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角撑杆及使用该汽车角撑杆的水箱框架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18600发布日期:2018-11-13 22:46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汽车角撑杆及使用该汽车角撑杆的水箱框架总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汽车角撑杆及使用该汽车角撑杆的水箱框架总成。
背景技术
:近年来,汽车制造产业发展迅猛,各汽车厂商不断追求着产品操作性、安全性、舒适性、豪华型的提升。其中汽车抗扭强度作为汽车产品安全性的重要因素,一直以来都受到行业内外的高度重视,尤其是汽车水箱框架总成上汽车角撑杆的质量越来越受汽车生产商所重视。现有的汽车角撑杆与汽车水箱框架总成内框体支架之间的结构繁琐,使得模具费用投入大、零件材料利用率较低。技术实现要素: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易、模具投入低的汽车角撑杆及使用该汽车角撑杆的水箱框架总成。一种汽车角撑杆,用于提高水箱框架总成结构的抗扭强度,包括承载钢管和分别设于所述承载钢管两端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承载钢管之间设有第一引导轴,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承载钢管之间设有第二引导轴,所述第一引导轴和所述第二引导轴均采用锥形结构,所述第一引导轴从与所述承载钢管的接触端朝向所述第一固定板半径依序减小,所述第二引导轴从与所述承载钢管的接触端朝向所述第二固定板半径依序减大,且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所处平面相垂直,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一引导轴之间采用圆弧过渡连接,以形成一引导角,所述第二固定板垂直设于所述第二固定轴的中轴上,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水箱框架总成内框体支架之间的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用于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框体支架之间的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背向所述第一引导轴的一侧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朝向所述第一固定板中部凹陷,所述限位槽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框体支架之间的限位固定。上述汽车角撑杆,通过所述承载钢管的设计,有效的对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起到了承载固定的作用,提高了所述汽车角撑杆结构的稳定性,通过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的所处平面垂直的设计,以使所述汽车角撑杆与所述框体支架之间形成三角形固定连接,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所述汽车角撑杆与所述框体支架之间结构的稳定性,提高了所述水箱框架总成结构的抗扭强度,通过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的设计,以使所述汽车角撑杆与所述框体支架之间可直接采用螺纹螺母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有效的简化了所述汽车角撑杆与所述框体支架之间的连接结构,通过所述引导角的设计,有效的保障了所述汽车角撑杆与所述框体支架之间的三角形固定结构,且上述汽车角撑杆结构简易、模具投入低,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所述汽车角撑杆的生产效率。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还设有一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用于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水箱框架总成之间的定位。进一步地,所述承载钢管上设有凹陷槽,所述凹陷槽朝向所述承载钢管的内部凹陷,所述凹陷槽的底部设有橡胶套,所述橡胶套用于增大与所述凹陷槽底部的摩擦力。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引导轴、所述承载钢管、所述第二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引导轴之间采用一体成型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的顶角均设有圆弧倒角,所述圆弧倒角用于降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顶角的尖锐度。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引导轴的末端半径、所述第二引导轴的顶端半径和所述承载钢管的半径均相等,且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宽度均大于所述承载钢管的半径。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孔与所述第二固定孔的半径相等,且所述第二固定孔的半径大于所述定位孔的半径。进一步地,所述引导角大于90°且小于180°。