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救援打捞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69068阅读:5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救援打捞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救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救援打捞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自然灾害的频频来临,人们对于灾后救援越来越重视,但人工搜救比较困难且危险,研究救援打捞装置,对于灾后人员搜救是一个大问题。目前,多环境下的救援打捞装置仍停留在实验研究阶段,研究的一些装置也只能适用单一环境下的救援,无法满足多环境下的要求,且目前市场上还没有成熟的类似救援打捞装置,故有必要设计一种救援打捞装置,辅助人工操作,完成多环境下救援打捞的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救援打捞装置,通过浮筒、方位桨和螺旋桨可实现在水面上进行工作,通过旋翼可实现在沼泽地等恶劣环境下工作,再通过机械手的运动,实现救援打捞,以解决救援过程中人员不便到达的地点进行救援工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采用液压缸原理,连杆原理等机械零部件组合传动方式,通过浮筒、方位桨和螺旋桨使得装置在水面工作,通过旋翼可使得本装置在沼泽地等非水面环境下操作,再通过机械手完成救援打捞的工作。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是:一种救援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底座、浮筒一、方位桨、螺旋桨、支座一、浮筒二、支座二、机械手、旋翼;所述的控制器通过螺栓连接在底座上;所述的浮筒一与底座下端固连;所述的方位桨与底座相接;所述的螺旋桨有两个,两个螺旋桨分别连接在底座两侧;所述的支座一与底座通过焊接相连;所述的浮筒二与底座下端固连;所述的支座二与底座通过焊接相连;所述的机械手与支座一和支座二相连;所述的旋翼与底座相连。

一种救援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械手包括转动副一、液压缸一缸体、移动副一、转动副二、连接杆一、移动副二、液压缸二活塞杆、连接板、转动副三、连接杆二、打捞网、转动板、液压缸二缸体、摆动杆、转动副四、液压缸一活塞杆;所述的液压缸一缸体与支座一形成转动副一;所述的液压缸一缸体与液压缸一活塞杆形成移动副一;所述的连接杆一的一端与液压缸二缸体通过焊接相连,连接杆一的另一端与液压缸一活塞杆通过焊接相连;所述的液压缸二活塞杆与液压缸二缸体形成移动副二;所述的连接板与液压缸二活塞杆通过焊接相连;所述的连接杆二的一端与转动板相连,连接杆二的一端与打捞网相接;所述 的转动板与连接板形成转动副三;所述的摆动杆的一端与连接杆一形成转动副二,摆动杆的一端与支座二形成转动副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维修方便,造价低廉,可解决人员搜救时不便和危险的问题,可实现多环境下救援打捞工作,有望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控制器1、底座2、浮筒一3、方位桨4、螺旋桨5、支座一6、浮筒二7、支座二8、机械手9、旋翼10、转动副一11、液压缸一缸体12、移动副一13、转动副二14、连接杆一15、移动副二16、液压缸二活塞杆17、连接板18、转动副三19、连接杆二20、打捞网21、转动板22、液压缸二缸体23、摆动杆24、转动副四25、液压缸一活塞杆2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救援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1、底座2、浮筒一3、方位桨4、螺旋桨5、支座一6、浮筒二7、支座二8、机械手9、旋翼10;所述的控制器1通过螺栓连接在底座2上;所述的浮筒一3与底座2下端固连;所述的方位桨4与底座2相接;所述的螺旋桨5有两个,两个螺旋桨5分别连接在底座2两侧;所述的支座一6与底座2通过焊接相连;所述的浮筒二7与底座2下端固连;所述的支座二8与底座2通过焊接相连;所述的机械手9与支座一6和支座二8相连;所述的旋翼10与底座2相连。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救援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械手9包括转动副一11、液压缸一缸体12、移动副一13、转动副二14、连接杆一15、移动副二16、液压缸二活塞杆17、连接板18、转动副三19、连接杆二20、打捞网21、转动板22、液压缸二缸体23、摆动杆24、转动副四25、液压缸一活塞杆26;所述的液压缸一缸体12与支座一6形成转动副一11;所述的液压缸一缸体12与液压缸一活塞杆26形成移动副一13;所述的连接杆一15的一端与液压缸二缸体23通过焊接相连,连接杆一15的另一端与液压缸一活塞杆26通过焊接相连;所述的液压缸二活塞杆17与液压缸二缸体23形成移动副二16;所述的连接板18与液压缸二活塞杆17通过焊接相连;所述的连接杆二20的一端与转动板22相连,连接杆二20的一端与打捞网21相接;所述的转动板22与连接板18形成转动副三19;所述的摆动杆24的一端与连接杆一15形成转动副二14,摆动杆24的一端与支座二8形成转动副四25。

