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省事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464186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自行车省事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行车省事驱动装置,用于自行车的驱动。
【背景技术】
[0002]自行车诞生至今已有百年以上历史,它给人类生活带来极大方便,目前市面上常见的自行车驱动装置和变速装置,品种繁多,档次越来越高,制作越来越复杂、操作也越来越繁琐,造价越来越贵。用在二轮自行车、三轮人力车和助力车上也是如此。如世界上最快的自行车发明人鲁玉民,发明的通过双脚踩大拐,用链条、大牙盘、飞轮驱动车轮的装置,专利号200820091303.9,大拐长50cm,大牙盘40 cm,车轮60 cm,车身长175 cm ;和英国卡邦动力有限公司,及其发明人R.托佩发明的自行车行星轮壳齿轮箱装置,专利申请号200480014501.X,国际申请号PCT/GB2004/000941 2004.3.5 ;还都是使用链条和传统飞轮传动的复杂驱动方式。
[0003]近些年来人们对驱动装置和变速装置做了大范围改进,但驱动装置还是存在两大缺陷:一是使用链条和链轮传动,相互磨损大;二是自行车大都是用链式拐轴花盘,分析其用力效果,用双脚蹬一圈,仅有2*60度较好,用力效果在I一2/3之间,在2*60至2*90度时,用力效果小于2/3,大于2*90度时用力效果小于1/2,也就是说用双脚蹬一圈,其用力效果仅有1/3效果较好,其他是不同程度浪费了体力和时间。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行车的省事驱动装置,其可以克服现有自行车驱动装置、变速装置配件多、操作复杂、造价高、比较重和易损坏,使用寿命短等缺点。
[0005]为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行车的省事驱动装置,其具有省事飞轮以及设置在省事飞轮上的主动驱动绳、从动驱动绳,该主动驱动绳和从动驱动绳的两端,分别绕过固定在车身中部的滑轮,绕过固定在车身前端的滑轮弹簧座,与脚蹬连接。
[0006]在上述本发明的自行车中,省事飞轮替代自行车飞轮,用主动驱动绳和从动驱动绳替代传统自行车的链条,用滑轮,滑轮弹簧座和脚蹬替代自行车的中轴、花盘、拐轴、脚踏、变速器和链条调节(松紧)器。本省事驱动装置在工作过程中,相关部件只是滚动或滑动接触,可延长其使用寿命。
[0007]作为本发明的第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的省事飞轮包括设置在省事飞轮上的中间隔板,及设置在中间隔板内侧的内侧挡板和设置在外侧的外侧挡板,以及在中间隔板与内侧挡板之间设有内侧半圆槽和与外侧挡板之间设有外侧半圆槽,还包括在内侧半圆槽底部固定有主动驱动绳和在外侧半圆槽底部固定有从动驱动绳;所述的主动驱动绳在内侧半圆槽内逆时针方向绕四圈后,绕过一个滑轮与脚蹬后钩连接;其从动驱动绳在外侧半圆槽内顺时针方向绕半圈后,依次绕过一个滑轮和滑轮弹簧座,再与脚蹬前沟连接。左右双脚牲复蹬、收脚蹬驱动车轮转动。
[0008]作为本发明的第二种优选结构,所述的省事飞轮包括设置在省事飞轮上的中间隔板,及设置在中间隔板内侧的内侧挡板和设置在外侧的外侧挡板,及其在中间隔板与内侧挡板之间设有内侧凹槽和与外侧挡板之间设有外侧凹槽,还包括在内侧凹槽底部固定的主动驱动带和外侧凹槽底部固定有从动驱动带。所述的主动驱动带和从动驱动带与滑轮、滑轮弹簧座和脚蹬的连接方式和第一种优选结构相同;如上所述的主动驱动带和从动驱动带是由多根圆绳并列做成的预应力橡胶带,目的是减少驱动卷绕过程中的挤压磨损。
[0009]作为本发明的第三种优选结构,所述的省事飞轮包括设置在省事飞轮上的中间隔板,及设置在中间隔板内侧的内侧挡板和设置在外侧的外侧挡板,以及在中间隔板与内侧挡板之间开有四圈螺旋半圆深槽和与外侧挡板之间也开有四圈螺旋半圆深槽,另外还在中间隔板与内侧螺旋半圆深槽底部,固定有主动驱动绳和与外侧螺旋半圆深槽底部,固定有从动驱动绳;所述的主动驱动带和从动驱动带与滑轮、滑轮弹簧座和脚蹬的连接方式也和第一种优选结构相同;这种结构防止相应组件之间的摩擦,可更好地延长省事飞轮的使用寿命。
