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件及具有该折叠件的多轴飞行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82610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折叠件及具有该折叠件的多轴飞行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行器设计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折叠式多轴飞行器的折叠件。



背景技术:

目前,多旋翼飞行器广泛应用于军事、民用航拍等技术领域,一般需要结构紧凑、运动灵活,方便携带,但由于常见的飞行器机臂与机身体固定为一体,从而造成几何尺寸较大,而且不便于携带,即使市场上出现了支臂可折叠结构,但是其折叠方式和结构比较复杂,无法满足收放自如,方便携带,易用性高,方便耐久等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稳定性好,易于操作的折叠件及具有该折叠件的多轴飞行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件,包括固定件、沿轴向延伸的转轴以及借助所述转轴与所述固定件转动连接的转动件,所述转动件设有与所述固定件转动连接的转动连接部,所述转轴穿入所述转动连接部,所述转动连接部围绕所述转轴至少设有两个彼此间隔的第一啮合部,所述固定件设有滑槽,所述折叠件设有弹性连接所述固定件的收放拉杆,所述收放拉杆具有收容于所述滑槽的滑动部以及与所述第一啮合部彼此啮合的第二啮合部,通过所述滑动部的滑动,所述第一啮合部与第二啮合部在彼此啮合和彼此分离的两个状态间切换。

进一步之处在于,所述第一啮合部系由所述转动连接部的侧缘向内凹陷形成的梯形凹口,所述梯形凹口自外向内收缩形成较窄的内底以及自所述内底倾斜向外延伸的两个内壁。

进一步之处在于,所述第二啮合部系具有较窄头部的梯形齿状体,所述第二啮合部紧密贴合所述第一啮合部的两个内壁。

进一步之处在于,所述第二啮合部的头部与所述第一啮合部的内底之间预留有一定间隙。

进一步之处在于,所述第一啮合部与所述第二啮合部在垂直所述轴向的纵向上对接并且凹凸啮合,所述第一啮合部、所述第二啮合部以及所述转轴在所述纵向上彼此对齐。

进一步之处在于,所述转动连接部围绕所述转轴在垂直所述轴向的转动平面内旋转,所述转轴位于所述转动平面中心形成轴心,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啮合部到所述轴心的距离相等。

进一步之处在于,在所述转动平面内,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啮合部相对于所述轴心的夹角为直角。

进一步之处在于,所述折叠件设有自动调节装置,所述自动调节装置包括所述收放拉杆,固定于所述收放拉杆的调节杆以及弹性件,所述固定件设有安装孔,所述收放拉杆设有螺纹孔,所述调节杆贯穿所述安装孔、露出相对两端,所述调节杆的一端拧入所述螺纹孔,所述弹性件为套设于所述调节杆的弹簧,所述弹性件弹性抵靠在所述收放拉杆和所述固定件之间。

进一步之处在于,所述固定件设有框架和固定于所述框架的固定杆,所述框架设有一对轴向相对的彼此分离的支臂,所述支臂沿垂直所述轴向的纵向延伸且依次设有收容所述固定杆的轴孔一、收容所述滑动部的所述滑槽以及收容所述转轴的轴孔二,所述固定杆与所述收放拉杆分别架设于所述一对支臂之间,所述滑槽沿所述纵向延伸,所述轴孔一、滑槽以及轴孔二在所述纵向上对齐;所述第二啮合部沿所述轴向延伸且在所述轴向的相对两端形成所述滑动部,所述收放拉杆还设有操作部,所述操作部自所述滑动部向外凸伸出所述滑槽;所述转动件呈中空的管状,所述转动连接部的轴向两侧向内凹陷形成收容所述一对支臂的收容空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轴飞行器,包括机臂,所述多轴飞行器具有上述提及的折叠件,所述折叠件组装在机臂上。

