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家用监护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91699阅读:644来源:国知局
新型家用监护机器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家用监护机器人。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机器人的种类日趋多样化,例如扫地机器人、装配机器人和足球机器人等,机器人已经逐渐的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并且机器人的使用范围已开始向国家安全、特殊环境服役、医疗辅助、科学考察等多个领域扩展,而一旦步入智能化阶段,机器人产业所构建的社会网络,将遍及社会生产、生活各领域,成为新一轮产业革命后的社会形态—智能社会的基础,现有的机器人虽然供能十分全面,例如申请号为201410456779.8的实用新型专利,包括有机体部分、行走部分、工作部分、动力部分和控制部分组成,工作部分有割草装置和剪枝装置,控制电路由单板机为核心,单板机连接显示器、输入键盘和操纵杆,单板机连接无线通讯模块和卫星导航模块,该专利虽然可人工现场操作,也可远程控制,但在实际使用时,由于机器人长期处于移动状态,在移动过程中,极易因碰到较小障碍物后导致机器人主体产生振动,导致内部元件因振动而产生碰撞,极易导致元件破损,影响了其机器人的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家用监护机器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新型家用监护机器人,包括移动装置,移动装置的顶端安装有放置底座,放置底座的顶端安装有机器人主体,放置底座的内侧顶端设有顶活动板,顶活动板的底端外侧设有侧适配槽,顶活动板通过第一压缩弹簧与放置底座相连,放置底座的内部底端左右两侧均设有侧活动板,侧活动板通过侧拉伸缓冲装置与放置底座相连,侧拉伸缓冲装置包括固定筒,固定筒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压杆,活动压杆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顶安装板和第二密封环板,活动压杆的外壁中心处安装有第一密封环板,第一密封环板和第二密封环板的外壁均安装有侧密封圈,第二密封环板通过第二压缩弹簧与固定筒相连,侧活动板的内侧顶端通过伸缩杆与顶活动板相连,伸缩杆的外壁顶端套接有第三压缩弹簧,侧活动板的内侧中心处安装有弧形板,侧活动板的内侧底端分别安装有第一底拉杆和第二底拉杆,第一底拉杆通过拉伸弹簧与第二底拉杆相连。

为了进一步完善,顶活动板的内侧底端安装有底橡胶垫,底橡胶垫的内侧设有缓冲腔,缓冲腔的内部设有弹性球,底橡胶垫的顶端压合有海绵垫板,海绵垫板与底橡胶垫的压合处设有第二粘合胶层,海绵垫板的顶端压合有泡沫板,泡沫板与海绵垫板的压合处设有第一粘合胶层。

