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552711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座椅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如专利权利要求1的前序所述的座椅装置。
[0002]本发明的目的尤其是提供一种在复杂性和重量上具有改进特性的通用装置。该目的通过本发明的权利要求1的特征得以实现,而本发明的有益实施例和进一步发展可从附属权利要求中获取。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基于一种座椅装置,尤其是飞机座椅装置,其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安装在座椅下面的侧向行李挡杆,以及至少一个用于承受至少一种操作状态下的支撑力的承载件。
[0004]承载件和行李挡杆可包括至少一个连接点,用于将承载件上的支撑力的至少一部分转移到行李挡杆上。
[0005]本文中的“行李挡杆”尤其应理解为设置在座椅下方尤其是飞机座椅下方的构件,且用于防止松散的物件尤其是行李越过座椅下方而因此从一排座椅穿越到了另一排座椅。在本文中,行李挡杆从相应的座椅下侧朝向座椅所安装的安装面延伸,也就是说,在飞机座椅的情况下,朝向客舱地板延伸。
[0006]本文中的“侧向行李挡杆”尤其应理解为行李挡杆的一部分,其设置在座椅朝向客舱通道的一侧。本文中,完整的行李挡杆也可延伸至座椅下方的其他区域,且可沿着座椅的横向方向延伸至座椅的相反侧。“座椅下方”在本文中尤其是指从座椅的座椅底部向座椅所安装的安装面看。“设置”尤其是指特别设计和安装的。如提及某物被设置用于特定的功能,则尤其应理解为该物在至少一种应用状态和/或操作状态下完成和/或执行该特定功能。如提及“承载件”,在本文下尤其应理解为设置用于特定功能和/或用于连接至少一元件(如灯元件、支撑元件、驱动元件和/或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知的其他元件)的功能元件。本文中“承受支撑力”尤其是指承载件吸收由承载件的功能所导致的力(如重力)并将该力以非破坏性的方式释放。“连接点”尤其是指两个元件尤其是行李挡杆和承载件在至少一个方向上(优选地在至少两个方向上)牢固的相互连接的点。通过连接点相互连接的两个元件在本文中至少以平动方式在一个方向上且优选地还绕一轴线以旋转的方式相互连接。所述元件可以以形式配合(form-fit)的方式、通过物物结合和/或以力配合的方式通过连接点相互连接。因此,承载件可以特别简易的方式安装至座椅,尤其是飞机座椅,其中尤其是可实现座椅装置可具有有利的轻重量,且承载件可以特别有利地以较少数目的零部件固定至座椅。
[0007]此外,承载件可实施为阶梯构件。“阶梯构件”尤其应理解成为个人提供阶梯区域的构件,尤其是提供相对于地面尤其是客舱地板抬升的阶梯,通过该阶梯构件个人可轻易且舒适地触及位于上方远处的区域,尤其是如设置在相应座椅上方的存储箱。因此承载件可以尤其有利的方式呈现,且阶梯条件尤其是所谓的乘务员阶梯可整合至座椅并以尤其有利的方式固定在座椅上。
[0008]另外,承载件可具有大体呈L形的形状。因此,承载件可以以尤其有利的方式安装在座椅上。
[0009]承载件还可被设置用于通过连接点以形式配合和/或力配合的方式连接到行李挡杆上。本文中“以形式配合和/或力配合的方式连接”尤其是指可拆卸的连接,两个结构元件之间的保持力优选地通过结构元件相互之间的几何配合和/或通过结构元件之间的摩擦力而互相传递。“以形式配合的方式”尤其是指以形式配合的方式彼此连接的结构元件的相邻表面互相施加保持力,该保持力以法线方向作用于表面。尤其地,结构元件彼此几何配合。这允许以尤其容易且机械非破坏性方式将承载件连接至行李挡杆。