从上面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折叠件设有收放拉杆,该收放拉杆具有收容于滑槽的滑动部以及与第一啮合部彼此啮合的第二啮合部,通过滑动部的滑动,第一啮合部与第二啮合部在彼此啮合和彼此分离的两个状态间切换,借助该折叠件,能够快速折叠多轴飞行器的机翼,结构简单,稳定性好,易于操作。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并且随着对本实用新型的更全面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及结果将更加明白及易于理解。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折叠件的分解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折叠件的展开状态的示意图,其中,第一啮合部与第二啮合部彼此啮合;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折叠件的展开状态的示意图,其中,第一啮合部与第二啮合部彼此分离;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折叠件的折叠状态的示意图,其中,第一啮合部与第二啮合部彼此分离;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折叠件的折叠状态的示意图,其中,第一啮合部与第二啮合部彼此啮合。

其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1 转动件 11 转动连接部

111、112 第一啮合部 113 收容空间

2 固定件 20 框架

21 固定杆 210 安装孔

22 支臂 23 轴孔一

24 滑槽 25 轴孔二

26 连接部 3 收放拉杆

31 第二啮合部 310 螺纹孔

32 操作部 33 滑动部

331 滑行面 4 调节杆

5 弹性件 6 转轴

7 间隙

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标号指示相似或相应的特征或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折叠件,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考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折叠件组装在折叠式多轴飞行器的机臂上,用于实现机臂的快速折叠,包括固定件2、沿轴向延伸的转轴6以及借助所述转轴6与所述固定件2转动连接的转动件1。

所述转动件1设有与所述固定件2转动连接的转动连接部11,转动连接部11上设置贯穿其本体的轴孔(未图示)。固定件2设置具有轴孔二25的一对支臂22,转轴6穿入轴孔(未图示)与轴孔二25以将固定件2与转动件1枢接在一起。所述转动连接部11的轴向两外侧向内凹陷形成收容所述一对支臂22的收容空间113。

所述转动连接部11围绕所述转轴6在垂直所述轴向的转动平面内旋转,所述转轴6位于所述转动平面中心形成轴心。本实施例的转动件1设有两个转动平面,分别位于转动连接部11的轴向两侧。在任意一个转动平面内,转动连接部11围绕所述转轴6至少设有两个彼此间隔的第一啮合部111、112。优选地,转动件1具有两个所述转动平面,每一转动平面内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啮合部111、112,即,转动件1在轴向两侧分别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啮合部111、112。当折叠件处于展开状态时,收放拉杆3的轴向两侧被两个第一啮合部111啮合;当折叠件处于折叠状态时,收放拉杆3的轴向两侧被两个第一啮合部112啮合。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两个第一啮合部111、112到所述轴心的距离相等,并且相对于所述轴心的夹角为直角,当然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两个第一啮合部111、112到所述轴心的距离,以及两者相对于轴心的夹角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需要作出选择。优选地,所述转动件1呈中空的管状,且呈两侧对称。所述多轴飞行器的机臂插入管状的转动件1,以随转动件1转动。在本实施例中,转轴6是架设在该管状结构的杆状,当然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转轴6也可以是一对轴向对齐设置的螺丝,分别固定于该管状结构的相对两侧。

所述折叠件设有弹性连接所述固定件1的收放拉杆3,所述收放拉杆3具有滑动部33,所述收放拉杆3可在垂直所述轴向的纵向上来回滑动。所述收放拉杆3具有与所述第一啮合部111、112彼此啮合的第二啮合部31。通过所述滑动部33的滑动,所述第一啮合部111、112与第二啮合部31在彼此啮合和彼此分离的两个状态间切换。

所述第一啮合部111、112系由所述转动连接部11的侧缘向内凹陷形成的梯形凹口,所述梯形凹口自外向内收缩形成较窄的内底以及自所述内底倾斜向外延伸的两个内壁。所述梯形凹口于所述纵向面向第二啮合部31开口,所述第一啮合部111、112与所述第二啮合部31在纵向上对接并且凹凸啮合。

所述第二啮合部31具有梯形齿状体,该梯形齿状体具有较窄头部。所述第二啮合部31紧密贴合所述第一啮合部111、112的两个内壁。梯形形状形成导引斜面令第一啮合部111、112与第二啮合部31的彼此分离与啮合的操作更加流畅。梯形形状还令第一啮合部111、112与第二啮合部31彼此啮合更加稳固,一方面实现转动件1在转动方向的双向锁定,另一方面大面积接触产生较大摩擦力,从而不易出现相对滑移而导致转动件1与固定件2间的锁扣失效。

