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轮手脚并驱式折叠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5777阅读:7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前轮手脚并驱式折叠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日常用品领域,涉及一种折叠自行车,特别是一种前轮手脚并驱式折叠自行车。
目前的自行车主要单靠脚踏驱动,爬坡或远距离行驶时,常使骑车人双腿酸痛且感动力不足,大大影响了车速。另外,由于车体较长,带车上下楼梯亦有诸多不便。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在车的前轮以手脚同时驱动前进的折叠自行车。
本实用新型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传动系统一根由轴承支承的长轴上,安装一直径较大的前轮。在前轮轴管右花盘上安一飞轮。在前轮左侧的轴上固定一个大链轮。在链轮和飞轮外侧的轴上,分别以轴承支承两个与地面垂直的立杆。轴的两端分别装有脚踏曲柄。在车轮上部的立杆上,装一由轴承支承的短轴。短轴的两侧,在与链轮、飞轮对应的位置上,分别安装与其以链条连结的飞轮和齿轮。在短轴中心线偏左的位置上,再装一飞轮。在两根立杆上部分别固结一个横杆和以轴承支承的兼做车把用的一根长轴。在该轴上固定第二个链轮,并以链条与下面短轴上中间的飞轮相连,长轴的两端,分别安装一个曲柄。这样,当驱动上部或下部的曲柄做圆周运动时,短轴都会经传动系统的传动而转动起来,然后,经短轴另一侧的齿轮、链条及车轮上飞轮的传动而使车轮飞转起来。
车体系统在装有三个飞轮的短轴上方的横杆中部,固结一水平短横梁,其末端垂直地面的立轴可在轴套中自由转动。轴套再固结一个水平横梁,水平横梁的另端与上部向前轮倾斜的支杆相接,该支杆的中间套一拉杆支起车座。斜杆的中部,固结一个底部安有踏板的立杆。立杆的外部装有可自由转动的套筒。套筒与车后叉 及货架固结。车后叉上安有车后轮。后轮轴上安有车货架支杆。这样,车后体可以车体立杆为轴折向车前轮。后轮直径以小于前轮的1/2为宜。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车体结构简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传动系统结构图。
传动系统参照
图1、图2,一根由钢碗轴承系统(1)、(2)支承的长轴(3)上,装一由外胎、钢圈、幅条等构成的前轮(4)。在前轮轴管(5)的右花盘上,以螺纹连结一个目前自行车上使用的飞轮(6)。在靠近前轮左侧的轴上固定一个直径较大的链轮(7)。在链轮(7)和飞轮(6)外侧的轴上,分别以轴承(8)、(9)固结两根与地面基本呈垂直角度的立杆(10)、(11)。轴(3)的两端分别固定脚踏曲柄(12)、(13)。在车轮(4)上部的立杆(10)、(11)上,装一由钢碗轴承(14)、(15)支承的短轴(16)。短轴(16)的两侧,分别在与链轮(7)、飞轮(6)垂直的位置上,安装与其以链条(17)、(18)对应连结的飞轮(19)、齿轮(20)。在短轴(16)中心线编左的位置上,再装一个飞轮(21)。立杆(10)、(11)的上端,分别安有由钢碗轴承(23)、(24)支承的长轴(25)。在长轴(25)与下面的飞轮(21)垂直的位置上,固结一个与飞轮(21)以链条(30)连结的直径较大的链轮(26)。长轴(25)可兼做车把使用,其两端分别固结手摇曲柄(27)、(28)。这样,当踏动曲柄(12)、(13)做圆周运动时,经链轮(7)、链条(17)、飞轮(19)传动,短轴(16)就随之传动;当摇动曲柄(27)、(28)做圆周运动时,经链轮(26)、链条(30)、飞轮(21)转动,短轴(16)也随之转动。短轴(16)的转动,又经定齿轮(20)、链条(18)、飞轮(6)传动,使车前轮(4)飞转起来。由于飞轮具有单向传动的作用,故此传动系统既可以手脚同时驱动,也可以分别驱动,从而使骑车人劳逸结合且动力倍增。
