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河航道的救生漂浮航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98310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救生航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河航道的救生漂浮航标。



背景技术:

内河助航标志(简称内河航标)是反映航道尺度,确定航道方向,标志航道界限,内河助航标志的主要功能:内河航标是船舶在内河安全航行的重要助航设施,其主要功能是标示内河航道的方向、界限与碍航物,揭示有关航道信息,为船舶航行指出安全、经济的航道,浮标是用锚碇泊水中的发光的称,用以表示航道、浅滩、碍航物等,现有技术存在目前航标大部分以灯航标为主且不具有救生的功能,由于其对于沉船溺水的人来说是最近的水上漂浮救生物,这样会导致浪费救生资源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河航道的救生漂浮航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技术存在目前航标大部分以灯航标为主且不具有救生的功能,由于其对于沉船溺水的人来说是最近的水上漂浮救生物,这样会导致浪费救生资源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内河航道的救生漂浮航标,包括内置控制装置的蝶形浮标本体,所述浮标本体顶端连接浮标颈部的一端,所述浮标颈部的另一端连接蝶形浮标头部,所述浮标头部顶端表面环绕GPS天线,所述浮标头部圆周外表面环绕环状主航标灯,所述浮标本体圆周外表面径向连接辅助舵轮涵道组件,所述所述浮标本体底端连接柱形电池仓一端,所述电池仓另一端连接主舵轮涵道,所述电池仓圆周外表面一侧连接一尾翼一端,其相对一侧连接另一尾翼一端,所述一尾翼另一端和另一尾翼另一端共同连接于核状锚连接件,所述锚连接件连接于锚链。

进一步,所述浮标本体圆周外表面相隔90度圆周分布四个辅助舵轮涵道组件。

进一步,所述舵轮涵道组件包括支撑臂,所述浮标本体圆周外表面径向经支撑臂连接于辅助舵轮涵道。

进一步,所述辅助舵轮涵道上端面纵切向环形设置辅助航标灯。

进一步,所述浮标颈部内置RFID天线。

进一步,所述控制装置电输出连接于RFID天线,所述控制装置电输入连接于GPS天线,所述控制装置驱动输出连接于辅助舵轮涵道内的辅助舵轮和主舵轮涵道内的主舵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专利采用所述浮标本体顶端连接浮标颈部的一端,所述浮标颈部的另一端连接蝶形浮标头部,所述浮标头部顶端表面环绕GPS天线,所述浮标头部圆周外表面环绕环状主航标灯,所述浮标本体圆周外表面径向连接辅助舵轮涵道组件,所述所述浮标本体底端连接柱形电池仓一端,所述电池仓另一端连接主舵轮涵道,所述电池仓圆周外表面一侧连接一尾翼一端,其相对一侧连接另一尾翼一端,所述一尾翼另一端和另一尾翼另一端共同连接于核状锚连接件,所述锚连接件连接于锚链,在使用时,浮标头部和颈部露出水面,电池仓下端连接的主舵轮涵道和浮标本体圆周外表面径向连接的辅助舵轮涵道置于水面下部,由于浮标本体连接的向外伸展的具有辅助航标灯的支撑臂也漂浮于水面,由于对于沉船溺水的人来说是最近的水上漂浮救生物,通过浮标的救助功能,沉船溺水的人可以此作为救生物,充分利用救生资源。

2、本专利采用所述浮标本体圆周外表面相隔90度圆周分布四个辅助舵轮涵道组件,所述舵轮涵道组件包括支撑臂,所述浮标本体圆周外表面径向经支撑臂连接于辅助舵轮涵道,由于其具有四个方向的支撑臂,需要求助的人可以用双臂内侧支撑于浮标的支撑臂,从而等待急救船的到来,有效增加了挽救生命概率。

