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前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倒自行车后座。
背景技术:
自行车作为现代人们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代步工具,其具有绿色节能、方便快捷等优点。随着道路交通车辆的增多,短途距离的人们更愿意选择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且自行车既能锻炼身体又节能环保。
由于现有技术中的自行车脚撑多为点支撑或线支撑,在遇到天气的原因或意外碰撞等原因,自行车很容易被刮倒,可能会造成自行车不同程度的损坏。现有技术中也有一些放置自行车刮倒的装置,但都是增加外设结构或装置来防止自行车被刮倒,这即增加了成本也给自行车增加不必要的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倒自行车后座,目的是:改变自行车后座与自行车的连接方式,实现放置自行车被意外刮倒的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防倒自行车后座,包括车座、支撑杆、连接件和锁盒,所述车座设置在连接件之上,并与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一端固定在车架上,另一端与车座为可分离式连接,所述锁盒上设有第一轴孔和卡槽;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杆和两个转向部,所述连杆至少有两根,分别置于车座的两侧,连杆一端固定在车座上,另一端与转向部连接,转向部上设有第二轴孔,转向部设置在锁盒外侧,后花鼓通过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将自行车后座固定在自行车上;安装有锁盒一侧的转向部内设置弹簧,弹簧一端固定在转向部内侧,另一端伸出到转向部外,卡在锁盒内侧的边缘上,所述卡槽内部可以容纳弹簧。
作为优选,所述车座下端对应支撑杆处设置有支撑槽,所述支撑杆可以插入到支撑槽内;
作为优选,所述弹簧外侧包裹弹簧外壳,所述外壳的头部为球面形;
作为优选,所述卡槽前端(自行车前轮方向)为斜面,后端为直面
作为优选,卡槽上端为弹性材料制成。
作为优选,当车座与支撑杆接触时,弹簧与卡槽角度为180度。
需要停车时,将车座与支撑杆分离,并顺时针旋转车座,此时弹簧沿着锁盒内壁运动,遇到卡槽后,弹簧伸展,使弹簧卡在卡槽内,由于自行车的后车座为一个面,面相对于点或线支撑更加稳定。需要行驶时,将车座沿着逆时针旋转180度,弹簧沿着斜面滑动并逐渐压缩或者按动卡槽上端弹簧压缩,并将车座支撑杆连接即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改进自行车后座与自行车的连接方式,实现将自行车后座代替原有的脚踢功能,增加了自行车停车时的稳定性,使自行车不容易被刮倒;与外设其他结构防止自行车刮倒的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不会给自行车增加不必要的负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位本实用新型B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座,11-支撑槽,2-支撑杆,,3-连接件,31-连杆,32-转向部,321-第二轴孔,322-弹簧,323-弹簧外壳,4-锁盒,41-第一轴孔,42-卡槽,42a-斜面,42b-直面,42c-卡槽上端。
具体实施方式
综合图1、图2和图3,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防倒型自行车后座,包括车座1、支撑杆2、连接件3和锁盒4;所述车座1设置在连接件2之上,并与连接件2固定连接,连接件2用于将后花鼓和车座1连接到一起,起到支撑的作用。所述支撑杆2一端固定在车架上,另一端与车座1为可分离式连接,由于本实用新型中车座1与车轮之间为活动连接方式,支撑杆2用于连接车座1,防止车座1作为座椅使用时滑落或移动。
所述连接件3包括连杆31和两个转向部32,所述连杆31至少有两根,分别置于车座1的两侧,连杆31一端固定在车座1上,另一端与转向部32固定连接;连杆31最好是4根,车座1的两侧各设置两根,车座1一侧的两根连杆31与车座1的边构成三角形,固定更加稳定。转向部32上设有第二轴孔321,转向部32设置在锁盒4外侧,后花鼓通过第一轴孔41和第二轴孔321将自行车车座1固定在自行车上;安装有锁盒4一侧的转向部32内设置弹簧322,弹簧322一端固定在转向部32内侧,另一端伸出到转向部32外,卡在锁盒4内壁上,此时的弹簧322处于压缩状态。
所述锁盒4上设有第一轴孔41和卡槽42;锁盒4是底面为圆形的盒体,卡槽42为盒体边缘向外(锁盒4外)拉伸形成,第一轴孔41设置在锁盒4的底面中心位置处,所述卡槽42可以容纳弹簧322,在车座1作为脚撑使用时,卡槽42配合弹簧322形成固定车座1的支点,防止车座1滑动。
一种车座1与支撑杆2较好的可分离式连接方式,所述车座1下端对应支撑杆2处设置有支撑槽11,所述支撑杆2可以插入到支撑槽11内;在车座1作为后座使用时,将支撑槽11对应支撑杆2扣插上,即可以放置车座1滑动。
为了使弹簧322在锁盒4内的滑动更加顺滑,所述弹簧322外侧包裹弹簧外壳323,所述弹簧外壳323的头部为球面形。
为了使车座1更好还原,所述卡槽42前端(自行车前轮方向)为斜面42a,后端为直面42b或者将卡槽上端42c为弹性材料制成。
为了使车座1作为脚撑使用时更加稳定,当车座1与支撑杆2接触时,弹簧与卡槽42角度为180度,即车座1需要顺时针旋转180度后,弹簧332与卡槽42重合。
需要停车时,将车座1与支撑杆2分离,并顺时针旋转车座1,此时弹簧332沿着锁盒4内壁运动,遇到卡槽42后,弹簧伸展,使弹簧332卡在卡槽42内,由于自行车后座为一个面,面相对于点或线支撑更加稳定。需要行驶时,将车座1沿着逆时针旋转18度,弹簧332沿着斜面42a滑动并逐渐压缩或者按动卡槽上端42c时弹簧332压缩,并将车座1与支撑杆2连接即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