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油船用液货舱接口处泄漏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98322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型油船用液货舱接口处泄漏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油船在航行途中会因触礁、碰撞和搁浅等意外情况而遇难,因而产生的海上溢油是海运过程中的一大风险。油船失事造成的海上溢油事件接连不断,所载石油全部或一部分流入海洋,这是目前最令人关心并研究得最多的海洋油污染来源。加之舶航运业的迅猛发展,使得这种污染风险逐步加剧。因此关注海上溢油问题,研发液货舱海上破舱泄漏时控制泄漏的系统,对于降低液货船运输过程的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液货舱包括船舶、海上平台及其用于包装液货的封闭舱,在其移动和锚泊时存在着因破舱泄漏而造成巨大的安全和污染的风险。现有船舶设计中,液货船在可能出现意外情况发生沉船状态使液货舱进水,从而导致液货舱里面的油或者其他危险载体溢出,造成可怕的海水污染,从而破坏了海洋的生态环境。而且大部分发生泄漏事件都是从液货舱的接口处进行泄漏,因此如何防止液货舱接口处泄漏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更好的防止液货舱的接口处泄漏,结构简单牢固,更加安全可用的大型油船用液货舱防泄漏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大型油船用液货舱接口处泄漏控制装置,包括连接管道,连接管道的一端设置有液货舱接口端,所述液货舱接口端与液货舱连接,连接管道另一端设置有顶层接口,所述顶层接口上设置有顶层接口密封装置,所述液货舱接口端设置有密封口,所述密封口内侧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通过充气嘴与设置在连接管道上的充气装置连接,所述连接管道外部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左侧依次由第一斜坡、第二斜坡、可活动底板、第三斜坡和第四斜坡构成,所述第二斜坡、可活动底板和第三斜坡构成了浮体通道,所述浮体通道内设置有空心浮体,所述第一斜坡一端与顶层接口连接,第四斜坡的一端与液货舱接口端连接,所述可活动底板通过活动转轴与第三斜坡连接,所述可活动底板通过防水螺塞固定。通过设置气囊,可以在发生泄漏的时候,打开充气装置通过充气嘴对气囊进行充气使得气囊膨胀堵住液货舱接口端,防止液体从液货舱接口端泄漏。一旦泄漏已经发生,则空心浮体通过液体浮起从而通过浮体通道到达顶层接口密封处,堵住顶层接口,防止液体再从顶层接口处进行泄漏。双重保护防止泄漏,能够对液货舱接口处引起的泄漏起到很好的预防效果,最大限度的防止泄漏的发生,并且安全性能更高,实用更加方便,结构也简单。

进一步的,所述浮体通道内设置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由若干个凸起部构成。通过在浮体通道内设置缓冲层,可以防止空心浮体直接与壳体接触,在船体运行过程中导致晃动,造成不必要的磨损。同时将缓冲层由若干个凸起部构成,可以起到更好的缓冲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凸起部为弧形。通过将凸起部设置为弧形,可以起到最好的缓冲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斜坡与水平面所成角度为15°~60°,所述第一斜坡与第二斜坡所成角度为105°~150°,所述第二斜坡与第三斜坡平行。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使得空心浮体可以快速的浮起并到达顶层接口处。

进一步的,所述第四斜坡与第三斜坡所成角度为15°~60°。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最大程度的减缓液体泄漏的速度和量。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斜坡与第四斜坡之间设置有过渡端,所述过渡端为扇形。通过在第三斜坡和第四斜坡之间设置过渡端,可以更好的防止空心浮体在浮起过程中发生碰撞造成损坏。

