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动自行车的变速检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94491阅读:517来源:国知局
用于电动自行车的变速检测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动自行车的变速检测器。



背景技术:

现有电动自行车为应对不同骑行状况及路况条件,多配备一变速器以实现不同的档位变换。但中置电动自行车骑行过程中,链条张力很大,进行变速操作时需要停止电机功率输出,并在变速完成之后重新加电驱使车辆前行。这种变速操作较不方便,强行变速也容易造成变速器损伤;并且,每次变速操作产生顿挫感明显,使得骑行速度不够平稳,进而使得骑行者不喜欢变速操作,此种情况下,电机长时间不处于最佳工作状态,电机负荷增大,效率降低,续航里程缩短,也造成了能源的浪费。

中国专利CN103693158 A提出一种变速检测器,通过设置于钢丝绳上的磁钢及对应设置的霍尔感应器,及时接收磁钢轴向移动的脉冲信号并控制电机工作,并于磁钢两侧还设有弹性部件;CN105270559 A亦公开一种自动检测变速机构,通过随变速器拉线移动的磁铁配合霍尔开关的反馈信号控制电机输出。上述变速检测机构中磁铁随钢丝绳轴向运动,位置移动不够稳定,检测信号易受扰动,影响信号检出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上述机构也无法通过霍尔开关检测电动自行车的升档与降档。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用于电动自行车的变速检测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动自行车的变速检测器,能够降低扰动,方便安装,并能判断升降档。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动自行车的变速检测器,用以装配至电动自行车的变速线缆并检测所述变速线缆的移动,所述变速检测器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磁体及霍尔传感器,所述壳体形成有供变速线缆穿行安装的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体可转动设置于壳体内并随变速线缆的移动而转动,所述霍尔传感器设置为至少两个,且至少两个所述霍尔传感器相对磁体转动的轴心呈非对称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变速检测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磁体相固定的辊轮,所述辊轮用以与变速线缆相配合并随变速线缆的移动而转动,所述辊轮的周缘设有与变速线缆相配合的凹陷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朝向第二壳体突伸形成有与所述辊轮相配合的中心轴,所述辊轮在变速线缆的作用下可绕所述中心轴进行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变速检测器还包括靠近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设置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开设有与所述中心轴相对应的通孔,至少两个所述霍尔传感器沿所述通孔外缘设置于所述电路板背离第一壳体的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还开设有第三开口,所述变速检测器还包括设置于第三开口处的导光件及穿设于所述导光件并连接至所述电路板的电力信号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心轴的末端形成固定螺孔,所述第二壳体开设有与所述固定螺孔位置相对应的安装孔,所述变速检测器还具有与所述固定螺孔相配合且用以固定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固定螺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变速检测器还包括设置于壳体内的导引件,所述导引件形成有用以收容所述辊轮及磁体的收容腔以及联通所述收容腔与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的导引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磁体为N极与S极相间设置的多磁极磁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至少两个所述霍尔传感器与所述多磁极磁环相对设置或沿径向设置于多磁极磁环的周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变速检测器通过霍尔传感器检测磁体在壳体内的旋转进而控制电流的输出,并通过至少两个霍尔传感器便于判断电动自行车的升降档。相较于现有变速检测器,所述磁体无需固定至变速线缆并随变速线缆往复移动,所述壳体内部结构设计更为紧凑,亦能避免磁体偏离变速线缆的轴向颤动所可能引起的检测偏差,降低扰动;所述变速检测器通过沿磁体转动的轴心非对称设置的至少两个霍尔传感器在磁体转动时依次传送的信号,方便判断升降档,进而控制提高或降低电流输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变速检测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变速检测器装配至变速线缆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变速检测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变速检测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该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该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请参阅图1至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动自行车的变速检测器100,用以装配至电动自行车的变速线缆200并检测所述变速线缆200的移动。

所述变速检测器100包括壳体1、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的磁体2及与所述磁体2相固定的辊轮3。所述壳体1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所述第一壳体11和/或第二壳体12上开设有供变速线缆200穿行安装的第一开口13与第二开口14。所述变速线缆200上还配设有与所述第一开口13及第二开口14相适配的导套201。所述辊轮3的周缘设有与变速线缆200相配合的凹陷部31,当变速检测器100与变速线缆200相互装配完成时,所述变速线缆200拉紧并抵压于所述凹陷部31。所述辊轮3随变速线缆200的移动而转动,进而带动磁体2一并转动。