车体系统在短轴(16)上部的两根立杆(10)、(11)上,固结横杆(22)。在横杆(22)的中部,固结水平短横梁(29),其末端垂直地面的立轴可在轴套(31)中自由转动。轴套(31)再固结一个水平横梁(32)。水平横梁(32)的另端与上部向前轮倾斜的支杆(33)相固结。支杆(33)的中间套一拉杆(34)支起车座(35)。支杆(33)的下部立杆(36)在与车轴(3)相近高度上呈与地面垂直的角度。立杆(36)的底部在约前轮直径1/4高度上固结一供上下车用的平面踏板(37)。立杆(36)的外部装有可自由转动的约与其等高的套筒(38)。装有车后轮(39)的车叉(40)及车货架(41)分别与套筒(38)的底部和上部固结。这样,车后体即可以立杆(36)为轴折向车的前轮(4)。后轮(39)的直径以小于前轮(4)的1/2为宜。轴套(31)与立杆(36)的上部以斜梁(42)固定相连。
链轮(7)、(26)可制成不同系列。链轮(7)与飞轮(6)的直径比及链轮(26)与(6)的直径比均应大于2。整个车体为钢管材料。
套筒(38)与立杆(36)中部对应开通两个小孔,钢棍(43)、(44)可自由插进或拔出,以使车后体在行进中不发生转动。
权利要求1.一种前轮手脚并驱式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A、传动系统在钢碗轴承支承的轴(3)上,装一前车轮(4);车轮轴管(5)的右花盘上,以螺纹固定飞轮(6);在轴(3)的右侧,再依次装有以轴承(9)支承的与地面垂直的立杆(11)和曲柄(13);在轴(3)的左侧,再依次固定直径较大的链轮(7)、以轴承(8)支承的与地面垂直的立杆(10)及曲柄(12);车轮(4)上部的立杆(10)、(11)上,装有由钢碗轴承(14)、(15)支承的其上依次固定飞轮(19)、(21)、齿轮(20)的短轴(16);链条(17)、(18)分别使飞轮(19)与链轮(7)、齿轮(20)与飞轮(6)垂直连结;立杆(10)、(11)的上端,分别安有由钢碗轴承(23)、(24)支承的可兼做车把使用的长轴(25);轴(25)上固结直径较大以链条(30)与飞轮(21)垂直连结的链轮(26);轴(25)两端装有曲柄(27)、(28);B、车体系统横杆(22)固结在短轴(16)上部的两根立杆(10)、(11)上;横杆(22)的中部、固结其末端可在轴套(31)中自由转动的短横梁(29);水平横梁(32)两端分别与轴套(31)和斜杆(33)相固结;斜杆(33)的中间套有起支起车座(35)的支杆(34);斜杆(33)下部为底部固结脚踏板(37)的立杆(36);立杆(36)外部为可自由转动的与之高度相近的套筒(38);后轮(39)的车叉(40)及货架(41)分别与套筒(38)的底部、上部相固结;轴套(31)与立杆(36)的上部由斜梁(42)固定连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轮手脚并驱式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车后轮直径应小于前轮直径的 1/2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轮手脚并驱式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链轮(7)、(26)各自与飞轮(6)的直径之比均不应小于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轮手脚并驱式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套筒(38)和立杆(36)的中部对应地开通两个小孔,钢棍(43)、(44)可自由插进或拔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在直径较大的车轮轮轴上,装有链轮及脚踏曲柄,车轮上方以轮轴为支点的两个立杆上,有其上装二飞轮一齿轮的短轴。短轴两端的飞轮、齿轮分别以链条与链轮及车前轮上的飞轮相连。短轴上中间的飞轮以链条与固定在兼做车把使用的轴上的链轮连结,兼做车把的长轴由支承短轴的两个立杆支承,并在其两端分别装有曲柄。为此,手脚可以同时趋车前进。车后轮及货架构成的车后体可以支承车座斜杆下部的立杆为轴折向前轮方向,后轮直径约为前轮直径的1/2。本实用新型可使用车人劳逸结合且车速加快,携带方便。
文档编号B62M1/12GK2071622SQ90216628
公开日1991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1990年7月13日 优先权日1990年7月13日
发明者邹爽 申请人:邹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