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操作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481385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自行车操作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自行车操作装置基本上设置有主支撑体、外部手把固定结构和操作单元。主支撑体具有邻接部,邻接部构造为在自行车操作装置安装至手把的状态下接触手把的端部。外部手把固定结构设置在主支撑体上。外部手把固定结构构造为在自行车操作装置安装至手把的状态下接触手把的外表面。操作单元安装至主支撑体。
【专利说明】
自行车操作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总地涉及自行车操作装置。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安装至手把的端部的外表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在一种构造中,自行车操作装置包括液压操作装置,该液压操作装置可以用于致动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典型地,大部分自行车都设置有安装在手把上的操作装置,用于操作自行车的各种自行车部件。过去,安装在手把上的操作装置是机械操作装置,该机械操作装置接附至手把并经由推拉控制缆线(例如博登(Bowden)缆线)连接至一个或多个自行车部件(例如制动装置或变速器、悬架),以使得能够对自行车部件进行操作。最近,自行车已经设置有液压操作装置和/或电操作装置。液压操作装置经由一个或多个液压软管连接至一个或多个自行车液压致动部件,而电操作装置经由一个或多个电缆线连接至一个或多个自行车电致动部件。在本文中,推拉控制缆线、液压软管和电缆线总体地称为控制线。常规地,这些控制线典型地沿着自行车车架和诸如手把的其他中空构件的外侧紧固。然而,最近有时将缆线插在这些中空构件内侧,以保持自行车的外观并用于保护缆线。第2005/0029772号美国专利申请公开文本中公开了将缆线设置在自行车的中空构件内侧的自行车的一个实例。
[0003]在计时赛自行车的情况下,常使用牛角式手把,该牛角式手把远离骑车者向前弯曲,允许骑车者以团身姿势骑车。典型地,牛角式手把的每端设置有“手把端操作装置”,其具有设置在牛角式手把的端部内侧的接附部分。在有些情况下,这些把端操作装置可以包括换档操作装置和制动操作装置二者。第2011/0011197号美国专利申请公开文本公开了具有设置在牛角式手把的端部内侧的接附部分的把端操作装置的一个实例。

【发明内容】

[0004]大体上,本公开涉及自行车操作装置的各种特征。在一个特征中,提供了自行车操作装置,其以这样的方式安装至手把的端部的外表面,该方式使得腾出手把的端部的内侧空间,用于接收操作单元、控制缆线、液压软管等中的一个或多个。
[0005]鉴于已知技术,并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自行车操作装置,其基本上包括主支撑体、外部手把固定结构和操作单元。主支撑体具有邻接部,邻接部构造为在自行车操作装置安装至手把的状态下接触手把的端部。外部手把固定结构设置在主支撑体上,并且构造为在自行车操作装置安装至手把的状态下接触手把的外表面。操作单元安装至主支撑体。
[0006]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根据第一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构造为使得外部手把固定结构包括箍和抒紧结构,抒紧结构构造为响应于对抒紧结构的调节而使箍相对于主支撑体移位,以将手把夹紧在主支撑体和箍之间。
[0007]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根据第一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构造为使得外部手把固定结构包括夹具和拧紧结构,夹具设置在主支撑体上,拧紧结构联接至夹具,以响应于对拧紧结构的调节而改变夹具的手把接收开口的有效内径。
[0008]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根据第三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构造为使得夹具是非铰接夹具。
[0009]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根据第三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构造为使得夹具是铰接夹具。
[0010]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根据第一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构造为使得外部手把固定结构限定手把接收开口,并且操作单元包括延伸通过手把接收开口的液压缸壳体。
