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整流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475559阅读:来源:国知局
1所示的机轮减阻罩的前整流部的行驶风的流动进行观察的立体图。
[0042]图4A为从车辆后侧所观察到的用于对图2所示的车辆的直线行驶时所作用的力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0043]图4B为从车辆后侧所观察到的用于对图2 C所示的车辆横向摇动时所作用的力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0044]图5为表示从车辆左斜前方对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机轮减阻罩进行观察的立体图。
[0045]图6为表示从车辆左斜后方对图5所示的机轮减阻罩进行观察的立体图。
[0046]图7为表示从车辆左侧对图5所示的机轮减阻罩进行观察的剖视图(图5的7-7线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7](第一实施方式)
[0048]使用图1至图4,对作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整流装置的机轮减阻罩30进行说明。另外,图中适当表示的箭头FR表示车辆前方,箭头LH表示车辆左方(车辆宽度方向一侧),箭头UP表示车辆上方。
[0049]如图2所示,机轮减阻罩30应用于车辆(汽车)10的下部。在该车辆10的前部处设置有作为“车轮”的一对前轮12 (在图2中仅图示了被设置于车辆左侧的前轮12),并在前轮12的直径方向外侧配置有前翼子板衬套14。该前翼子板衬套14被形成为侧面观察时朝向车辆下方开放的大致弧形板状,并从车辆上侧对前轮12的上部进行覆盖。此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前翼子板衬套14的前端部将板厚方向设为车辆上下方向并朝向车辆前侧弯曲且被配置于前轮12的车辆前侧。由此,前翼子板衬套14的前端部构成了前轮12的车辆前侧的地板16。
[0050]此外,在车辆10的后部设置有作为“车轮”的一对后轮18(在图2中仅图示了被设置于车辆左侧的后轮18),并在后轮18的直径方向外侧配置有后翼子板衬套20。该后翼子板衬套20被形成为侧面观察时朝向车辆下方开放的大致弧形板状,并从车辆上侧对后轮18的上部进行覆盖。此外,后翼子板衬套20的前端部与构成后轮18的车辆前侧的地板22的侧梁24等接合。
[0051]并且,机轮减阻罩30被设置于地板16以及地板22上,并从地板16以及地板22下向车辆下侧突出。此外,机轮减阻罩30被分别配置于前轮12以及后轮18的车辆前侧。即,机轮减阻罩30在车辆10的前部被设置有一对,并且在车辆10的后部被设置有一对。并且,成对的机轮减阻罩30以关于车辆10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中心而左右对称的方式配置。
[0052]如图1所示,机轮减阻罩30具备主体部32。该主体部32被形成为截面呈大致U字形的柱状,并且主体部32的上表面32A被固定于地板16以及地板22上。在该主体部32的前部形成有前整流部34,前整流部34在俯视观察时呈向车辆前侧开放的凹状。此外,前整流部34被构成为,包括构成前整流部34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的前倾斜面36、和构成前整流部34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两侧部的一对前侧面38。
[0053]前倾斜面36在侧面观察时随着趋向于车辆下侧而向车辆后侧倾斜,并且被形成为向车辆后侧斜上方凸起的曲面状。并且,前倾斜面36的曲率半径被设定为1mm至100mm。此外,前倾斜面36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36A随着趋向于下侧而向相互接近的方向倾斜。即,前倾斜面36的下端的宽度尺寸Wl与前倾斜面36的上端的宽度尺寸W2相比而被设定得较小。
[0054]—对前侧面38从前倾斜面36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36A起朝向车辆前侧延伸。具体而言,前侧面38在俯视观察时随着趋向车辆前侧而向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倾斜,并被形成为朝向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斜后方凸起的曲面状。并且,前侧面38的曲率半径被设定为1mm至100mm,并将一对前侧面38和前倾斜面36平滑地连接。
[0055]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以及效果进行说明。
[0056]当应用了以上述方式而构成的机轮减阻罩30的车辆10进行行驶时,朝向车辆后侧的行驶风Fl (图2参照)流经地板16以及地板22的车辆下侧,且该行驶风Fl的一部分(参照图3所示的行驶风F2以及行驶风F3)与机轮减阻罩30的主体部32的前部触碰。
[0057]在此,在主体部32的前部形成有前整流部34,前整流部34被构成为,包括前倾斜面36和一对前侧面38。并且,前倾斜面36在侧面观察时随着趋向于车辆下侧而向车辆后侧倾斜,前侧面38从前倾斜面36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36A朝向车辆前侧延伸。SP,前整流部34在俯视观察时被形成为朝向车辆前侧开放的凹状。
