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控液压助力转向控制方法_2

文档序号:9269041阅读:来源:国知局
1至图10所示,该电动液压助力转向泵总成包括电动机12、液压泵17、油壶13和支座4,支座4具有安装基体42和与安装基体42连接的套管41,油壶13和液压泵17设置安装基体42上,液压泵17并位于油壶13的内部,与液压泵17连接的电动机12设在套管41上,支座4还具有与油壶13连通的储油结构。该电动液压助力转向泵总成是采用电动机驱动液压泵运转提供工作压力油液至转向系统压力油路,具有很好的节能效果,能够提高整车的燃油经济性,而且也可以设置成根据实时获取的转向参数信号确定是否输出控制信号至电动机,提升了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0045]助力转向泵总成将电动机12、液压泵17和油壶13等部件完全集成一体,产品体积小,占用空间小,安装方便,环境适应性更好,不需要进行特殊的防尘、防水处理。
[0046]具体地说,如图2所示,助力转向泵总成的支座4包括用于安装油壶13的安装基体42和套管41,套管41为内部中空的圆柱形构件,用于安装电动机2,套管41朝向安装基体42的一侧伸出,油壶13安装在安装基体42的另一侧。在本电动液压助力转向泵总成安装到车辆上后,油壶13位于最上方,电动机12和套管41位于安装基体42的下方。安装基体42的端面具有轴承容置腔412,该轴承容置腔412中放置有轴承15,该轴承容置腔412与套管41的中心孔连通且同轴,电机轴123插入套管41的中心孔中,并插入轴承容置腔412中与液压泵17的主轴连接,轴承15套在电机轴123上,液压泵17在电动机2的作用下运转,最终使油液从高压油出口 44流出。该支座4还包括储油结构,该储油结构包括进油槽1、曲折设置的储油槽和用于封闭储油槽的盖板3,进油槽I和储油槽设在安装基体42的端面上,储油槽的一端与进油槽I连通,另一端与轴承容置腔412连通。本电动液压助力转向泵总成安装后,油壶13位于最上方,储油结构并位于液压泵17的下方区域,储油结构的进油槽I与油壶内腔连通,油液从进油槽I流入,沿着曲折设置的储油槽流至轴承容置腔412,这种储油结构一方面可以提高电动液压助力转向泵总成的储油量,另一方面可以使流至轴承容置腔412的油液减速,增加了整个油路的稳定性,降低了油液流动产生的噪音;同时,储油结构位于油壶内腔下方,能够可以使轴承容置腔412中始终存有油液,对使轴承容置腔412中的轴承15始终具有很好的润滑效果。
[0047]如图2和图3所示,安装基体42的端面设有圆环形的油壶安装凸台43,油壶安装凸台43用于油壶13的定位和安装,油壶13安装时套在该油壶安装凸台43上。储油结构位于油壶安装凸台43的内侧,盖板3也放入油壶安装凸台43的内孔中。如图5所示,盖板3为圆形结构,盖板3固定在安装基体42的端面上,并与油壶安装凸台43同轴。
[0048]如图4所示,储油结构的储油槽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储油槽2、第二储油槽5、第三储油槽6、第四储油槽7、第五储油槽8和第六储油槽9,第三储油槽6、第四储油槽7和第五储油槽8位于第一储油槽2的内侧,第六储油槽9位于第五储油槽8的内侧,轴承容置腔412位于第六储油槽9的内侧。图中虚线表示储油结构内部油液流向,第一储油槽2与进油槽I连通,第六储油槽9与轴承容置腔412连通,从进油槽I进入的油液依次经第一储油槽
2、第二储油槽5、第三储油槽6、第四储油槽7、第五储油槽8和第六储油槽9,流至轴承容置腔412中。
[0049]如图4所示,ab段为第一储油槽2,第一储油槽2为圆弧形,弧度大于180度,弧长和半径也最大,第一储油槽2与油壶安装凸台43为同心;bc段为第二储油槽5,第二储油槽5的弧度大于180度,且第二储油槽5的圆心位于第一储油槽2的内侧。Cd段为第三储油槽6,第三储油槽6为C形,具有两处折弯;de段为第四储油槽7,第四储油槽7为圆弧形,其弧度小于180度,且弧长较小,小于第二储油槽5的弧长;ef段为第五储油槽8,第五储油槽8为圆弧形,其弧度小于180度,且第五储油槽8与第一储油槽2为同心;fg段为第六储油槽9,第五储油槽8为弧形。