[0011]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根据第六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构造为使得操作单元进一步包括与液压缸壳体流体连通的蓄存器。
[0012]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根据第七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构造为使得蓄存器在径向方向上位于手把接收开口的内部。
[0013]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根据第六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构造为使得液压缸壳体包括液压软管入口,液压软管入口在径向方向上位于手把接收开口的内部。
[0014]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根据第一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进一步包括安装至主支撑体的附加操作单元。
[0015]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根据第十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构造为使得主支撑体包括导向结构,导向结构在自行车操作装置安装至手把的状态下引导缆线从附加操作单元延伸到手把的内侧。
[0016]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根据第十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一操作构件,第一操作构件相对于主支撑体绕第一枢转轴线枢转地安装,以致动操作单元。
[0017]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方面,根据第十二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构造为使得第一操作构件构造为绕与第一枢转轴线不同的第二枢转轴线枢转,以致动附加操作单元。
[0018]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四方面,根据第十三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二操作构件,第二操作构件相对于主支撑体绕第三枢转轴线枢转地安装,以致动附加操作单元。
[0019]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五方面,根据第十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构造为使得操作单元是液压致动操作单元,并且附加操作单元是机械缆线换档操作单元。
[0020]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六方面,根据第第一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进一步包括相对于主支撑体枢转地安装的第一操作构件。外部手把固定结构包括拧紧结构和手把接合构件。拧紧结构包括操作构件,操作构件构造为联接至手把接合构件,并构造为相对于主支撑体与第一操作构件相反地设置。
[0021]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七方面,根据第十六方面的自行车成长值构造为使得手把接合构件包括箍,并且操作构件构造为响应于操作构件的操作而使箍相对于主支撑体移位,以将手把夹紧在主支撑体和箍之间。
[0022]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八方面,根据第十六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构造为使得操作构件具有工具接触部分,工具接触部分设置在操作构件的外表面上。
[0023]从结合附图公开了自行车操作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下文的详细描述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了解公开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各种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
【附图说明】
[0024]现在参考形成此原始公开一部分的附图:
[0025]图1为具有牛角式手把的计时赛自行车的局部主视立体图,该牛角式手把装备有一对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自行车操作装置;
