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把手跨距调节装置的摩托车刹车把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62786发布日期:2019-04-09 22:12阅读:815来源:国知局
具有把手跨距调节装置的摩托车刹车把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刹车手柄领域,具体涉及具有把手跨距调节装置的摩托车刹车把手。



背景技术:

现有的摩托车大多为液压制动型摩托车,而液压制动的原理为人手拨动摩托车刹车手柄,刹车手柄挤压活塞顶杆使得刹车手柄上液压油杯中的液压油通过油路后驱动刹车卡钳上的活塞夹紧刹车盘从而实现制动。

刹车手柄安装在握把上与握把之间留有一定距离,一方面方便在驾驶时的操作习惯另一方面则因为刹车把手是通过杠杆原理进行制动的,因此需要留出间隙保证杠杆的正常操作。

但现有的刹车手柄在安装在握把上之后刹车把手与握把之间的间距为不可调的,而驾驶员身材不同会导致手掌大小不同,手掌越大则在操作时需要预留的间距更大,越小则可能导致间距小于常规间距。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具有把手跨距调节装置的摩托车刹车把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具有把手跨距调节装置的摩托车刹车把手,包括有主泵体及铰接于主泵体一端的把手,所述主泵体相对连接把手的另一端安装于摩托车车架握把,把手与车架握把之间留有间距,所述主泵体朝向把手的一端开设有活塞安装腔,活塞安装腔中安装有活塞,所述把手靠近活塞处穿设有与活塞相抵的活塞顶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与主泵体铰接处设有可调节把手与握把之间间距的把手跨距调节装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把手跨距调节装置可促使把手与摩托车的车架握把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驾驶员可以通过该把手跨距调节装置调节出最适合的跨距,提升驾驶舒适感。

上述的一种具有把手跨距调节装置的摩托车刹车把手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把手跨距调节装置包括有主泵体与把手铰接处设置的铰接轴,所述铰接轴一端设有与铰接轴一体成型可驱使铰接轴沿铰接处转动的拨动块,所述主泵体与把手之间设有铰接轴限位机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主泵体与把手铰接处的铰接轴设置呈具有与铰接轴一体成型的拨动块,通过转动拨动块可驱使铰接轴转动,铰接轴转动后通过主泵体与把手之间设置的铰接轴限位机构进行限位,从而使得把手与摩托车车架握把之间的间距得到改变。

上述的具有把手跨距调节装置的摩托车刹车把手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拨动块包括有与铰接轴连接的连接部及连接于连接部另一端的拨动部,所述铰接轴限位机构包括有把手在连接部所处平面设置的限位缺口及主泵体在铰接轴两端设置的锁紧机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把手与连接部所处平面上设置的限位缺口对转动拨动块调节后通过拨动块及限位缺口所处位置的不同从而改变把手与车架握把之间的间距,该间距俗称把手与车架握把之间的跨距,然后通过主泵体在铰接轴两端设置的锁紧机构将铰接轴两端进行固定,防止发生轴向位移。

上述的具有把手跨距调节装置的摩托车刹车把手可进一步设置为:主泵体一端设有相对设置的锁紧机构连接部,所述锁紧机构连接部中设有与铰接轴外径一致的铰接轴连接孔,铰接轴设置于两铰接轴连接孔之间,所述锁紧机构包括有铰接轴一端设置的固定部及另一端设置的活动部,所述固定部与铰接轴一端一体成型。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铰接轴置于两锁紧机构连接部之间且两端部朝向铰接轴连接孔,将锁紧机构设置成一端与铰接轴一体成型另一端穿过铰接轴连接孔与铰接轴相抵,通过这种设置实现铰接轴的两端锁紧,防止铰接轴在拨动块调整后转动。

上述的具有把手跨距调节装置的摩托车刹车把手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铰接轴朝向活动部的一端与活动部之间设有锁紧组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铰接轴朝向活动部的一端与活动部之间设置的锁紧组件将锁紧机构锁紧于铰接轴一端。

上述的具有把手跨距调节装置的摩托车刹车把手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紧组件包括有设置于铰接轴一端的偏心柱,所述偏心柱中部空心设置,活动部靠近偏心柱一端设有与偏心柱外径一致的偏心柱连接槽,所述偏心柱连接槽中设有穿过活动部并与偏心柱相抵的锁紧螺栓。

上述的具有把手跨距调节装置的摩托车刹车把手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紧螺栓为内六角螺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驾驶员通过把手跨距调节装置可调节把手与摩托车车架握把之间的跨距,方便不同驾驶员对不同跨距的要求,提高通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设有把手跨距调节装置,方便不同驾驶员对不同跨距的要求对把手进行调节,提高通用性。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紧机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3所示:具有把手跨距调节装置的摩托车刹车把手,包括有主泵体1及铰接于主泵体1一端的把手2,主泵体1相对连接把手2的另一端安装于摩托车车架握把,把手2与车架握把之间留有间距,主泵体1朝向把手2的一端开设有活塞安装腔,活塞安装腔中安装有活塞3,把手2靠近活塞3处穿设有与活塞3相抵的活塞顶杆4,把手2与主泵体1铰接处设有可调节把手2与握把之间间距的把手跨距调节装置,把手跨距调节装置包括有主泵体1与把手2铰接处设置的铰接轴5,铰接轴5一端设有与铰接轴5一体成型可驱使铰接轴5沿铰接处转动的拨动块51,主泵体1与把手2之间设有铰接轴限位机构,拨动块51包括有与铰接轴5连接的连接部511及连接于连接部511另一端的拨动部512,铰接轴限位机构包括有把手2在连接部511所处平面设置的限位缺口21及主泵体1在铰接轴5两端相对设立的锁紧机构,主泵体1一端设有相对设置的锁紧机构连接部11,锁紧机构连接部11中设有与铰接轴5外径一致的铰接轴连接孔111,铰接轴5设置于两铰接轴连接孔111之间,锁紧机构包括有铰接轴5一端设置的固定部52及另一端设置的活动部53,铰接轴5穿设于固定部52,固定部52与铰接轴5一端一体成型,铰接轴5朝向活动部53的一端与活动部53之间设有锁紧组件,锁紧组件包括有设置于铰接轴5一端的偏心柱54,偏心柱54中部空心设置,活动部53靠近偏心柱54一端设有与偏心柱54外径一致的偏心柱连接槽531,偏心柱连接槽531中设有穿过活动部53并与偏心柱54相抵的锁紧螺栓55,由于在经过跨距调节装置调节后把手2与活塞顶杆4之间的位置会发生变化,因此在把手2靠近活塞顶杆4的一端设置了调节槽22,该调节槽22的长度随把手跨距调节装置可调距离发生改变并使得活塞顶杆4与把手调节槽22之间不会发生干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