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电动自行车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02941发布日期:2018-12-25 20:13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电动自行车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电动自行车显示器。



背景技术:

电动自行车显示器用于显示电动车的电量、时速,以及各种信号灯的工作状态,但是,现有的电动自行车在雨雪天气行进的过程中,显示器完全暴露在恶劣天气环境中,很容易造成显示器的损坏,而且显示器的外侧在较低气温以及雨雪环境中会附着较多的水滴,影响使用者观察显示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电动自行车显示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电动自行车显示器,包括底座和保护罩,所述底座的顶端固定有保护罩,保护罩的顶端中部设置有活动通孔,活动通孔内插设有转动杆,转动杆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电机固定在底座的一侧,且转动杆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杆固定,第一连杆的两侧底端固定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中部水平插设有旋转杆,旋转杆的中部与第二连杆固定,旋转杆的两端套设有涡卷弹簧,且涡卷弹簧的一端与旋转杆固定,涡卷弹簧的另一端与连接板固定,第二连杆靠近保护罩的一端固定有除水刮,保护罩的顶端固定有泵体,且泵体的输出端与喷头的输入端连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端垂直栓接固定有防水板,防水板的顶端与保护罩的内壁胶接固定,底座的顶端栓接安装有仪表盘,防水板位于活动通孔与仪表盘之间,且防水板的外侧胶接固定有防水胶。

优选的,所述泵体的输入端栓接固定有防尘网,且泵体的输出端缠绕有电阻丝加热器。

优选的,所述保护罩的底端设置有出水口,且出水口的中部卡接固定有密封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电动自行车在雨雪天气中行驶时,启动电机,电机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进而通过第一连杆带动第二连杆底端的除水刮将保护罩顶端的水刮除,当外界温度较低,保护罩的表面出现水雾时,启动泵体和电阻丝加热器,喷头吹出的热风可以对保护罩的表面快速除雾,方便使用者查看显示器,提高了使用者在雨雪天气驾驶电动自行车的安全性,且防水板和保护罩可有效防止水进入显示器,避免显示器遇水而损坏,延长了显示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电动自行车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电动自行车显示器的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第二连杆、3除水刮、4保护罩、5旋转杆、6第一连杆、7电机、8泵体、9电阻丝加热器、10喷头、11涡卷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电动自行车显示器,包括底座1和保护罩4,底座1的顶端栓接固定有保护罩4,保护罩4的顶端中部设置有活动通孔,活动通孔内插设有转动杆,转动杆的一端通过键销与电机7的输出端固定,电机7栓接固定在底座1的一侧,且转动杆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杆6栓接固定,第一连杆6的两侧底端栓接固定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中部水平插设有旋转杆5,旋转杆5的中部与第二连杆2栓接固定,旋转杆5的两端套设有涡卷弹簧11,且涡卷弹簧11的一端与旋转杆5焊接固定,涡卷弹簧11的另一端与连接板焊接固定,第二连杆2靠近保护罩4的一端栓接固定有除水刮3,保护罩4的顶端栓接固定有泵体8,且泵体8的输出端与喷头10的输入端连接固定,泵体8的输入端栓接固定有防尘网,且泵体8的输出端缠绕有电阻丝加热器9,防尘网防止异物将泵体8的输入端堵住,底座1的顶端垂直栓接固定有防水板,防水板的顶端与保护罩4的内壁胶接固定,底座1的顶端栓接安装有仪表盘,防水板位于活动通孔与仪表盘之间,且防水板的外侧胶接固定有防水胶,防水板、保护罩和底座形成密闭区域,防水板的作用是当有水从活动通孔进入保护罩内部时,防止水进入仪表盘,保护罩4的底端设置有出水口,且出水口的中部卡接固定有密封塞,出水口可以便于将保护罩内的水排出。

本实施例中,电动自行车在雨雪天气中行驶时,启动电机7,电机7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带动第一连杆6转动,第一连杆6进而带动第二连杆2底端的除水刮3将保护罩4顶端的水刮除,在涡卷弹簧11弹力的作用下,可以保证除水刮3始终与保护罩4的表面连接,当外界温度较低,保护罩4的表面出现水雾时,启动泵体8和电阻丝加热器9,喷头10吹出的热风可以对保护罩4的表面快速除雾,方便使用者查看显示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