[0010]承载件可包括形式配合部,其至少基本上包围行李挡杆以用于形式配合连接。“形式配合部”在本文中尤其应理解为可通过几何配合与相应的形式配合部形成形式配合连接和/或通过压在相应的形式配合原件之上形成形式配合连接的部件。本文中“至少基本上包围”尤其是指形式配合部至少包围行李挡杆的50 %,优选地大于75 %,且尤其有利的情况下应在一个方向上完全包围。这允许以尤其简便且有利的方式将承载件连接至行李挡杆。
[0011]行李挡杆可包括至少一个形式配合部,其与承载件的形式配合部对应设置。“对应”尤其应理解为行李挡杆的形式配合部对应于其他相应的形式配合部,并因此两个形式配合部可以以形式配合的方式彼此连接。这允许尤其容易地通过形式配合原件将承载件连接至行李挡杆。
[0012]行李挡杆的至少一个形式配合部包括至少一个模制在行李挡杆上的凸起。“模制在…上的凸起”尤其应理解为通过物对物键连接至行李挡杆且优选地体现为行李挡杆上的一部分设置的凸起。原则上也可理解为与承载件上的形式配合部相对应的行李挡杆的形式配合部被设置成独立于行李挡杆的元件,如可被钉如行李挡杆上的凹槽中的销。因此行李挡杆上的形式配合部可以以尤其简单的方式设置。
[0013]行李挡杆可设置为至少部分为实心型材(solid profile)。“设置为至少部分为实心型材”在本文中尤其是指行李挡杆设置成至少50%为实心型材,优选地80%为实心型材且尤其有利的实施例中为100%为实心型材。因此,行李挡杆可被特别有利地设置。
[0014]行李挡杆可至少部分体现为扁杆。在“扁杆”中杆尤其应理解为体现为实心型材和矩形横断面,横断面的长度相当多地超过其宽度且优选地是宽度的至少两倍。因此行李挡杆可设置成尤其节省空间的有利的实心型材。
[0015]行李挡杆和承载件可体现为互为一体。“互为一体”尤其是指至少通过物对物结合(如通过焊接处理、胶合处理、注模处理和/或通过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知的其他处理)相连接,和/或优选地一体形成(如通过一次浇注制备和/或通过单一部件或多部件注模处理制备且优选地从一个单一的铸型或胚料中制备)。行李挡杆和承载件可以以尤其有利的方式一起设置,因此,承载件与行李挡杆之间的有利的连接可不用通过形式配合部来实现。在此情况下,承载件和行李挡杆可体现为由金属(优选地为轻质金属如尤其是铝)制成且相互成一体。本文中应理解互为一体的承载件和行李挡杆可通过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知的另一种材料(如塑料,尤其是纤维强化复合塑料)来实施。本文中也应理解承载件和行李挡杆可由几种部件组成且由相互连接的多种不同材料制成。
[0016]根据本发明的座椅装置在此不限于上述应用形式和实施例。尤其是,本发明中的座椅装置可具有用于执行本文中所述的功能的与本文中所述数目不同的一系列单个元件、结构部件和单元。
【附图说明】
[0017]更多优点可以从以下对附图的说明中总结出来。附图中描述了本发明的两个示范实施例。附图、说明和权利要求包含了多个相结合的特征。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也将明确地单独考量上述特征并将找到更多的惯常结合。
[0018]附图如下:
[0019]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具有座椅装置的座椅部分的侧视图;
[0020]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座椅装置的示意图;
[0021]图3是组装中的带行李挡杆以及阶梯构件的座椅装置;
[0022]图4是行李挡杆的形式配合部的细节图;
[0023]图5是行李挡杆和座椅前横杆之间的连接的细节图;以及