进一步的,所述空心浮体为球形。通过将空心浮体设置为球形,可以使得浮起的速度更快,通过能够更好的堵住顶层接口防止泄漏。

进一步的,所述空心浮体为圆台形。

进一步的,所述空心浮体外部设置有保护层。通过将空心浮体外部设置保护层,可以更好的对空心浮体进行保护,保证空心浮体的浮力。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气囊,可以在发生泄漏的时候,打开充气装置通过充气嘴对气囊进行充气使得气囊膨胀堵住液货舱接口端,防止液体从液货舱接口端泄漏。一旦泄漏已经发生,则空心浮体通过液体浮起从而通过浮体通道到达顶层接口密封处,堵住顶层接口,防止液体再从顶层接口处进行泄漏。双重保护防止泄漏,能够对液货舱接口处引起的泄漏起到很好的预防效果,最大限度的防止泄漏的发生,并且安全性能更高,实用更加方便,结构也简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连接管道,2、气囊,3、充气装置,4、充气嘴,5、液货舱接口端,6、密封口,7、第四斜坡,8、过渡端,9、第三斜坡,10、活动转轴,11、可活动底板,12、防水螺塞,13、空心浮体,14、浮体通道,15、凸起部,16、第二斜坡,17、保护层,18、缓冲层,19、第一斜坡,20、壳体,21、顶层接口密封装置,22、顶层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时: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大型油船用液货舱接口处泄漏控制装置,包括连接管道1,连接管道1的一端设置有液货舱接口端5,所述液货舱接口端5与液货舱连接,连接管道1另一端设置有顶层接口22,所述顶层接口22上设置有顶层接口22密封装置21,所述液货舱接口端5设置有密封口6,所述密封口6内侧设置有气囊2,所述气囊2通过充气嘴4与设置在连接管道1上的充气装置3连接,所述连接管道1外部设置有壳体20,所述壳体20的左侧依次由第一斜坡19、第二斜坡16、可活动底板11、第三斜坡9和第四斜坡7构成,所述第二斜坡16、可活动底板11和第三斜坡9构成了浮体通道14,所述浮体通道14内设置有空心浮体13,所述第一斜坡19一端与顶层接口22连接,第四斜坡7的一端与液货舱接口端5连接,所述可活动底板11通过活动转轴10与第三斜坡9连接,所述可活动底板11通过防水螺塞12固定。通过设置气囊2,可以在发生泄漏的时候,打开充气装置3通过充气嘴4对气囊2进行充气使得气囊2膨胀堵住液货舱接口端5,防止液体从液货舱接口端5泄漏。一旦泄漏已经发生,则空心浮体13通过液体浮起从而通过浮体通道14到达顶层接口22密封处,堵住顶层接口22,防止液体再从顶层接口22处进行泄漏。双重保护防止泄漏,能够对液货舱接口处引起的泄漏起到很好的预防效果,最大限度的防止泄漏的发生,并且安全性能更高,实用更加方便,结构也简单。

浮体通道14内设置有缓冲层18,所述缓冲层18由若干个凸起部15构成。通过在浮体通道14内设置缓冲层18,可以防止空心浮体13直接与壳体20接触,在船体运行过程中导致晃动,造成不必要的磨损。同时将缓冲层18由若干个凸起部15构成,可以起到更好的缓冲效果。凸起部15为弧形。通过将凸起部15设置为弧形,可以起到最好的缓冲效果。

实施例二:一种大型油船用液货舱接口处泄漏控制装置,包括连接管道1,连接管道1的一端设置有液货舱接口端5,所述液货舱接口端5与液货舱连接,连接管道1另一端设置有顶层接口22,所述顶层接口22上设置有顶层接口22密封装置21,所述液货舱接口端5设置有密封口6,所述密封口6内侧设置有气囊2,所述气囊2通过充气嘴4与设置在连接管道1上的充气装置3连接,所述连接管道1外部设置有壳体20,所述壳体20的左侧依次由第一斜坡19、第二斜坡16、可活动底板11、第三斜坡9和第四斜坡7构成,所述第二斜坡16、可活动底板11和第三斜坡9构成了浮体通道14,所述浮体通道14内设置有空心浮体13,所述第一斜坡19一端与顶层接口22连接,第四斜坡7的一端与液货舱接口端5连接,所述可活动底板11通过活动转轴10与第三斜坡9连接,所述可活动底板11通过防水螺塞12固定。通过设置气囊2,可以在发生泄漏的时候,打开充气装置3通过充气嘴4对气囊2进行充气使得气囊2膨胀堵住液货舱接口端5,防止液体从液货舱接口端5泄漏。一旦泄漏已经发生,则空心浮体13通过液体浮起从而通过浮体通道14到达顶层接口22密封处,堵住顶层接口22,防止液体再从顶层接口22处进行泄漏。双重保护防止泄漏,能够对液货舱接口处引起的泄漏起到很好的预防效果,最大限度的防止泄漏的发生,并且安全性能更高,实用更加方便,结构也简单。