[0026]图2为接附到图1中图示的手把的右自由端的右自行车操作装置的外侧立体图,其中手把的右自由端以虚线示出,以更好地图示设置在手把内侧的换档控制缆线和液压制动软管;
[0027]图3为接附到图1和2中图示的手把的右自由端的右自行车操作装置的内侧立体图,其中手把的右自由端以虚线示出,以更好地图示设置在手把内侧的换档控制缆线和液压制动软管;
[0028]图4为图2和3中图示的右自行车操作装置的外侧端部立视图,其中第一操作构件和第二操作构件处于其休止位置;
[0029]图5与图4类似,为右自行车操作装置的外侧端部立视图,但是其中第一操作构件处于操作位置,以执行制动操作,并且第二操作构件处于休止位置;
[0030]图6为图2至5中图示的右自行车操作装置的前端立视图,其中第一操作构件和第二操作构件处于其休止位置;
[0031]图7与图6类似,为右自行车操作装置的前端立视图,但是其中第一操作构件处于操作位置,以操作附加(换档)操作单元,并且第二操作构件处于休止位置;
[0032]图8与图6和7类似,为右自行车操作装置的前端立视图,但是其中第二操作构件处于操作位置,并且第一操作构件处于休止位置;
[0033]图9为图2至8中图示的右自行车操作装置的后端立视图,其中手把的右自由端以截面示出;
[0034]图10与图9类似,是右自行车操作装置的右端立视图,但是其中移除了液压制动软管连接件和缸塞;
[0035]图11是图2至10中图示的右自行车操作装置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0036]图12是图2至10中图示的右自行车操作装置的选定部的立体图;
[0037]图13是图12中图示的右自行车操作装置的选定部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0038]图14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右自行车操作装置的外侧立体图;以及
[0039]图15是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右自行车操作装置的外侧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现在将参考附图解释选定实施方式。自行车领域的技术人员从此公开可以了解,对实施方式的以下描述仅提供例示而不意图限制发明。本发明由所附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方式限定。
[0041]首先参考图1,图示了自行车I的一部分,该自行车I具有手把2,手把2具有一对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自行车操作装置1A和10B。自行车操作装置1A和1B构造为分别安装至手把2的相反的端部。这里,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该手把2为计时赛手把或牛角式手把,自行车操作装置1A和1B如下文所解释地在手把2中接附至手把2的自由端。
[0042]基本上,如图1中所示,自行车操作装置1A为右手侧控制装置,其由骑车者的右手操作,以致动第一液压制动装置(未示出)和第一变速器(未示出),例如前拨链器、后拨链器、或内部变速装置。自行车操作装置1B为左手侧控制装置,其由骑车者的左手操作,以致动第二液压制动装置(未示出)和第二变速器(未示出),例如前拨链器、后拨链器、或中间变速装置。第一和第二变速器或齿轮换档装置为常规的自行车传动系统的一部分,用于以相对常规的方式改变传动系的速度级或档位级。自行车操作装置1A和1B分别经由液压制动软管H可操作地联接到第一液压制动装置和第二液压致动装置(未示出),且分别经由控制缆线C联接到变速器(未示出)。
[0043]如图2和3中所示,液压制动软管H是自行车领域中常规使用的柔性液压软管。控制缆线C是常规的博登缆线,其均包括内缆线Cl和至少部分地覆盖内缆线Cl的外壳C2。当然,液压制动软管H和控制缆线C不限于所图示的软管和缆线。
[0044]因为自行车操作装置1A和1B均构造为操作变速器和液压制动装置二者,所以自行车操作装置1A和1B也称为自行车制动换档器(brifter)。换句话说,自行车制动换档器是在安装至自行车的单个单元中包括制动功能和换档功能二者的装置。在图示实施方式中,右自行车操作装置1A和左自行车操作装置1B在操作上本质相同,除了它们为彼此的镜像且它们可以具有不同数量的换档操作。由此,为简洁起见,本文将仅讨论和图示自行车操作装置10A。
[0045]首先参考图2至13,自行车操作装置1A基本上包括主支撑体12、外部手把固定结构14和操作单元16。操作单元16安装至主支撑体12。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下文所解释的,外部手把固定结构14也安装至主支撑体12。由此,操作单元16经由主支撑体12通过外部手把固定结构14支撑在手把2上。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自行车操作装置1A进一步包括安装至主支撑体12的附加操作单元18。附加操作单元18经由主支撑体12通过外部手把固定结构14支撑在手把2上。
