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链自行车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0718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链自行车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链自行车驱动装置,尤指一种适用链条式自行车经简易换装后,便能用作无链式自行车使用的无链自行车驱动装置。
以现有的无链自行车驱动结构来看,如台湾新型专利的第七九二一0八二五号“无链自行车驱动结构改良”(专利权证书号为一五一三0四号),其是借前后双滚珠环组装,使传动结构平稳且使用负荷更均匀;且齿轮箱座直接与后轮轴的插装定位设计,使两直交的轴体在其齿轮啮合定位都使整个转动状况更加平稳,确保行车安全的高度稳定性;其在市场行销中颇受好评,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发现,由于消费者有时需要无链式或链条式传动形态的自行车互换,因此业者需要大量储存空间存放无链式自行车及链条式自行车,不但使用者的消费选择相对降低之外,更增加业者存放空间成本,使无链式自行车传动功能需求适用性受到限制,因此该种无链自行车有部分结构、功效需待改善;再从业者角度分析,前述的无链式自行车是全新而独立个体,无法具有高度适用性而灵活性地附装在旧式链条自行车上,满足前述另一种使用需求,故而相对于市场的竞争力明显低落。
有鉴于前述的无链式自行车传动结构缺点,拟能够在低成本、简单附装的条件下,提供链条式自行车改装成无链式自行车,增加互换性,提高消费选择性,减少销售者库存或摆置空间,经本设计人悉心地试验与研究,终创作出一种改良的无链自行车驱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链自行车驱动装置,主要是使使用者,在不需舍弃原有链条式自行车状况下或购买新的自行车时,能有较佳选择性;其方式是,仅将大链盘、链条、飞轮拆除,其次将包含二伞齿轮、前齿箱、组装套、衬套、传动轴的前传动组接中轴,包含壳座、盖座、二伞齿轮的后轮传动部分组接花毂头,便能构成无链式传动性能,使链条式自行车在简易加装、低价位、低制造成本下,完善地供给更广的使用者无链式传动,提高无链式传动适用范围与市场竞争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无链自行车驱动装置,其是在五通中央组穿过一中轴,其二端设有内螺纹孔槽,花毂头的后轮轴接续套设垫块、垫片、螺帽等,其特征在于前传动部分主要包含二伞齿轮、前齿箱、组装套、衬套、传动轴,其中,中轴一端套装一穿固伞齿轮的衬套,衬套另一端由外螺设一锁杆,使其结合中轴、伞齿轮,一呈L形前齿箱设有三向的开口,相对中轴而垂直邻伸一邻接端,使五通相对端固接在邻接端端口,使前齿箱与五通结合,形成衬套、伞齿轮、锁杆均包含在前齿箱空间内,邻接端内相对衬套外侧配合轴承封套一具开口的塞套,组装套是配合套封在前齿箱相邻中轴的空间内,组装套相对传动轴有一通口,内部配合轴承套设一伞齿轮,该伞齿轮固定于传动轴一端,并使前齿箱与组装套固接,以使二伞齿轮相互直交啮合,后轮传动部分包含壳座、盖座、二伞齿轮,传动轴另一端组穿一形态相同于组装套的壳座,传动轴在壳座内套设轴承与伞齿轮,花毂头一端套设伞齿轮,并在花毂头周面壳体部分设有与前齿箱相同形状的盖座,盖座相对花毂头设有邻接端,其邻边周面固接一形态相同于组装套的壳座,借后轮轴穿过邻接端而锁固,盖座异于壳座另一边组接固定壳座,使二伞齿轮直交啮合。
因此,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的特点(1)本实用新型加装在链条式自行车上,仅需拆装链条、大链盘、飞轮即可,且拆装前述构件十分简易,不必拆卸中轴而影响组装的同心度与水平度,组装快捷且容易。
(2)上述结构在组装之前,可先行将五通的前传动部分,以及花毂头的后轮传动部分各组件、结构个别先行组装好,使前传动部分和后轮传动部分(包含传动轴)成为规格化组件,到现场后,直接配合将前齿箱的邻接端固接在五通、衬套与锁杆配合组穿固定中轴,而伞齿轮直接组套在花毂头等二步骤即可,相当便利,有效提高互换性的便利效果。
(3)元件的构成精简,诸如轴承、伞齿轮均为规格化元件,加上壳座与组装套相同形态,前齿箱与盖座亦为相同形态,制造一体化而节省制造工时与模具。
(4)由于换装容易,原有链条式自行车的使用者便能具有高度互换性,而可享有更耐用功效的无链式自行车的传动,满足使用需求,扩大适用范围,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积极提供了元件规格化、附加组装容易,使使用者轻易地拥有无链式自行车骑用功能,无须更换原有自行车,使原无链自行车具有有效地增进的适用性。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特征及目的。
附图简要说明


