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滑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89508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折叠滑板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滑板车,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滑板车。



背景技术:

目前,滑板车成为年轻人喜爱的户外运动器材或短距离接驳交通工具,尤其是折叠滑板车,其具有易携带、易收纳、节省存储空间的优点,更是受到人们的青睐。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折叠滑板车的折叠机构由多个零件相互连接组合而成,其存在结构复杂、使用不便以及稳定性不够好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折叠方便的可折叠滑板车。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折叠滑板车,包括前架、底板和折叠机构,所述前架上固设有头管,所述头管和底板之间通过所述折叠机构连接,所述折叠机构包括支板、上转板、中转板以及下转板,所述支板的一端与所述头管固定连接,另一端可相对转动地枢接在所述底板上,所述上转板的一端可相对转动地枢接在所述头管上,另一端可相对转动地铰接在所述下转板的一端,所述下转板的另一端可相对转动地枢接在所述底板上,所述中转板上设有卡接部和心轴,所述上转板上设有供所述卡接部卡接的定位部,所述心轴上套设有带有扭力的扭簧,所述中转板通过所述心轴可相对转动地枢接在所述下转板上,并在所述扭簧的扭力作用下抵靠所述上转板。

进一步地,所述中转板上设有定位销,所述下转板上开设有弧形孔,所述定位销穿设于所述弧形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上转板上的定位部包括用于骑行状态定位的第一定位部和用于折叠状态定位的第二定位部。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部为开设于所述上转板边缘的缺口,所述卡接部为设置于所述中转板边缘的凸块,所述凸块卡设于所述缺口内。

进一步地,所述头管与上转板的枢接处为第一连接点,所述上转板与中转板的铰接处为第二连接点,所述中转板与下转板的枢接处为第三连接点,所述支板与底板的枢接处为第四连接点,当所述滑板车位于骑行状态时,所述第一、第二、第三连接点共线,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连接点不共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头管和底板之间通过支板转动连接,头管和底板之间还通过相互铰接的上转板和下转板进行转动连接,并在下转板上枢接有中转板,中转板在扭簧的作用力下始终抵靠上转板,使得卡接部卡接在定位部内,保证滑板车在骑行状态的稳定性,并能够通过拉动中转板可使中转板和上转板相互脱开,从而对滑板车进行折叠,其具有结构简单和折叠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滑板车在骑行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可折叠滑板车在骑行状态下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I区域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滑板车在折叠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的II区域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可折叠滑板车,该滑板车包括前架1、底板2和折叠机构。前架上固设有头管3,具体为头管3套接在前架1上,头管3和底板2之间通过折叠机构连接。折叠机构包括支板4、上转板5、中转板6以及下转板7。支板4的一端与头管3固定连接,具体为支板4与头管3之间通过螺栓刚性连接,支板4的另一端可相对转动地枢接在底板2上。上转板5的一端可相对转动地枢接在头管3上,另一端可相对转动地铰接在下转板7的一端,下转板7的另一端可相对转动地枢接在底板2上。

上述实施例中,中转板6上设有卡接部61和心轴62,上转板5上设有供卡接部61卡接的定位部51。具体地,定位部51为开设于上转板5边缘的缺口,卡接部61为设置于中转板6边缘的凸块,凸块卡设于缺口内。定位部51包括用于骑行状态定位的第一定位部511和用于折叠状态定位的第二定位部512。心轴62上套设有带有扭力的扭簧620,中转板6通过心轴62可相对转动地枢接在下转板7上,并在扭簧62的扭力作用下抵靠上转板5。在中转板6上还设有定位销63,定位销63与心轴62之间的距离根据中转板6的具体结构的尺寸而定。下转板7上开设有弧形孔71,弧形孔71的宽度略大于定位销63的直径,定位销63穿设于弧形孔71中,这样,定位销63的移动受到弧形孔71的限制,使得中转板6能够稳定地绕心轴62转动,保证了折叠机构的稳定性。

上述实施例中,头管3与上转板5的枢接处为第一连接点A,上转板5与中转板6的铰接处为第二连接点B,中转板6与下转板7的枢接处为第三连接点C,支板4与底板2的枢接处为第四连接点D。当滑板车位于骑行状态时(如图1、图2及图3所示),中转板6受扭簧的扭力作用,中转板6上的卡接部61稳固地卡接在上转板5上的第一定位部511内,此时,第一连接点A、第二连接点B、第三连接点C共线,第一连接点A、第二连接点B、第三连接点C、第四连接点D不共线,即第一连接点A、第二连接点B、第三连接点C、第四连接点D所围成的形状呈三角形,三角形结构保证了在骑行状态的稳定性。

当需要将上述处在骑行状态的滑板车转换成折叠状态的滑板车时,通过拉动中转板6,以克服中转板6受到扭簧620的扭力作用,使卡接部61从第一定位部511中脱离,进而使中转板6与上转板5相互分离,从而可将滑板车的骑行状态转换成折叠状态。当滑板车位于折叠状态时(如图4及图5所示),中转板6受扭簧620的扭力作用,中转板6上的卡接部61稳固地卡接在上转板5上的第二定位部512内,其具有结构简单、折叠方便的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