[0046]自行车操作装置1A进一步包括第一操作构件20。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自行车操作装置1A进一步包括第二操作构件22。第一操作构件20和第二操作构件22均用于如下文所解释地操作附加操作单元18。第一操作构件20还用于如下文所解释地操作操作单元
16。取决于附加操作单元18的构造,第二操作构件22可以省略,使得附加操作单元18仅由第一操作构件20操作。
[0047]并且,如下文所解释的,第一操作构件20和第二操作构件22为扳机杆,它们向它们的休止位置偏置,使得当它们从操作位置释放时自动地返回到它们的休止位置。图2至
4、6、9和10图示了自行车操作装置10A,其中其各种部件处于它们的休止位置,而图5、7和8图示了自行车操作装置10A,其中选定的部保持在操作位置。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休止位置”是指这样的状态:可移动部(例如第一操作构件20和第二操作构件22)无需使用者干预(例如握住可移动部)地保持静止,以建立对应于休止位置的状态。由此,术语“休止位置”还可以称为“非操作位置”。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端部位置”是指这样的状态:可移动部(例如第一操作构件20和第二操作构件22)被阻止沿该可移动部的移动行程的移动方向从休止位置进一步移开。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操作位置”是指这样的状态:可移动部(例如第一操作构件20和第二操作构件22)从休止位置移动到由于施加到可移动部的外力而导致的位置。
[0048]如图4和5中所示,第一操作构件20基本上包括基座构件20A、杆构件20B和枢转销20C。杆构件20B通过枢转销20C枢转地安装至基座构件20A。由此,第一操作构件20相对于主支撑体12绕第一枢转轴线Al枢转地安装,以致动操作单元16。第一枢转轴线Al由枢转销20C限定。如图6和7中所示,第一操作构件20还构造为绕第二枢转轴线A2枢转,以致动附加操作单元18。第二枢转轴线A2与第一枢转轴线Al不同。尤其地,基座构件20A联接至附加操作单元18,以绕第二枢转轴线A2枢转。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二枢转轴线A2设置为垂直于第一枢转轴线Al。典型地,如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情况中,基座构件20A具有牵拉构件,该牵拉构件安装在基座构件20A上,用于使附加操作单元18的缆线收紧构件18a(图11)绕第二枢转轴线A2沿第一方向旋转。
[0049]以此构造,第一操作构件20构造为当沿大体上平行于自行车I的中心纵向平面的制动路径BP(图5)移动时执行制动操作,且当沿朝向自行车I的中心纵向平面的第一换档路径SPl (图7)移动时执行缆线牵拉操作。当第一操作构件20相对于主支撑体12绕第一枢转轴线Al枢转以执行制动操作时,附加操作单元18保持静止(即未致动)。
[0050]如图8和9中所示,第二操作构件22基本上包括基座构件22A和杆构件22B。基座构件22A枢转地安装至附加操作单元18。具体地,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二操作构件22相对于主支撑体12绕第三枢转轴线A3枢转地安装,以致动附加操作单元18。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二枢转轴线A2和第三枢转轴线A3同轴地设置。以此构造,第二操作构件22构造为当沿朝向自行车I的中心纵向平面的第二换档路径SP2(图8)移动时执行缆线释放操作。由于第二操作构件22的操作,导致附加操作单元18的缆线收紧构件18a(图11)绕第二枢转轴线A2和第三枢转轴线A3沿第二方向旋转。
[0051]自行车领域的技术人员从此公开中可以理解,虽然自行车操作装置1A图示为具有两个操作单元,但是自行车操作装置1A可以构造为仅具有一个操作单元。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操作单元16是液压制动操作单元,并且附加操作单元18是机械缆线换档操作单元。自行车领域的技术人员从此公开可以理解,自行车操作装置1A的操作单元不限于图示实施方式。例如,操作单元中的一个可以为电操作单元,或两个操作单元可以均为电操作单元。此外,自行车操作装置1A的操作单元不限于用于操作制动装置和变速器。
[0052]现在,将主要参考图3和图9到图13更详细地讨论主支撑体12。基本上,主支撑体12通过外部手把固定结构14紧固在手把2的外表面2A上。主支撑体12和外部手把固定结构14不延伸到手把2的内部2B中。主支撑体12基本上包括第一(手把)接附部分24和第二(操作单元)接附部分26。这里,第一接附部分24和第二接附部分26 —起一体地形成为由诸如硬质的刚性塑料或金属等适当的材料制成的单个或整块构件。外部手把固定结构14和操作单元16由第一接附部分24支撑,而操作单元18由第二接附部分26支撑。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2和13所示,主支撑体12包括导向结构28,该导向结构28在自行车操作装置1A安装到手把2的状态下引导缆线(内缆线Cl)从附加操作单元18延伸到手把2内侧。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导向结构28为压配合到第一接附部分24的孔30中的弯曲管。但是,导向结构不限于图示导向结构。例如,取决于附加操作单元18的构造,导向结构28可以省略,使得第一接附部分24的孔30构成导向结构。