进一步完善,顶活动板的顶端压合有顶塑胶板。

进一步完善,弧形板的顶端粘合有硅胶垫。

进一步完善,顶安装板的下表面压合有底缓冲橡胶垫。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该新型家用监护机器人,通过侧拉伸缓冲装置、弧形板和拉伸弹簧的配合,伸缩杆的伸缩和第三压缩弹簧的弹性压缩进行第一步的压力缓冲,顶活动板继续下压碰触弧形板使其产生形变,弧形板产生的压力弹性形变进行第二步的压力缓冲,第一底拉杆和第二底拉杆拉伸中心处的拉伸弹簧,通过拉伸弹簧的伸缩拉力微量的缓冲其压力,在侧活动板在受到压缩下压时,顶安装板带动活动压杆活动压缩第二压缩弹簧,同时通过第一密封环板和第二密封环板保证活动压杆的稳定效果,减缓了受到振动时机器人主体受到的振动力,保证了机器人的工作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机器人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拉伸缓冲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机器人主体1,放置底座2,移动装置3,顶活动板4,顶塑胶板5,泡沫板6,第一粘合胶层7,海绵垫板8,第二粘合胶层9,缓冲腔10,弹性球11,底橡胶垫12,第一压缩弹簧13,侧适配槽14,伸缩杆15,侧拉伸缓冲装置16,顶安装板161,底缓冲橡胶垫162,活动压杆163,第一密封环板164,第二密封环板165,侧密封圈166,固定筒167,第二压缩弹簧168,第三压缩弹簧17,侧活动板18,第一底拉杆19,弧形板20,拉伸弹簧21,硅胶垫22,第二底拉杆2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本实施例中这种新型家用监护机器人,包括移动装置3,移动装置3的顶端安装有放置底座2,放置底座2的顶端安装有机器人主体1,机器人主体1放置于放置底座2上,通过移动装置3的移动改变机器人主体1的工作位置,放置底座2的内侧顶端设有顶活动板4,顶活动板4的内侧底端安装有底橡胶垫12,底橡胶垫12的内侧设有缓冲腔10,缓冲腔10的内部设有弹性球11,底橡胶垫12的顶端压合有海绵垫板8,海绵垫板8与底橡胶垫12的压合处设有第二粘合胶层9,海绵垫板8的顶端压合有泡沫板6,泡沫板6与海绵垫板8的压合处设有第一粘合胶层7,通过海绵垫板8、泡沫板6、底橡胶垫12和内部的缓冲腔10受到压力时产生的形变减缓机器人主体1的受震效果,顶活动板4的顶端压合有顶塑胶板5,顶活动板4的底端外侧设有侧适配槽14,顶活动板4通过第一压缩弹簧13与放置底座2相连,第一压缩弹簧13的弹性系数为10N/CM,放置底座2的内部底端左右两侧均设有侧活动板18,侧活动板18通过侧拉伸缓冲装置16与放置底座2相连,侧拉伸缓冲装置16包括固定筒167,固定筒167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压杆163,活动压杆163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顶安装板161和第二密封环板165,活动压杆163的外壁中心处安装有第一密封环板164,第一密封环板164和第二密封环板165的外壁均安装有侧密封圈166,第二密封环板165通过第二压缩弹簧168与固定筒167相连,第二压缩弹簧168的弹性系数为20N/CM,在侧活动板18在受到压缩下压时,顶安装板161带动活动压杆163活动压缩第二压缩弹簧168,顶安装板161的下表面压合有底缓冲橡胶垫162,同时通过第一密封环板164和第二密封环板165保证活动压杆163的稳定效果,侧活动板18的内侧顶端通过伸缩杆15与顶活动板4相连,伸缩杆15的外壁顶端套接有第三压缩弹簧17,第三压缩弹簧17的弹性系数为20N/CM,侧活动板18的内侧中心处安装有弧形板20,弧形板20的顶端粘合有硅胶垫22,侧活动板18的内侧底端分别安装有第一底拉杆19和第二底拉杆23,第一底拉杆19通过拉伸弹簧21与第二底拉杆23相连,在移动装置3移动过程中导致机器人主体1受到振动时,通过伸缩杆15的伸缩和第三压缩弹簧17的弹性压缩进行第一步的压力缓冲,顶活动板4继续下压碰触弧形板20使其产生形变,通过弧形板20产生的压力弹性形变进行第二步的压力缓冲,弧形板20弹性形变时推动侧活动板18向外侧微量移动,第一底拉杆19和第二底拉杆23拉伸中心处的拉伸弹簧21,通过拉伸弹簧21的伸缩拉力保持侧活动板18和顶活动板4的稳定效果,同时微量的缓冲其压力。

在移动装置3移动过程中导致机器人主体1受到振动时,通过伸缩杆15的伸缩和第三压缩弹簧17的弹性压缩进行第一步的压力缓冲,顶活动板4继续下压碰触弧形板20使其产生形变,通过弧形板20产生的压力弹性形变进行第二步的压力缓冲,弧形板20弹性形变时推动侧活动板18向外侧微量移动,第一底拉杆19和第二底拉杆23拉伸中心处的拉伸弹簧21,通过拉伸弹簧21的伸缩拉力保持侧活动板18和顶活动板4的稳定效果,同时微量的缓冲其压力,在侧活动板18在受到压缩下压时,顶安装板161带动活动压杆163活动压缩第二压缩弹簧168,同时通过第一密封环板164和第二密封环板165保证活动压杆163的稳定效果。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各样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