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人脚踏三轮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5784阅读:7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人脚踏三轮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交通工具,涉及一种双人脚踏三轮车。
现在常用的三轮车,是单人脚踏,通过一组脚蹬、轮盘、链条、飞轮传动系统带动。为了能正常转弯,后轴只和一个车轮作刚性固定,另一个轮只能随着车的前进被动转动。这样实际上驱动轮只有一个,单人骑行驶起来很费力,而且两个后轮受力不均,转弯时也容易翻车。CN2042048U提供了一种并列式双人三轮车。可以双人骑行,提高了车速,但没有解决两个后轮受力不均的问题,而且只能由一个人控制方向,还增加了一根中间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由双人协调控制方向,两个后轮作为驱动轮、不用中间轴,行驶安全省力的双人脚踏三轮车。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双人脚踏三轮车,主要由前后轮、2个车把、2个车座及2套脚蹬-轮盘-链条-飞轮传动系统组成。在车的前三通(2)上装有水平前横梁(3),前横梁(3)的两端铰接2个T形车把(4),车把(4)的下端有1个向前伸出的弯臂(5),前叉(6)的上端固定1个转动臂(7),转动臂(7)始终和前叉(6)同步转动,弯臂(5)的前端和转动臂(7)用连杆(8)铰接。后轴用2根长度相等的半轴(9)插接构成,插接处一根半轴(9)端部为一个突出的圆柱形插头,另一根半轴(9)端部为一个空心圆柱,圆柱形插头正好插在空心圆柱内,2根半轴(9)的另一端各和1个后轮作刚性连接,2根半轴(9)可相对转动。2个飞轮(15)对称地固定在2根半轴(9)上。2根半轴(9)靠插接处一端各固定1个刹车轮(21),2个刹车轮(21)相对,刹车皮(20)和刹车板(19)包在2个刹车轮(21)的外缘上。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和图2展示的是同一个实施例,只不过车厢部分形状不同。图3是本实用新型传动部分结构图。车架(1)由2层铁管焊接制成,前部中端均焊接在前三通(2)上,车架(1)的上层管在前端形成前横梁(3),2个T形车把(4)铰接在前横梁(3)两端。前叉(6)穿过前三通(2)。半轴(9)为2根等径等长钢管,其中一根半轴(9)内锲入一外径与半轴(9)钢管的内径相同的插管(14),2根半轴(9)插接形成后轴。2根半轴(9)通过轴承(10)定位在车架(1)上,两端和后轮(11)用固定螺母(12)紧固。
骑行时两个人各踏动一套传动系统。两个人同步用力时各人的用力减少了一半。需要转弯时,只要其中一人转动车把,即可通过弯臂(5)-连杆(8)-转动臂(7)-前叉(6)带动前轮(13)转弯,此时处于处侧的人用力,车子即可正常转弯。
本实用新型可以将后面的车厢制成多种多样。用于货运可增大载重量,省力和加快速度。用于旅游非常轻巧、方便,也可以作成双人赛车型。由于双后轮驱动,只要两人协调一致,各部受力均衡,骑行起来很安全。本实用新型车把采用了连杆一曲柄传动机构,两个人操纵时很容易做到配合默契,提高车速也不会发生危险。


图1——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图,图2——本实用新型俯视图,图3——本实用新型传动部分结构图,1——车架 2——前三通3——前横梁 4——T形车把5——弯臂6——前叉7——转动臂 8——连杆9——半轴10——轴承11——后轮 12——固定螺母13——前轮 14——插管15——飞轮 16——链条17——轮盘 18——脚蹬19——刹车板 20——刹车皮21——刹车轮 22——车座23——闸把 24——闸线
权利要求1.一种双人脚踏三轮车,主要由前后轮、2个车座、2个车把及2套脚蹬-轮盘-链条-飞轮传动系统组成,其特征在于a)在车的前三通(2)上装有水平前横梁(3),前横梁(3)的两端铰接2个T形车把(4),车把(4)的下端有1个向前伸出的弯臂(5),前叉(6)的上端固定1个转动臂(7),转动臂(7)始终和前叉(6)同步转动,弯臂(5)的前端和转动臂(7)用连杆(8)铰接;b)后轴用2根长度相等的半轴(9)插接构成,插接处一根半轴(9)端部为一个突出的圆柱形插头,另一根半轴(9)端部为一个空心圆柱,圆柱形插头正好插在空心圆柱内,2根半轴(9)的另一端各和1个后轮作刚性连接,2根半轴(9)间可相对转动;c)2个飞轮(15)对称地固定在2根半轴(9)上;d)2根半轴(9)靠插接处一端各固定1个刹车轮(21),2个刹车轮(21)相对,刹车皮(20)和刹车板(19)包在2个刹车轮(21)的外缘上。
2.按照权利要求1的双人脚踏三轮车,其特征在于半轴(9)通过轴承(10)定位在车架(1)上,两端和后轮(11)用固定螺母(12)紧固。
专利摘要一种有2个均可操纵前叉的车把、2个车座、2套脚蹬-轮盘-链条-飞轮传动系统的双人脚踏三轮车,后轴用2根长度相等的半轴插接构成。双后轮驱动,骑行省力、安全。
文档编号B62K5/02GK2078727SQ9021698
公开日1991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1990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1990年7月31日
发明者杨明哲 申请人:杨明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