[0053]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3、9和10所示,第一接附部分24具有手把接触表面34,该手把接触表面34接触手把2的外表面2A。尤其地,当外部手把固定结构14拧紧时,通过接触外表面2A的手把接触表面34,手把接触表面34与外表面2A接触。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3所示,第一接附部分24具有用于将外部手把固定结构14接附到其的安装开口36 ο
[0054]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1和12所示,操作单元16通过螺母38 (图12)可移除地接附到第一接附部分24。附加操作单元18通过三个螺钉40 (图11)可移除地接附到第二接附部分26。如图13所示,第一接附部分24进一步包括具有第一开口 44和第二开口46的壁部分42。第一开口 44和第二开口 46构造为当操作单元16使用螺母38安装到第一接附部分24的壁部分42时容纳操作单元16的通过该壁部分42的那些部分。如图11和12所示,第二接附部分26包括三个紧固件安装粧48,螺钉40旋拧到这三个紧固件安装粧48中,用于固定附加操作单元18。主支撑体12的第一接附部分24具有邻接部50,该邻接部50构造为在自行车操作装置1A安装到手把2的状态下接触手把2的端部2C。邻接部50在相对于紧固件安装柱48的相反侧处限定在壁部分42上。由此,自行车操作装置1A为把端式操作装置,这意味着自行车操作装置1A构造为安装到手把的自由端,且沿轴向方向从手把的自由端向外突出。
[0055]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二接附部分26进一步包括一体的覆盖部分52,该覆盖部分52与主支撑体12的其它部分一体地形成为单个或整块构件。如图2、3和11所示,上覆盖部分56和下覆盖部分54卡扣配合到主支撑体12,用于大致隐藏附加操作单元18。
[0056]现在,将主要参考图2、3、12和13更详细地讨论外部手把固定结构14。基本上,外部手把固定结构14构造为在自行车操作装置1A安装到手把2的状态下接触手把2的外表面2Α。更具体地,外部手把固定结构14包括手把接合构件60和拧紧结构62。拧紧结构62响应于对拧紧结构62的拧紧而使手把接合构件60朝向主支撑体12移位,以将手把2夹紧在主支撑体12和手把接合构件60之间。
[0057]拧紧结构62包括操作构件64,该操作构件64为由使用者操作以拧紧或松开拧紧结构62以使手把接合构件60相对于主支撑体12移位的构件。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拧紧结构62包括安装至手把接合构件60的固定螺栓66。固定螺栓66螺纹地接合操作构件64,该操作构件64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为螺母。以此方式,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操作构件64构造为联接至手把接合构件60。由此,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外部手把固定结构14包括作为手把接合构件60的箍以及作为抒紧结构62的操作构件64和固定螺栓66。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垫圈68可选择地设置在操作构件64 (即螺母)上。
[0058]操作构件64构造为相对于主支撑体12与第一操作构件20相反地设置。操作构件64具有工具接触部分64a,该工具接触部分64a设置在操作构件64的外表面上。操作构件64构造为响应于操作构件64的操作而使箍60相对于主支撑体12移位,以将手把2夹紧在主支撑体12和箍60之间。以此方式,操作构件64可以容易地拧紧或松开。
[0059]外部手把固定结构14的箍或手把接合构件60与主支撑体12的第一接附部分24一起限定手把接收开口 70,用于接收通过其中的手把2。尤其地,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箍或手把接合构件60具有内表面60a,该内表面60a与第一接附部分24的手把接触表面34 —起限定手把接收开口 70。箍或手把接合构件60为金属箍。箍或手把接合构件60的端部由固定螺栓66保持在一起,该固定螺栓66螺纹地接合操作构件64。基本上,拧紧结构62构造为通过使用工具接触部分64a转动操作构件64而使箍60相对于主支撑体12移位,以响应于对拧紧结构62的调节将手把2夹紧在主支撑体12和箍60之间。