工作过程:当处于水面工作时,将救援打捞装置放至水面处,通过浮筒一3和浮筒二7使得整个装置漂浮在水面,识别出救援打捞物后,通过控制器1控制液压缸一活塞杆26相对与液压缸一缸体12运动,从而带动摆动杆24的摆动,进而导致连接杆一15的摆动,带动液压缸二缸体23摆动,由于液压缸二活塞杆17与液压缸二缸体23形成移动副二16;连接板18与液压缸二活塞杆17通过焊接相连,连接杆二20一端与转动板22相连,连接杆二20一端与打捞网21相接,转动板22与连接板18形成转动副三19,从而带动打捞网21的摆动。通过控制器1控制液压缸二活塞杆17相对与液压缸二缸体23运动,实现液压缸二活塞杆17的伸缩运动,从而使得液压缸二活塞杆17推动连接板18运动,进一步推动转动板22和连接杆二20运动,从而带动打捞网21的运动,进而导致打捞网21实现伸缩运动。通过控制器1的控制转动板22相对与连接板18转动,从而带动连接杆二20转动,进一步带动打捞网21转动,结合液压缸一活塞杆26相对与液压缸一缸体12运动,最终导致打捞网21的摆动,和液压缸二活塞杆17相对与液压缸二缸体23运动,最终实现打捞网21实现伸缩运动,从而实现打捞网21多自由度的运动,进而实现机械手9的多自由度运动,将救援打捞物打捞至打捞网21内,最终完成救援打捞的工作。

当处于沼泽地等非水面环境下工作时,通过控制器1控制旋翼10的工作,实现装置在空中飞行到达打捞地,将本装置落在平稳的位置后进行工作,识别出救援打捞物后,通过控制器1控制液压缸一活塞杆26相对与液压缸一缸体12运动,从而带动摆动杆24的摆动,进而导致连接杆一15的摆动,带动液压缸二缸体23摆动,由于液压缸二活塞杆17与液压缸二缸体23形成移动副二16;连接板18与液压缸二活塞杆17通过焊接相连,连接杆二20一端与转动板22相连,连接杆二20一端与打捞网21相接,转动板22与连接板18形成转动副三19,从而带动打捞网21的摆动。通过控制器1控制液压缸二活塞杆17相对与液压缸二缸体23运动,实现液压缸二活塞杆17的伸缩运动,从而使得液压缸二活塞杆17推动连接板18运动,进一步推动转动板22和连接杆二20运动,从而带动打捞网21的运动,进而导致打捞网21实现伸缩运动。通过控制器1的控制使得转动板22相对与连接板18转动,从而带动连接杆二20转动,进一步带动打捞网21转动,结合液压缸一活塞杆26相对与液压缸一缸体12运动,最终导致打捞网21的摆动,和液压缸二活塞杆17相对与液压缸二缸体23运动,最终实现打捞网21实现伸缩运动,从而实现打捞网21多自由度的运动,进而实现机械手9的多自由度运动,将救援打捞物打捞至打捞网21内,最终完成救援打捞的工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