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医疗站的船用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901519阅读:来源:国知局
的优点。
[0012]上述的支撑机构包括螺杆、螺套、支撑座和电机,在所述厢体的底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的螺套转动设置在安装孔内,所述的螺杆旋入所述的螺套,并且一端伸进厢体内,另一端与支撑座固定,螺套的外部套设并固定有一从动齿轮,所述电机输出轴上固定有一主动齿轮,所述的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的电机固定在厢体的内部。通过电机驱动齿轮组,带动螺杆转动,使螺杆在螺套内上下升降,螺杆的下端与支撑座固定,支撑座支撑在地面上,当螺杆转动向下伸出一定长度时,螺杆通过支撑座支撑起厢体,使厢体下部的若干轮组脱离地面,从而实现将厢体定位在船舶的甲板上,由于有若干组支撑机构设置在厢体底部,当厢体需要固定在不平整的地面或砂石滩上时,可以单独调节各自螺杆伸出的长度,使厢体保持水平的位置固定,具有环境适应性广的优点。
[0013]上述保温板和厢体内侧壁之间设置有若干减震弹簧,减震弹簧一端与厢体内侧壁相固定,减震弹簧另一端与保温板相固定,厢体在运输时,受道路状况不好的影响,容易产生颠簸,设置减震弹簧的目的是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防止保温板从厢体内侧壁上脱落。
[0014]上述连接板朝向厢体内的一侧固定有若干防滑条,当踩踏在连接板上进出厢体时,起到防滑防摔的作用。
[0015]上述遮挡板的顶部铺设有一层防水隔热层,其作用是防晒降温,使厢体内保持合适的温度,并且具有防水的作用。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0017]1.本发明中,厢体内设有病床、红外线体温测量仪等医疗设施,无须在受灾现场临时组建这些设施,具有使用方便的优点,并且包括红外线摄像头和温度传感器等与控制器连接,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医务人员可通过控制器了解病人的状况,比较方便的同时还节省了人力。
[0018]2.本发明中,厢体通过轮组进行牵引移动,可进行陆路移送本医疗站,厢体通过支撑机构定位在船舶的甲板上,也可通过水路移送本医疗站,并且该支撑机构能使厢体支撑在不平整地面或沙石滩上,以适应水路运输的复杂环境。
[0019]3.本发明,与由厢式货车改装的医疗站相比,本医疗站可以通过牵引车牵引,也可以多台医疗站一起装入卡车或者船舶上进行运输,节省了运输成本,提高了运输效率。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厢体;la、进出口;2、连接板;3、定位绳;4、安装盘;5、遮挡板;6、卷帘;7、第一温度传感器;8、第二温度传感器;9、第一红外线摄像头;1、第二红外线摄像头;11、导轨;
12、滑块;13、推杆电机;14、伺服电机;15、圆盘;16、病床;17、红外线体温测量仪;18、牵引钩;19、轮组;20、滑轮;21、底板;22、收放轴;23、定位销;24、定位圈;25、连接柱;26、连接轴;27、螺杆;28、螺套;29、支撑座;30、从动齿轮;31、主动齿轮;32、防滑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3]实施例一
[0024]如图1所示,一种带医疗站的船用装置,包括具有甲板的船舶和设置在甲板上的医疗站,船舶还具有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在甲板上还设置有救护装置,所述的救护装置包括救生圈、连接绳和救生圈发射器,所述的救生圈设置在救生圈发射器的发射口上,连接绳一端固定在救生圈上,连接绳另一端固定在甲板上。