[0060]现在,将主要参考图12和13更详细地讨论操作单元16。基本上,操作单元16包括延伸通过手把接收开口 70的液压缸壳体72。液压缸壳体72具有具有外螺纹的管状轴72A,螺母38旋拧到其上,用于将液压缸壳体72固定到主支撑体12。管状轴72A延伸通过壁部分42的开口 44。液压缸壳体72进一步具有缆线通路72B,该缆线通路72B延伸通过壁部分42并连接导向结构28,以在自行车操作装置1A安装至手把2的状态下对缆线进行导向,使其从附加操作单元18延伸至手把2内侧。
[0061]操作单元16进一步包括与液压缸壳体72流体地连通的蓄存器74。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蓄存器74与液压缸壳体72 —体地形成。蓄存器74由盖74A封闭。优选地,在蓄存器74中设置有柔性膜片(未示出)。蓄存器74具有注入端口 74B,用于将液压流体添加到蓄存器腔74C(图13)中。如图2、3、9和10所示,当自行车操作装置1A处于安装状态时,蓄存器74延伸到手把2的内部2B中。尤其地,如图9和10所示,当自行车操作装置1A处于安装状态时,蓄存器74整个地位于手把2的内部2B的上半部分中。由此,蓄存器74延伸通过手把接收开口 70。从而,蓄存器74在径向方向上至少部分地位于手把接收开口 70的内部。液压缸壳体72包括液压软管入口 76,该液压软管入口 76在径向方向上位于手把接收开口 70的内部。这里,液压软管入口 76为在蓄存器74的后方的位置处固定至液压缸壳体72的分离的构件。由此,如图9和10所示,当自行车操作装置1A处于安装状态时,液压软管入口 76整个位于手把2的内部2B的上半部分中。如图3所示,液压管78的一个端部连接至液压软管入口 76。液压管78的另一个端部连接至液压缸壳体72的液压腔室80 (图 10 和 13) ο
[0062]如图10和13所示,活塞82沿液压腔室80的纵向中心轴线可移动地设置在液压腔室80中。液压腔室80的纵向中心轴线与第二枢转轴线A2和第三枢转轴线A3同轴设置。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0所示,当自行车操作装置1A处于安装状态时,液压腔室80大部分位于手把2的内部2B的下半部分中。由此,当自行车操作装置1A处于安装状态时,液压腔室80的纵向中心轴线位于手把2的内部2B的下半部分中。端部螺栓84设置在液压缸壳体72的开口端部,以构成液压腔室80的端部。
[0063]活塞杆86将第一操作构件20可操作地连接至活塞82,使得第一操作构件20绕第一枢转轴线Al的枢转移动引起活塞82沿液压腔室80的纵向中心轴线从休止位置(图4)移动至致动位置(图5)。第一操作构件20由枢转销88枢转地连接至活塞杆86的第一端。活塞杆86具有固定至活塞82的第二端。以此方式,如图4和5所示,当第一操作构件20从休止位置枢转至操作位置时,活塞杆86牵拉活塞82。
[0064]现在,将主要参考图11详细讨论附加操作单元18。基本上,附加操作单元18构造为机械换档单元,该机械换档单元构造为牵拉和释放控制缆线C的内缆线Cl,以操作第一变速器。附加操作单元18响应于第一操作构件20和第二操作构件22的操作而牵拉或释放内缆线Cl。这里,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操作构件20的操作引起附加操作单元18牵拉内缆线Cl,而第二操作构件22的操作引起附加操作单元18释放内缆线Cl。由于附加操作单元18的结构实际可以根据需要和/或期望为任何类型的机械操作单元18,因此本文不再详细讨论或图示附加操作单元18。
[0065]附加操作单元18可以以与在第2012/0297919号美国专利申请公开文本中描述的换档操作单元相同的方式响应于第一操作构件20和第二操作构件22的操作牵拉和释放缆线Cl。但是,附加操作单元18向主支撑体12的安装和第一操作构件20和第二操作构件22的设置方式不同于在此美国专利公开文本中公开的换档控制机构。换句话说,此美国专利公开文本中的换档控制机构需要适于与主支撑体12和操作单元16 —起使用。
[0066]当然,附加操作单元18不限于其中两个操作构件用于操作附加操作单元18的此设置方式。例如,附加操作单元18可以构造为使得第一(单个)操作构件以与在第2010/0083788号美国专利申请公开文本中描述的换档控制机构相同的方式执行制动操作、缆线牵拉操作和缆线释放操作。当然,换档控制机构需要适于与主支撑体12和操作单元16一起使用。
[0067]现参考图14,图示了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右自行车操作装置110。除了自行车操作装置110向手把2的安装的构造改变以外,自行车操作装置110与上文所讨论的自行车操作装置1A相同。自行车操作装置110基本上包括主支撑体112、外部手把固定结构114、操作单元116和附加操作单元118。操作单元116和附加操作单元118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操作单元16和附加操作单元18相同。由此,操作单元116连接至液压软管H,而附加操作单元118连接至控制缆线C。
[0068]外部手把固定结构114包括夹具160和拧紧结构162。夹具160设置在主支撑体112上。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夹具160是非铰接夹具,其中夹具160的一部分与主支撑体112的一部分一体形成。可替换地,夹具160可以是接附至主支撑体112的分离的部。这里,拧紧结构162是将夹具160的相反端部部分连接的固定螺栓。拧紧结构162联接至夹具160,以响应于对拧紧结构162的调节而改变夹具160的手把接收开口 170的有效内径。鉴于自行车操作装置1A和自行车操作装置110之间的类似性,为简洁起见,将不再进一步详细地讨论自行车操作装置110。