浮体通道14内设置有缓冲层18,所述缓冲层18由若干个凸起部15构成。通过在浮体通道14内设置缓冲层18,可以防止空心浮体13直接与壳体20接触,在船体运行过程中导致晃动,造成不必要的磨损。同时将缓冲层18由若干个凸起部15构成,可以起到更好的缓冲效果。凸起部15为弧形。通过将凸起部15设置为弧形,可以起到最好的缓冲效果。

第一斜坡19与水平面所成角度为15°~60°,所述第一斜坡19与第二斜坡16所成角度为105°~150°,所述第二斜坡16与第三斜坡9平行。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使得空心浮体13可以快速的浮起并到达顶层接口22处。第四斜坡7与第三斜坡9所成角度为15°~60°。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最大程度的减缓液体泄漏的速度和量。第三斜坡9与第四斜坡7之间设置有过渡端8,所述过渡端8为扇形。通过在第三斜坡9和第四斜坡7之间设置过渡端8,可以更好的防止空心浮体13在浮起过程中发生碰撞造成损坏。

实施例三:一种大型油船用液货舱接口处泄漏控制装置,包括连接管道1,连接管道1的一端设置有液货舱接口端5,所述液货舱接口端5与液货舱连接,连接管道1另一端设置有顶层接口22,所述顶层接口22上设置有顶层接口22密封装置21,所述液货舱接口端5设置有密封口6,所述密封口6内侧设置有气囊2,所述气囊2通过充气嘴4与设置在连接管道1上的充气装置3连接,所述连接管道1外部设置有壳体20,所述壳体20的左侧依次由第一斜坡19、第二斜坡16、可活动底板11、第三斜坡9和第四斜坡7构成,所述第二斜坡16、可活动底板11和第三斜坡9构成了浮体通道14,所述浮体通道14内设置有空心浮体13,所述第一斜坡19一端与顶层接口22连接,第四斜坡7的一端与液货舱接口端5连接,所述可活动底板11通过活动转轴10与第三斜坡9连接,所述可活动底板11通过防水螺塞12固定。通过设置气囊2,可以在发生泄漏的时候,打开充气装置3通过充气嘴4对气囊2进行充气使得气囊2膨胀堵住液货舱接口端5,防止液体从液货舱接口端5泄漏。一旦泄漏已经发生,则空心浮体13通过液体浮起从而通过浮体通道14到达顶层接口22密封处,堵住顶层接口22,防止液体再从顶层接口22处进行泄漏。双重保护防止泄漏,能够对液货舱接口处引起的泄漏起到很好的预防效果,最大限度的防止泄漏的发生,并且安全性能更高,实用更加方便,结构也简单。

浮体通道14内设置有缓冲层18,所述缓冲层18由若干个凸起部15构成。通过在浮体通道14内设置缓冲层18,可以防止空心浮体13直接与壳体20接触,在船体运行过程中导致晃动,造成不必要的磨损。同时将缓冲层18由若干个凸起部15构成,可以起到更好的缓冲效果。凸起部15为弧形。通过将凸起部15设置为弧形,可以起到最好的缓冲效果。

第一斜坡19与水平面所成角度为15°~60°,所述第一斜坡19与第二斜坡16所成角度为105°~150°,所述第二斜坡16与第三斜坡9平行。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使得空心浮体13可以快速的浮起并到达顶层接口22处。第四斜坡7与第三斜坡9所成角度为15°~60°。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最大程度的减缓液体泄漏的速度和量。第三斜坡9与第四斜坡7之间设置有过渡端8,所述过渡端8为扇形。通过在第三斜坡9和第四斜坡7之间设置过渡端8,可以更好的防止空心浮体13在浮起过程中发生碰撞造成损坏。

空心浮体13为球形。通过将空心浮体13设置为球形,可以使得浮起的速度更快,通过能够更好的堵住顶层接口22防止泄漏。空心浮体13也可以为圆台形。空心浮体13外部设置有保护层17。通过将空心浮体13外部设置保护层17,可以更好的对空心浮体13进行保护,保证空心浮体13的浮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