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机翼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95140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人机机翼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人机机翼。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机上无驾驶舱,但安装有自动驾驶仪、程序控制装置等设备。地面、舰艇上或母机遥控站人员通过雷达等设备,对其进行跟踪、定位、遥控、遥测和数字传输。可在无线电遥控下像普通飞机一样起飞或用助推火箭发射升空,也可由母机带到空中投放飞行。回收时,可用与普通飞机着陆过程一样的方式自动着陆,也可通过遥控用降落伞或拦网回收。可反覆使用多次。广泛用于空中侦察、监视、通信、反潜、电子干扰和航拍等。

但是目前的无人机机翼由于需要具有较高的强度,所以机翼内部往往具有大量的翼肋,导致机翼整体重量较大,难以满足市场上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重量轻盈的无人机机翼。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人机机翼,包括上壳板和下壳板,所述上壳板和下壳板背面均设置有碳纤维布,所述上壳板和下壳板均与碳纤维布粘合,所述上壳板和下壳板之间形成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翼肋和补强木箱,所述补强木箱为中空设置,所述翼肋和补强木箱均与碳纤维布粘合。

作为优选,所述上壳板背面设置有定位条和固定件,所述定位条呈长方体状设置,所述定位条之间形成有安装槽,所述补强木箱插入于安装槽内,所述固定件上设置有植筋,所述植筋贯穿上壳板和下壳板设置,所述植筋末端呈半圆状设置,通过设置有安装槽,可以方便使用者安装,极大的提高了补强木箱安装的成功率,而且通过在固定件上设置有植筋,结构稳定可靠,植筋可以用于连接机身,使得机身和机翼之间拆装更加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条、固定件和下壳板均与上壳板粘合,结构稳定,加工方便,连接可靠。

作为优选,所述翼肋与补强木箱相垂直,结构稳定,翼肋与补强木箱配合可以提升机翼整体的受力性能。

作为优选,所述碳纤维布呈十字状设置,可以方便翼肋与补强木箱安装,可以有效节省材料,降低成本,而且又可以起到补强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槽与补强木箱相契合,可以防止补强木箱插入安装槽后出现位移的情况而导致成品率下降。

作为优选,所述上壳板和下壳板均由玻璃钢外面板和木质内面板组成,所述玻璃钢外面板和木质内面板粘合,重量轻盈,强度高。

作为优选,所述补强木箱上设置有安装管,所述安装管贯穿上壳板和下壳板设置,所述上壳板和下壳板的侧面均与安装管末端相持平,安装管可以用于与机身连接,而上壳板和下壳板的侧面均与安装管末端相持平可以使得机翼与机身安装后整体性更好。

