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控制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08327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电动车控制杆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电动车控制杆
[0001]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310214209.3,申请日为2013年5月31日,名称为电动车控制杆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车,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的电动车控制杆。
【背景技术】
[0003]电动车通过电能提供驱动力,与脚踏车相比,电动车不需要用户出力,使用更轻松,行驶速度更快;与汽车相比,具有操作简单、节能环保,不易堵车的优点。因而电动车成为大众或行动不便的人首选的代步车。
[0004]电动车一般不占用专门的停车位,大部分用户会将电动车停放在家中。为节省电动车摆放的占地空间,需要将电动车的体积缩小。目前,市场已出现可折叠的电动车,通过将电动车折叠以减少停放时的占地空间。但是,市场已出现的电动车控制杆大多结构复杂,操作不便,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0005]另外,在众多的电动车中,自动平衡车由于其体积小,并且只依靠身体重心的变化便能控制车子的前进或后退,其使用的方便性及携带的便利性使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但是,由于自动平衡车没有控制杆,对于行动不便的人,由于身体重心不能随意地改变,因而难以操控自动平衡车。然而,在自动平衡车上加上控制杆又势必影响其使用及携带的方便性。
[0006]基于现况,需要一种可实现折叠,并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电动车控制杆。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车控制杆,该电动车控制杆可方便、可靠的折叠,进一步减小电动车的体积。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车控制杆,所述电动车控制杆包括上杆件、下杆件、连接件、卡合件及驱动件,所述下杆件的下端连接于电动车的车架上,所述上杆件呈中空结构且下端具有一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下杆件的上端枢接,所述连接部设有导向孔,所述下杆件上具有卡合槽,所述驱动件的一端枢接于所述连接部上,所述驱动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卡合件,所述连接件滑动地容置于所述上杆件内且下端连接于所述驱动件,所述卡合件滑动地插接于所述导向孔并卡合于所述卡合槽;所述连接件带动所述驱动件转动,以使所述驱动件带动所述卡合件退出或卡合于所述卡合槽。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电动车控制杆通过将连接件置于上杆件内,并将卡合件连接于连接部上并卡合于卡合槽,从而锁定所述上杆件相对所述下杆件的枢转,结构安全可靠;当调整所述电动车控制杆的状态时,驱动容置于所述上杆件内的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使得所述连接件沿所述上杆件滑动,即可控制所述卡合件脱离所述卡合槽,从而实现所述上杆件相对所述下杆件的枢转,操作方便快捷。
[0010]较佳地,所述导向孔为以所述驱动件与所述上杆件的枢接点为圆心开设的弧形结构;由于所述驱动件的一端枢接于所述上杆件,连接于所述驱动件另一端的卡合件的动作轨迹呈以驱动件与所述上杆件的枢接点为圆心的弧形,所述卡合件的动作轨迹与所述导向孔具有相同的圆心,从而使得所述卡合件的滑动更加平稳。
[0011]较佳地,所述连接件为钢线,因此可以于上杆件的上端通过向上拉伸的方式驱动卡合件退出卡合槽,操作非常方便。
[0012]较佳地,所述连接部开设有至少一卡合孔,所述下杆件的上端设有一弹性的定位销,所述定位销插接于所述卡合孔中;所述卡合孔与弹性的定位销的插接的设置,进一步限定所述电动车控制杆的打开状态或折叠状态。
[0013]具体地,所述卡合孔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在电动车控制杆处于的打开状态和折叠状态时所述定位销相对所述连接部的位置。
[0014]较佳的,所述电动车控制杆还包括操作件,所述操作件固定于所述连接件的上端;通过设置所述操作件,并将操作件固定于所述上杆件的上端,因而,在所述上杆件的上端驱动所述操作件即可控制所述连接件沿所述上杆件滑动,使得操作更加方便。
[0015]具体地,所述电动车控制杆还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设置于所述上杆件的上端,所述操作件安装于所述操作台上;所述操作台的设置一方面方便用户操作,另一方面还防止异物进入上杆件的中空结构内,保证所述连接件在所述上杆件的中空结构内正常地滑动,从而提高所述电动车控制杆的稳定性。
[0016]具体地,所述电动车控制杆还包括拨动开关,所述拨动开关设置于所述操作台的两侧,所述拨动开关与所述电动车的控制系统连接,并控制所述电动车的转向;由于设置所述拨动开关,用户无需全身动作,仅双手拨动对应的拨动开关即可实现电动车的转向,一方面简化操作,另一方面,当有紧急情况需要转向而用户身体由于惯性无法立刻动作时,拨动所述拨动开关即可实现快速转向,提高安全性。
[0017]较佳的,所述电动车控制杆还包括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设置于所述驱动件及连接部之间,以带动所述卡合件沿所述导向孔滑动进入所述卡合槽。
[0018]较佳的,所述电动车控制杆还包括第二杆件,所述第二杆件的一端枢接于所述上杆件的下端,所述第二杆件的另一端枢接于电动车的车架;通过设置所述第二杆件,所述第二杆件与所述下杆件,上杆件及车架形成一平行四边形,利用所述平行四边形的容易变形的特性,一方面将所述上杆件的枢转限定在一定角度范围内,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对所述上杆件的支撑,提高所述电动车控制杆的稳定性及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发明电动车控制杆第一实施例的打开状态图。
[0020]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
[0021]图3为本发明电动车控制杆第一实施例的折叠状态图。
[0022]图4为图3中B部的放大图。
[0023]图5为本发明电动车控制杆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0024]图6为本发明电动车控制杆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0025]图7为本发明电动车控制杆第二实施例的打开状态图。
[0026]图8为图7中C部的放大图。
[0027]图9为本发明电动车控制杆第二实施例的折叠状态图。
[0028]图10为图9中D部的放大图。
[0029]图11为本发明电动车控制杆第二实施例的分解图。
[0030]图12为本发明电动车控制杆第二实施例的卡合组件的剖视图。
[0031]图13为本发明电动车控制杆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0033]如图1-图6所示的为本发明电动车控制杆的第一实施例。
[0034]如图1和图2所示的电动车控制杆,包括上杆件110、下杆件120、第二杆件130、连接件140 (见图6)、卡合件150、固定座160、操作件170、操作台180、弹性元件190 (见图6)及拨动开关1A0。固定座160固定于电动车的车架上;下杆件120和第二杆件130的下端分别枢接于固定座160的两端,上杆件110的下端具有一连接部113,下杆件120的上端和第二杆件130的上端分别枢接于连接部113上,下杆件120、第二杆件130与连接部113及固定座160封闭形成一四边形结构;上杆件110呈中空结构,连接部113上开设有导向孔111,卡合件150滑动地穿设于导向孔111内;下杆件120的上端设置有定位件122,定位件122上开设有两个卡合槽122a和122b ;卡合件150伸出导向孔111并选择性的卡合于卡合槽122a或卡合槽122b。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