。

像这样,在解除状态下,将基于齿锁定机构8的上护套22相对于下护套23的的轴向X的位置的固定解除。参照图8,相反若为了从解除状态变化为锁定状态而使操作部件41旋转,则解除部件92与倾斜螺栓40一体旋转,解除部件92的解除突起92B朝下侧Z2移动。具有卡合突起83的齿部件63的第二部分82被推压部件91推压。因此,伴随着解除突起92B朝下侧Z2的移动而朝下侧Z2移动。此时,导轴90在第二部分82的第二引导孔82A内向上侧Z1相对移动,由此第二部分82被向下侧Z2引导。由此,第二齿62朝下侧Z2移动,一对第二齿列62L的第二齿62与一对第一齿列60L的第一齿60从上下方向Z啮合(参照图6)。

这样,在锁定状态下,可实现基于齿锁定机构8的上护套22相对于下护套23的轴向X的位置的锁定。根据本实施方式,如上述那样,参照图5,对于齿部件63而言,在轴向X上,右侧Y1的第二齿列62L的第二齿62的齿顶86A与左侧Y2的第二齿列62L的第二齿62的齿顶86B仅以距离L错开。因此,第二齿62的强度提高。因此,在通过第二齿62与第一齿60的啮合来限制柱护套4的伸缩的结构中,能够实现第二齿62与第一齿60的啮合的稳定化。

参照图1,在车辆碰撞时,在车辆与障碍物碰撞的一次碰撞后,产生驾驶员与转向操纵部件11碰撞的二次碰撞。在二次碰撞中,由于内置于转向操纵部件11的安全气囊打开、驾驶员与安全气囊碰撞而产生的反作用力,转向操纵部件11至少在轴向X上受到冲击。但是,在转向装置1中,除了通过紧固机构7保持柱护套4的位置之外,通过齿锁定机构8也可稳固地保持轴向X上的柱护套4的位置以及转向操纵部件11的位置。将基于齿锁定机构8的这样的柱护套4的保持称为可靠锁定(positive lock)。

通过可靠锁定,在二次碰撞时导轴90被剪断之前即二次碰撞的初始阶段,可使上护套22相对于下护套23的约束稳定化。换句话说,可使二次碰撞时的初始约束稳定化。由此,导轴90无偏差地受到轴向X的冲击而被剪断,允许上护套22的移动。这样,齿部件63与齿板61以及上护套22共同朝前侧X2移动,由此柱护套4收缩。利用在将导轴90剪断时产生的载荷(称为剪切载荷)和上护套22相对于下护套23的滑动将二次碰撞时的冲击吸收。

如上述那样,参照图6,第二齿62与第一齿60的啮合强度稳定。因此,导轴90能够稳定地受到二次碰撞时的冲击,因此能够产生稳定的剪切载荷。因此,可实现二次碰撞时的冲击吸收性能等碰撞性能的稳定化。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图9是从下侧Z2观察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齿部件63P的图。图10是从后侧X1观察齿部件63P的图。图9以及图10中,对与至今所说明的部件相同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参照图9以及图10,齿部件63P的主体部80作为其外表面,包括一对侧面95、和连结侧面95彼此的下表面96以及上表面97。

一对侧面95在与左右方向Y平行的方向上相互对置。将一对侧面95相互对置的方向(与左右方向Y平行的方向)称为对置方向F。主体部80的一对侧面95分别包括第一面(齿形成部84的侧面85)和第二面98。第一面设置有第二齿列62L。第二面98相对对置方向F上侧面85位于主体部80的外侧。右侧Y1的第一面相当于右侧Y1的侧面85A。左侧Y2的第一面相当于左侧Y2的侧面85B。右侧Y1的第二面98A相对齿形成部84的右侧Y1的侧面85A位于右侧Y1。左侧Y2的第二面98B相对齿形成部84的左侧Y2的侧面85B位于左侧Y2。

下表面96包括连结面99和齿形成部84的下表面100。连结面99将齿形成部84的各侧面85与对应的第二面98连结。连结面99以及齿形成部84的下表面100沿对置方向F延伸。各第二齿列62L的第二齿62在对置方向F上朝向齿顶86,从齿形成部84的对应的侧面85突出。详细而言,右侧Y1的第二齿列62L的各第二齿62从右侧Y1的侧面85A朝右侧Y1突出,并使其齿顶86A朝向右侧Y1。左侧Y2的第二齿列62L的第二齿62从左侧Y2的侧面85B朝左侧Y2突出,并使其齿顶86B朝向左侧Y2。各第二齿列62L的第二齿62连结于对应的连结面99。

在对置方向F上,右侧Y1的侧面85A的第二齿62的齿顶86A与左侧Y2的侧面85B的第二齿62的齿顶86B之间的距离W1同第二面98彼此间的距离W2相等。一对第二齿列62L的第二齿62的齿顶86分别位于对置方向F上与对应的侧面95的第二面98相同的位置。详细而言,右侧Y1的第二齿列62L的齿顶86A位于与右侧Y1的第二面98A在对置方向F上相同的位置。左侧Y2的第二齿列62L的齿顶86B位于与左侧Y2的第二面98B在对置方向F上相同的位置。换言之,从轴向X观察,在一对第二齿列62L的各自的第二齿62的齿顶86与对应的侧面95的第二面98之间未设置有阶梯差。

根据该变形例,一对第二齿列62L的第二齿62的齿顶86在对置方向F上位于与一对侧面95的第二面98相同的位置。因此,能够使对置方向F的齿部件63P的厚度尽量为恒定。因此,齿部件63P的形状简单化,因此能够容易地通过加压成形使齿部件63P成形。详细而言,在通过烧结使齿部件63P成形的情况下,能够使烧结时为了对粉末状的金属进行加压而使用的模具(换句话说,加压成形时使用的模具)的构造简单化。由此,齿部件63P的成形变容易。通过使加压成型时使用的模具的构造简单化也能够减少模具的成本。

本发明不限定于以上所说明的实施方式,能够在技术方案所记载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例如,转向装置1不局限于齿锁定机构8,也可以具备不同构造的齿锁定机构。例如,也可以是不包括引导机构65的结构的齿锁定机构。该情况下,在一对延设部34,取代供齿部件63的支承轴89插通的第一引导孔34B,而设置对轴向X上支承轴89的移动进行限制的支承孔,在二次碰撞时,通过支承轴89被剪断使柱护套4收缩。

在齿部件63、63P中,右侧Y1的第二齿列62L与左侧Y2的第二齿列62L在轴向X上的节距P也可以不同。但是,在该情况下,右侧Y1的第一齿列60L的多个第一齿60也需要以与右侧Y1的第二齿列62L相等的规定的节距沿轴向X并列。左侧Y2的第一齿列60L的多个第一齿60需要以与左侧Y2的第二齿列62L相等的节距沿轴向X并列。

另外,齿部件63、63P也可以不包括第二齿列62L,而在各侧面85的每一个包括一个第二齿62。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