作为优选,所述补强木箱的底面中点和上壳板的最高点位于同一条与下壳板背面相垂直的直线上,可以起到优秀的支撑力,可以防止上壳板的最高点被压至变形,受力性能好。

作为优选,所述上壳板上设置有电机安装座,所述电机安装座与上壳板为一体式设置,所述电机安装座与下壳板可拆卸连接,整体结构稳定可靠,所述上壳板和下壳板之间形成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副翼,所述副翼与上壳板铰接连接,具有一定转动能力,使用效果好,连接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上壳板和下壳板之间形成有空腔,并且空腔内设置有一个翼肋和补强木箱代替传统的多个翼肋、桁条和翼梁的结构,大大降低了整体的重量,而翼肋和补强木箱均与碳纤维布粘合,使得碳纤维布、翼肋和补强木箱形成受力结构体,结构强度高,受力性能好,此外,上壳板背面设置有定位条和固定件,定位条呈长方体状设置,定位条之间形成有安装槽,补强木箱插入于安装槽内,固定件上设置有植筋,植筋贯穿上壳板和下壳板设置,植筋末端呈半圆状设置,通过设置有安装槽,可以方便使用者安装,极大的提高了补强木箱安装的成功率,而且通过在固定件上设置有植筋,结构稳定可靠,植筋可以用于连接机身,使得机身和机翼之间拆装更加方便,定位条、固定件和下壳板均与上壳板粘合,结构稳定,加工方便,连接可靠,翼肋与补强木箱相垂直,结构稳定,翼肋与补强木箱配合可以提升机翼整体的受力性能,碳纤维布呈十字状设置,可以方便翼肋与补强木箱安装,可以有效节省材料,降低成本,而且又可以起到补强的作用,安装槽与补强木箱相契合,可以防止补强木箱插入安装槽后出现位移的情况而导致成品率下降,上壳板和下壳板均由玻璃钢外面板和木质内面板组成,玻璃钢外面板和木质内面板粘合,重量轻盈,强度高,补强木箱上设置有安装管,安装管贯穿上壳板和下壳板设置,上壳板和下壳板的侧面均与安装管末端相持平,安装管可以用于与机身连接,而上壳板和下壳板的侧面均与安装管末端相持平可以使得机翼与机身安装后整体性更好,补强木箱的底面中点和上壳板的最高点位于同一条与下壳板背面相垂直的直线上,可以起到优秀的支撑力,可以防止上壳板的最高点被压至变形,受力性能好,上壳板上设置有电机安装座,电机安装座与上壳板为一体式设置,电机安装座与下壳板可拆卸连接,整体结构稳定可靠,上壳板和下壳板之间形成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副翼,副翼与上壳板铰接连接,具有一定转动能力,使用效果好,连接稳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机机翼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机机翼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无人机机翼,包括上壳板1和下壳板2,所述上壳板1和下壳板2背面均设置有碳纤维布3,所述上壳板1和下壳板2均与碳纤维布3粘合,所述上壳板1和下壳板2之间形成有空腔(未图示),所述空腔内设置有翼肋4和补强木箱5,所述补强木箱5为中空设置,所述翼肋4和补强木箱5均与碳纤维布3粘合,在上壳板1和下壳板2之间形成有空腔,并且空腔内设置有一个翼肋4和补强木箱5代替传统的多个翼肋、桁条和翼梁的结构,大大降低了整体的重量,而且翼肋4和补强木箱5均与碳纤维布3粘合,使得碳纤维布3、翼肋4和补强木箱5形成受力结构体,结构强度高,受力性能好。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在上壳板和下壳板之间形成有空腔,并且空腔内设置有一个翼肋和补强木箱代替传统的多个翼肋、桁条和翼梁的结构,大大降低了整体的重量,而翼肋和补强木箱均与碳纤维布粘合,使得碳纤维布、翼肋和补强木箱形成受力结构体,结构强度高,受力性能好。