所述变速检测器100还包括至少两个临近所述磁体2设置的磁敏元件4,且至少两个所述磁敏元件4相对磁体2转动的轴心呈非对称设置。变速线缆200拉动方向不同,带动所述辊轮3及磁体2沿相反的方向转动,使得至少两个所述磁敏元件4依次检测到磁极的变化,并将相应的信号向外传送。外界根据接收到不同磁敏元件4的信号,控制电动自行车降低或停止电流输出进行换档,同时,能够判断电动自行车进行升档或降档。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11呈舟型,具有底壁111及两侧壁112,其中,所述第一开口13及第二开口14开设于第一壳体11的两端并位于两个侧壁112之间;所述第二壳体12呈盖板状且与底壁111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壳体11还包括自所述底壁111的中心位置朝向第二壳体12突伸形成有与所述辊轮3相配合的中心轴113,所述辊轮3在变速线缆200的作用下绕所述中心轴113进行转动。

所述变速检测器100还包括位于壳体1内且靠近所述底壁111设置的电路板5。所述电路板5开设有与所述中心轴113相对应的通孔51,至少两个所述磁敏元件4沿所述通孔51外缘设置于所述电路板5背离所述底壁111的一侧。所述电路板5上还连接设置有用以与外界相互联通的电力信号线52,以实现电路板5的电源供应及磁敏元件4的信号传送。

所述第一壳体11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开口13贴近第三开口15,所述变速检测器100还包括设置于第三开口15处的导光件6,所述电力信号线52穿设于所述导光件6中。所述电路板5上还设有发光元件(未图示),所述磁敏元件4检测到磁体2转动时,所述发光元件发光。

所述变速检测器10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电路板5与第二壳体12之间的导引件7,所述导引件7形成有用以收容所述辊轮3及磁体2的收容腔71以及联通所述收容腔71与第一开口13、第二开口14的导引槽72。所述导引件7贴靠至所述第二壳体12的内侧,所述导引槽72的位置与所述辊轮3的位置相对应,即使得穿过导引槽72进入收容腔71的变速线缆200能够恰与所述辊轮3的凹陷部31对位匹配。

所述导引件7临近所述第一开口13与第二开口14的两端还分别超朝向所述底壁111突伸形成第一抵持部73与第二抵持部74。所述第一抵持部73与第二抵持部74抵压在所述电路板5上,以使得所述电路板5与导引件7的主体部分呈分离设置,避免电路板5受损。

所述中心轴113的末端的中心位置沿中心轴113突伸相反的方向形成有一固定螺孔114,所述第二壳体12开设有与所述固定螺孔114位置相对应的安装孔121,所述变速检测器100还具有与所述固定螺孔114相配合且用以固定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的固定螺钉8。

如图4所示,所述中心轴113设置呈台阶状,所述辊轮3的中心亦形成有与所述中心轴113相匹配的台阶状轴孔32,且使得辊轮3组装至中心轴113上之后与所述第二壳体12及导引件7均呈间隙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磁体1为N极与S极相间设置的多磁极磁环,所述多磁极磁环的外径与所述辊轮3相一致。所述辊轮3背离第二壳体12的一侧形成用以固定多磁极磁环的固定台33,所述多磁极磁环与所述导引件7呈间隙设置。

所述磁敏元件4选用霍尔传感器并设置为三个,所述霍尔传感器与所述多磁极磁环相对设置。本实用新型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磁敏元件4亦能沿径向设置于多磁极磁环的周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变速检测器100通过磁敏元件4检测磁体2在壳体1内的旋转进而控制电流的输出,并通过至少两个磁敏元件4依次检测到的磁体2的旋转判断电动自行车的升降档。

所述磁体2无需固定至变速线缆200并随变速线缆200往复移动,所述壳体1内部结构设计更为紧凑,无需预留供磁体2的移动空间,亦能避免磁体2偏离变速线缆200的轴向颤动所可能引起的检测偏差,降低扰动。所述变速检测器100通过沿磁体2转动的轴心非对称设置的至少两个磁敏元件4在磁体2转动时依次传送的信号,方便判断升降档,进而控制提高或降低电流输出。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