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后扰流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17201发布日期:2019-04-05 21:19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后扰流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后扰流板。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汽车的外观与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汽车后扰流板多见于运动型轿车和跑车上,然而,由于其既具有增加汽车后轮抓地力,提高行驶稳定性的作用,又具有美观的效果,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喜爱,因此现在市面上很多普通车也加装了后扰流板。

目前,扰流板外板一般采用一体式吹塑成型,这样加工成型的后扰流板虽外观美观,表面光洁度高,但其刚度低易变形,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易产生振动,起不到提高汽车行驶稳定性的作用。

为了解决该问题,中国专利申请(申请号:201620929653.2)公开了一种扰流板,包括相焊接的扰流内板和扰流外板,扰流内板上形成有朝向扰流外板凸出的沉台,沉台的底壁贴合并焊接于扰流板的内表面上,从而保证扰流板的结构强度。然而焊接时,由于沉台与扰流外板焊接并未冷却凝固时,扰流内板和扰流外板之间易发生相对滑动,导致扰流内板和扰流外板的配合精度无法保证,使扰流内板整体的稳定性较差,扰流板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依然存在一定的振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汽车后扰流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汽车后扰流板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汽车后扰流板,包括扰流板本体和本体支架,所述扰流板本体的内侧面具有若干用于和本体支架焊接的焊接凸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支架上开有若干定位孔,所述扰流板本体的内侧面具有若干与定位孔一一对应的限位凸块,所述限位凸块能够嵌入所述定位孔内。

本汽车后扰流板采用分体式结构,使扰流板本体和本体支架便于加工且精度更易控制。扰流板本体和本体支架上分别设置限位凸块和定位孔,通过限位凸块嵌入定位孔,使扰流板本体与本体支架之间的焊接精度更高,扰流板本体与本体支架之间的配合更精确,连接稳定性更好,而且限位凸块与定位孔的配合使汽车后扰流板的整体结构强度更高,刚度和模态频率得到大幅度提升,汽车后扰流板不易振动,使汽车行驶更平稳。

在上述的汽车后扰流板中,所述定位孔的横截面呈梯形。定位孔呈梯形,即定位孔一侧较窄,另一侧较宽,限位凸块能够先从定位孔较宽的一侧进入定位孔,使限位凸块与定位孔更易配合,而且定位孔中梯形的两侧边所在的侧壁对限位凸块施加的压力能够使限位凸块与定位孔中梯形的下底边所在的侧壁贴合更紧密,即扰流板本体与本体支架的连接更稳定。

在上述的汽车后扰流板中,所述限位凸块包括第一抵靠部和第二抵靠部,所述第一抵靠部远离第二抵靠部的端面与定位孔中梯形上底边所在的侧壁抵靠,所述第一抵靠部的两侧面分别与定位孔中梯形的两侧边所在的侧壁具有间隙,所述第二抵靠部远离第一抵靠部的端面与定位孔中梯形的下底边所在的侧壁抵靠,所述第二抵靠部的两侧边与定位孔中梯形的两侧边所在的侧壁抵靠。

扰流板本体与本体支架装配时,由于第一抵靠部的宽度较窄,使第一抵靠部更易嵌入定位孔,从而便于第二抵靠部也嵌入定位孔内,实现定位孔与限位凸块的配合。

在上述的汽车后扰流板中,所述限位凸块沿底部到顶部的截面积逐渐减小。这样,便于限位凸块嵌入定位孔内。

在上述的汽车后扰流板中,每个所述定位孔均位于相邻的焊接凸台之间。这样进一步保证扰流板本体的焊接凸台与本体支架之间的焊接精度。

在上述的汽车后扰流板中,所述本体支架远离焊接凸台的一侧设有若干与焊接凸台一一对应的焊接凹坑。由于扰流板本体与本体支架贴合后,焊接凸台被本体支架遮盖,焊接凹坑的设置使操作人员焊接时便于识别焊接凸台的位置,提高焊接精度。

在上述的汽车后扰流板中,所述扰流板本体包括上本体和下本体,所述上本体和下本体均呈长条板状,所述上本体长度方向的一侧边上设有若干间隔分布的卡扣,所述下本体长度方向的一侧边上开有若干与上述卡扣相配合的卡槽,所述下本体的两端均开有用于和上本体螺栓连接的安装孔。下本体先与上本体通过卡接,再通过螺栓连接,使上本体与下本体的连接更稳固。

在上述的汽车后扰流板中,所述上本体的两端均设有定位销,所述下本体的两端均设有与上述定位销配合的定位销孔,所述定位销孔呈长条状且沿下本体的宽度方向延伸。通过定位销与定位销孔的配合,使上本体与下本体的配合精度更高。

在上述的汽车后扰流板中,所述本体支架位于上本体和下本体之间,所述焊接凸台和限位凸块均位于上本体上,所述下本体的内侧面还设有若干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沿下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所述本体支架朝向下本体的一侧设有若干与第一固定部一一对应的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通过螺栓连接。下本体还与本体支架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使上本体、本体支架和下本体之间的连接更稳固,汽车后扰流板结构强度更高,抗振动效果更好。

在上述的汽车后扰流板中,所述上本体的边缘与本体支架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内设有海绵条。海绵条既起到密封的作用,使后扰流板更美观,同时减少了上本体与本体支架之间的振动。