实施例2

如图1-2所示,一种无人机机翼,包括上壳板1和下壳板2,所述上壳板1和下壳板2背面均设置有碳纤维布3,所述上壳板1和下壳板2均与碳纤维布3粘合,所述上壳板1和下壳板2之间形成有空腔(未图示),所述空腔内设置有翼肋4和补强木箱5,所述补强木箱5为中空设置,所述翼肋4和补强木箱5均与碳纤维布3粘合,所述上壳板1背面设置有定位条6和固定件(未图示),所述定位条6呈长方体状设置,所述定位条6之间形成有安装槽(未图示),所述补强木箱5插入于安装槽内,所述固定件上设置有植筋7,所述植筋7贯穿上壳板1和下壳板2设置,所述植筋7末端呈半圆状设置,通过设置有安装槽,可以方便使用者安装,极大的提高了补强木箱5安装的成功率,而且通过在固定件上设置有植筋7,结构稳定可靠,植筋7可以用于连接机身,使得机身和机翼之间拆装更加方便,所述定位条6、固定件和下壳板2均与上壳板1粘合,结构稳定,加工方便,连接可靠,所述翼肋4与补强木箱5相垂直,结构稳定,翼肋4与补强木箱5配合可以提升机翼整体的受力性能,所述碳纤维布3呈十字状设置,可以方便翼肋4与补强木箱5安装,可以有效节省材料,降低成本,而且又可以起到补强的作用,所述安装槽与补强木箱5相契合,可以防止补强木箱5插入安装槽后出现位移的情况而导致成品率下降,所述上壳板1和下壳板2均由玻璃钢外面板(未图示)和木质内面板组成(未图示),所述玻璃钢外面板和木质内面板粘合,重量轻盈,强度高,所述补强木箱5上设置有安装管8,所述安装管8贯穿上壳板1和下壳板2设置,所述上壳板1和下壳板2的侧面均与安装管8末端相持平,安装管8可以用于与机身连接,而上壳板1和下壳板2的侧面均与安装管8末端相持平可以使得机翼与机身安装后整体性更好,所述补强木箱5的底面中点和上壳板1的最高点位于同一条与下壳板2背面相垂直的直线上,可以起到优秀的支撑力,可以防止上壳板1的最高点被压至变形,受力性能好,所述上壳板1上设置有电机安装座(未图示),所述电机安装座与上壳板1为一体式设置,所述电机安装座与下壳板2可拆卸连接,整体结构稳定可靠,所述上壳板1和下壳板2之间形成有凹槽(未图示),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副翼9,所述副翼9与上壳板1铰接连接,具有一定转动能力,使用效果好,连接稳定,在上壳板1和下壳板2之间形成有空腔,并且空腔内设置有一个翼肋4和补强木箱5代替传统的多个翼肋、桁条和翼梁的结构,大大降低了整体的重量,而且翼肋4和补强木箱5均与碳纤维布3粘合,使得碳纤维布3、翼肋4和补强木箱5形成受力结构体,结构强度高,受力性能好。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在上壳板和下壳板之间形成有空腔,并且空腔内设置有一个翼肋和补强木箱代替传统的多个翼肋、桁条和翼梁的结构,大大降低了整体的重量,而翼肋和补强木箱均与碳纤维布粘合,使得碳纤维布、翼肋和补强木箱形成受力结构体,结构强度高,受力性能好,上壳板背面设置有定位条和固定件,定位条呈长方体状设置,定位条之间形成有安装槽,补强木箱插入于安装槽内,固定件上设置有植筋,植筋贯穿上壳板和下壳板设置,植筋末端呈半圆状设置,通过设置有安装槽,可以方便使用者安装,极大的提高了补强木箱安装的成功率,而且通过在固定件上设置有植筋,结构稳定可靠,植筋可以用于连接机身,使得机身和机翼之间拆装更加方便,定位条、固定件和下壳板均与上壳板粘合,结构稳定,加工方便,连接可靠,翼肋与补强木箱相垂直,结构稳定,翼肋与补强木箱配合可以提升机翼整体的受力性能,碳纤维布呈十字状设置,可以方便翼肋与补强木箱安装,可以有效节省材料,降低成本,而且又可以起到补强的作用,安装槽与补强木箱相契合,可以防止补强木箱插入安装槽后出现位移的情况而导致成品率下降,上壳板和下壳板均由玻璃钢外面板和木质内面板组成,玻璃钢外面板和木质内面板粘合,重量轻盈,强度高,补强木箱上设置有安装管,安装管贯穿上壳板和下壳板设置,上壳板和下壳板的侧面均与安装管末端相持平,安装管可以用于与机身连接,而上壳板和下壳板的侧面均与安装管末端相持平可以使得机翼与机身安装后整体性更好,补强木箱的底面中点和上壳板的最高点位于同一条与下壳板背面相垂直的直线上,可以起到优秀的支撑力,可以防止上壳板的最高点被压至变形,受力性能好,上壳板上设置有电机安装座,电机安装座与上壳板为一体式设置,电机安装座与下壳板可拆卸连接,整体结构稳定可靠,上壳板和下壳板之间形成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副翼,副翼与上壳板铰接连接,具有一定转动能力,使用效果好,连接稳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