一种水箱框架总成,包括框体支架和上述的汽车角撑杆,所述汽车角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框体支架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角撑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汽车角撑杆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汽车角撑杆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汽车角撑杆的底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汽车角撑杆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水箱框架总成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素符号说明汽车角撑杆100,100a框体支架101承载钢管10第一引导轴11第二引导轴12凹陷槽13第一固定板20第一固定孔21限位槽22第二固定板30第二固定孔31定位孔32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角撑杆100,用于提高水箱框架总成结构的抗扭强度,包括承载钢管10和分别设于所述承载钢管10两端的第一固定板20和第二固定板30,所述第一固定板20与所述承载钢管10之间设有第一引导轴11,所述第二固定板30与所述承载钢管10之间设有第二引导轴12,所述承载钢管10采用圆柱形的无缝钢管制成,有效的对所述第一固定板20和所述第二固定板30起到了承载固定的作用,提高了所述汽车角撑杆100结构的稳定性,通过所述第一引导轴11和所述第二引导轴12的设计,分别有效的对所述第一固定板20和所述第二固定板30起到了过度作用,方便了后续所述第一固定板20和所述第二固定板30与所述水箱框架总成内框体支架101的固定。具体的,所述第一引导轴11和所述第二引导轴12均采用锥形结构,所述第一引导轴11从与所述承载钢管10的接触端朝向所述第一固定板20半径依序减小,所述第二引导轴12从与所述承载钢管10的接触端朝向所述第二固定板30半径依序减大,且所述第一固定板20与所述第二固定板30所处平面相垂直,所述第一固定板20与所述第一引导轴11之间采用圆弧过渡连接,以形成一引导角,所述第二固定板30垂直设于所述第二固定轴的中轴上,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20和所述第二固定板30均分别通过打扁及切边冲孔模等工序初步成形,最后通过弯曲模进行区域的折弯以最终成型。所述第一固定板20上设有第一固定孔21,所述第一固定孔21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20与所述水箱框架总成内框体支架101之间的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30上设有第二固定孔31,所述第二固定孔31用于所述第二固定板30与所述框体支架101之间的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20背向所述第一引导轴11的一侧设有限位槽22,所述限位槽22朝向所述第一固定板20中部凹陷,所述限位槽22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20与所述框体支架101之间的限位固定,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所述第一固定板20与所述框体支架101之间结构的稳定性。此外,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板30上还设有一定位孔32,所述定位孔32用于所述第二固定板30与所述水箱框架总成之间的定位,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所述第二固定板30与所述框体支架101之间安装定位的精准度,所述第一固定板20、所述第一引导轴11、所述承载钢管10、所述第二固定板30和所述第二引导轴12之间采用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一固定板20和所述第二固定板30的顶角均设有圆弧倒角,所述圆弧倒角用于降低所述第一固定板20和所述第二固定板30顶角的尖锐度。优选的,所述第一引导轴11的末端半径、所述第二引导轴12的顶端半径和所述承载钢管10的半径均相等,且所述第一固定板20和所述第二固定板30的宽度均大于所述承载钢管10的半径,所述第一固定孔21与所述第二固定孔31的半径相等,且所述第二固定孔31的半径大于所述定位孔32的半径,所述引导角大于90°且小于180°。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承载钢管10的设计,有效的对所述第一固定板20和所述第二固定板30起到了承载固定的作用,提高了所述汽车角撑杆100结构的稳定性,通过所述第一固定板20和所述第二固定板30的所处平面垂直的设计,以使所述汽车角撑杆100与所述框体支架101之间形成三角形固定连接,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所述汽车角撑杆100与所述框体支架101之间结构的稳定性,提高了所述水箱框架总成结构的抗扭强度,通过所述第一固定孔21和所述第二固定孔31的设计,以使所述汽车角撑杆100与所述框体支架101之间可直接采用螺纹螺母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有效的简化了所述汽车角撑杆100与所述框体支架101之间的连接结构,通过所述引导角的设计,有效的保障了所述汽车角撑杆100与所述框体支架101之间的三角形固定结构,且上述汽车角撑杆100结构简易、模具投入低,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所述汽车角撑杆100的生产效率,所述汽车角撑杆100采用管材成形工艺,产品制作简单,材料利用率更高,单位强度优于普通钣金焊接腔式结构,且结构相对稳定。请参阅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汽车角撑杆100a的结构示意图,该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大抵相同,其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承载钢管10上设有凹陷槽13,所述凹陷槽13朝向所述承载钢管10的内部凹陷,所述凹陷槽13的底部设有橡胶套,所述橡胶套用于增大与所述凹陷槽13底部的摩擦力。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凹陷槽13的设计,方便了用户对所述承载钢管10的抓取,有效的提高了所述汽车角撑杆100a与所述框体支架101之间安装效率,且通过所述橡胶套的设计,有效的防止了用户对所述承载钢管10操作时的打滑,提高了用户体验。请参阅图6,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水箱框架总成,包括框体支架101和上述的汽车角撑杆100a,所述汽车角撑杆100a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框体支架101连接,通过所述框体支架101与所述汽车角撑杆100a采用螺接的方式,以达到更换简单,维修成本低的效果。上述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