[0010]在本发明上述的三种优选结构中,其第二种优选结构,通过设置在省事飞轮上的内侧凹槽和外侧凹槽与主动驱动带和从动驱动带接触处开的是平底槽,在第一和第三种优选结构,设置在省事飞轮、滑轮与主动驱动绳和从动驱动绳接触处,通过开有半圆深槽,使主动驱动绳和从动驱动绳及其相应部件,在工作过程中不易脱位,尤其是第三种优选结构,避免了相应部件间的相互摩擦,可延长其使用寿命,以上三种优选结构都减少了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发明自行车省事驱动装置主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省事飞轮第一种实施方式主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省事飞轮第一种实施方式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省事飞轮第一种实施方式右方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省事飞轮第二种实施方式主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省事飞轮第二种实施方式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省事飞轮第二种实施方式右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省事飞轮第三种实施方式主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省事飞轮第三种实施方式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省事飞轮第三种实施方式右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滑轮弹簧座主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滑轮弹簧座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滑轮弹簧座右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12]附图标记:
图1附图标记为:1 一省事飞轮,2—主动驱动绳,3—从动驱动绳,4一滑轮,401—滑轮一,402—滑轮二,403—滑轮三,404—滑轮四,5—脚蹬、6—弹簧座;
图2—4附图标记为:1一省事飞轮,2—主动驱动绳,3—从动驱动绳,101—中间隔板,102—内侧挡板,103—外侧挡板,104一内侧半圆槽,105一外侧半圆槽;
图5—7附图标记为::1一省事飞轮,2 a一主动驱动带,3 a一从动驱动带,101—中间隔板,102—内侧挡板,103—外侧挡板,106—内侧凹槽,107—外侧凹槽; 图8 —10附图标记为:1 一省事飞轮,2—主动驱动绳,3—从动驱动绳,101—中间隔板,102—内侧挡板,103—外侧挡板,106 —内侧螺旋半圆深槽,107—外侧螺旋半圆深槽;
图11 一 12附图标记为:3—从动驱动绳,403—滑轮三,404—滑轮四,6—滑轮弹簧座,601—滑轮弹簧座壳,602—滑轮轴,603—滑轮盒,604—滑轮弹簧,605—滑轮滑道,601—滑轮弹簧座壳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4]本发明涉及自行车的省事驱动装置,采用省事飞轮I替代自行车的飞轮,采用固定在省事飞轮I上的主动驱动带2和从动驱动绳3,替代传统自行车的链条,用滑轮4、滑轮弹簧座6和脚蹬5替代自行车的中轴、花盘、拐轴、脚踏、变速器和链条调节(松紧)器;可通过单或双脚调整脚踩的快、慢和远、近来控制车速的快、慢和爬坡力度。确保本省事驱动装置在工作过程中,相关部件只是滚动或滑动接触,摩擦系数很小,延长其使用寿命。
图1至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具体结构。如图1至图4所示,在省事飞轮I上设有中间隔板101,及在中间隔板101内侧设有的内侧挡板102和外侧设有外侧挡板103,以及在中间隔板101与内侧挡板102之间设有内侧半圆槽104和与外侧挡板103之间设有外侧半圆槽105,还包括固定在内侧半圆槽104底部的主动驱动绳2和固定在半圆槽105底部的从动驱动绳3;所述的主动驱动绳2在内侧半圆槽104内逆时针方向绕四圈后,再绕过滑轮一 401与脚蹬5后钩连接,其从动驱动绳3在外侧半圆槽105内顺时针方向绕半圈后,依次绕过滑轮二 402、滑轮弹簧座6内的滑轮三403和滑轮四404,再与脚蹬5前沟连接;双脚牲复蹬、收脚蹬驱动车轮转动。如图9至11所示;所述的滑轮弹簧座6内设置有滑轮盒603,及滑轮弹簧604,以及在滑轮弹簧座壳601上开有滑轮滑道605,所述的滑轮盒603内放入下滑轮三403和上滑轮四404,用滑轮轴602将其固定,其滑轮盒603内的滑轮轴602插入滑轮弹簧座壳601上的滑轮滑道605内,压入滑轮弹簧604,盖上滑轮弹簧座壳盖606将其固定在车身前端;滑轮弹簧座6用以主动驱动绳2、从动驱动绳3、脚蹬5的支撑和导向、同时支撑腿脚重量(的一半约5公斤)和承受踩蹬脚蹬5过程中的分力,还用来相应调整主动驱动绳和从动驱动绳的松紧。
[0015]图1和图5至7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具体结构。这种实施方式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在省事飞轮I的中间隔板101与内侧挡板102之间设置有内侧凹槽106和与外侧挡板10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