优选地,所述第二啮合部31的头部与所述第一啮合部111、112的内底之间预留有一定间隙7(参图2及图5),如此设置,保证第一啮合部111、112与第二啮合部31在磨损状态下依旧能够紧密啮合,延长使用寿命。

进一步,所述第一啮合部111、112、所述第二啮合部31以及所述转轴6在所述纵向上彼此对齐,在转动平面内,本实施例中的轴心位于转动连接部11的中间高度位置。如此设置,有利于降低转动件1在所述转动平面的高度,节约材料,亦有利于减少转动连接部11与支臂22间的摩擦,还有利于平衡第一啮合部111、112的两个内壁所承受的压力。

所述第二啮合部31沿所述轴向延伸且在所述轴向的相对两端形成所述滑动部33。在所述轴向上,滑动部33的外侧表面与滑槽24的外侧表面平齐。所述收放拉杆3还设有操作部32,所述操作部32自所述滑动部33向外凸伸出所述滑槽24。请参阅图5所示,滑动部33设有彼此平行延伸的一对滑行面331,该滑行面331为抵靠于滑槽24槽壁的平面,如此设置有利于进一步固定收放拉杆3,防止其上下翻滚。

所述固定件2设有框架20和固定于所述框架20的固定杆21。所述框架20设有一对所述支臂22,所述支臂22轴向相对且彼此分离。所述支臂22沿纵向延伸且依次设有收容所述固定杆21的轴孔一23、收容所述滑动部33的所述滑槽24以及收容所述转轴6的所述轴孔二25。支臂22在纵向上远离转动件1的一端设有空心圆柱状的连接部26,支臂22与连接部26共同形成U型。所述固定杆21与所述收放拉杆3分别架设于所述一对支臂22之间,所述滑槽24沿所述纵向延伸,所述轴孔一23、滑槽24以及轴孔二25在所述纵向上对齐。

所述折叠件设有自动调节装置,所述自动调节装置包括所述收放拉杆3,固定于所述收放拉杆3的调节杆4以及弹性件5。所述固定杆21设有安装孔210,所述收放拉杆3在第二啮合部31处设有螺纹孔310,所述调节杆4贯穿所述安装孔210、露出相对两端,其中一端拧入所述螺纹孔310,另一端可相对于安装孔210纵向往复运动。所述弹性件5为套设于所述调节杆4的弹簧。所述弹性件5弹性抵靠在所述收放拉杆3和所述固定件2之间。在本实施例中,调节杆4垂直收放拉杆3设置,螺纹孔310、安装孔210分别位于收放拉杆3、固定杆21的轴向中间位置。进一步,固定杆21平行收放拉杆3设置。当第一啮合部111、112与第二啮合部31啮合在一起时,可通过调节调节杆4,如将调节杆4沿拧入或拧出螺纹孔310的方向旋转,来调整弹性件5的松紧度,使得第一啮合部111、112与第二啮合部31之间的啮合力适当。

请参图2至图5所示,其中,图2系折叠件的展开状态,图4系折叠件的折叠状态。在该展开状态或折叠状态,弹性件5均处于被压缩状态,利用弹性件5的弹性回复力,使第二啮合部31紧密啮合第一啮合部111、112,防止第二啮合部31从纵向脱离。参图2及图3,用手或工具将操作部32沿纵长方向向啮合反方向拉,弹性件5被进一步压缩,直至第二啮合部31完全脱离第一啮合部111的啮合;参图4及图5,用手或工具将转动件1以转轴6为轴心转动,以使第一啮合部112转动至适当位置,释放操作部32,弹性件5获得一定程度的伸展,使得第二啮合部31在该第一啮合部112外张的内壁的导引下,顺利进入啮合位置。

如上参照附图以示例的方式描述了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折叠件。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于上述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折叠件,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内容的基础上做出各种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内容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