[0050]如图4所示,进油槽I和储油槽为在安装基体42的端面上凹入形成的凹槽,从而在安装基体42上形成有若干凸台和隔板,如位于第二储油槽5中心的位置处形成有一个第一凸台45,位于第三储油槽6中心的位置处形成有一个第二凸台46。储油结构还包括设在第一凸台45上的第一储油腔10和设在第二凸台46上的第二储油腔11,在第一凸台45和第二凸台46的侧壁上设有让油液通过的开口,第一储油腔10和第二储油腔11通过开口与储油槽连通,进入储油槽的油液通过开口流入第一储液腔和第二储液腔中。通过设置第一储油腔10和第二储油腔11,可以进一步提高储油量,同时与外油路相连,压力相同,若第一储油腔10处的侧壁上没有开口,油液无法流入第一储油腔10中,第一储油腔10中形成负压,与be段储油槽之间形成压力差,造成盖板本体31上对应第一储油腔10的位置处发生形变,影响盖板本体31此处的平面度,进而降低齿轮泵的输出性能;同理,第二储油腔11处的侧壁上若也没有开口,油液无法流入第二储油腔11中,第二储油腔11中形成负压,与Cd段储油槽之间形成压力差,造成盖板本体31上对应第二储油腔11的位置处板发生形变,影响盖板本体31上对应此处的平面度,进而降低齿轮泵的输出性能。
[0051]如图4所示,第一储油槽2与第三储油槽6之间设置第二储油槽5实现圆弧过渡,由于第二储油槽5的弧度较大,其内侧中心形成的第一凸台45的体积相对较大,其尺寸比内外侧相邻两储油槽之间的隔板的厚度大;第三储油槽6与第二储油槽5的情况相类似的,第三储油槽6具有两处折弯,且弯曲方向与第二储油槽5的弯曲方向相反,第三储油槽6内侧形成的第二凸台46的体积也较大,并大于第一凸台45的体积。又由于支座4在制作时是采用铝液浇注的方式制成毛坯,第一凸台45和第二凸台46如果体积较大,在浇注时毛坯此处会形成气孔,影响毛坯质量,因此需在第一凸台45处设置第一储油腔10,在第二凸台46处设置第二储油腔11,第一储油腔10为圆形腔体,第二储油腔11为不规则四边形的腔体,第二储油腔11的容积并大于第一储油腔10的容积,第一储油腔10的设置使第一凸台45上与第二储油槽5相邻的侧壁壁厚大小一致,第二储油腔11的设置使第二凸台45上与第三储油槽6相邻的侧壁壁厚大小一致,即如图3所示,第一凸台45上形成有一段弧度大于180度的圆弧侧壁,第二凸台46上形成有C形的侧壁,且这两处侧壁壁厚与内外侧相邻两储油槽之间的隔板的壁厚一致,避免支座毛坯浇筑过程中气孔的形成,提高毛坯质量。
[0052]如图3和图5所示,盖板3具有用于封闭储油槽的盖板本体31,盖板本体31的边缘对应进油槽I的位置处设有缺口 33,该缺口 33使进油槽I与油壶13的内腔连通,这样油液就能够进入。盖板3是固定安装在安装基体42上,在盖板本体31的侧面设有两个凸出的第一定位销32和让螺栓穿过的通孔,盖板本体31的中心处设有一个让液压泵17的主轴穿过的通孔,该通孔位置与轴承容置腔412对齐。如图4所示,安装基体42上的凸台还包括第三凸台47、第四凸台48和第五凸台49,第三凸台47位于第五储油槽8与第六储油槽9之间,第四凸台48位于进油槽I与第二储油槽5之间,第五凸台49位于第一储油槽2与第四储油槽7之间。第四凸台48和第五凸台49为相对设置,分布在轴承容置腔412的两侦牝在第四凸台48和第五凸台49上分别设有一个安装孔411,该安装孔411为螺纹孔,两个安装孔411与盖板本体31上的通孔位置对齐。第一凸台45和第三凸台47为相对设置,分布在轴承容置腔412的两侧,在第一凸台45和第三凸台47上分别设有一个定位孔410,与盖板本体31上的第一定位销32相配合,第一定位销32插入定位孔410中,可以实现盖板3在安装基体42上的定位,盖板3最后由螺栓固定。盖板本体31侧面与安装基体42的端面贴合,也即与油壶安装凸台43、第一凸台45、第二凸台46、第三凸台47、第四凸台48和第五凸台的端面贴合,将储油槽和储油腔封闭。
[0053]如图6所示,安装基体42内部的轴承容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