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护舷端头及船用护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51874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船用护舷端头及船用护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船舶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船用护舷端头以及设置有该船用护舷端头的船用护舷装置。



背景技术:

护舷,又称船的护木,其主要作用是用于减缓船舶在靠岸或系泊时,船舶与码头之间的冲击力;或者是用于减缓船舶与船舶之间在拖带或系泊过程中的冲击力,以保护船舶和/或码头免受损坏。在使用过程中,护舷一般是通过自身的压缩形变来吸收船舶的冲击能量,以减轻冲击力对船舶或码头的破坏,进而延长船舶的使用寿命。

但是,现有的安装在船舶艏部的圆形护舷在使用时普遍存在以下情况:第一,圆形护舷的两端直接裸露在船舶外;第二,圆形护舷的两端使用钢材进行封装。然而,上述的护舷使用情况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缺点:

第一,船舶在系泊过程中或者是在拖带别的船舶的过程中,裸露在船舶外的护舷的两端容易与船舶上的缆绳或拉索产生摩擦,造成缆绳被割裂或护舷被拉索破环的问题,使得船舶在系泊过程中或者是在拖带别的船舶的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

第二,船舶在系泊过程中或者是在拖带别的船舶的过程中,在船舶外的护舷的两端使用钢材进行封装容易顶坏或刮花其他船舶,导致其他船舶的船体受损,使得船体的防护油漆被破坏,进而使得船舶的船体容易生锈,既影响船舶的船体美观,又对船舶的使用寿命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够防止船舶间产生相互刮伤且不影响船舶拖曳系统正常使用的船用护舷端头。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够防止船舶间产生相互刮伤且不影响船舶拖曳系统正常使用的船用护舷装置。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船用护舷端头,其中,包括本体,本体具有与护舷连接的承载端面和与承载端面相对设置的顶面,承载端面沿本体的轴向向顶面逐渐收缩呈半锥形,本体的第一锥面沿本体的径向设置有多组连接孔组,多组连接孔组沿轴向等间距布置,本体由弹性材料制成。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本体沿轴向自承载端面朝内设置有缓冲槽,缓冲槽呈半锥形设置,缓冲槽的第二锥面与第一锥面平行。

进一步的方案是,缓冲槽贯穿本体的侧面。

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缓冲槽在侧面上的投影沿轴向的高度是本体在侧面上的投影沿轴向的高度的一半以上。

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是,连接孔组的数量为三组,第一组连接孔组包括两个第一通孔,两个第一通孔沿本体的轴线对称分布,第二组连接孔组包括两个第二通孔,两个第二通孔沿轴线对称分布,第三组连接孔组包括一个第三通孔,第三通孔位于轴线上。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均为沉头通孔。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弹性材料为橡胶或弹性塑料。

由上可见,通过对船用护舷端头的设置和结构设计,使得船舶在进行系泊或者是拖带其他船舶时,船舶艏部的护舷的两端不会对船舶的拖曳系统造成影响,进而防止护舷影响缆绳的出缆和带缆。此外,船用护舷端头还能够代替现有的包裹封装在护舷两端的钢板,进而防止船舶在进行系泊或者拖带其他船舶的过程中,对船舶的船体造成刮蹭,避免船体的防护尤其被破坏,进而避免船体生锈,保证了船体的美观的同时,能够提高船舶的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船用护舷装置,包括护舷,其中,船用护舷装置还包括两个船用护舷端头,每一个船用护舷端头包括本体,本体具有与护舷连接的承载端面和与承载端面相对设置的顶面,承载端面沿本体的轴向向顶面逐渐收缩呈半锥形,本体的第一锥面沿本体的径向设置有多组连接孔组,多组连接孔组沿轴向等间距布置,本体由弹性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方案是,本体沿轴向自承载端面朝内设置有缓冲槽,缓冲槽呈半锥形设置,缓冲槽的第二锥面与第一锥面平行。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连接孔组的数量为三组,第一组连接孔组包括两个第一通孔,两个第一通孔沿本体的轴线对称分布,第二组连接孔组包括两个第二通孔,两个第二通孔沿轴线对称分布,第三组连接孔组包括一个第三通孔,第三通孔位于轴线上。

由上可见,通过对船用护舷装置的设置和结构设计,使得在进行系泊或者是拖带其他船舶时,船舶艏部的护舷的两端不会对船舶的拖曳系统造成影响,进而防止护舷影响缆绳的出缆和带缆。此外,船用护舷端头还能够代替现有的包裹封装在护舷两端的钢板,进而防止船舶在进行系泊或者拖带其他船舶的过程中,对船舶的船体造成刮蹭,避免船体的防护尤其被破坏,进而避免船体生锈,保证了船体的美观的同时,能够提高船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船用护舷装置实施例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船用护舷装置实施例的船用护舷端头的第一视角下的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船用护舷装置实施例的船用护舷端头的第二视角下的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船用护舷装置实施例的船用护舷端头的第三视角下的结构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船用护舷装置7包括护舷71和船用护舷端头1,护舷71安装在船舶的艏部,护舷71用于减缓船舶在靠岸或系泊时,船舶与码头之间产生的冲击力。此外,护舷71还可用于船舶与船舶之间在拖带或系泊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冲击力,以保护船舶和/或码头免受损坏。船用护舷端头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船用护舷端头1均安装在船舶艏部的舷墙上,并且船用护舷端头1分别位于护舷71的两端。