在上述的汽车后扰流板中,所述下本体的外侧面设有用于和后背门抵靠的长胶条。这样,汽车后扰流板固定到汽车后背门时,长胶条能够起到缓冲的效果,使汽车后扰流板与后背门之间不易发生相对振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扰流板本体与本体支架焊接时先通过定位孔与限位凸块的配合定位,使扰流板本体与本体支架的配合精度更高,而且加强了扰流板本体与本体支架之间的结构强度、刚度和模态频率,使汽车后扰流板不易振动,稳定性更好。

2、定位孔采用梯形结构,限位凸块更易嵌入定位孔内并与定位孔配合。

3、下本体与上本体之间通过先卡接再螺栓连接,下本体与本体支架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使上本体、本体支架和下本体之间的连接更稳定,结构强度更高,抗振动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汽车后扰流板的立体图;

图2是汽车后扰流板的爆炸图;

图3是上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体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下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a部的放大图;

图7是图3中b部的放大图;

图8是图5中c部的放大图。

图中,1、扰流板本体;2、上本体;21、焊接凸台;22、限位凸块;221、第一抵靠部;222、第二抵靠部;23、卡扣;24、连接架;241、定位销;242、第二安装孔;3、下本体;31、卡槽;32、定位销孔;33、第一安装孔;34、第一固定部;4、本体支架;41、焊接凹坑;42、定位孔;43、第二固定部;5、螺栓安装塔座;6、子母扣安装塔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一种汽车后扰流板,安装在汽车的后背门上,用于提升汽车行驶的稳定性,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汽车后扰流板包括扰流板本体1和本体支架4,扰流板本体1又包括相固连的上本体2和下本体3,上本体2、本体支架4和下本体3均呈长条板状,其中,上本体2与本体支架4相对的端面上具有若干个焊接凸台21,这些焊接凸台21沿上本体2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本体支架4远离上本体2一侧的端面上也设有若干个焊接凹坑41,这些凹坑与上本体2上的焊接凸台21一一对应且大小相同,这样,上本体2与本体支架4贴合后能够通过焊接凹坑41来识别焊接凸台21的位置,便于后续的超声波穿刺焊。

上本体2上还设有若干限位凸块22,限位凸块22与焊接凸台21位于同一端面上且分别位于相邻的焊接凸台21之间,本体支架4上开有若干与限位凸块22一一对应的定位孔42,定位孔42的形状与焊接凸台21相配适,上本体2与本体支架4焊接时,能够先通过定位孔42与焊接凸台21进行定位,提高上本体2与本体支架4之间的配合精度,并且焊接完成后限位凸块22还能够提高上本体2与本体支架4整体的结构强度、刚性与稳定性。具体的,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定位孔42的横截面为梯形,限位凸块22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一抵靠部221和第二抵靠部222,其中,第一抵靠部221的前端面能够与定位孔42中梯形的上底边所在的侧壁抵靠,第一抵靠部221的宽度较窄,其两侧面分别与定位孔42中梯形的两侧面所在的侧壁具有一定的间隙,第二抵靠部222远离第一抵靠部221的端面与定位孔42中梯形的下底边所在的侧壁抵靠,第二抵靠部222的两侧边分别与定位孔42中梯形的两侧边所在的侧壁贴合抵靠,这样,装配时便于限位凸块22嵌入定位孔42内。进一步的,限位凸块22从底部到顶部的截面积逐渐减小,使限位凸块22更易嵌入定位孔42内。

如图3、图5所示,上本体2长度方向的其中一侧边沿设有若干卡扣23,这些卡扣23沿上本体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并朝上本体2长度方向的另一侧边凸出,上本体2朝向下本体3一侧端面的两端均具有连接架24,连接架24上均设有朝向下本体3的定位销241和第二安装孔242,下本体3长度方向的其中一侧边沿开有若干与上述卡扣23卡合的卡槽31,下本体3朝向上本体2一侧的端面两端也分别开有与定位销241和第二安装孔242相对的定位销孔32和第一安装孔33,其中,定位销孔32呈沿下本体3宽度方向延伸的长条状,这样下本体3与上本体2装配时,先将定位销241插入定位销孔32内,然后平移下本体3,使上本体2上的卡扣23分别与下本体3的卡槽31卡合,这时通过螺栓连接第一安装孔33与第二安装孔242即可。另外,下本体3朝向本体支架4的端面还设有若干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第一固定部34,本体支架4朝向下本体3的端面上设有若干与第一固定部34一一对应的第二固定部43,第一固定部34和第二固定部43通过螺栓连接。这样下本体3能够分别与上本体2和本体支架4固连,使汽车后扰流板整体的结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更好。

进一步的,上本体2支架的边沿与本体支架4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该间隙内设置有海绵条,通过海绵条来填充并密封该间隙,能够有效降低上本体2与本体支架4之间的振动。

进一步的,本体支架4朝向下本体3的端面上设有若干用于和汽车后背门固连的安装塔座,本实施例中,其中5个安装塔座为螺栓安装塔座5,四个为子母扣安装塔座6,本汽车后扰流板通过这些螺栓安装塔座5和子母扣安装塔座6与汽车后背门固连。下本体3的外侧面上设有长胶条。汽车后扰流板安装到后背门后,下本体3的外侧面会与后背门贴合抵靠,现增设长胶条能够起到缓冲效果,降低下本体3与后背门之间的冲击力与振动。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扰流板本体1、上本体2、焊接凸台21、限位凸块22、第一抵靠部221、第二抵靠部222、卡扣23、连接架24、定位销241、下本体3、卡槽31、定位销孔32、第一安装孔33、第一固定部34、本体支架4、焊接凹坑41、定位孔42、第二固定部43、螺栓安装塔座5、子母扣安装塔座6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