3、本专利采用所述辅助舵轮涵道上端面纵切向环形设置辅助航标灯和主航标灯,夜晚当救援船只到达时,提高了被救援人员发现的可能性。

4、本专利采用所述浮标颈部内置RFID天线,所述控制装置电输出连接于RFID天线,所述控制装置电输入连接于GPS天线,所述控制装置驱动输出连接于辅助舵轮涵道内的辅助舵轮和主舵轮涵道内的主舵轮,由于无线处理装置,当发生海难或救生时,可以通过无线电远程求助和定位位置,便于急救人员的远程定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内河航道的救生漂浮航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图中:1-控制装置,2-浮标本体,3-浮标颈部,4-浮标头部,5-GPS天线,6-主航标灯,7-辅助舵轮涵道组件,8-电池仓,9-主舵轮涵道,10-一尾翼,11-另一尾翼,12-锚连接件,13-支撑臂,14-辅助舵轮涵道,15-辅助航标灯,16-RFID天线。

实施例。

本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内河航道的救生漂浮航标,包括内置控制装置1的蝶形浮标本体2,所述浮标本体2顶端连接浮标颈部3的一端,所述浮标颈部3的另一端连接蝶形浮标头部4,所述浮标头部4顶端表面环绕GPS天线5,所述浮标头部4圆周外表面环绕环状主航标灯6,所述浮标本体2圆周外表面径向连接辅助舵轮涵道组件7,所述所述浮标本体2底端连接柱形电池仓8一端,所述电池仓8另一端连接主舵轮涵道9,所述电池仓8圆周外表面一侧连接一尾翼10一端,其相对一侧连接另一尾翼11一端,所述一尾翼10另一端和另一尾翼11另一端共同连接于核状锚连接件12,所述锚连接件12连接于锚链。

所述浮标本体2圆周外表面相隔90度圆周分布四个辅助舵轮涵道组件7。

所述舵轮涵道组件包括支撑臂13,所述浮标本体2圆周外表面径向经支撑臂13连接于辅助舵轮涵道14。

所述辅助舵轮涵道14上端面纵切向环形设置辅助航标灯15。

所述浮标颈部3内置RFID天线16。

所述控制装置1电输出连接于RFID天线16,所述控制装置1电输入连接于GPS天线5,所述控制装置1驱动输出连接于辅助舵轮涵道14内的辅助舵轮和主舵轮涵道9内的主舵轮。

工作原理。

本专利通过所述浮标本体顶端连接浮标颈部的一端,所述浮标颈部的另一端连接蝶形浮标头部,所述浮标头部顶端表面环绕GPS天线,所述浮标头部圆周外表面环绕环状主航标灯,所述浮标本体圆周外表面径向连接辅助舵轮涵道组件,所述所述浮标本体底端连接柱形电池仓一端,所述电池仓另一端连接主舵轮涵道,所述电池仓圆周外表面一侧连接一尾翼一端,其相对一侧连接另一尾翼一端,所述一尾翼另一端和另一尾翼另一端共同连接于核状锚连接件,所述锚连接件连接于锚链,在使用时,浮标头部和颈部露出水面,电池仓下端连接的主舵轮涵道和浮标本体圆周外表面径向连接的辅助舵轮涵道置于水面下部,由于浮标本体连接的向外伸展的具有辅助航标灯的支撑臂也漂浮于水面,由于对于沉船溺水的人来说是最近的水上漂浮救生物,通过浮标的救助功能,沉船溺水的人可以此作为救生物,充分利用救生资源,所述浮标本体圆周外表面相隔90度圆周分布四个辅助舵轮涵道组件,所述舵轮涵道组件包括支撑臂,所述浮标本体圆周外表面径向经支撑臂连接于辅助舵轮涵道,由于其具有四个方向的支撑臂,需要求助的人可以用双臂内侧支撑于浮标的支撑臂,从而等待急救船的到来,有效增加了挽救生命概率,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目前航标大部分以灯航标为主且不具有救生的功能,由于其对于沉船溺水的人来说是最近的水上漂浮救生物,这样会导致浪费救生资源的问题,具有充分利用救生资源、有效增加了挽救生命概率、提高了被救援人员发现的可能性、便于急救人员的远程定位的有益技术效果。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