医疗站包括一厢体I,在厢体I内设置有空调,其特征在于,厢体I的两侧均开设有进出口 la,厢体I两侧设置有用于使进出口 Ia处于打开或关闭状态的连接板2,连接板2下端铰接在进出口 Ia下部处的厢体I侧壁上,连接板2上端固定有定位绳3,定位绳3另一端与厢体I外顶部的一收放结构相连接,厢体I外顶部固定有安装盘4,安装盘4上通过可拆卸结构设置有遮挡板5;当连接板2与厢体I外侧壁相垂直的状态时,连接板2最外端与遮挡板5最外端相平齐;在遮挡板5两侧最外端均设置有卷帘6,该卷帘6可上下伸缩,为市场上现有产品;厢体I内还设置有环境监控装置,环境监控装置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7、第二温度传感器8、控制器和红外线摄像头,红外线摄像头数量为两个,即第一红外线摄像头9和第二红外线摄像头10,第一红外线摄像头9设置在厢体I后端,第一红外线摄像头9朝向厢体I前端,第二红外线摄像头10设置在厢体I前端,第二红外线摄像头10朝向厢体I后端,在厢体I的内壁处固定有导轨11,导轨11上设置有滑块12,滑块12与一能带动其沿着导轨11来回滑动的推杆电机13连接,推杆电机13固定在厢体I的内壁处,第一温度传感器7固定在滑块12上,在厢体I的内顶部上固定有伺服电机14,伺服电机14的输出轴竖直向下,在伺服电机14的输出轴上固定有圆盘15,第二温度传感器8固定在圆盘15的外周面上,控制器固定在厢体I的内壁上,厢体I内设置有若干组病床16,本实施例中病床16的数量为三张,病床16的上方设置有红外线体温测量仪17,例如可以通过一支架固定在病床16的床头;伺服电机14、推杆电机13、第一温度传感器7、第二温度传感器8、第一红外线摄像头
9、第二红外线摄像头10和红外线体温测量仪17均通过线路与该控制器相连接,上述的空调也通过线路与该控制器相连接;厢体I的底部两侧均固定有牵引钩18,厢体I的底部设置有若干组用于牵引厢体I的轮组19,本实施例中采用四组轮组19,分别设置在厢体I底部的四个角上,该轮组19为现有技术产品,例如市场上常用的车轮,厢体I的底部还设置有若干组用于支撑厢体I并且使厢体I定位在船舶甲板或不平整地面上的支撑机构,本实施例中采用四组支撑机构,分别设置在厢体I底部的四角;厢体I内侧壁上还固定有保温板,保温板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所制成:疏水性树脂20-30份,聚乙稀醇1-3份,水40-45份,白乳胶15-22份,增韧剂0.3-1.6份,粘结剂2-5份,可再分散性乳胶粉2-4份,膨胀珍珠岩10-15份,海泡石纤维5-10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0.5-0.8份,憎水剂1-2份;发泡剂1-3份,磷酸三钠0.3-0.5份。
[0025]收放结构包括滑轮20、底板21和收放轴22,滑轮20固定在厢体I外顶部上,底板21固定在厢体I外顶部上,底板21上固定有左轴承座和右轴承座,在左轴承座内设置有左轴承,在右轴承座内设置有右轴承,收放轴22设置在左轴承和右轴承之间,收放轴22还有一能带动其转动的手柄相连接,在收放轴22上还开设有贯穿的轴定位孔,在底板21上开设有相对应的板定位孔,在轴定位孔和板定位孔中能同时穿有一根定位销23,上述的定位绳3穿过滑轮20缠绕在收放轴22上。
[0026]可拆卸结构包括开设在安装盘4上的安装孔和连接柱25,连接柱25下端具有外螺纹,连接柱25上端固定有连接轴26承,连接轴26承的外圈埋设在连接柱25的上端面内,可在连接柱25的上端面内开设安装孔,将连接轴26承的外圈采用过度配合的方式安装在安装孔内,连接轴26承的内圈处固定有连接轴26,连接轴26另一端与遮挡板5相固定,安装孔具有内螺纹,连接柱25下端螺纹连接在安装孔中。
[0027]控制器为PLC可编程控制器或单片机控制器,为现有技术产品。
[0028]支撑机构包括螺杆27、螺套28、支撑座29和电机,在厢体I的底部开设有安装孔,螺套28转动设置在安装孔内,例如,在安装孔内先设置一轴承,将轴承的外圈固定在安装孔内壁上,再将螺套28—端插入轴承的内圈并与轴承内圈固定,螺套28另一端向上伸出轴承,螺杆27旋入螺套28,并且一端伸进厢体I内,另一端与支撑座29固定,螺套28向上伸出轴承的一端套设并固定有一从动齿轮30,电机输出轴上固定有一主动齿轮31,主动齿轮31与从动齿轮30相互啮合,电机固定在厢体I的内部,可采用支架固定在厢体I内底部。
[0029]保温板和厢体I内侧壁之间设置有若干减震弹簧,本实施例中,减震弹簧每隔200mm纵向和横向均匀分布,减震弹簧一端与厢体I内侧壁相固定,减震弹簧另一端与保温板相固定。
[0030]连接板2朝向厢体I内的一侧固定有若干防滑条32,本实施例中,防滑条32的数量为五根,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0031]遮挡板5的顶部铺设有一层防水隔热层,例如采用市场上的聚氨酯材料制成。
[0032]实施例二
[0033]如图1所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