图1 是现有的链条式自行车驱动装置的组合剖视示意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侧视示意图。
图3 是本实用新型驱动装置的组合剖视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无链自行车驱动装置请参看图2、3,其是针对链条式自行车形态,而配合设计的一种附装式无链传动结构;以
图1的现有链条式自行车为例,在车架的五通1中央组穿过一中轴10,其一端固定组穿一大链盘63,大链盘63套绕链条62以连结花毂头5的飞轮6,穿过花毂头5的后轮轴51并接续套设垫块、垫片、螺帽等等,以组接车架的后下叉7。
因此就
图1的一般链条式自行车结构欲加设无链式传动结构,则只需拆掉飞轮6、大链盘63、链条62即可,其余均未更换,如图2、3所示,而以下为便于了解,故依序说明,组装时,可将前传动部分与后轮传动部分分别组好,再组接于自行车。
分二部分作说明,第一,前传动部分,中轴10两端内设有内螺纹孔槽,而在原本套装大链盘63一端,套装一预先配合键而穿固伞齿轮19的阶梯状长形衬套15,衬套15另一端由外螺入一锁杆151,使其螺穿入中轴10的内孔槽中予以结合,使伞齿轮19与中轴10结合一起,而一呈L形前齿箱12设有三向的开口,其中相对中轴10而垂直邻伸一邻接端121,利用中轴10相对套封的套盖其突出周缘与五通1的间隙中夹设邻接端121端口,使前齿箱12与五通1结合,因此衬套15、伞齿轮19、锁杆151均包含在空间内,其次,前齿箱12相邻中轴10的空间内配合套封一组装套13,其中组装套13相对传动轴2有一通口,内部配合轴承16以套装一伞齿轮18,伞齿轮18内穿定传动轴2一端,以使前齿箱12异于邻接端121另一端周缘形成的凸抵120嵌制组装套13的凹沟131,并配合焊接固定,以使前齿箱12结合组装套13,二伞齿轮18、19便能相互直交啮合,最后,在邻接端121内部相对衬套15外侧配合轴承19封套一具开口的塞套14,塞套14周面突出有盖缘141,以盖贴邻接端121端缘,塞套14开口供中轴10、锁杆151穿出,这便是前传动部分加装无链式传动结构。
第二,为后轮传动部分,其中原理与方式大抵相同于前齿箱12的组装,利用传动轴2另一端串接组装;即传动轴2另一端按同样方法组穿过一形态相同于组装套13的壳座3,以使传动轴2在壳座3内套设轴承33与伞齿轮32,而花毂头5只是将
图1原有的飞轮6拿掉,而在花毂头5一端套设伞齿轮41,而配合保护元件与组装,在后轮传动部分,也设有与前齿箱12相同形状的盖座48,盖座48相对花毂头5设有邻接端481,其邻边周面正是嵌制在壳座3,因此,后轮轴51穿过邻接端481预置孔洞后,配合接设后下叉7、螺帽予以固定锁接,盖座48异于壳座3另一边组接固定壳座3,而使二伞齿轮32、41直交啮合,这便是无链式后轮传动部分。
因此由图面明确看出,本实用新型在踩动踏板时,以使中轴10利用衬套15而能带动伞齿轮19转动,使其因啮合伞齿轮18而驱动传动轴2旋转,借以使伞齿轮32、41的啮合相继传动,而使后轮旋转、自行车得以行进位移,达到无链传动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无链自行车驱动装置,是在五通中央组穿过一中轴,其二端设有内螺纹孔槽,花毂头的后轮轴接续套设垫块、垫片、螺帽,其特征在于前传动部分包含二伞齿轮、前齿箱、组装套、衬套、传动轴,其中,中轴一端套装一穿固伞齿轮的衬套,衬套另一端由外螺设一锁杆,使其结合中轴、伞齿轮,一呈L形前齿箱设有三向的开口,相对中轴而垂直邻伸一邻接端,五通相对端固接邻接端端口,前齿箱与五通结合,形成衬套、伞齿轮、锁杆均包含在前齿箱空间内,邻接端内相对衬套外侧配合轴承封套一具开口的塞套,组装套是配合套封在前齿箱相邻中轴的空间内,组装套相对传动轴有一通口,内部配合轴承套设一伞齿轮,该伞齿轮固定于传动轴一端,且前齿箱与组装套固接,二伞齿轮相互直交啮合,后轮传动部分包含壳座、盖座、二伞齿轮,传动轴另一端组穿一形态相同于组装套的壳座,传动轴在壳座内套设轴承与伞齿轮,花毂头一端套设伞齿轮,并在花毂头周面壳体部分设有与前齿箱相同形状的盖座,盖座相对花毂头设有邻接端,其邻边周面接固一形态相同于组装套的壳座,籍后轮轴穿过邻接端而锁固,盖座异于壳座另一边组接固定壳座,二伞齿轮直交啮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链自行车驱动装置,主要是将链条式自行车的链条、大链盘、飞轮拆卸后,直接组装前传动部分与后轮传动部分,在前传动部分直接组装二伞齿轮、前齿箱、组装套、衬套、传动轴,使中轴经二伞齿轮直交而能传动;后轮传动部分包含与组装套相同的壳座、与前齿箱相同的盖座、二伞齿轮;使花毂头经二伞齿轮直交而能带动后轮转动,以达到链条式自行车得以简易换装为无链式传动的需要。
文档编号B62M17/00GK2204273SQ9422386
公开日1995年8月2日 申请日期1994年10月19日 优先权日1994年10月19日
发明者赖大吉 申请人:大倡国际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