具体地,护舷71沿护舷71的延伸方向上设置有多个环形凹槽711,在安装护舷71时,通过布带或锁链穿过环形凹槽711将护舷71固定在船舶艏部的舷墙内的拉码上,环形凹槽711用于对布带或锁链进行限位,防止由于船舶在进行靠岸、系泊或拖带过程中布带或锁链发生偏移而导致护舷71从船舶艏部脱落的情况发生。

参照图3至图5,船用护舷端头1包括本体10,本体10由弹性材料制成,具体地,弹性材料为橡胶、弹性塑料等。本体10具有与护舷71连接的承载端面2和与承载端面2相对设置的顶面3,并且,承载端面2沿本体10的轴向X向顶面3逐渐收缩呈半锥形。其中,所述半锥形可以为半圆锥形、半多棱锥形等。

本体10的第一锥面沿本体10的径向Y设置有多组连接孔组,具体地,连接孔组的数量为三组,包括第一连接孔组51、第二连接孔组52和第三连接孔组53。其中,第一连接孔组51包括两个第一通孔511,两个通孔511沿本体10的轴线对称分布;第二孔组52包括两个第二通孔521,两个第二通孔521沿本体10的轴线对称分布;第三孔组53包括一个第三通孔531,第三通孔531位于本体10的轴线上。

如图2所示,通过多个螺栓分别穿过第一通孔511、第二通孔521和第三通孔531将船用护舷端头1固定安装在船舶艏部的舷墙上,并且时船用护舷端头1的承载端面2与护舷71的端部邻接。其中,第一通孔511、第二通孔521和第三通孔531均为沉头通孔,通过将第一通孔511、第二通孔521、第三通孔531设置为沉头通孔,使得螺栓在对船用护舷端头1进行固定时,能够将螺栓全部固定并隐藏在船用护舷端头1的本体内,使得船舶的美观性更好,并且能够防止螺栓时常经受日晒雨淋,避免螺栓出现生锈、腐蚀,此外,还能够避免螺栓头刮花其他船舶的船体,造成其他船舶船体受损。

本体10沿轴向X自承载端面2朝内设置有缓冲槽6,缓冲槽6呈半锥形设置,并且,缓冲槽6的第二锥面与本体10的第一锥面相对应,即缓冲槽6的第二锥面的母线与本体10的第一锥面对应的母线相互平行的,其中对应的母线是指缓冲槽6的第二锥面的母线与本体10的第一锥面的母线所在的平面穿过缓冲槽6的第二锥面的轴线,且缓冲槽6的第二锥面可由本体10的第一锥面缩小获得。此外,所述缓冲槽6贯穿所述本体10的侧面4。此外,缓冲槽6在侧面4上的投影沿所述轴向X的高度是本体10在所述侧面4上的投影沿轴向X的高度的一半以上,进而使得船用护舷端头1具有良好的形变能力。通过在本体10上设置缓冲槽6,使得船用护舷端头1在承受外部施加的冲击力时,船用护舷端头1的本体10能够沿径向Y向本体10的轴线产生形变,进而使得船用护舷端头1能够具有良好的缓冲性能。

此外,如图3所示,第一连接孔组51、第二连接孔组52和第三连接孔组53沿本体10的轴向X呈等间距L布置,通过这种布置方式使得当船用护舷端头1的本体10在受到外部冲击力时,用于固定船用护舷端头1的各个螺栓所承受的分力能够保持相近,避免由于个别螺栓受力过大发生断裂,使得船用护舷端头1连接不稳发生脱落。

由上述方案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船用护舷端头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护舷使用时存在在缺陷,具体体现在:

第一,船舶在系泊过程中或者是在拖带别的船舶的过程中,通过设置船用护舷端头能够避免护舷的两端裸露在船舶外,防止护舷与船舶上的缆绳或拉索产生摩擦,防止造成缆绳被割裂或护舷被拉索破环,避免船舶在系泊过程中或者是在拖带别的船舶的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

第二,船舶在系泊过程中或者是在拖带别的船舶的过程中,通过设置船用护舷端头来代替现有技术中的通过钢板对护舷两端进行包裹的方式,解决钢板容易与其他船舶的船体发生摩擦,导致其他船舶的船体被刮蹭,使得船体的防护油漆被破坏,进而使得船舶的船体容易生锈的问题,既保证了船舶的船体美观,又提高了船舶的使用寿命。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