[0024]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的座椅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图1-5显示的是根据本发明的座椅装置的第一示范实施例。座椅装置是座椅12a的一部分,其仅部分地示出。座椅12a体现为飞机座椅。座椅装置体现为飞机座椅装置。作为飞机座椅的座椅12a包括用于支撑乘客背部的靠背(细节未示出)和形成乘客的座面的座底(细节未示出)。座椅12a包括安装单元28a,靠背和座底设置在其上。此外,体现为飞机座椅的座椅12a还通过安装单元28a安装在客舱的客舱地板上。在座椅12a的座面的侧面各自还包括座椅分隔26a,其各自对单个座椅12a进行侧向限制并将一排座椅中的多个座椅12a相互分开。座椅分隔26a在本文中被设置用于为座椅分隔26a所侧向限制的各个座椅安装扶手。在组合状态下,座椅分隔26a由罩30a所覆盖。
[0026]座椅装置包括侧向行李挡杆10a。侧向行李挡杆10a是作为飞机座椅的座椅12a的一部分,其一侧紧靠客舱的过道。体现为飞机座椅的座椅12a在此包括其他行李挡杆,其细节未示出且设置在座椅12a的其他处。在此应理解,该行李挡杆的设置方式与下述的行李挡杆10a相同,而原则上也应理解该未在附图中示出的其他行李挡杆也可体现为与所示的行李挡杆10a不同。行李挡杆10a安装在座椅12a下方。行李挡杆10a设置在座椅12a的座底与作为飞机座椅的座椅12a所安装的客舱地板之间的区域,且因此行李挡杆10a防止物件尤其是存放在乘客脚部位置的行李物件在座椅12a下方滑动。行李挡杆10a在此包括L形延伸部。座椅12a包括前横杆32a,其形成座椅12a的底部框架,且在组装状态下时设置为靠近客舱地板。前横杆32a也体现为行李挡杆。在组装状态下时,前横杆32a与客舱地板之间的距离小于其与座椅12a的座底之间的距离。行李挡杆10a包括前端34a,其通过连接点36a固定地连接至前横杆32a。在此,原则上可理解行李挡杆10a和横杆32a体现为互为一体的设置,因此一起形成大行李挡杆。行李挡杆10a包括形式配合部38a,其体现为通孔的壁,通过通孔的壁该孔行李挡杆10a被固定地连接至前横杆32a。为了将行李挡杆10a的前端34a连接至前横杆32a,座椅装置包括单独的形式配合部40a,其通过行李挡杆10a的形式配合部38a固定连接至行李挡杆10a,且以形式配合连接的方式侧向插入具有中空外形的前横杆32a中。因此,行李挡杆10a通过形式配合部40a固定地连接至前横杆32a。在此原则上也可理解,形式配合部40a可被一体模制在行李挡杆10a或前横杆32a上。在此行李挡杆10a和前横杆32a将通过一体模制的形式配合部40a直接彼此相连。行李挡杆10a从前端34a沿与客舱地板基本平行的方向朝向座椅12a的后部延伸。在座椅12a的后部支撑管42a处,行李挡杆10a具有90°的弯曲且从该处朝座底延伸。在后端46a处,行李挡杆10a具有朝向前横杆32a的弯曲。该弯曲的角度小于45°。行李挡杆10a在其后端46a处具有通孔。通过该通孔,行李挡杆10a可与座椅12a的侧向座椅分隔26a相连。为此相应的座椅分隔26a包括容置部,该容置部具有至少一个通孔。通过座椅分隔26a上的容置部的通孔以及行李挡杆10a的后端46a上的通孔,行李挡杆10a的后端46a通过螺钉连接48a被固定地连接至座椅分隔26a。行李挡杆10a在此体现为实心型材。行李挡杆10a体现为具有矩形横断面的扁杆。在此,行李挡杆10a的横断面的宽度在组装的状态下时定向成与前横杆32a平行,且因此平行于座椅12a的横向方向。横断面的宽度在此远小于横断面的长度,后者在组装状态下与座椅12a的竖直方向平行,其尤其定向为与横向方向以及与客舱地板相垂直。在此,行李挡杆10a通过例如打磨处理或铸造程序来制备。原则上也可理解,行李挡杆10a可具有不同的横断面和/或不同的外形。还可理解,体现为扁杆的行李挡杆10a的一侧包括一个或几个凹口,该凹口可例如打磨在行李挡杆10a中。插入行李挡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