[0069]现参考图15,图示了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右自行车操作装置210。除了自行车操作装置210向手把2的安装的构造改变以外,自行车操作装置210与上文所讨论的自行车操作装置1A相同。自行车操作装置210基本上包括主支撑体212、外部手把固定结构214、操作单元216和附加操作单元218。操作单元216和附加操作单元218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操作单元16和附加操作单元18相同。由此,操作单元216连接至液压软管H,而附加操作单元218连接至控制缆线C。
[0070]外部手把固定结构214包括夹具260和拧紧结构262。夹具260设置在主支撑体212上。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夹具260是铰接夹具,其中夹具260的一部分与主支撑体212的一部分一体形成。可替换地,夹具260可以是接附至主支撑体212的分离的部。这里,拧紧结构262是将夹具260的相反端部部分连接的固定螺栓。拧紧结构262联接至夹具260,以响应于对拧紧结构262的调节而改变夹具260的手把接收开口 270的有效内径。鉴于自行车操作装置1A和自行车操作装置210之间的类似性,为简洁起见,将不再进一步详细地讨论自行车操作装置210。
[0071]在理解本发明的范围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派生词意图为开放性术语,其指明所记载的特征、元件、部件、群组、整体和/或步骤的存在,但不排除其他未记载的特征、元件、部件、群组、整体和/或步骤的存在。前述还适用于具有类似含义的词汇,诸如术语“包含”、“具有”及其派生词。同样地,除非特别指明,术语“部”、“区段” “部分”、“构件”或“元件”当用作单数时可以具有单个部或者多个部的双重含义。
[0072]如本文所使用的,以下方向性术语“面向车架侧”、“非面向车架侧”、“向前”、“向后”、“前”、“后”、“上”、“下”、“上方”、“下方”、“向上”、“向下”、“顶部”、“底部”、“侧”、“竖直”、
“水平”、“垂直”和“横向”及任何其他类似的方向性术语是指处于直立、骑乘位置并装备有把端式自行车液压操作装置的自行车的那些方向。因此,当用于描述把端式自行车液压操作装置时,这些方向性术语应当相对于在水平面上处于直立骑乘位置中并装备有把端式自行车液压操作装置的自行车解释。术语“左”和“右”,当从自行车后方看从右侧定位指示“右”,当从自行车后方看从左侧定位指示“左”。
[0073]同样可以理解,虽然术语“第一”和“第二”在本文中可以用于描述各种部件,但这些部件不应当被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部件与另一个区分。由此,例如,在不背离本发明的教导的情况下,上文讨论的第一部件可以称为第二部件,反之亦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被接附”或“接附”涵盖通过将元件直接地附接至另一个元件而将该元件直接固定至另一个元件的构造;通过将元件附接至中间构件,转而将该中间构件附接至另一个元件而将该元件间接固定至另一个元件的构造;以及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成一体,即一个元件实质上是另一个元件的一部分的构造。这种定义还适应具有类似含义的词汇,例如,“连结”、“连接”、“联接”、“安装”、“结合”、“固定”及其派生词。最后,本文所使用的程度术语,诸如“大致”、“大约”和“接近”,意味着所修饰术语的合理量的偏差,使得最终结果不会显著改变。
[0074]尽管仅选择选定的实施方式来图示本发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从此公开可以了解,在不背离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文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例如各种部件的尺寸、形状、位置或者取向可以根据需要和/或期望改变,只要它们能够基本上实现它们期望的功能。除非特别指出,示出为彼此直接连接或接触的部件可以具有设置在他们之间的中间结构。除非特别指出,一个元件的功能可以由两个来执行,反之亦然。一个实施方式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采用。在特定实施方式中所有优点并非必须同时存在。从现有技术看是独特的每个特征,无论单独地或与其他特征相结合,也应当看作
【申请人】的进一步发明的单独的说明,包括由这种特征所体现的结构性和/或功能性构思。由此,前述对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仅仅是示例性的,无意于对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方式所限定的本发明进行限制。