[0058]并且,触碰到前倾斜面36的行驶风F2沿着前倾斜面36而朝向车辆下侧流动。另一方面,触碰到一对前侧面38的行驶风F3沿着前侧面38而朝向前整流部34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中央侧(前倾斜面36侧)流动并与行驶风F2汇合。并且,与行驶风F2汇合的行驶风F3沿着前倾斜面36而朝向车辆下侧流动,行驶风F2以及行驶风F3主要从前倾斜面36的下端朝向车辆下侧流出。因此,例如与在机轮减阻罩30中省略了一对前侧面38的情况相比,从前整流部34的下端朝向车辆下侧流出的行驶风F2以及行驶风F3的流速变得较快。由此,对从前整流部34(前倾斜面36)的下端朝向车辆下侧流出的行驶风F2以及行驶风F3流入主体部32的车辆后侧的情况进行了抑制。其结果为,对行驶风F2以及行驶风F3触碰到前轮12以及后轮18等的情况进行了抑制。而且,从前整流部34(前倾斜面36)的下端起朝向车辆下侧流出的行驶风F2以及行驶风F3带动流经主体部32 (机轮减阻罩30)的车辆下侧的行驶风Fl而朝向车辆下侧流动。其结果为,也对流经主体部32的车辆下侧的行驶风Fl触碰到前轮12以及后轮18等的情况进行了抑制。通过以上方式,能够降低车辆10的空气阻力。
[0059]此外,由于从前整流部34 (前倾斜面36)的下端朝向车辆下侧流出的行驶风F2以及行驶风F3的流速较快,因此将车辆10向上侧提升的力(浮力)FC会作用于车辆10上(参照图4(A))。另一方面,在车辆10上作用有朝向车辆下侧的重力FG。并且,通过以使车辆10的重心G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位置与浮心RC(浮力FC的中心)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位置重合的方式而进行设定,从而使浮力FC和重力FG相互抵消。由此,能够提升车辆10的直线行驶时的操控稳定性。
[0060]而且,通过使该浮力FC作用于车辆10上从而对车辆10的上下方向上的变动进行了抑制。换言之,在上下方向上对车辆10的姿态的变化进行了抑制。其结果为,能够提升车辆10的乘坐舒适性。
[0061]此外,如上所述,前整流部34被构成为,包括前倾斜面36和一对前侧面38。因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而使行驶风F3朝向前整流部34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中央侧整流并与行驶风F2—起从前整流部34(前倾斜面36)的下端朝向车辆下侧流出。此外,通过对应于各种车辆而对前整流部34的前倾斜面36以及一对前侧面38进行适当调节,从而能够较容易地实现适合各种车辆的空力性能。
[0062]并且,前倾斜面36的下端的宽度尺寸Wl与前倾斜面36的上端的宽度尺寸W2相比而被设定得较小。因此,沿着前倾斜面36而朝向车辆下侧流动的行驶风F2以及行驶风F3的流速由于文丘里效果而变得较快。因此,能够使从前整流部34(前倾斜面36)的下端朝向车辆下侧流出的行驶风F2以及行驶风F3的流速变快。其结果为,能够使流经机轮减阻罩30周围的行驶风Fl被吸入机轮减阻罩30的车辆前侧(前整流部34侧),从而进一步抑制了行驶风F2以及行驶风F3的主体部32朝向车辆后侧的流入。此外,由于从前整流部34的下端朝向车辆下侧流出的行驶风F2以及行驶风F3的流速变得更快,因此促进了流经主体部32 (机轮减阻罩30)的车辆下侧的行驶风Fl朝向该行驶风F2以及行驶风F3的卷入。由此,能够进一步对流经主体部32的车辆下侧的行驶风Fl触碰到前轮12以及后轮18等的情况进行抑制。并且,通过使流经机轮减阻罩30周围的行驶风Fl卷入机轮减阻罩30的车辆前侧(前整流部34侧),从而能够对例如流机轮减阻罩30周围的该行驶风Fl朝向车辆10的侧部吹出的情况进行抑制。其结果为,能够对车辆10的侧部的空气紊乱进行抑制。
[0063]此外,前倾斜面36被形成为侧面观察时呈向车辆后侧斜上方凸起的曲面状。因此,沿着前倾斜面36流动的行驶风F2以及行驶风F3的流动成分主要为朝向车辆下侧的流动成分。由此,能够使沿着前倾斜面36流动的行驶风F2以及行驶风F3有效地沿着前倾斜面36而朝向车辆下侧流动。
[0064]并且,前侧面38被形成为俯视观察时呈向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斜后方凸起的曲面状。因此,沿着前侧面38流动的行驶风F3的流动成分主要为朝向前整流部34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央侧流动的成分。由此,能够有效地使行驶风F3沿着前侧面38而朝向前倾斜面36侧(前整流部34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央侧)流动。
[0065]此外,机轮减阻罩30被分别设置于前轮12以及后轮18的车辆前侧。S卩,在车辆10的前部设置有一对机轮减阻罩30,在车辆10的后部设置有一对机轮减阻罩30。并且,成对的机轮减阻罩30以关于车辆10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心而左右对称的方式配置。由此,相对于车辆10的横摆而能够使车辆10的行驶姿态稳定。
[0066]S卩,如图4(B)所示,由于从前整流部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