【主权项】
1.自行车操作装置,包括: 主支撑体,所述主支撑体具有邻接部,所述邻接部构造为在所述自行车操作装置安装至手把的状态下接触所述手把的端部; 外部手把固定结构,所述外部手把固定结构设置在所述主支撑体上,并且构造为在所述自行车操作装置安装至所述手把的状态下接触所述手把的外表面;以及 操作单元,所述操作单元安装至所述主支撑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操作装置,其中 所述外部手把固定结构包括箍和拧紧结构,所述拧紧结构构造为响应于对所述拧紧结构的调节而使所述箍相对于所述主支撑体移位,以将所述手把夹紧在所述主支撑体和所述箍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操作装置,其中 所述外部手把固定结构包括夹具和拧紧结构,所述夹具设置在所述主支撑体上,所述拧紧结构联接至所述夹具,以响应于对所述拧紧结构的调节而改变所述夹具的手把接收开口的有效内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操作装置,其中 所述夹具是非铰接夹具。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操作装置,其中 所述夹具是铰接夹具。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操作装置,其中 所述外部手把固定结构限定手把接收开口 ;并且 所述操作单元包括延伸通过所述手把接收开口的液压缸壳体。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行车操作装置,其中 所述操作单元进一步包括与所述液压缸壳体流体连通的蓄存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行车操作装置,其中 所述蓄存器在径向方向上位于所述手把接收开口的内部。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行车操作装置,其中 所述液压缸壳体包括液压软管入口,所述液压软管入口在径向方向上位于所述手把接收开口的内部。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操作装置,进一步包括 安装至所述主支撑体的附加操作单元。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自行车操作装置,其中 所述主支撑体包括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在所述自行车操作装置安装至所述手把的状态下引导缆线从所述附加操作单元延伸到所述手把的内侧。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自行车操作装置,进一步包括 第一操作构件,所述第一操作构件相对于所述主支撑体绕第一枢转轴线枢转地安装,以致动所述操作单元。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自行车操作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操作构件构造为绕与所述第一枢转轴线不同的第二枢转轴线枢转,以致动所述附加操作单元。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自行车操作装置,进一步包括 第二操作构件,所述第二操作构件相对于所述主支撑体绕第三枢转轴线枢转地安装,以致动所述附加操作单元。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自行车操作装置,其中 所述操作单元是液压致动操作单元;并且 所述附加操作单元是机械缆线换档操作单元。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操作装置,进一步包括 相对于所述主支撑体枢转地安装的第一操作构件, 所述外部手把固定结构包括拧紧结构和手把接合构件,所述拧紧结构包括操作构件,所述操作构件构造为联接至所述手把接合构件,并构造为相对于所述主支撑体与所述第一操作构件相反地设置。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自行车操作装置,其中 所述手把接合构件包括箍,并且 所述操作构件构造为响应于所述操作构件的操作而使所述箍相对于所述主支撑体移位,以将所述手把夹紧在所述主支撑体和所述箍之间。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自行车操作装置,其中 所述操作构件具有工具接触部分,所述工具接触部分设置在所述操作构件的外表面上。
【文档编号】B62K23/02GK105836028SQ201510519963
【公开日】2016年8月10日
【申请日】2015年8月21日
【发明人】藤原孝彰, 松下达也, 三木良晃, 深尾和孝
【申请人】株式会社岛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